浅析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课堂教学方法 ——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

浅析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课堂教学方法 ——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选用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著的《傲慢与偏见》原著与孙致礼和李献民翻译的两个汉语译本为对比语料,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重点探讨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手法上的异同,解释其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形合而汉语意合的特点,同时还探讨了英汉翻译中被动句互译转换的方法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由于不同的语言对被动句的使用有不同的方法,为了确保译文衔接合理,连贯流畅,译者不仅要注意源语和目的语在被动句使用上的差异,还要注意对表达手段进行适当的转换,用切合于目的语的表达手段来重构忠实、流畅的译文语篇。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绪论。首先,阐述了国内文学翻译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英汉被动句方面研究的成果及被动句对比翻译在国内翻译领域内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课题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最后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章被动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结合语法化、信息结构、信息功效和语篇功能等方面,对被动句的结构以及用法提出认知理据,进行分析。第3章《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语译本在被动句汉译方面的对比分析。随机选取《傲慢与偏见》第一卷前十章为定量分析样本,指出英汉被动结构在表达手段、使用频率和总体分布方面的特点,同时讨论了英汉翻译中处理被动句的几种方法。第4章译文对比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通过分析英汉被动句的结构及其在汉译本中的不同翻译,按照其不同的翻译风格,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以促进今后翻译教学的发展。第5章结论。本文从英汉两种被动句的特点入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被动句进行比较,找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被动句表达方面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的翻译,对于产生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英汉被动句的特点及其翻译模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加深对双语不同表达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文学翻译的得体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被动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
  • 2.1 被动句介绍
  • 2.1.1 被动句的界定
  • 2.1.2 被动句的形成
  • 2.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 2.3 被动句的信息结构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功效
  • 2.3.1 被动句的信息结构
  • 2.3.2 被动句在信息传递中的功效
  • 2.4 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和认知理据
  • 2.4.1 语篇衔接功能和认知阐述
  • 2.4.2 语篇交际意图功能和认知阐述
  • 2.4.3 语篇聚焦功能和认知阐述
  • 第3章 《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语译本在被动句汉译方面的对比分析
  • 3.1 著作简介
  • 3.1.1 《傲慢与偏见》原著及其作者简介
  • 3.1.2 《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及其作者简介
  • 3.2 《傲慢与偏见》中的被动结构
  • 3.2.1 被动结构的分布
  • 3.2.2 被动结构的特征
  • 3.3 《傲慢与偏见》中被动结构汉译的对比分析
  • 3.3.1 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 3.3.2 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 3.3.3 译成汉语的判断句
  • 3.3.4 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 3.3.5 译成“插入语”结构
  • 3.3.6 特殊句型的翻译
  • 第4章 译文对比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4.1 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4.2 启示与建议
  • 4.2.1 改进教材编写
  • 4.2.2 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
  • 4.2.3 练习形式、体裁和内容的多样化
  • 4.2.4 翻译检测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动句产生机制再探[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汉语带宾被动句现象与带宾被动句研究[J]. 汉语学习 2020(01)
    • [3].英语致使移动句的认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8)
    • [4].日汉被动句差异性在日译汉中的体现和处理方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2)
    • [5].重动句焦点分析[J]. 语言科学 2020(02)
    • [6].《庐山远公话》中的被动句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4)
    • [7].《三国演义》中的被动句汉维翻译策略[J]. 文学教育(下) 2020(10)
    • [8].再论现代汉语重动句[J]. 语言与翻译 2020(01)
    • [9].被动句发展历程综述[J]. 今传媒 2018(12)
    • [10].英汉互译时被动句的处理方法与技巧[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11)
    • [11].汉语供用句和中动句的比较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06)
    • [12].关于中日被动句的对比研究——以间接被动句的汉译为中心[J]. 赤子(上中旬) 2016(20)
    • [13].例谈被动句表达效果的优化路径[J]. 语文建设 2017(02)
    • [14].浅析重动句的语义结构与语义功能[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3)
    • [15].英汉特殊被动句的非范畴化[J]. 新余学院学报 2017(04)
    • [16].姚安方言“着”字被动句浅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9)
    • [17].重动句、把字句及物性差异及其话语动因[J].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4)
    • [18].“被动受益型テモラウ句”与被动句互换的可能性[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9].试论日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5(12)
    • [20].汉语第一人称施事被动句的类型学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1)
    • [21].浅谈汉俄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J]. 戏剧之家 2016(06)
    • [22].话题特征与被动句的生成机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3].浅谈汉俄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J]. 戏剧之家 2016(08)
    • [24].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J]. 民族语文 2016(04)
    • [25].对大学基础日语教材中被动句描述的提案[J]. 科技视界 2015(03)
    • [26].《吕氏春秋》被动句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7].浅析英汉被动句的特点及互译[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04)
    • [28].英汉被动句的比较及翻译[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5(01)
    • [29].“他做饭好吃”及重动句相关问题研究[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30].日语被动句的误用探析[J]. 吕梁学院学报 2015(01)

    标签:;  ;  ;  ;  

    浅析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课堂教学方法 ——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