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面对着无序开发、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2006年我国首先提出,依据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指标把不同区域的划分为四大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促使国土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结构。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各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其中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作为一重要调整完善基础,是引导、调控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必要手段。黑龙江省正在加快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需求明显增加,要求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农用地的复垦和整理等措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应安全,根据开发方式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主体功能区。不同区域因其有差异的因素,针对区域功能和定位,建立顺其发展方向相同的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基于黑龙江省对各个主体功能区定位的不同要求,本文针对现有的财政支出情况选取恰当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根据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类考核、分类评价,根据评价得出的结果,对比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实际情况,对未来财政支出匹配主体功能建设方向进行调整,提出相应的财政制度、政策保障,从而可以有效地实施财政绩效管理。本文以2010年黑龙江省域内地级市统计公报为数据来源,对黑龙江省域内财政支出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各地级财政指标综合绩效得分,既作为本文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也可作为黑龙江省评价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潜力的参考依据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黑龙江省现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 2.1 黑龙江省概况
  • 2.2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 2.2.1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现况及投入发展方向
  • 2.2.2 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2.3 黑龙江省现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 2.3.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
  • 2.3.2 绩效评价结果价值取向有偏差
  • 2.3.3 财政支出责任制度调节能力有限
  • 2.4 本章小结
  • 3 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 3.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3.1.1 功能针对性原则
  • 3.1.2 重点突出原则
  • 3.1.3 效果可行性结合原则
  • 3.1.4 动态可拓展原则
  • 3.2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财政支出总量评价指标
  • 3.2.2 财政支出结构指标
  • 3.2.3 财政调控指标
  • 3.3 绩效评价体系方法及构建
  • 3.3.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3.2 模型构建分析过程
  • 3.3.3 因子分析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适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4.1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 4.1.1 重点开发区域
  • 4.1.2 限制开发区域
  • 4.1.3 禁止开发区域
  • 4.2 基本数据
  • 4.3 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 4.3.1 因子分析法分析重点开发区
  • 4.3.2 因子分析法分析限制开发区
  • 4.3.3 禁止开发区的分析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单个因子得分分析
  • 4.4.2 综合得分排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推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构想
  • 5.1 创设主体功能区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的新环境
  • 5.1.1 改进政府管理机制
  • 5.1.2 合理集聚各功能区产业经济
  • 5.1.3 促进人口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分布
  • 5.2 调节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政府的财政职能
  • 5.3 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对各功能区的影响
  • 5.3.1 重点开发区
  • 5.3.2 限制开发区
  • 5.3.3 禁止开发区
  • 5.4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 5.4.1 完善区域财政政策
  • 5.4.2 提供特色生态产业的激励机制
  • 5.4.3 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 5.4.4 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监督性和约束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院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对策研究[J]. 职大学报 2019(06)
    • [2].地方本科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11)
    • [3].关于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J]. 时代经贸 2020(02)
    • [4].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20(03)
    • [5].《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解读[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20(03)
    • [6].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J]. 交通财会 2020(04)
    • [7].《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解读[J]. 交通财会 2020(04)
    • [8].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2)
    • [9].《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解读[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2)
    • [10].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J]. 招标采购管理 2020(03)
    • [11].聚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新规[J]. 财政监督 2020(04)
    • [12].关于街道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J]. 商讯 2020(17)
    • [13].对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J]. 时代经贸 2020(16)
    • [14].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读《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J]. 中国财政 2020(07)
    • [15].夯实基础 强化约束 全面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落实落地[J]. 中国财政 2020(10)
    • [16].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J]. 财经界 2020(25)
    • [17].气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以A事业单位为例[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09)
    • [18].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17)
    • [19].做好船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J]. 交通财会 2020(11)
    • [20].水利科研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效路径[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26)
    • [21].浅谈如何构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 会计师 2020(19)
    • [2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改革研究[J]. 财会研究 2018(11)
    • [23].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及其路径优化[J]. 会计之友 2019(01)
    • [24].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为例[J]. 财政科学 2019(02)
    • [2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研究[J]. 商业会计 2019(09)
    • [26].广东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思路探析[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10)
    • [27].如何提高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 纳税 2019(23)
    • [28].关于镇乡(街道)财政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J]. 中国财政 2019(11)
    • [29].分类方法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财政 2019(16)
    • [30].关于优化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考——以某省2014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及数据为例[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41)

    标签:;  ;  ;  ;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