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认知心理辅导案例
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山东潍坊262500
一、心理主题:初中生自我认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二、基本情况
案例中来访者小静,12岁,初一女生,其主要的心理冲突就是自我认知不清晰,对自己的外貌长相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自信,片面地认为周围同学对自己的长相评头论足,认为自己是一个丑陋的女孩,导致产生自卑情绪,进而影响到伙伴关系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感到自己无法在班级中立足,萌生了以“转学”来逃避现实的想法。
三、原因分析
“自我认识”也称之为“自我概念”,它是个人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身体能力、行为能力、行为方式和态度等的认识。在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中,自我概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清晰、客观、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也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潜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发扬优势,改进劣势。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还呈现出两重性倾向,其主要表现为:
1.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
当代中学生生理发育的提前,加速了心理发展的进程。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高峰期的中学生自尊心很强,强烈的自尊驱使他们在学习等各个方面你追我赶,激烈竞争。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往往不能对自己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即表现为自我评价偏高,没有自知之明,甚至狂妄自大,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完善,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倾向,这就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自尊的殿堂跌落到自卑的泥塘。自尊心与自卑感的斗争是中学生心灵成长历程中的矛盾斗争,这是我们教育者应当注意和疏导的问题。
2.闭锁性与开放性共存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使青少年渴望从成年人那里得到平等的地位,乐于同成年人交流思想。但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生活阅历无法与成年人相比,客观上与成年人有很大差距,形成了“代沟”,因而其“平等意识”无法得到满足,使他们不能敞开心扉,形成交往中的闭锁性。相反,他们在同龄人那里却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从而表现出与同龄人交往的“开放性”。这一情况表明,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中闭锁性和开放性是同在的。
总之,我们要让中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让他们感觉到“我重要,我能干,我也俏”,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
四、辅导过程
1.“丑女”的首次来访
放学了,隐隐约约听见敲门声,我随口说了声:“请进!”但是门没有开,再次的敲门声音显得很迟疑,我拉开门,看到一个女孩正欲转身离去,原来是班里的小静。小静喊了一声“老师”,局促地两手抓着衣角,头低着,嘴不住地蠕动,但欲言又止。“小静呀!你好,快进来!怎么还不回家,找老师有事吗?”小静随着我进了办公室,不放心似的四下打量一番,看到办公室里只有我在,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看得出,小姑娘有心事。我没有直接询问,而是赶紧倒了一杯水放在她的面前,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嗫嚅的声音只有自己听得见:“老师,对不起,我想转学。”话音未落,她的眼眶红了。我赶紧递给她一条纸巾:“孩子,不着急,来,喝口水,告诉老师,为什么要转学,是要搬家还是——?”“老师,我——我自己决定要转学的,因为,班里的同学都觉得我‘丑’!”小静哭了。“孩子,可能这只是你自己的感觉。你看,现在老师就在你的面前,老师觉得你漂亮可爱。来,喝口水,告诉老师是谁这样说的?”“老师,我能不说吗?”“行,孩子,到你认为合适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好吗?但是,老师和全班同学都不希望你离开我们这个集体,因为老师觉得你是班里很优秀的学生之一。”“真的?”“真的!老师发自内心这样说!”小静满脸惊疑,但还是没有勇气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我们之间已经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我提议明天再聊,小静欣然同意。
2.打开心结,“丑女”蜕变
第二天,小静如约来访。这次,孩子依然面带愁容,但情绪已没有昨天那样激动。“老师,我想了一夜,还是决定转学。”“既然你已经做出决定,老师尊重你的选择。老师知道让你做这个决定很难,但是能不能告诉老师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老师,我知道自己长得一般,有很多次我照着镜子,看着我向下耷拉的嘴角和眼角哭了。这不是我的错,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想长大了我一定攒钱给自己做一次整容手术。每次大家背后对我指指点点,看着我的样子发笑,我知道他们在笑话我长得丑。老师,我不敢当面哭,只能回家一个人偷偷哭!现在,我真的在班里呆不下去了,我想换个环境也许会好些。老师,求您了,帮我转学吧?”“请等一下。”我打断小静的话,到隔壁办公室请来一位同事,在门口用眼睛的余光看着小静,窃窃私语了几句话,同事笑着点点头。“孩子,想知道我们刚才在说什么吗?”“肯定是在说我长得丑呗。”“错了,刚才那位老师说如果你微笑起来,非常像章子怡!”小静愣了一下。“孩子,说实话,你长得一点也不丑,而且如果你笑起来的话会很漂亮,可惜老师还没有见过你笑的样子。你注意到没有,一个人如果满面愁容,他的面部肌肉是向下拉的。谁也不会认为一个面部肌肉下拉的人好看。相反,如果一个人面带微笑,他的面部肌肉特别是嘴角和眼角是上扬的。无论是谁见到一个面部肌肉上扬、面带微笑的人都会感到心里很舒服。这里有一面镜子,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微笑和愁容给别人带来的感觉,好吗?”小静拿着镜子,按照我的指令做出微笑和愁苦的表情,看到镜子里微笑的自己,小静有点惊讶,脸上露出羞赧的微笑。“小静,请你再微笑一次好吗?老师被你天使般的微笑打动了!”小静害羞地又微笑了一次,说实话,她的微笑真的很动人。“小静,老师这里有一面笑脸,请把它挂在胸前,每天在出门前对自己说:‘今天一定有个好心情!’然后,面带微笑踏入校门,向你遇到的每个人报以微笑,大家会发现今天的你特别漂亮!来,面带微笑,跟老师合个影,给老师留作纪念,好吗?”照片洗好后,我送给小静一张,背面留下一行字:“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恰恰被你拥有!”看着小静每天带着笑脸蹦蹦跳跳,像一个快乐的天使,我很开心。她再没提转学的事!
五、辅导效果
小静的心结被打开,丢掉了“丑女”的心理包袱,每天带着快乐的微笑生活,阳光可爱,“丑女”发生了蜕变。
六、个案反思
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使一个孩子心理变得强大。
案例中的小静由一个自卑心理很强的“丑女”蜕变为“快乐天使”说明了教师适时实施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案例实施中本着满足青春期少年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心的原则,通过两次心理干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案例中小静的心理冲突除个人认知欠缺之外,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无法与他人有效沟通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咨询师个人经验的原因,实施中过分注重了对来访者本人的心理干预,没有引导来访者如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实为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