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监测论文-梁修荣

水情监测论文-梁修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情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水情检测,智能监控

水情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梁修荣[1](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情监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情检测在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养殖、灾害防护等领域应用广泛。论文利用物联网的叁层技术架构,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情检测系统,实现水质、水位、水温等数据的采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与计算,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监测,以达到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徐广允[2](2019)在《基于STM32的河道水情监测节点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感器为技术核心的液位监测系统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便利,河道水情监测利用STM32的各种优势设计出可以自动监测水位并发出语音警报的系统。液位的自动监测可以提前预知水情以便工作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民众和财产安全。论文基于STM32设计了由水位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的监测系统,用以监测河道水位、地理位置、水温和光照情况。(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丁彩云,胡振奎[3](2019)在《明朗水库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是工程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明朗水库目前暂无水情自动测报及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库水位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库区未建立降雨量监测站,水库出库未建立流量监测站,大坝安全监测均采用人工观测方式,水库运行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设计建设明朗水情自动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流域内的水位站、雨量站、渗量站、变形监测站数据自动采集、报送及中心站的数据接收、处理,为大坝安全监测、水情测报、水库运行管理、调度决策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防洪、供水、发电等工程效益。(本文来源于《云南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3期)

侯晓翠[4](2019)在《灌区骨干工程水情监测系统的方案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辛庄引黄灌区运行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介绍了该灌区骨干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工程老化严重、标准较低、节水防渗措施不到位、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等等,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与灌区骨干工程水情监测系统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张阳[5](2018)在《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木垒县水利枢纽建立的水情监测系统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水情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各个监测系统情况,提供改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8年11期)

张秋艳,张俊霞,白莹[6](2018)在《一种低功耗多功能的水情监测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低功耗多功能的水情监测器的设计方法。以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作为主控芯片,通过水位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由MSP430内部自带A/D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利用NRF25L01芯片实现水情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采用具有低功耗模式的AT24C08存储芯片实现数据的保存。此外,本设计具有LCD12864液晶显示、蜂鸣报警以及LabVIEW在线监测等功能。实验表明,该设计可以实现基于MSP430的水情传输、存储、显示、报警以及在线监测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王艳秋,苏晨[7](2018)在《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水情监测装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装置采用高性能的单片机、北斗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液位传感器模块检测液位的高度、PH值传感器检测液体的PH值,当液位达到报警阈值或者液体的PH值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通过采集北斗定位模块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报警位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上位机网络平台,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水情监测装置硬件方案设计水情监测装置由微控制器模块、升压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PH值传感器模块、供电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基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19期)

黄俊梅,马强,陈德兴[8](2018)在《基于单片机教学和实训应用的水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集教学、实训、科研为一体的水情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快速、稳定的液位及p H值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功能稳定等优势。该检测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液位测量,通过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测量氢离子浓度,获得待测液体的p H值,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模块实现数据显示,并可通过蓝牙模块实时发送液位及pH数据至手机显示屏实现移动数据监测。通过测试表明,本自制水情监测系统水位误差精度可控制在0.08 mm左右、pH误差精度可控制在0.004左右,检测系统整体运行状况稳定精确,各项技术指标可达到设计要求。本自制水情监测系统是一个典型教学样板可服务于广大单片机爱好者和学生的教学、实验、实训等环节。(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18年07期)

姚蓓蓓[9](2018)在《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势情况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台风、干旱及洪涝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2011年,“十二五”水利规划将水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断升华着治水理念。水情监测作为预防洪涝、干旱发生的重要手段,其监测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项非工程防洪措施,开发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等优势,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综合考虑我国水库现存的安全问题,同时紧紧围绕“十叁五”水利规划纲要,结合我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体系的现状,针对我省水利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设计了符合汾河二库环境条件的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完成了对汾河二库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显示,以支持库区防汛抗旱决策和优化调度管理。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测站采集终端、遥测终端控制核心和无线传输配置,采集终端传感器涵盖雨量、气象、水位、水温信息,控制核心选择超低功耗且功能强大的MSP4305438A型单片机,配以GPRS无线传输模块,完成遥测站到中心站的数据传输;软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测站控制程序和中心站上位机软件程序,分别从主程序设计、雨量数据采集程序、水位和水温数据采集程序、中心站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库和系统功能几个方面进行表述。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成果,对采集到的水情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汾河二库观测周期内的降雨分布;在最优水位计的对比试验中根据统计结果选取压差式水位计作为最适宜汾河二库水位监测的传感器,并计算其日平均水位,绘制逐日水位过程线;水温数据为探究汾河二库垂向表层水温的年、季、日内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结果表明,汾河二库垂向表层水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符合分层型水库表温层特征,秋冬季,表层水体水温均匀分布,春夏季,水面下1-2米层存在水温突然升高的现象,气温与库面水温之间可以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不同季节,气温对表层水温的影响深度不同,气温越高,水温日变幅值越大,影响深度越大。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证明了该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功耗低、数据准确、操作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形成了集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分析于一体的水情监测系统,为水利部门及时了解汾河二库水情信息,提早做好防洪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随着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了其科技优势。在管理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水库防汛抗旱以及科学调度能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剑[10](2018)在《引大灌区信息化工程水情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大工程供水调度运行管理是实现引大灌区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供水调度采用人工观测水位作为调整渠系运行流量的依据,存在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的不足。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管理,引大工程实施了以水情监测为核心功能的引大工程灌区信息化工程,旨在实现引大工程重要引水、分水断面和干、支渠水情实时、在线监测。水情监测系统主要由各干支渠道现场测流水位计、遥测终端机以及调度中心监测软件系统构成。系统开通运行以来,在供水调度中充分发挥了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引大灌区供水调度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水情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传感器为技术核心的液位监测系统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便利,河道水情监测利用STM32的各种优势设计出可以自动监测水位并发出语音警报的系统。液位的自动监测可以提前预知水情以便工作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民众和财产安全。论文基于STM32设计了由水位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的监测系统,用以监测河道水位、地理位置、水温和光照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情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梁修荣.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情监测系统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

[2].徐广允.基于STM32的河道水情监测节点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9

[3].丁彩云,胡振奎.明朗水库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19

[4].侯晓翠.灌区骨干工程水情监测系统的方案比选[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5].张阳.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8

[6].张秋艳,张俊霞,白莹.一种低功耗多功能的水情监测器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

[7].王艳秋,苏晨.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水情监测装置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8

[8].黄俊梅,马强,陈德兴.基于单片机教学和实训应用的水情监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8

[9].姚蓓蓓.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8

[10].王剑.引大灌区信息化工程水情监测系统[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8

标签:;  ;  ;  

水情监测论文-梁修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