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钰,王君,吴璐[1](2019)在《淮河流域(河南段)连续性暴雨天气分型及环流背景》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81—2016年6—8月河南省淮河流域64个国家自动观测站逐日20—20时日降水量资料、常规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等对淮河流域连续性暴雨时间分布特征、影响系统等进行分析和天气分型,结果表明:1)36年淮河流域共发生45次连续性暴雨,2000年的最多,1998—2008年是高发期,近10年较少,年出现次数无明显减少趋势,存在2~4年和4~6年两个周期;7月连续性暴雨次数最多,6月的最少,旬分布呈正态分布;最长连续时间5天,连续2天的最多。2)影响系统主要有切变线和高低空急流,高空急流在方向转换的过程中,降水有24 h左右的减弱期,低空急流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加强,白天减弱。3)连续性暴雨按照500 hPa影响系统,分为低槽型、副高边缘型、西北低涡型三类。4)以不同类型的3次典型连续性暴雨为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度距平场、水汽输送、高低空急流等方面探讨了连续性暴雨的维持成因,3次连续性暴雨的发生与异常的500 hPa大气环流、高低空急流、切变线和持续偏强的水汽输送等有关。
吴哲珺[2](2019)在《长江流域低空急流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长江流域发生一次伴随低空急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具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水区域集中的特点,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加深对低空急流的认识,提高对其预报能力,本文运用WRF模式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利用最佳模拟结果对此次强降水过程中的低空急流划分阶段,选择时间跨度最长且最为完整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探讨此次低空急流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同时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探讨地形可能的影响;其次,从水汽、动力、热力、能量方面对该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此次低空急流发生时,东侧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则为西南涡。这种“东高西低”的高低压配置为低空急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是低空急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条件。垂直方向高空动量不断下传为低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是低空急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逆温和垂直风切变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是低空急流形成与加强的因素之一。(2)山体在急流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对气流有摩擦和阻挡作用,这种阻挡作用随着山体地形高度的增加而有所加强,同时山脉的走向会改变原始的风向,使得急流前端超前或滞后。青藏高原有强背风波效应,它的绕流和挤压作用会使得低空气流表现为狭长的带状,使动量更加聚集从而风速增加形成低空急流。(3)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降水前MPV1“上正下负”的配置利于降水的发生,对流层低层MPV1<0、MPV2>0区域可用于预测暴雨中心位置。暴雨发生期间,850hPa高度MPV1<0及MPV1正负值交界等值线密集区与降水带吻合,降水后期由于低空急流仍强烈发展,降水带与850hPa处MPV2大负值区相吻合。(4)通过诊断分析发现:孟加拉湾和南海为此次暴雨提供主要的水汽来源,低空急流充分携带水汽,形成一支强劲的水汽输送带,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能很好对应降水的落区;降水过境时,当正涡度中心向上空发展,降水强度将进一步增强;900hPa1000hPa层大气((7)值的分布情况完全匹配低空急流区。将诊断分析结果与指数计算结果结合,初步提出了长江流域受低空急流影响的降水预报决策树。
袁凯,陆雅君,李明,姚望玲,刘火胜[3](2018)在《一维湿涡度和一维湿散度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文中指出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长江中下游124站降水资料以及四种业务常用数值模式资料(EC-thin,T639-thin,Grapes和Japan-thin),以2016年6月30日~7月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四种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一维湿涡度(ODMV)和一维湿散度(ODMD)对于长江中下游暴雨落区的诊断效果。得到结论如下:(1)无论是主观分析还是与实际降水的空间相似度,ODMV/ODMD对于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把握都明显优于四种数值模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高相似性。(2)Japan-thin预报降水显着偏弱,T639-thin则偏强,而EC-thin、Grapes和T639-thin还表现出较大的离散程度,只有ODMV/ODMD对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最小,在降水强度上表现出更高准确性。(3)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Japan-thin、EC-thin和Grapes的漏报率增加显着,Threat Score(TS)评分迅速降低;而T639-thin空报率增速较快,TS评分同样下降明显;只有ODMV/ODMD空报率迅速减小,漏报率缓慢增加,TS评分减弱得较慢,至最高标准时(6h≥30 mm),TS评分依然达到0.22,在降水的时间演变上表现出更好的协同性。
刘春,肖雯[4](2018)在《2016年5月7—8日抚州地区连续性对流过程特征及能量变化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FNL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WRF模式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从大尺度环流、中尺度系统以及对流能量特征三方面分析了2016年5月出现在江西抚州地区的一次连续性对流天气过程。得到以下结论:对流层高层辐散气流、中层短波槽前正涡度平流、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的良好配置以及系统长时间的稳定维持,是造成此次连续性对流过程的主要原因。此次对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对流在切变线附近产生,对流产生后形成的中尺度锋区又使得新对流在锋区附近激发,并形成列车效应,造成了抚州地区的暴雨;阶段二,对流位于暖区中,由降水区上游移来的对流系统,在低层暖中心附近得到发展加强,随着暖中心消散对流也逐渐减弱,暖中心的长时间维持造成此阶段暴雨的发生。能量分析表明,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能量来源,阶段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前期大气积累的不稳定能量;阶段二的能量则是在西南气流输送下数小时内快速累积。
袁凯,陆雅君,李明,姚望玲,刘火胜[5](2018)在《ODMV/ODMD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文中认为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长江中下游124站降水资料以及四种业务常用数值模式资料(EC-thin,T639-thin,Grapes和Japan-thin),以2016年6月30日7月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四种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一维湿涡度(ODMV)和一维湿散度(ODMD)对于长江中下游暴雨落区的诊断效果。得到结论如下:(1)无论是主观分析还是与实际降水的空间相似度,ODMV/ODMD对于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把握都明显优于四种数值模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高相似性。(2)Japan-thin预报降水显着偏弱,T639-thin则偏强,而EC-thin、Grapes和T639-thin还表现出较大的离散程度,只有ODMV/ODMD对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最小,在降水强度上表现出更高准确性。(3)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Japan-thin、EC-thin和Grapes的漏报率增加显着,Threat Score(TS)评分迅速降低;而T639-thin空报率增速较快,TS评分同样下降明显;只有ODMV/ODMD空报率迅速减小,漏报率缓慢增加,TS评分减弱得较慢,至最高标准时(6h≥30 mm),TS评分依然达到0.22,在降水的时间演变上表现出更好的协同性。
莫贤清[6](2017)在《广东“12·4”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Micaps常规资料、FY2D云图及NCEP FNL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对2012年4月16—20日广东省出现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纬两脊一槽稳定形势下,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暴雨区域交绥,造成了该次连续性暴雨。该次暴雨的水汽通道有2条,其中西北太平洋13°N以南向西输送的水汽一部分在110°E以东转向,并与南海中北部强蒸发产生的水汽一起向北输送到暴雨区;另一部分在中南半岛与孟加拉湾的水汽汇合经北部湾输送到暴雨区。连续性暴雨的直接原因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连续多次在广东生消,低层水汽辐合上升使MCS得以生成。导致连续性暴雨触发及维持的天气尺度因子有短波槽、切变线和露点峰。
屈梅芳,古文保[7](2016)在《广西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场特征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6月22日24日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是由于副高加强西伸,高空槽加深,冷空气南下和副高西侧暖湿的偏南气流辐合产生的;由于这些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湿度大、饱和层厚;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上升运动强烈;高温、高湿气流,不稳定能量大;另外利用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图进行中尺度分析发现:强对流回波是暴雨过程的重要特征;逆风区和中小尺度辐合的出现都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梁健,庄园煌,陆晓平,郭丽红[8](2016)在《2014年8月24日前郭暴雨个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24日吉林省松原地区一次连续性暴雨的天气环流形势变化以及降水区域的分布。对这次松原地区暴雨典型个例中不同高度的各项物理量分析对比,并利用涡度、热力稳定度指数、温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对比在连续性暴雨过程中的变化。影响这次暴雨天气强度和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对流条件方面,热力温度指数的陡增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主要条件。这次天气中热力温度指数的变化与松原地区暴雨过程中的降水量表现为正相关。温度和水汽的条件方面,低层的暖湿空气在松原地区停滞,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造成一次连续性的暴雨过程强度大的特点。抬升机制方面,通过对散度的垂直分布分析发现,松原地区低层的负散度使得水汽云团辐合上升发展,高层的正散度的辐散作用,有利于低层的辐合作用更加旺盛,更多的水汽和热量向上空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高低空环流条件的配合加强了对低层水汽云团的抬升作用。东北低涡所伸出的低槽也是这次连续性强暴雨天气的重要触发条件。
张艳霞,蒙伟光,戴光丰,李春晖[9](2015)在《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中暴雨MCSs演变及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大尺度和TBB资料得出1011号台风"凡亚比"环流背景中出现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境概况和主要MCSs活动情况,发现高低空辐散辐合配置的动力结构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丰富的水汽,为暴雨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连续性暴雨过程中主要有三个MCSs活动,其中9月20—21日的MCSs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最强。因此,通过观测资料讨论了该MCSs发展演变的特征及基于大尺度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其发展演变的机制。结果发现,该MCSs形成、发展、成熟至减弱阶段都处在台风的外围环流中,其中心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约300350 km处的左前方;从大尺度资料的分析可见,上升运动加强,水汽输送充足,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不稳定能量的稳定累积及中低层西侧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MCSs组织发展。进一步从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发现,MCSs东、西及北侧的温湿梯度相向发展形成的能量锋区为MCSs的组织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和能量,该能量锋区形成于东西两侧温度和湿度梯度的差异,东侧受热带低压登陆降水引起降温增湿,而西侧和北侧受台风外围偏西气流和青藏高原热源共同作用增温减湿。此外,西侧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也有利于该锋区的存在和维持,更有利于MCSs的发展。正涡度的增长和06 km垂直风切变大值区的配合,为MCSs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林明丽,欧阳也能,屈佑铭,林曦,辜倩[10](2013)在《2009年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湖南省2009-07-24~27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模拟结果为:暴雨中心位置以及雨强与实况基本一致,但降水范围较实际偏大。诊断分析WRF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发现:强降水落区与假相当位温最大值区相对应;涡度(散度)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结合NCEP分析场、分析能量场和水汽条件,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WRF中尺度模式和NCEP分析场对这场连续暴雨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二、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流域(河南段)连续性暴雨天气分型及环流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 |
2 淮河流域连续性暴雨特征 |
2.1 连续性暴雨年际分布特征及小波分析 |
2.2 连续性暴雨月分布特征 |
3 连续性暴雨天气分型及高低空急流 |
3.1 连续性暴雨分型特征 |
3.2 三类连续性暴雨天气学模型 |
3.3 三类连续性暴雨的低空及地面影响系统 |
3.4 连续性暴雨与高低空急流 |
4 3次典型连续性暴雨分析 |
4.1 降水实况 |
4.2 连续性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
4.2.1 3次过程500 hPa环流特征及高度距平场 |
4.2.2 高低空急流特征 |
4.2.3 3次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
5 结 论 |
(2)长江流域低空急流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低空急流定义及分类 |
1.2.2 低空急流的分布 |
1.2.3 低空急流结构与机理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WRF模式及参数化方案介绍 |
2.2.2 WRF试验设计 |
2.2.3 降水评分方法 |
2.2.4 湿位涡诊断介绍 |
第三章 降水实况与模拟结果检验 |
3.1 降水实况 |
3.2 WRF模式模拟结果检验 |
3.2.1 雷达回波对比 |
3.2.2 小时降雨量对比 |
3.2.3 降水评分对比 |
3.2.4 控制试验检验 |
3.3 低空急流阶段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空急流形成和影响机制分析 |
4.1 大气环境场分析 |
4.2 高、低空急流的耦合 |
4.3 动量下传 |
4.4 垂直风切变和逆温的耦合 |
4.5 地形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暴雨诊断分析及预报 |
5.1 水汽输送 |
5.2 动力条件 |
5.2.1 水平散度与D1值 |
5.2.2 垂直涡度 |
5.3 湿位涡诊断分析 |
5.3.1 湿位涡的水平分布 |
5.3.2 湿位涡的垂直分布 |
5.4 指数分析及应用 |
5.4.1 CAPE值 |
5.4.2 K指数 |
5.4.3 理查逊数 |
5.4.4 降水预报决策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ODMV/ODMD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一维湿涡度和一维湿散度的引入 |
3 诊断效果分析 |
3.1 降水的空间分布 |
3.2 降水强度 |
3.3 降水的时间演变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6)广东“12·4”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降水概况和天气背景 |
2 降水时间分布与MCS |
3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 |
4 暴雨触发及维持的天气尺度因子 |
1) 500 h Pa短波槽。 |
2) 850 h Pa切变线。 |
3) 地面露点锋。 |
5 结论 |
(7)广西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气尺度环流背景 |
3 物理量分析 |
3.1 水汽条件分析 |
3.2 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特征 |
3.3 稳定度分析 |
4 中尺度系统分析 |
4.1 地面流场 |
4.2 卫星云图分析 |
4.3 雷达降水回波分析 |
5 小结 |
(8)2014年8月24日前郭暴雨个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降水实况 |
3 天气形势分析 |
4 水汽条件分析 |
5 热力稳定度分析 |
6 动力条件 |
6.1 上升机制分析 |
6.2 散度分析 |
7 结论 |
(9)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中暴雨MCSs演变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实况及大尺度环流背景和MCSs活动 |
2.1台风“凡亚比”实况及连续性暴雨分布 |
2.2影响台风“凡亚比”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主要MCSs活动 |
3台风环流背景下MCSs1的演变特征及环境条件 |
3.1MCSs1的活动特征 |
3.2MCSs1形成的环境条件 |
4数值模拟 |
4.1模式设计和降水比较 |
4.2MCSs1形成发展的机理 |
5总结和讨论 |
(10)2009年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降水概况 |
2 天气背景 |
2.1 地面形势 |
2.2 高空形势 |
3 NCEP分析场 |
3.1 水汽通量散度 |
3.2 假相当位温 |
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输出物理量场分析 |
4.1.1 假相当位温 |
4.1.2 涡度、散度 |
5 结束语 |
四、湖北境内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流域(河南段)连续性暴雨天气分型及环流背景[J]. 梁钰,王君,吴璐.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02)
- [2]长江流域低空急流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D]. 吴哲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3]一维湿涡度和一维湿散度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 袁凯,陆雅君,李明,姚望玲,刘火胜.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8
- [4]2016年5月7—8日抚州地区连续性对流过程特征及能量变化诊断分析[A]. 刘春,肖雯.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8
- [5]ODMV/ODMD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 袁凯,陆雅君,李明,姚望玲,刘火胜. 水文, 2018(04)
- [6]广东“12·4”连续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J]. 莫贤清. 广东气象, 2017(02)
- [7]广西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J]. 屈梅芳,古文保.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04)
- [8]2014年8月24日前郭暴雨个例分析[J]. 梁健,庄园煌,陆晓平,郭丽红. 气象灾害防御, 2016(04)
- [9]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中暴雨MCSs演变及形成机理[J]. 张艳霞,蒙伟光,戴光丰,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2015(04)
- [10]2009年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J]. 林明丽,欧阳也能,屈佑铭,林曦,辜倩.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