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例

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如何对地貌类型多样化区域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并生成网格数据,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研究区庆阳既有典型的黄土丘壑地形,又有十多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塬面,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由于庆阳地区深处中国内陆,加之复杂的地形条件,从而引起温度、降水等生态环境因子复杂的时空变异,这些生态因子引起热量和水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高低。将这些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定量化,并生成网格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是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庆阳地区复杂的地形,根据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特点,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在客观分析评价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等3个方面10个生态指标因子,基于Arc GIS 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取专家打分和特菲尔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各生态指标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的空间插值模块建立了相关生态指标因子空间数据库,然后进行了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叠合分析,建立了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及其综合指数模型,模拟出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最终形成了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图,并且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庆阳农业资源开发以及西部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供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有效系数在0.257~0.916之间,平均为0.587,整个地区自然生产潜力水平为中等偏上。2.根据生态指标因子对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贡献大小,结合庆阳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确定了影响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生态指标因子:坡度、坡向、≥0℃年积温、年平均降水、无霜期、相对湿度、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就本研究区庆阳地区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和坡度,一般是降水愈少,坡度愈大,土壤质量愈差,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就愈低。3.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综合指数模型(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Integrated Index):PLPII=年平均降水(Aap)×0.2761+坡度(S)×0.2080+坡向(A)×0.1041+积温(T)×0.0395+无霜期(F)×0.1183+相对湿度(H)×0.1578+全氮(H)×0.0307+全磷(P)×0.0078+全钾(K)×0.0181+有机质(O)×0.03924.建立了甘肃省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10个生态指标因子的空间数据库,模拟出庆阳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布等级图,该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土地资源生产潜力逐渐升高的特征。5.本研究是首次采用GIS技术对甘肃省庆阳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等级分布做定量化计算和模拟,而且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不仅为陇东丘陵沟壑区开展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在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更是为农业、国土、林业等政府部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土地规划与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发展状况
  • 2.2 国内发展状况
  • 2.3 模糊逻辑理论及其应用
  • 2.4 层次分析法
  • 2.5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及空间插值
  • 第三章 评价原则与评价单元的划分
  • 3.1 评价原则
  •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 4.1 框架设计
  • 4.2 材料获取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 评价方法和结果
  • 第五章 评价结果与讨论
  • 5.1 评价结果
  • 5.2 结果讨论
  • 第六章 庆阳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6.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国策意识和土地资源危机意识
  • 6.2 稳定和强化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
  • 6.3 完善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严格控制占用土地
  • 6.4 增加资金投入,改造中、低产土地
  • 6.5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
  • 6.6 用土与养土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 6.7 加快土地整理步伐,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目标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因子初探[J]. 煤炭高等教育 2012(06)
    • [2].360度绩效考核法在护士长能力个性化培养中的运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2)
    • [3].辽宁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动态演变的预测[J]. 地球与环境 2015(05)
    • [4].贵州省中高职合理衔接的评价体系[J]. 现代企业教育 2015(02)
    • [5].一种基于三维指标因子的流域多年径流丰枯k-means聚类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6)
    • [6].基于再利用的徽州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7].矿业权交易中铅锌矿床资源储量验证方法探讨[J]. 矿产勘查 2014(04)
    • [8].江苏省连阴雨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11(S1)
    • [9].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指数的动力相关因子诊断判别[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4)
    • [10].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O_3浓度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12)
    • [11].河流径流量分形方法在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 2015(08)
    • [12].震后村镇原址重建可行性评价体系研究[J]. 四川水利 2017(04)
    • [13].集对分析方法在澄碧河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J]. 水力发电 2016(01)
    • [14].材料适用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01)
    • [15].泰安市城区土地集约度的动态评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6].模糊最优分割法及其在燕山水库汛期水位分期划分中的应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23)
    • [17].农产品产地安全预警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34)
    • [18].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2)
    • [19].基于熵权与云模型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8)
    • [20].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模拟[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1].徽县冬小麦苗情监测指标与方法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10)
    • [22].环境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J]. 北方环境 2011(Z1)
    • [23].员工满意度:基于系统与客观视角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4)
    • [24].遥感石漠化信息的提取[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06)
    • [25].基于RS和GIS的震后汶川县移民选址方法[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05)
    • [26].基于“5R”理念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中山陵景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09(06)

    标签:;  ;  ;  

    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