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

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驶入快车道,城市各方面的系统运转开始频频失调,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展开研究,为城市选择健康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无锡作为我国城市化率最高、生态敏感性最为脆弱、生态建设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有迫切的需要也有良好的基础展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因此是展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的典型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的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规划基础理念、规划重点领域(即结构框架)、规划指标体系三大方面。但规划基础理念研究方面缺乏对起引领作用的规划指导思想理念和规划定位的分析研究,规划重点领域研究方面则忽视了各个领域间的相互影响,规划指标体系研究方面也未能考虑环境容量的约束,并忽视了指标子系统间的相互关联。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发表了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的看法,进而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本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规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总则、规划重点领域、规划指标体系展开了研究:(1)规划总则:本文对规划的定位、原则作出了研究,并结合无锡现状,提出了以“产业新高地、休闲新天地、宜居新天堂、生态新标杆”为建设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对规划的总体思路也根据价值导向、社会行动和调控手段的内容要求作出了分析。(2)规划重点领域:本文在规划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形成支撑、运转、建设、宣教四大重点规划领域,并明确支撑系统是运转、建设系统的基础支撑,宣教系统是运转、建设系统的意识形态引导。(3)规划指标体系:以四大重点领域为框架,融入环境容量支持下的人口和经济规模阈值的两个具体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构建了生态文明城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无锡生态文明城市综合指数为0.592,属于发展中期阶段,也即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完全建成。同时结合支撑与运转、支撑与建设,宣教与运转、宣教与建设子系统综合评估指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最终明确了无锡文明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为:1)“支撑”系统的支撑能力不足;2)“运转”系统的生态化模式尚未完全成型;3)“支撑”系统与“建设”系统和“运行”系统的协调性不高。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生态环境扩容战略、生态产业构筑战略、农村人居美化战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病
  • 1.1.2 生态文明助力城市生态化转型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态文明的历史沿革
  • 1.2.2 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
  • 1.2.3 生态文明城市概念界定
  • 1.2.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研究进展
  • 1.2.5 研究综述综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社会经济
  • 2.2 生态环境
  • 2.3 建设背景
  • 2.4 建设基础
  •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总则研究
  • 3.1 规划定位
  • 3.2 规划原则
  • 3.3 指导思想理念
  • 3.4 总体思路
  • 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重点领域研究
  • 4.1 支撑系统
  • 4.2 运转系统
  • 4.3 建设系统
  • 4.4 宣教系统
  • 5. 生态文明城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5.1 指标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 5.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重要指标计算方法
  • 5.3.1 环境容量支撑下的人口阈值
  • 5.3.2 环境容量支撑下的经济规模阈值
  • 5.3.3工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年削减率
  • 5.4 评估指标数据处理
  • 5.5 评价指标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6. 评估结果与讨论
  • 6.1 重要指标计算结果
  • 6.1.1 环境容量支撑下的人口阈值计算结果
  • 6.1.2 环境容量支撑下的经济规模阈值计算结果
  • 6.1.3 工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年削减率计算结果
  • 6.2 评估指标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6.2.1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结果
  • 6.2.2 指标权重与评估指数计算结果
  • 6.3 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
  • 6.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6.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三大战略
  • 6.5.1 生态环境扩容战略
  • 6.5.2 生态产业构筑战略
  • 6.5.3 农村人居美化战略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 2016(05)
    • [2].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J]. 中国产经 2015(12)
    • [3].人大护航生态文明建设[J]. 人民之友 2015(04)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 审计观察 2018(06)
    • [5].蚌埠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J]. 蚌埠党校 2017(02)
    • [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初探[J]. 淮海文汇 2010(03)
    • [7].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建设美丽宜居深圳[J]. 南方论丛 2013(01)
    • [8].青海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 青海统计 2016(10)
    • [9].上海市环保系统举办“践行生态文明,创建绿色上海”环保论坛[J]. 上海环境科学 2013(03)
    •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 武汉学刊 2010(06)
    • [11].关于建设江苏生态文明智库的思考[J]. 淮海文汇 2016(04)
    • [12].生态文明是人类第四次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4].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1(04)
    • [15].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面临的关键问题[J]. 武汉建设 2013(02)
    • [16].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J]. 治黄科技信息 2013(01)
    • [17].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1)
    • [18].生态文明系统解构与建设思考[J]. 上海环境科学 2016(02)
    • [19].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0].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1].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J]. 中国建设教育 2013(01)
    • [22].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J]. 青海农牧业 2017(03)
    • [23].城郊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武汉建设 2008(03)
    • [24].论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贡献[J]. 觉悟 2016(02)
    • [25].蚌埠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 蚌埠党校学报 2013(02)
    • [26].我国生态文明治理变迁与责任落实[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2)
    • [27].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论内涵、思想原则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8].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29].白洋淀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及其破解路径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0].渊源·内涵·价值——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维度[J]. 理论导刊 2019(12)

    标签:;  ;  ;  ;  ;  ;  ;  

    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