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一——围塘文蛤养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东,陈爱华,吴杨平,张雨,曹奕,陈素华,田镇,李秋洁[1](2021)在《微藻投喂量和文蛤密度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将平均体质量(4.30±1.08)g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饲养在68 cm×46 cm×35 cm底铺100 g底泥的聚乙烯水槽中,密度为每个水槽0粒、25粒、50粒、75粒和100粒,投喂不同密度的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0 cell/mL、5.00×105cell/mL、1.00×106cell/mL、1.50×106cell/mL和2.00×106cell/mL),两两交叉双因子,设3组平行,连续曝气,在试验开始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取300 mL水样,测定水质指标,研究不同放养密度文蛤及增加微藻投喂量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微藻显着降低了水体无机氮含量(P<0.05),且微藻浓度越高,无机氮含量下降越明显。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文蛤也显着降低了水体无机氮含量(P<0.05)。然而,随着文蛤放养密度的增加,无机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文蛤放养密度不足240粒/m2时,无机氮含量下降;75粒/水槽时,无机氮含量最低;超过75粒/水槽时,无机氮含量上升。(2)随着文蛤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体无机磷含量也随之增加。然而投喂微藻时,能有效抑制无机磷含量上升,微藻投喂量越大,无机磷含量上升越缓慢。由此可知,文蛤降低水体无机氮含量的效果有限,放养密度不宜超过75粒/水槽(225粒/m2)。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无机磷含量逐渐升高,有富营养化趋势,而微藻能有效减缓水体富营养化。
温心怡[2](2021)在《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特性及传代对风味的影响》文中认为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红壳文蛤因其独特的喜庆颜色且在自然界中存量少,市场价值较高。随着水产育种、扩繁和养殖技术的发展,人工选育出了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重要经济性状的红壳文蛤新品系并实现规模化养殖。风味是影响文蛤市场接受度和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于红壳文蛤的风味品质特性尚缺乏系统研究,红壳文蛤与其他品系文蛤间的风味品质差异及其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对于红壳文蛤新品系在传代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也不清楚,限制了红壳文蛤养殖效益的提升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以红壳文蛤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营养成分组成、风味活性物质定量分析及熟制过程中食用品质变化等方面综合评价红壳文蛤与市场主导品种花壳、黄壳文蛤的品质差异,然后基于文蛤的主要风味品质指标,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建立文蛤品质评价综合模型,并结合感官评价进行模型验证,最后进一步研究红壳文蛤选育传代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本研究对于探明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特性及其鲜味的物质基础以及揭示传代对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的影响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对构建经济贝类的品质评价方法和促进文蛤养殖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为探明红壳文蛤与其他壳色品系文蛤的食用品质差异,以形体特征、基本营养成分、非挥发性滋味、挥发性气味等为指标研究自然群体中红壳文蛤与市场主导品种花壳和黄壳文蛤熟制前后的风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在基本营养成分方面,不同壳色文蛤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滋味方面,熟制前后三种壳色文蛤整体滋味轮廓均有差异;游离氨基酸中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甘氨酸,核苷酸中腺苷酸(AMP),无机离子中Cl-、Na+、K+、PO43-,糖原均是文蛤熟制前后的重要呈味物质;熟制后文蛤的重要呈味物质含量除PO43-和糖原外均有所减少;熟制前红壳文蛤在味精当量(EUC)和无机离子方面具有呈味优势,熟制后红壳文蛤呈味优势不明显。在气味方面,熟制前不同壳色文蛤间的整体气味均有差异,熟制后红壳和黄壳文蛤气味差异小;生鲜文蛤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化合物,熟制文蛤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化合物,熟制前后红壳文蛤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均最高。2.为构建文蛤风味品质评价方法,以滋味强度值(TAV)大于1为筛选条件,通过对生鲜文蛤20个、熟制文蛤15个主要风味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建立文蛤品质评价综合模型。结果表明:生鲜文蛤的品质指标与大部分熟制文蛤的品质指标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相关性,可以通过生鲜文蛤的品质指标来分析推断熟制文蛤的品质;对生鲜文蛤的主要风味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评价模型如下:Z=-0.204X1+0.055X2+0.112X3-0.156X4-0.087X5+0.052X6-0.106X7-0.166X8+0.223X9+0.206X10+0.142X11+0.220X12+0.196X13-0.213X14+0.219X15-0.214X16+0.013X17+0.166X18+0.162X19+0.161X20;对所得模型进行验证,其预测结果和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说明所得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且模型得分越高,文蛤风味越好。3.为揭示红壳文蛤选育传代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和稳定性,通过非挥发性滋味、挥发性气味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对选育不同代次红壳文蛤的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形体特征和基本营养成分方面,红壳文蛤子代的形体规格均大于原代,并随着选育代次的增加,红壳文蛤的整体规格呈上升趋势,到子代F3后趋于稳定,但不同代次红壳文蛤的基本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在滋味方面,游离氨基酸中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精氨酸、核苷酸中AMP,无机离子中Cl-、Na+、K+、PO43-,糖原是不同代次红壳文蛤的重要呈味物质;随着选育代次的增加,红壳文蛤的滋味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子代F5的滋味强度明显强于原代F0。在气味方面,不同代次红壳文蛤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化合物,随着选育代次的增加,红壳文蛤中醇类和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子代F4和F5的醇类和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高于子代F2和F3,且远高于原代F0和子代F1。应用文蛤风味品质模型对不同代次红壳文蛤进行评价,F0和F1的得分较低,随着选育代次增加红壳文蛤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代谢组学方面,红壳文蛤原代F0和子代F1-F5的主要代谢差异物为脂类、氨基酸类、糖类、核苷类等,且与原代相比子代上调差异物数量远多于下调;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是红壳文蛤选育传代过程中主要代谢变化通路。
刘凯旋[3](2020)在《文蛤体内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蛤(Meretrix petechialis)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文蛤体内存在着丰富的共生菌群,这些内生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变化对宿主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以及机体的抗逆性都具有影响。本研究通过纯培养方式对文蛤鳃组织内共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与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内共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16S r RNA扩增子测序方法,对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文蛤鳃及肝胰腺组织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文蛤的细菌种群丰度在不同的健康状态下及不同的组织中均有变化,同时发现了不同健康状态下文蛤肝胰腺组织中具有显着性差异的细菌类群。此外,利用前期筛选到的潜在致病菌弓形杆菌MP43对文蛤进行了攻毒实验,评估了对文蛤可能的致病能力及其对免疫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纯培养方式,对文蛤鳃组织内共生细菌进行了多批次的分离与筛选。对得到的纯培养细菌进行了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序及比对分析,共得到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6个纲、13个目、23个科、47个属的215株细菌。分离细菌较多的属级类群有交替单胞菌属(Alternomonas)、Nautella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分离到20株、18株、15株以及13株细菌。该研究统计了纯培养方式鉴定得到的文蛤鳃组织中内共生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为后续对文蛤内共生菌群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参考。2、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对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文蛤鳃及肝胰腺组织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得到的OTU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物种注释,结果显示文蛤体内的细菌组成在不同的健康状态以及不同的组织中均有差异。健康状态的文蛤鳃及肝胰腺组织中,变形菌门均为丰度最高的类群,肝胰腺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明显高于鳃组织;在属级单元,文蛤鳃组织中细菌丰度最高的类群为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而肝胰腺中丰度最高的属级类群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发病状态的文蛤鳃组织中的细菌种类在门级单元上远少于肝胰腺组织,在属级单元上鳃组织中Endozoicomonas属占据着极高的丰度,而肝胰腺中丰度最高的类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对两种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文蛤进行比较,肝胰腺中细菌组成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均无显着性差异,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样品中有4个具有显着性差异的细菌类群,可作为文蛤健康状态指示的微生物参考指标。3、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MP43对文蛤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致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显示该菌株对文蛤不具有直接致病性;通过对攻毒后文蛤肝胰腺组织进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显示文蛤的免疫系统对于MP43菌株未产生明显响应,肝胰腺弧菌载菌量也未呈现显着变化。研究表明弓形杆菌MP43菌株对文蛤不具有直接致病性,不是引起文蛤爆发性死亡的致病病原。本研究通过纯培养方法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对文蛤的内共生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对一株文蛤潜在病原菌弓形杆菌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估。上述研究结果,为文蛤内共生菌群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发现了潜在的文蛤健康状态的微生物参考指标,并为贝类致病菌的筛选及鉴定提供了思路。
张志东[4](2020)在《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江苏虾类养殖业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投喂高产出养殖模式给养殖水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养殖水域氮磷超标现象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虾类养殖水体氮磷超标问题,并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使之可以符合现行标准排放,是文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虾类饲料源头入手,改良饲料的投喂方式,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后续养殖尾水处理减轻压力。然后通过贝类及微藻的水质净化作用,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最后构建出虾贝养殖系统,为实际养殖提供模式参考。具体研究如下:1.使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体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旨在掌握脊尾白虾当下普遍的混投模式下养殖水体的环境现状及养殖产出现状,为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基础。试验结果显示:(1)混投组(Diet2组)脊尾白虾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单一投喂组(Diet1组和Diet3组)(P<0.05),而单一投喂组(Diet1组与Diet3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3个投喂组之间脂肪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3)Diet2组脊尾白虾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Diet3组(P<0.05),与Diet1组差异不显着(P>0.05),混投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单一投喂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脊尾白虾粗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总体呈现Diet1组>Diet2组>Diet3组的规律。由此可见,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方式对环境污染小,以其代替冰鲜饲料已经成为趋势。然而人工配合饲料无法达到全价营养,还不能完全替代冰鲜饲料,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以“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方式继续投喂,养殖水质氮磷超标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因此,还需要通过滤水性贝类对养殖水质进行处理,以保证脊尾白虾养殖尾水符合现行标准排放。2.使用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直接研究了文蛤的滤水率,明确了文蛤的净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着差异,但是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着高于野生群体;(3)根据响应面BBD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 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m L/(个·min)。(4)在BBD模型优化得出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下进行了水质检测,结果发现,文蛤能显着降低水体中TSS、Chl.a及COD含量(P<0.05),但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无显着的消除效果(P>0.05)。需要通过与微藻的协同作用,方可起到消除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的目的。3.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CCD模型法,设置了4个实验组即无蛤无藻组(O组)、有蛤无藻组(A组)、无蛤有藻组(B组)及有蛤有藻组(AB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响应面实验根据CCD模型,以文蛤密度(A)和微藻密度(B)为影响因素,共设13个实验组。研究了文蛤与微藻的协同作用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消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1)文蛤在清水态(无藻)环境中对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不显着(P>0.05),需与微藻协同才能显着降低水体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P<0.05)。(2)文蛤和微藻最佳搭配比例为:文蛤221粒/m2,微藻1.92×106个/m L,此时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日消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93%和8.60%。4.通过在江苏吕四构建“脊尾白虾-文蛤”串联养殖模式,并采用生态学方法,连续30 d监测了虾贝串联养殖系统的水质指标,结果发现,虾池尾水经过文蛤池净化后,能一定程度上净化脊尾白虾养殖尾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虾贝分池养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脊尾白虾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模式借鉴。
何田妹[5](2020)在《基于STELLA的浅海滩涂养殖文蛤(Meretrix meretrix)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养殖重要经济种贝类之一,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地区文蛤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生理生态学实验及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生长模型构建所需的7个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STELLA软件作为平台构建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模拟文蛤软体部组织干重的生长,量化了能量在文蛤整个生活史阶段的分配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型构建关键参数估计壳长与软体部组织湿重回归得到文蛤形状系数δm,其值为0.374;温度实验获得阿仑尼乌斯温度TA,本文测得的阿仑尼乌斯温度值为(5849.31±328.11)K。进行45d的饥饿实验,测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PM]、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以及单位体积的最大存储能量[EM],其值分别为28.35 J·cm-3·d-1、5682.84 J·cm-3和2549.32 J·cm-3;摄食实验测定25℃时文蛤的摄食参数,主要包括: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的最大摄食率PAm}和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的最大吸收率{JXm},其值分别为120.84 J·cm-2·d-1和87.00 J·cm-2·d-1。(2)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模拟结果第0d至第390d,文蛤软体部组织干重由0.11 g增至0.48 g,壳长由1.51 cm增至3.12 cm。0 d时存储能量占比最高,为66%;结构物质能量次之,占34%;繁殖能量占比为0。存储能量从0d开始下降,210 d至300 d时存储能量降至最低,最低时占总能量7%,此后存储能量略有回升,至第360d,能量占比为21%;结构物质能量在第30d后至第360d模拟结束,能量总体占比在60%以上;用于繁殖的能量由0缓增至17%左右。(3)模型检验及参数敏感性分析实际拟合直线与1:1直线较为接近,模拟值与实际值极显着性相关(R2=0.96 P<0.01)。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及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值的大小分别为 0.9661、0.0285 及 5.38%。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各个参数中,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吸收率PAm}敏感性指数最大,其值为0.91%,其次是单位体积结构物质形成所需的能量[EG],敏感性指数是0.46%。敏感性指数最小的是结构物质体积Vp,大小为0.01%。参数改变10%,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00%。(4)生长限制性分析第0~180 d期间,e与f变化趋势相同,表明食物在此阶段是限制因子;第180~300d期间,e与f变化趋势相异,表明此阶段水温的限制作用较大;第300d~360 d期间,f、e均呈上升趋势,此时食物成为文蛤软体部组织干重生长的限制因子。综上所述,室内生理生态实验以及收集资料获得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所需的参数,应用STELLA软件作为平台构建文蛤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文蛤的生长,量化能量在文蛤整个生活史阶段的能量分配情况,为将来构建浅海滩涂文蛤生态养殖容量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林志华,董迎辉,何琳[6](2019)在《文蛤“万里2号”》文中研究指明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属于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种类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鲜活水产品之一。近年来,文蛤规模化育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
刘泓泉[7](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提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刘桂兰[8](2014)在《两种贝类滤食对封闭水体透明度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体透明度是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其主要受到水中悬浮物浮游生物如藻类、碎屑及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等的影响。双壳贝类在滤食中能以类粪便或假粪便的形式使水体中较难沉淀的悬浮物形成沉淀,从而改善水体的水质,增加水体的透明度。该论文通过皱肋文蛤、等边浅蛤单养及混养的方式,用不同单一饵料、混合饵料、小球藻不同丰度梯度进行投喂,并定期测定水体透明度、浊度及无机氮浓度,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贝类滤食对封闭水体水质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皱肋文蛤单养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1)通过投喂面粉、海洋红酵母和小球藻对水体的透明度测定可知,3个实验组在养殖20d后水体透明度变化差异显着(P<0.05),小球藻组透明度最高,酵母组其次,面粉组最低;对水体浊度测定可知,在20d时,小球藻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着(P<0.05),26d后,面粉组与酵母组差异显着(P<0.05),小球藻组浊度最低,酵母组其次,面粉组最高;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小球藻组含量较低;结果表明,皱肋文蛤对小球藻的滤食效果较好。(2)通过对不同小球藻丰度(低:4×104cell/mL;中:8×104cell/mL;高:12×104cell/mL)养殖水体透明度、浊度的测定分析可知,高丰度组与中低丰度组水体透明度组差异显着(P<0.05),中、低丰度两组差异不显着,表明皱肋文蛤在中低丰度的水体中有较强的滤食能力。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丰度组含量较低。据此,在含有中丰度小球藻的水体中,皱肋文蛤可以很好维持水体的透明度及更有效地间接去除无机氮。(3)通过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投喂给不同生物量的皱肋文蛤(低:300g;中:600g;高:900g),对水体水质透明度、浊度测定发现,各密度组差异不显着(P>0.05),浊度值与透明度变化的趋向一致。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密度组含量较低。据此推测,在含有中密度皱肋文蛤的水体中,对无机氮营养盐的间接去除效率较高。2.等边浅蛤单养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1)通过投喂面粉、海洋红酵母和小球藻对水体的透明度测定可知,3个实验组透明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浊度值与透明度变化趋向一致,各组差异不显着,小球藻组浊度最低,浊度(NTU)为0.06,酵母组其次,面粉组最高。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小球藻组含量较低。据此推测,等边浅蛤在含小球藻的水体中,对无机氮营养盐的间接去除效率较高。(2)通过对不同小球藻丰度(低:4×104cell/mL;中:8×104cell/mL;高:12×104cell/mL)养殖水体透明度测定,发现3个实验组的透明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到第26d低丰度的透明度最高(为51.13cm),中丰度组其次,高丰度组最低,浊度变化中,高丰度组最大(P>0.05),中低组则差异不明显。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丰度组含量较低,据此推测,等边浅蛤在含有中丰度(8×104cell/mL)小球藻的水体中,能更好地间接性的去除无机氮营养盐。(3)通过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投喂不同生物量的等边浅蛤(低:300g;中:600g;高:900g),发现3个实验组的透明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中密度组较高,而对水体浊度值测定发现,三组值无显着差异(P>0.05)。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密度组含量较低,结果表明,中密度组(600g)下滤食能更好地维持水体的透明度并间接有效去除水体中无机氮。(4)通过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投喂不同规格(生物量均为600g)的等边浅蛤(小规格、中规格、大规格),发现3个实验组的透明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浊度测定发现,各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中规格组较低。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规格组含量较低,结果表明,中规格等边浅蛤对小球藻的滤食效果较好。3.等生物量皱肋文蛤和等边浅蛤混养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1)通过投喂面粉、海洋红酵母和小球藻水体的透明度测定可知,3个实验组透明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小球藻组透明度平均值最高,为46.91cm,酵母组其次,面粉组最低;浊度的变化与透明度趋向一致。结果表明,两种该贝类混养对小球藻的滤食效果较好。(2)通过对不同小球藻丰度(低:4×104cell/mL;中:8×104cell/mL;高:12×104cell/mL)的养殖水体透明度测定,发现3个实验组的透明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浊度值则存在显着差异(P<0.05),中低丰度浊度值较低。对水体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氮变化情况测定可知,中丰度组含量较低,据此推测,中丰度(8×104cell/mL)投喂下两种贝混养滤食效果较好。(3)对皱肋文蛤、等边浅蛤和混养组投喂混合饵料(小球藻和海洋红酵母),发现3组的水体透明度差异显着(P<0.05),等边浅蛤组透明度平均值最高,为45.01cm,混养组其次,皱肋文蛤组最小;浊度值与透明度变化趋向一致;混养组无机氮营养盐含量较低。据此推测,单养中等边浅蛤对混合饵料的滤食效果较好,而混养下对无机氮的间接去除效率较高。
赵莎莎,刘晨晨,杨最素,黄芳芳[9](2014)在《文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文蛤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类养殖贝类,因其营养丰富、肉质细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对文蛤的养殖现状、遗传育种、生态因素和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万宇[10](2013)在《江苏南通文蛤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贝类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但市场并不能保证产业运行时刻都处在最佳轨道,因而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并对产业施以适当的前瞻调控措施才能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而能否制定出有效的调控政策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全面且理性的认识贝类产业进而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预判。因此,对贝类产业进行结构研究,抓住其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贝类产业所覆盖的范围太广、涉及的品种过多,注定了将其研究透彻是一个宏伟的工程,绝非一次或者几次研究就能完成。因此,本文选择从局部范围内某一具体品种的产业,即在南通海洋渔业和全国文蛤(Meretrix meretrixLinnaeus)产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南通文蛤产业开始研究,为以后从点到面,完成我国贝类产业的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考察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产业和企业层面梳理出南通文蛤产业的结构与特征,内容涉及产业的历史沿革、整体结构、行业协会、社会经济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及典型企业的发展过程、内部组织、生产规模、产品情况、目标市场、成本结构和成本-收益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产业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而运用SWOT分析提出各项调控措施。通过研究,本文初步总结出了南通文蛤产业的结构与特征:产业链相对完整,包括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休闲五个环节;在养殖规模方面,各企业相对均衡,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所有制构成方面,集体所有制形式虽只存在于如东养殖企业,但却在整个南通文蛤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企业数量方面,养殖企业最多,批发企业次之,加工企业最少;在就业人数方面,采捕环节最多、养殖环节次之、加工环节最少;在生产成本方面,养殖企业的人工费用所占比重最大,加工企业则是原料费用所占比重最大;在产品方面,鲜活品占统治地位,而加工品虽然目前较少,但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出口产品中加工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国内消费只有鲜活品。产业的未来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养殖规模不断缩小,大规模死亡事件频发,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价格持续低迷,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协会作用仍相对有限。。在初步把握了产业结构与特征后,本文对产业进行SWOT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SO战略包括开发文蛤加工产品和发展文蛤文化;WO战略包括施行限产措施,推行机械化生产以及加强科研攻关;ST战略包括保护滩涂,搭配销售和拓宽销售渠道;WT战略包括防治污染,改良滩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建设完善的行业协会。
二、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一——围塘文蛤养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一——围塘文蛤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微藻投喂量和文蛤密度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微藻投喂量对不同密度文蛤养殖水中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2.2 微藻的不同投喂量对不同密度文蛤养殖水中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2)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特性及传代对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贝类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
1.2.2 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红壳文蛤养殖选育传代研究进展 |
1.2.4 代谢组学在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壳色文蛤的风味品质研究 |
2.2.2 文蛤风味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2.2.3 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的传代稳定性研究 |
2.3 分析方法 |
2.3.1 形体测定 |
2.3.2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3 电子舌分析 |
2.3.4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3.5 呈味核苷酸的测定 |
2.3.6 无机离子的测定 |
2.3.7 糖原的测定 |
2.3.8 滋味强度值(TAV)和味精当量(EUC)计算 |
2.3.9 电子鼻分析 |
2.3.10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
2.3.11 感官评定 |
2.3.12 代谢组学分析 |
2.3.1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壳色文蛤的风味品质研究 |
3.1.1 不同壳色文蛤的基本特性研究 |
3.1.2 不同壳色文蛤的滋味分析研究 |
3.1.3 不同壳色文蛤的气味分析研究 |
3.2 文蛤风味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3.2.1 文蛤主要风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2.2 生鲜文蛤主要风味品质主成分分析 |
3.2.3 文蛤风味品质评价模型验证 |
3.3 红壳文蛤风味品质传代稳定性研究 |
3.3.1 不同代次红壳文蛤的风味品质研究 |
3.3.2 不同代次红壳文蛤代谢组学研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附表 |
附录二:不同代次红壳文蛤外观图 |
附录三:红壳文蛤典型代谢化合物趋势图 |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文蛤体内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蛤生物学和增养殖 |
1.1.1 文蛤生物学 |
1.1.2 文蛤增养殖及病害 |
1.2 生物内共生细菌及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内共生细菌对生物体的作用 |
1.2.2 动物内共生细菌对生物体的作用 |
1.2.3 内共生微生物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
1.3 贝类体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贝类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
1.3.2 贝类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
1.3.3 贝类潜在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文蛤鳃内共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试剂及药品 |
2.2.3 分离培养基 |
2.2.4 仪器及设备 |
2.2.5 细菌菌株的分离、纯化与保种 |
2.2.6 菌株16S rRNA鉴定 |
2.2.7 数据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2.3 结果 |
2.3.1 文蛤鳃组织内共生细菌种类及数量 |
2.3.2 文蛤鳃组织变形菌门细菌多样性分析 |
2.3.3 文蛤鳃组织厚壁菌门细菌多样性分析 |
2.3.4 文蛤鳃组织拟杆菌门细菌多样性分析 |
2.3.5 文蛤鳃组织放线菌门细菌多样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不同健康状态文蛤鳃及肝胰腺组织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及样本采集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 PCR扩增及纯化 |
3.2.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3.2.5 测序数据处理 |
3.2.6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
3.2.7 样本复杂度分析(Alpha Diversity) |
3.2.8 多样本比较分析(Beta Diversity) |
3.3 结果 |
3.3.1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 |
3.3.2 健康文蛤不同组织细菌组成差异 |
3.3.3 发病文蛤不同组织细菌组成差异 |
3.3.4 不同健康状态下文蛤肝胰腺细菌组成差别 |
3.3.5 不同健康状态下文蛤鳃组织细菌组成差别 |
3.3.6 不同健康状态下文蛤肝胰腺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文蛤体内弓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弓形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
4.2.2 弓形杆菌系统发育分析 |
4.2.3 弓形杆菌的生长及相关性质检测 |
4.2.4 实验文蛤的暂养处理 |
4.2.5 细菌培养 |
4.2.6 弓形杆菌攻毒实验 |
4.2.7 副溶血弧菌和弓形杆菌共同攻毒实验 |
4.2.8 定量PCR实验 |
4.3 结果 |
4.3.1 菌株的鉴定 |
4.3.2 弓形杆菌系统发育分析 |
4.3.3 弓形杆菌的生长及相关性质 |
4.3.4 弓形杆菌攻毒实验文蛤死亡率 |
4.3.5 弓形杆菌对文蛤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弓形杆菌对文蛤肝胰腺弧菌载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贝类生态修复作用 |
1.1.1 控制浮游藻类数量 |
1.1.2 降低氮磷含量 |
1.1.3 富集重金属元素 |
1.2 微藻生态修复作用 |
1.3 文蛤养殖现状 |
1.4 脊尾白虾养殖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质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1.4.1 生长性能分析 |
2.1.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1.4.3 体成分的测定 |
2.1.4.4 水质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
2.2.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2.4.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COD含量的影响 |
2.2.4.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氮(IN)含量的影响 |
2.2.4.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磷(IP)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
2.3.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文蛤滤水作用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单因素试验 |
3.1.2.1 单胞藻种类及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2.2 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2.3 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3 多因素试验 |
3.1.4 水质试验 |
3.1.5 指标测定 |
3.1.6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1.1 不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1.2 不同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1.3 不同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3 多因素试验响应面法分析 |
3.2.4 模型验证及水质实验 |
3.3 讨论 |
3.3.1 盐度、温度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滤水率的影响 |
3.3.2 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野生群体生长对比 |
3.3.3 文蛤水质净化效果 |
第四章 文蛤及微藻协同作用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2.1 定性试验 |
4.1.2.2 定量试验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2.2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ERIN及ERIP响应面法分析 |
4.2.3 模型验证 |
4.3 讨论 |
4.3.1 文蛤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3.2 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虾贝串联养殖模式中的水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构建虾贝串联养殖系统 |
5.1.2 养殖管理及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5)基于STELLA的浅海滩涂养殖文蛤(Meretrix meretrix)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蛤生态习性及产地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动态能量收支模型主要研究进展 |
2.1 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概述 |
2.1.1 概念模型 |
2.1.2 模型关键参数/符号说明 |
2.2 DEB模型中的主要公式 |
2.3 动态能量收支理论主要研究综述 |
2.3.1 国际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文蛤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参数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_m) |
3.1.2 阿仑尼乌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3.1.3 饥饿实验 |
3.1.4 摄食实验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文蛤形状系数 |
3.2.2 阿仑尼乌斯温度T_A |
3.2.3 饥饿实验相关参数 |
3.2.4 单位时间单位体表面积最大吸收率{J_(Xm)} |
3.3 结论 |
第四章 文蛤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构建 |
4.1 调查海区概况 |
4.1.1 海域概况 |
4.1.2 环境数据 |
4.1.4 海洋生态环境概况 |
4.2 STELLA软件简介 |
4.2.1 STELLA基本构造块 |
4.2.2 STELLA建模步骤 |
4.2.3 STELLA的基本特点 |
4.3 模型构建方法 |
4.3.1 模型的强制函数、调查区域及验证数据来源 |
4.3.2 模型参数的获取与运行 |
4.3.3 基于STELLA的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框架 |
4.3.4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3.5 模型模拟情况的检验 |
4.3.6 文蛤的能量分配和生长限制性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文蛤软体部组织干重生长的模拟结果 |
4.4.2 模型模拟的验证 |
4.4.3 文蛤能量分配 |
4.4.4 文蛤生长的限制因子 |
4.4.5 模型敏感性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 小结 |
5.1.1 模型相关参数的获取 |
5.1.2 模型模拟结果 |
5.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蛤“万里2号”(论文提纲范文)
一、品种概况 |
(一) 培育背景 |
(二) 育种过程 |
1. 亲本来源 |
2. 技术路线 |
3. 选育过程 |
(三) 品种特性和中试情况 |
1. 新品种特征和优良性状 |
2. 中试情况 |
3. 中试结果 |
二、人工繁殖技术 |
(一) 亲本选择与培育 |
1. 亲贝挑选 |
2. 人工培育方法 |
(二) 人工繁殖 |
1. 亲贝催产 |
2. 幼虫孵化 |
(三) 苗种培育 |
1. 幼虫培育与选优技术 |
2. 稚贝培育技术 |
3. 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
三、健康养殖技术 |
(一) 健康养殖 (生态养殖) 模式和配套技术 |
1. 适宜养殖的条件 |
2. 主要养殖模式配套技术 |
(二) 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
1. 文蛤弧菌病 |
2. 文蛤“红肉病” |
四、育种和种苗供应单位 |
(一) 育种单位 |
(二) 种苗供应单位 |
(三) 编写人员 |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8)两种贝类滤食对封闭水体透明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双壳贝类滤食对水质的影响 |
1.1.1 贝类对藻类饵料选择性研究进展 |
1.1.2 贝类滤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1.3 贝类滤食对水质的影响 |
1.2 皱肋文蛤和等边浅蛤的相关研究 |
1.2.1 皱肋文蛤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等边浅蛤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不同种双壳贝类的混养 |
1.4 水体透明度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皱肋文蛤滤食对水体透明度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投喂不同饵料对皱肋文蛤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2.2.2 投喂不同丰度饵料对皱肋文蛤养殖水体的影响 |
2.2.3 不同密度养殖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皱肋文蛤滤食的饵料选择 |
2.3.2 皱肋文蛤喂养的密度选择及投喂策略 |
2.3.3 皱肋文蛤滤食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 等边浅蛤滤食对水体透明度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投喂不同饵料对等边浅蛤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2.2 投喂不同丰度小球藻对等边浅蛤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2.3 不同养殖密度对等边浅蛤养殖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2.4 不同规格等边浅蛤投喂小球藻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等边浅蛤滤食的饵料及浓度选择 |
3.3.2 等边浅蛤养殖的密度选择、规格及投喂策略 |
3.3.3 等边浅蛤滤食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4 两种贝类混养对水体透明度影响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投喂不同饵料对混养模式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4.2.2 小球藻不同丰度投喂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4.2.3 投喂混合饵料对不同养殖模式水体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混合养殖的饵料选择及投喂策略 |
4.3.2 混合饵料的养殖模式选择 |
4.3.3 混合养殖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文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养殖技术 |
1.1养殖场地选取 |
1.2苗种生产 |
1.3文蛤病害的防治 |
2遗传育种 |
3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 |
3.1温度 |
3.2盐度 |
3.3养殖密度 |
4药用价值 |
5小结 |
(10)江苏南通文蛤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来源 |
1.6 结构安排 |
2 产业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文蛤产业 |
2.2 文献综述 |
2.2.1 文蛤研究 |
2.2.2 国内的贝类经济管理研究 |
2.2.3 国外的水产养殖经济研究 |
2.2.4 行业结构研究 |
2.2.5 产业组织研究 |
2.2.6 产业 SWOT 分析 |
3 文蛤简介 |
3.1 基本特征 |
3.1.1 形态 |
3.1.2 分布范围 |
3.1.3 生产周期 |
3.2 生产过程 |
3.2.1 场地 |
3.2.2 苗种 |
3.2.3 管理 |
3.2.4 收获 |
3.2.5 运输 |
3.2.6 销售 |
4 产业层面研究 |
4.1 发展历程 |
4.1.1 历史沿革 |
4.1.2 发展阶段 |
4.2 产业结构 |
4.2.1 空间分布 |
4.2.2 产业链 |
4.2.3 供需链 |
4.2.4 集中度 |
4.2.5 就业 |
4.2.6 所有制 |
4.2.7 经营项目 |
4.2.8 成本构成 |
4.2.9 产品种类 |
4.3 行业协会 |
4.4 文化 |
4.4.1 历史 |
4.4.2 饮食 |
4.4.3 工艺收藏 |
4.4.4 休闲 |
4.5 社会经济影响 |
4.6 技术进步 |
4.7 面临的主要挑战 |
4.8 主要特征 |
5 典型企业研究 |
5.1 典型养殖场 |
5.1.1 养殖场概况 |
5.1.2 组织结构 |
5.1.3 管理措施 |
5.1.4 成本-收益 |
5.2 典型加工厂 |
5.2.1 公司概况 |
5.2.2 组织结构 |
5.2.3 产品种类 |
5.2.4 成本-收益 |
5.3 小结 |
6 建议 |
6.1 南通文蛤产业 SWOT 分析 |
6.1.1 SO 战略(发挥优势,把握机会) |
6.1.2 WO 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
6.1.3 ST 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
6.1.4 WT 战略(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文蛤的养殖技术之一——围塘文蛤养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藻投喂量和文蛤密度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J]. 张志东,陈爱华,吴杨平,张雨,曹奕,陈素华,田镇,李秋洁. 水产学杂志, 2021(03)
- [2]红壳文蛤风味品质特性及传代对风味的影响[D]. 温心怡. 江南大学, 2021(01)
- [3]文蛤体内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D]. 刘凯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D]. 张志东.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基于STELLA的浅海滩涂养殖文蛤(Meretrix meretrix)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构建[D]. 何田妹.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文蛤“万里2号”[J]. 林志华,董迎辉,何琳. 中国水产, 2019(05)
- [7]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8]两种贝类滤食对封闭水体透明度影响的研究[D]. 刘桂兰. 广东海洋大学, 2014(01)
- [9]文蛤的研究进展[J]. 赵莎莎,刘晨晨,杨最素,黄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9)
- [10]江苏南通文蛤产业结构与特征初步研究[D]. 万宇.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