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 ——以苏州地区为例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 ——以苏州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对学业评价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评价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学者和中学历史教师们对中学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人在学习前人优秀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评价新观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存在问题,以苏州地区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业评价为例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中学历史老师在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时提供些参考。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教育理论中寻求学业评价的理论支持。评价是对学生学业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更重在发展。第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决定了历史与社会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课本历史与社会知识,而更高的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讨苏州地区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的可行性方案,并分析了苏州地区历史与社会中考体制上积极尝试与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总结新课程背景下苏州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概况
  • (一) 关键概念的界定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
  • 一、新课程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三)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 二、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 (一) 评价的多元性: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 评价的主体性: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要
  • (三) 评价的开放性: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 三、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 (一)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 (二)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 (三)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四)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五)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 第二章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目标及学业成绩评价
  • 一、课标(一)制订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目标
  • (一) 总目标
  • (二) 分类目标
  • 二、课标(一)对历史与社会学业成绩评价的规定
  • (一) 评价的目的
  • (二) 评价的内容
  • (三) 评价的方法
  • 第三章 苏州地区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实施策略
  • 一、2002 年历史年会交流传统学业评价所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 二、群策群力,出台了多种实施方案
  • 三、对学业评价达成的共识
  • (一)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二)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三) 恰当地运用多种学业评价方法
  • 四、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历史与社会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 (一)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4096
  • (二) 形成性评价:学生成长档案成绩6096
  • (三) 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利用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 第四章 苏州市初中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亦喜亦忧
  • 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命题导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命题原则
  • 二、苏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开卷考试试卷特点分析
  • (一) 特点分析
  • (二) 苏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进行的积极尝试
  • (三) 苏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一、苏州市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应关注的两个问题及策略
  • (一) 终结性测验,应倡导多种考试方式
  • (二) 升学成绩评定,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
  • 二、学业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初中历史插图教学浅探[J]. 教育革新 2013(02)
    • [2].初中历史微课的开发与运用初探[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5)
    • [3].在初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5)
    • [4].初中历史“学思五环模式”构建的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20(02)
    • [5].浅论初中历史的引导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2)
    • [6].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3)
    • [7].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才智 2020(04)
    • [8].浅议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中存在问题及原因[J]. 才智 2020(09)
    • [9].简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资讯 2020(12)
    • [10].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 才智 2020(15)
    • [11].初中历史图片史料中历史信息提取路径探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12].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的巧妙运用分析[J]. 才智 2020(16)
    • [13].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及实施路径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04)
    • [14].网络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华夏教师 2019(13)
    • [15].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构建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6)
    • [16].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5)
    • [17].无锡地区初中历史集体备课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观察 2019(21)
    • [18].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探究——以甘肃省“金钥匙”导师“送培”进校项目活动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7)
    • [19].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1)
    • [20].“问题串”的设计艺术——以初中历史为例[J]. 历史教学问题 2017(03)
    • [2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常熟市初中历史学科教研策略谈[J]. 历史教学问题 2012(02)
    • [22].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科目的正确定位[J]. 新丝路(下旬) 2016(12)
    • [23].浅谈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图式教学”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1)
    • [24].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14)
    • [25].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J]. 华夏教师 2017(05)
    • [26].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的认识和运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05)
    • [27].刍议初中历史如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J].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6)
    • [28].初中历史课程的有趣课堂活动与教学[J]. 才智 2017(04)
    • [29].初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教学实践探析[J]. 才智 2017(26)
    • [30].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标签:;  ;  ;  ;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 ——以苏州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