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刘海涛

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刘海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学术传统,文化心态

传统文化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涛[1](2018)在《浅析西方音乐史的学术传统与文化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音乐史主要是对西方音乐整体发展脉络的综述。对西方音乐史进行研究,可揭示西方音乐的发展规律,借鉴西方音乐的艺术特色,搭建一个具有西方音乐史学术性的中国化知识平台,实现中西音乐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本文主要探讨了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学术传统与文化心态,力图提出一定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07期)

郭奇林[2](201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际对传统文化心态的一点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好和平"与宣扬"同化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两大典型特质,旧社会这两大特质也存在消极与片面。"爱好和平"的误区具体表现:一是明哲保身,乐天安命;二是以己度人,委曲求全。"同化力"在宣扬过程中表现的片面与消极表现为:一是"同化力"取得的成绩被过分高估,掩盖了其消极与片面的部分;二是包容有余,排斥不足。所谓"以静抗动"、以"不变应万变",实乃忍性大于钢劲,被动多于主动。(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张云燕[3](2016)在《心灵的歌唱——传统花儿歌唱者文化心态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省区的一种民歌。洮岷、河湟地区是它的重点流行区。花儿会是演唱花儿的重要场所,是当地百姓的重要集会,是这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花儿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繁杂,它是西北高原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写实与记录,是他们民族意识、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的真实写照。花儿来自民间,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态特征。花儿所体现的文化心态,是流行区域人们关于真假、善恶、美丑、求舍等观念的折射,是长久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他们纯朴、热烈、自然、真诚的心灵世界的展现。(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6年16期)

石晶[4](2015)在《拉祜族芦笙及芦笙舞传统文化心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拉祜族汉子在山坡上爬行。山很陡很陡,身上的背箩很沉很沉,却没有艰难的喘息,只有悠悠笙歌从双手抱着的葫芦笙中流出。问其何故,他只笑了笑说,习惯了,自在。芦笙,作为无论老少都必修的乐器,遍及拉祜族地区,在田间劳动、赶集、串寨等场合随处可见,并伴奏于舞,又作为道具,充当领舞贯穿于婚丧、节庆及频繁的祭祀活动中。"芦笙响,拉祜狂"。芦笙舞可以把数百支芦笙、数千男女并肩携手在一起,通(本文来源于《民族音乐》期刊2015年05期)

程菲菲[5](2013)在《谚语与汉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简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心态等在一个民族的谚语中都有所积淀,因此,从汉民族流传甚广、数量众多的谚语中,可以窥视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来。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从谚语中将其全部显现,更不可能在一篇论文里面面俱到,拟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勾勒出谚语所显现的几种汉民族传统文化心态。(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李刚,杨帆[6](2012)在《老舍传统文化心态生成的叁个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化的诞生和绵延发展中,"传统"时刻都存在着淘汰与更新。新的存在产生的一刻,即旧的存在被纳入"传统"范畴的一刻。但这种划入并不是淘汰,而是旧的存在以沉淀的方式延续于新的存在之内,于是新的存在就具有了融合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1期)

张文曦[7](2011)在《文学传统与文化心态——兼论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传统的功用一直是文学批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尽管很多学者认为打破文学传统模式的桎梏是文学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愿意为之一辩。加拿大着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认为文学传统是一切文学发展的根基,是诗人创作灵感的唯一源泉。对文学传统功用的肯定,不仅决定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持续性,也会左右其社会文化心理氛围——文化心态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诺斯罗普.弗莱对加拿大文学的批评,进而阐释弗莱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心态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加拿大文学现存问题的担忧。(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10期)

罗玲谊[8](2011)在《士人传统文化心态对《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动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动机有多方面,而士人传统文化心态中的老而着书与其次立言;以道济儒的处世心态;嗜奇尚怪的审美倾向都对其创作动机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6期)

庄友刚[9](2010)在《传统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初的非中国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化入"中国语境的时候必然会遭遇中国已有文化语境。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和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化入"中国语境、以何种方式何种形态"化入"中国语境具有强大的限制和选择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适应了中国已有文化语境的特定需要时才有可能"化入"中国语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文化语境必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特定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内在地关涉着理论的发展进程。(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陈慎[10](2009)在《从岁时节庆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岁时节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群体活动。就文化分类而言,岁时节庆属于俗文化范畴,而文章正是力图透过各种节俗现象,挖掘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态,包括重农心态、忠孝意识、团圆情结、人际和谐、自然和谐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并以此提示我们在中国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的今天,如何按照岁时节庆的特点,提升其潜在的文化内驱力,为建构和谐社会服务。(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好和平"与宣扬"同化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两大典型特质,旧社会这两大特质也存在消极与片面。"爱好和平"的误区具体表现:一是明哲保身,乐天安命;二是以己度人,委曲求全。"同化力"在宣扬过程中表现的片面与消极表现为:一是"同化力"取得的成绩被过分高估,掩盖了其消极与片面的部分;二是包容有余,排斥不足。所谓"以静抗动"、以"不变应万变",实乃忍性大于钢劲,被动多于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涛.浅析西方音乐史的学术传统与文化心态[J].北方音乐.2018

[2].郭奇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际对传统文化心态的一点反思[J].宿州学院学报.2017

[3].张云燕.心灵的歌唱——传统花儿歌唱者文化心态透析[J].丝绸之路.2016

[4].石晶.拉祜族芦笙及芦笙舞传统文化心态浅析[J].民族音乐.2015

[5].程菲菲.谚语与汉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简说[J].蚌埠学院学报.2013

[6].李刚,杨帆.老舍传统文化心态生成的叁个平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7].张文曦.文学传统与文化心态——兼论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J].求索.2011

[8].罗玲谊.士人传统文化心态对《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动机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

[9].庄友刚.传统文化心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

[10].陈慎.从岁时节庆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传统文化心态论文-刘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