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丽(新疆伊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伊宁市妇幼保健院院成立于1956年,市编制部门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全市人口核定编制人数28人。2000年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市人口的增多,为了最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我院先后增设了十余个科室,保健业务扩展到原来的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全市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上级主管业务规范的需要。为了解决以上实际问题只有靠政府增加编制、财政投入吸引高层次学历人才加入到保健工作队伍为保健队伍增添新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市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编制问题现状吻戏编制依据【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55-01所谓编制管理,是指国家对行政机关、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的管理。而编制是指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按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各种人员的比例,(包含文化程度,业务水平、年龄、专业等当面的比例),即按照相应的人员定额,适当的结构组成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性质、特点和规模加以配置确定。伊宁市妇幼保健院院成立于1956年,市编制部门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全市人口核定编制人数28人,当时全市共有人口10余万人。根据当时社会需求只开设了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两个科室,服务对象也仅限于市区居民。现在已过去50多年了,全市人口从建院初期的10万余人增长到60万余人,而编制数仍维持在50多年的水平。尤其是2000年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市人口的增多,为了最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我院先后增设了十余个科室,保健业务扩展到原来的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全市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上级主管业务规范的需要。伊宁市妇幼保健院编制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为解决现状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现报告如下:一、申请增加编制的现状(一)申请增加编制是我院规模扩大的需要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的规定,县市级妇幼保健院的编制按照临床部和保健部两大类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如下;(1)临床人员按设立床位数1∶1.7安排编制:我院目前开设床位50张,至少需要临床人员50×1.7=85人;(2)保健人员按人口的1∶10,000安排编制:按照目前我市60万人口计算,至少需要保健人员60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至少有工作人员145人才能满足目前的工作现状。而我院的实际情况为在编人员63人,实际缺编人员为82人。
现有编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政府赋予我院的功能与定位。
(二)申请增加编制是稳定聘用人员队伍的需要由于受编制局限,无法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补充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后备力量,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我院先后增加30余名聘用制人员。
为了鼓励他们安心从事保健工作,我院从临床的业务收入中每年拿出30万元之多用于聘用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等。但随着工资比例的不断上升医院负担日益加重,增加编制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医院无力长期承担工资,无疑会挫伤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保健业务开展受限、保健质量滑坡等,更甚者会影响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在全州的排名,影响政府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申请增加编制的依据(一)申请增加编制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十二五规划中人才建设是重点。根据伊宁市十二五卫生规划,要求加快妇幼卫生发展,加强保健队伍建设、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目前我院的发展也已进入到关键时期。我院迁址重建的业务综合大楼(1.4万平方米)于2014年底将竣工投入使用,无编可用、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院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从目前情况看,甚至有可能转化为不稳定因素。
(二)申请增加编制是实现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在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保健人员紧缺问题一直影响着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全市妇幼卫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伊宁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管理,规范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助产技术等服务,提高孕产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要完成以上各项指标主要依靠市级保健机构,但由于专职保健人员不足,政府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职能无法履行到位,甚至会影响我市保健工作在全州的排名,从而形象政府各项任务的完成。
为了解决以上实际问题只有靠政府增加编制、财政投入吸引高层次学历人才加入到保健工作队伍为保健队伍增添新生力量、建立科学的专业人才梯队,才能更好地指导基层保健业务;更好开展地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从而提升我市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1]傅宇洪.现代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15期[2]任小英,王桂兰,喻姣花,熊宇,朱桃英,魏峻,黄春华.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调查与编制测算[J].护理研究;2003年07期[3]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魏海燕(译).人力资源管理,第13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5.[4]李俊芳.浅谈如何加强医院人事代理人员档案的管理.陕西档案,2009,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