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艺的研究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艺的研究

论文摘要

某市污水处理厂需要对其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再生回用的目的。该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作为再生水处理的源水,其进水指标为:COD:35~55 mg/L, BOD5: 10~20 mg/L, SS:10-20mg/L,氨氮≤15mg/L,TN≤20mg/L。可见进水浓度偏低,碳源不足,可生化性差。本文根据以上特点提出A/O+D型滤池,曝气生物滤池(BAF)+超滤(UF)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三个工艺方案,从工艺优缺点、污染物去除率、经济这三方面综合比较后,最终选用BAF+UF工艺并对其进行工艺参数的确定。BAF工艺其优点在于:1.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出水水质高;2.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3.易挂膜,启动快,可建成封闭式厂房,不产生臭气、大气污染少;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耐低温;针对本文来说,BAF+UF工艺脱氮效率高,出水浊度好,在低温环境下对氨氮的去除也有一定的效果,后续的UF可以保证连续供水水质的稳定;对COD、BOD5、氨氮、SS各项指标的去除率为80%、95.9%-99.3%、92%、93.75%~99.9%。符合该污水处理厂对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低碳源、且要求脱氮,对污水深度处理出水的水质、水量有着稳定处理效果的要求,从而达到污水处理厂、电厂的节能减排,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双赢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水资源的特征
  • 1.2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 1.2.1 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 1.2.2 充分开源
  • 1.2.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1.3 污水的再生回用
  • 1.3.1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
  • 1.3.2 我国污水再生水回用现状
  • 1.3.3 再生水处理方法
  • 1.4 选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再生水回用工业水质标准
  • 2.1 再生水回用工业水质要求
  • 2.2 污水深度处理后的水质
  • 2.2.1 与藻类有关的水质指标
  • 2.2.2 影响浓缩的水质指标
  • 2.2.3 其他水质指标及其影响
  • 第三章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分析
  • 3.1 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 3.1.1 活性炭吸附法与离子交换
  • 3.1.2 膜分离法
  • 3.1.3 高级氧化法
  • 3.1.4 臭氧法
  • 3.2 再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 3.2.1 处理工艺分析
  • 3.2.2 再生水厂工程概况
  • 3.2.3 再生工艺的确定
  • 3.3 A/O+D型滤池
  • 3.3.1 各种脱氮工艺介绍
  • 3.3.2 A/O脱氮技术
  • 3.3.3 A/O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
  • 3.3.4 D型滤池
  • 3.4 BAF+UF
  • 3.4.1 BAF工艺介绍
  • 3.4.2 BAF特点
  • 3.4.3 UF工艺介绍
  • 3.4.4 BAF+UF工艺流程
  • 3.5 MBR工艺
  • 3.5.1 MBR的特点
  • 3.5.2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3.5.3 膜前预处理
  • 3.5.4 MBR工艺用膜
  • 3.5.5 MBR工艺脱氮除磷的机理
  • 3.5.6 MBR的运行管理
  • 第四章 工艺参数确定
  • 4.1 水质水量的确定
  • 4.1.1 生产规模
  • 4.1.2 进水水质
  • 4.1.3 回用水水质要求
  • 4.2 A/O+D型滤池系统工艺参数确定
  • 4.2.1 D/N池容积
  • 4.2.2 需氧量
  • 4.2.3 混合液污泥浓度
  • 4.2.4 确定各工艺参数
  • 4.3 BAF+UF工艺参数确定
  • 4.3.1 硝化池工艺参数确定
  • 4.3.2 反硝化池工艺参数确定
  • 4.3.3 其它工艺参数确定
  • 4.3.4 构筑物一览表
  • 4.4 MBR工艺参数确定
  • 4.4.1 反应池工艺参数确定
  • 4.4.2 水力停留时间
  • 4.4.3 污泥负荷与污泥浓度
  • 4.4.4 膜清洗系统
  • 4.4.5 膜组器
  • 4.5 三种工艺综合比较
  • 4.5.1 工艺优缺点比较
  • 4.5.2 三种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率比较
  • 4.5.3 工艺经济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污水再生利用的几个问题[J]. 给水排水动态 2008(01)
    • [2].污水再生利用国外主要发展情况[J]. 给水排水动态 2008(01)
    • [3].化工炼油企业二次污水再生利用系统[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06)
    • [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9)
    • [5].煤化工装置污水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优化[J]. 化肥设计 2020(05)
    • [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新模式的探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2)
    • [7].环保节能新主张下的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探析[J]. 城乡建设 2017(22)
    • [8].生态循环、梯级利用 未来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发展方向[J]. 广西节能 2018(02)
    • [9].西北干旱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决策优化[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1)
    •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体系研究[J]. 山西建筑 2017(02)
    • [11].阜阳市区污水再生利用方案研究[J]. 治淮 2017(08)
    • [12].污水再生利用中的生物工程技术探析[J]. 科技资讯 2015(31)
    • [13].基于环境会计视角的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综合评价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12)
    • [14].上海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J]. 净水技术 2015(S1)
    • [15].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污水厂污泥集中处置及污水再生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J]. 兰州政报 2017(01)
    • [16].浅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青春岁月 2011(22)
    • [17].山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 给水排水 2019(03)
    • [18].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安全的探讨[J]. 天津建设科技 2017(01)
    • [19].浅析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及意义[J]. 锅炉制造 2015(04)
    • [20].生态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11)
    • [21].污水再生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4(02)
    • [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及发展发向[J]. 中国西部科技 2014(08)
    • [2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发布[J]. 建设科技 2013(02)
    • [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模式分析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09)
    • [2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2)
    • [26].天津市污水再生利用经验与现状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06)
    • [27].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06)
    • [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设计》简介[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18)
    • [29].浅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能源与节能 2011(09)
    •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S2)

    标签:;  ;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