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康藏研究月刊》系一份研究康藏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该刊创办背景、内部营运、经费来源、发行销售、所刊内容,及作者群体等进行详细考察,挖掘其特点及意义,进而对学术与时局、知识分子的传道使命与经世情怀之间的关系做一番思考。第一章尝试从局势变化的角度去厘清《康藏研究月刊》的创办背景。本文认为,正是任乃强等人认识到了康藏地区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和中外藏学研究的差距,才会在藏学和边疆报刊不断涌现的时机下,凭借大量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西迁的学术条件创办此一刊物。第二章旨在以《康藏研究月刊》这一文本为基轴,对其创办、经费、发行等情况做一解析。该刊从1946年10月30日出版到1949年9月30日停刊,共发行29期。该刊主要依赖社会人士的捐助,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以至于不能大量印刷,缺乏广泛的受众;并多有衍期和间断、错讹及不足。第三章试图对《康藏研究月刊》同人群体及其相关论述做一统计、分析,揭示这一群体的特点和关怀。该刊集合了15名主要撰稿人,多为川籍的汉族文化人士。他们重视实地考察、具浓郁的学院气息和地域色彩。该刊刊载了大量在当时堪称独步学林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有关康藏的政治、宗教、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语言、社会、风俗、经济、图书等方方面面,反映出了《康藏研究月刊》同人群体深切的现实关怀。第四章尝试在前面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康藏研究月刊》的特点及意义。本文认为,该刊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强”和“经世致用”的特点。它记录了大量有关康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俗、语言文字,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存并传播康藏文化,沟通汉藏文化的作用,但更多则为康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镜鉴。时局影响学术,学术反映时局。一方面,近代边疆危机催生了《康藏研究月刊》;另一方面,聚合在该刊周围的学人群体,既受近代“救亡图存”的激励,也受传统儒家“兼济天下”的鞭策,他们寓“事功”于“学术”,为消除国人对康藏的隔膜、增进国人对康藏的了解而笔耕不辍,留下了充满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宝贵财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戏剧文本中的“康区”形象建构——基于藏学期刊《康导月刊》的分析[J]. 四川戏剧 2020(08)
- [2].《〈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刍议[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20世纪40年代西康文学管窥——以《康导月刊》为窗口[J]. 中国边疆学 2018(02)
- [4].《〈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J]. 全国新书目 2013(10)
- [5].我国现代藏学的发轫:民国时期康藏研究三种学术期刊及其价值——《康藏前锋》、《康导月刊》、《康藏研究月刊》[J]. 青海民族研究 2012(02)
- [6].嘉惠学界的民国康藏研究期刊集成——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J]. 中国西藏 2015(01)
- [7].民国时期藏学期刊《康导月刊》述评[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6)
- [8].浅谈民国时期康藏研究期刊[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3)
- [9].谈民国时期康藏研究期刊[J]. 职大学报 2015(03)
- [10].民国时期康藏研究期刊与边疆学术[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1].民国时期四种专门性藏学期刊作者群体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4)
- [12].《康藏研究月刊》与民国时期的“康藏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