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人”的主权和专制

“给一个人”的主权和专制

一、“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论文文献综述)

程平源[1](2021)在《人在哪里?——张志扬对“天人合一”结构的拆解》文中研究说明个体在虚无、孤独、荒谬、断裂、苦痛、有限、罪性之中,面对生命的属己存在,"在横逆面前承担自己的罪责以便挺身为一自由人"。张志扬的哲学言述昭示着个体要在言说中寻回自身的本位。因为这样的问题意识,面对人在文化中的处境,张志扬追问"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展开了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清理。本文通过对张志扬哲学着述的评注,从四个方面展示张志扬对儒家"天人合一"结构拆解的论证。论证一指出了人的有限性,有限的人上升为无限从而"天人合一"是一种僭越;论证二指出这种僭越的结果就是"理想罪",因为有限的人达不到普遍真理,所以"伪""讳"就是"天人合一"结构的伴随物;论证三辨析了儒家语式建立在自明性的类比上,是独断的权力话语造就了人的经验定式;论述四借助意识现象学还原,在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层面,清理了君臣父子与三纲五常的类比推论式的建构逻辑。

宋清员[2](2019)在《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韩诗外传》一书,为西汉初年诗经博士韩婴所编着,大致属今文学一类。《外传》引《诗》,多属象征层面的“诗教”运用,与《诗》之本义关联不甚密切。因之,《外传》一书所反映出的是,韩婴本人立处秦汉鼎革之际,承接汉初百家余绪的“杂家”学术立场,经世致用的旨趣十分明晰。如此,则为我们透过《外传》,以观察汉初政治思想的逻辑演绎理路,提供了坚实基础。汉承秦制与儒法争鸣是韩婴及其《外传》,所处的政治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汉承秦制的制度沿革,奠定了传统中国政治结构的制度规模。秦汉之际,关涉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思想争鸣,共有三次,但均以郡县制的最终确立而完成。郡县制的实然确立标志着,单一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形塑。加之,定都关中和叔孙通“起朝仪”这两项举措的实施,使得汉制对秦制的因袭基本完成。然而,强秦任用苛法二世而亡的亲身经历,使得汉初儒生士人不得不吸取秦亡教训,以维系汉家长治久安。这是汉初儒生士人的共同问题意识。因之,求治、求一、求变,成为汉初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整合层面言之,秦亡故事,反映出三晋秦法家思想在整合政治文化、塑造主流政治价值层面的乏力感。在这一政治情境下,转向儒生和儒家政治思想的助益,实属自然。儒家政治思想在攻取天下之时发挥功用有限,而在既定政治秩序建构完成后的治国理政方面,则显现出立处君主政治立场下的中庸权变特点。景帝时期儒生辕固与道家黄生的廷争,即显现出儒家政治思想重视权变调节之优长。儒法争鸣的最终结果,形塑为法家霸政取天下和儒家王道守天下的汉家制度。因之,以改朝换代的更迭时刻为界,称制之前倚赖重典刑罚的法家进取之术,称制以后依赖仁义礼制的儒家守成之道。这一权变战略,有为汉以后的王朝立“法”的典范意义,循为常道。故而,儒、法两家互补,以代法家独大,是秦汉之际的第一个“变”。从政治学视角言之,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的抉择转向。延继儒、法互补的国家策略转向,以礼代法、以礼实法、礼法同治,是为儒、法互补从国家层面向社会层面的纵深转向。这是秦汉之际的第二个“变”。通过这一转变策略,促使政治权力统治基础下移,得以伸向社会层面。礼的礼制、礼仪、礼节等丰富意蕴基本涵括国家、社会、人心等各级层面,改变了秦法单一刻板的刻薄形象。这一进程的推进,最终通过君子人格得以改造。以礼制明尊卑,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以威胁中央,确立明确的中央地方关系。以礼仪化风俗,将尊卑等级观念渗透于社会层面,完成政治社会化进程。同时在心理层面确立以礼节文的内部规范,沿袭了孔子讲礼内化于仁的内在向度。总之,礼治主义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层面的主要手段,其与国家层面的“法制”一道,共同形塑了传统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建构了“国家-社会”基本格局。假若礼法合治在乎国朝一隅,则移孝作忠,是为礼治思想在社会层面的积极转向。移孝作忠,部分反映出礼治尊卑向家族伦理层面的继续渗透。与法家对家族伦理的忽视不同,儒家向来重视家族伦理,并通过移孝作忠以之为统治基础。政治权力深入到“家”,将家族伦理改造为政治伦理,使得对社会组织的控制加强。同时通过移孝作忠,防止家族的宗族化倾向。总之,政治斗争的场域由上层国家层面,转向家族层面。对利益的即时性要求化解为亲情化的孝慈,处理利益的方式由利益争夺变为情感维系下的礼让,隔绝了国家社会难以交流带来的猜忌。基于政治争夺的利益分配,转化为家族伦理,政治伦理化了。从礼法合治角度言之,则移孝作忠亦可看作礼治对法制的改造和变通,是为国家层面对社会层面的政治吸纳。除却礼治法制在朝堂层面的争胜、忠孝在家族领域的互嵌外,在学校领域有所谓道统与政统的抗争。然而,身处道学与王权之间的君子士人,终究没能在政治实践领域,完成政治思想对政治权力的规训与制约。君子固穷的政治人格及对道义的学术追循,终使得君子士人成为维系王权的社会力量。刑不上大夫乃君臣共治之基,使得君尊臣卑的君臣一体成为可能。君主政治扩大治理基础,臣属成为缓和君、民矛盾的中间层。臣子士人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民生之间,既需承担来自前者的权力压制,又需在社会层面完成人生价值。位处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势与道义之间,颇为踌躇。但就是在这一动态拉锯过程中,化解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压力,防止秦法家严厉吏治带来的激变。值得注意的是,君臣共治是对礼法同治治理结构和移孝作忠政治伦理的逻辑演绎,君、臣、民需在既有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内腾挪转移,找寻适宜自我的政治角色。顺沿王有天下的政治资源占有、礼法同治的政治治理手段、移孝作忠的政治伦理规范和君臣一体的政治角色肯认这一逻辑,则在学术思想领域自然逼出天人合一政治思维。天人合一致思逻辑在政治合法性层面,论证了传统政治结构中王有天下、礼法同治、忠孝互济和君臣一体等,并与这四者形成封闭循环,相互佐证,进而使得这一政治系统更具稳固性。至此,一个围绕王权政治的政治系统形成,这一系统涵摄核心价值、规范制度、社会伦理、政治角色和思维模式等五层面,构筑一副传统政治结构的有机图景。最终,经由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理论申述,完成“子学时代”向“经学时代”的学术转向。汉初百家余绪的学术时代至此完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亦于此终止。通过以礼实法、移孝作忠、以臣实君和天人合一等四方面的思想申述,汉代对秦朝的强化型调节完成,儒法互补的政治格局形塑。王权主义借助“阴阳组合结构”的力量,使得自身具有更为强劲的适宜性。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这一目标,得以达成。

孙喆[3](2018)在《灾异:汉代帝王强化皇权之借用工具》文中认为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汉代,人们对日食、月食、星悖、地震、旱灾等自然异象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因而认为这些自然异象乃是上天对帝王失政而发出的谴告,"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出灾异以惊骇之"(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9页),这样灾异与帝王就有了联系,同时也为汉代帝王借助灾异强化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方钊[4](2016)在《班固着述中的谶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谶纬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神学思想,其内容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融合方术、神仙、占卜、天文、地理、历史、经学、文字学等内容,“至于光武之世,笃信斯术。风化所靡,学者比肩”,被奉为“内学”、“秘经”,班固、曹褒、贾逵等均是谶纬的崇信者,盛极一时。但是,由于谶纬自身包含大量的神学迷信,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既不能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又成为阴谋家、野心家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故从东汉末年开始,谶纬逐渐受到冷落,许多统治者下令禁止,并大量焚毁谶纬书籍,至隋炀帝时,完整而系统的谶纬之书基本消亡,而目前所见到的谶纬均为后人辑佚,不成体系,难以窥其原貌。生活在东汉初年谶纬盛行之时的班固,在其着作中仍然保留着数量极为丰富的谶纬材料,这些材料按一定方式组织在一起,在思想、政治、文学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与价值,学术界长期以来尚无人对此进行过专门而深入的清理与研究。故本文以班固着作中的谶纬为研究对象,通过清理材料,分析班固着作中对谶纬材料的记载、运用以及它们的言说方式,试图探讨班固在谶纬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谶纬起源以及谶纬名义之辨的各种观点。本文赞同陈盘先生所持的关于谶纬起于邹衍的说法,资料详实,论证充分,在目前学术界有关谶纬起源诸种论点中颇具说服力,有关“谶”与“纬”的名义之辨问题,本文则坚持谶纬“名异实同”的观点。其次,对班固着作(以《汉书》《白虎通》为主)中的谶纬材料进行了分类清理。在《汉书·五行志》中,班固将五行“木、火、土、金、水”与“貌、视、思、言、听”五事相结合,各种灾异按其属性归入五行之中,建立灾异体系;除《五行志》外,《汉书》中传记记载的谶纬材料,涉及45卷,几乎占全书100卷的二分之一,涉及君王、臣子、普通百姓对谶纬的利用,是他们在处理国家、社会、生活事务中的重要依据和准则;经笔者统计,《白虎通》中明确引用谶纬之处共34条,(其中17条仅见于《白虎通》),涵盖全书18个条目,几乎占到全书总条目(43条)的二分之一。第三,分析了班固着述中谶纬材料的文学性。本文认为,班固着述中的谶纬材料体现出丰富的文学性色彩:叙述上,它有着浓郁的故事性;修辞上,运用了联想、想象、用典、隐喻等修辞方法,具有“事丰辞富,蕴藉典雅”的风格;句式上,以四言句为主,亦有三言、五言乃至七言,句式多样,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第四,分析班固着作中运用谶纬的作用。本文认为两汉之际帝王、臣子对谶纬的信奉与推崇,以及班固个人的人生经历,是班固大量记录、运用谶纬的大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对谶纬的运用,不仅为后世保存了众多有价值的谶纬文献材料,更在为刘汉王朝正名的同时,鉴戒君王,阐扬儒家政治伦理观,确立政治社会准则。

丁业鹏[5](2014)在《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会请愿运动是对清末政治格局和近代中国民主的发展都有影响的重要事件。以往关于国会请愿运动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国会请愿没有达到“即开国会”的目的,所以,请愿运动是失败的,但是另一方面,国会请愿运动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传播了民主主义观念,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本论文指出,国会请愿运动使得清政府妥协,答应“缩短三年”开国会期限,从这方面来说,并不能称作失败。另外,对于国会请愿运动所产生的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也不宜高估。本论文认为,国会请愿运动的真正“失败”之处在于,一方面,在中国急需统一的时候,国会请愿运动使得本来就四分五裂的中国社会更加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国会请愿运动中,成立国会的功利性,对国会理论肤浅甚至歪曲的理解,应该要对近代中国民本的坍塌和民权的迷失而负责。批评国会请愿运动“失败”,并不是要否认国会请愿运动中立宪派的爱国精神和追求民主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立宪派根本就不应该进行请愿。所以,对于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和立宪派都有责任。在国会请愿运动中,载沣的优柔寡断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国会请愿运动从一件小事,最后闹得不可收拾,不仅使立宪派对清政府失望而去,也加剧了清政府内部的分裂和冲突。在立宪派这一方,他们一直把国会当作可以建立“如臂使指”的强有力现代化政府的工具,正因如此,他们才认为国会有富强和救亡的功效。这样的国会思想一方面严重忽视了个人的权利,另一方面,鼓吹国会有各式各样的功效,对于推动国会的成立是有用的,但是在成立之后,国会肯定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这对国会制度的发展又是有害的。

李敦庆[6](2013)在《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仪用乐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一时期所施行的五礼制度之上的,以此为框架对每一大类的用乐进行考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以仪式与中国古代乐舞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礼乐文化建立之前与之后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论述乐舞在仪式中功能的发展与变化,并讨论在礼乐制度建立之后乐舞新功能的确立及其对后世礼仪用乐的创作、使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二章重点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发展及在礼学发展影响下五礼制度的实施对礼仪用乐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所举行的五礼制度已经超过了两汉时期的士礼体系,并且在礼学的规范下日益将儒家经典作为制定礼制的依据。与这种变化相对应,国家礼仪中所采用的音乐也随着礼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章内容主要论述五礼制度的施行,并与之前国家礼制中所施行的制度作对比,体现出这一时期礼制的新变:魏晋时期,尤其是从西晋开始,对传统礼典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表现为将传统礼典作为制礼的依据,体现出向传统复归的倾向,但这种复归并不是对礼典的照搬,而是根据现实做出调整,以利于其统治;其次讨论影响这一时期礼仪用乐创作的内外因素,对在各种因素制约下礼仪用乐创作所表现出的特点我们也有所涉及。第三章主要论述这一时期的吉礼用乐。吉礼在历代都备受重视,其用乐涉及郊祀、宗庙、藉田、社稷以及山川等祭祀形式,这些礼仪中的用乐作为礼仪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本章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这一时期的吉礼仪式的主要程式有哪些,在这些程式中哪些环节需要音乐的配合,其作用是什么。其次讨论这一时期吉礼中用乐的内容、特点及其在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三讨论这一时期吉礼用乐的沿革与变化。第四是针对礼仪用乐中歌辞的论述,讨论这一时期吉礼歌辞创作模式的来源,即从句式、风格上继承了《诗经》中整饬典雅的特征。同时也对这一时期吉礼歌辞的句式、韵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这一时期吉礼歌辞的风格及艺术特征。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宾礼、嘉礼用乐研究。第一节主要论述这一时期嘉礼、宾礼内容的改变。随着西周分封制的结束及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在周代施行的乡饮酒、乡射、大射、燕诸礼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有的甚至不再举行,所存留的主要是体现封建统治权威的正旦元会礼,表现在用乐上即为这一时期历代都有所创制的元会乐。第二节主要从功能上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嘉礼、宾礼乐歌与先秦时期礼典用乐的差异及元会乐在这一时期的创制与使用情况。第三节讨论这一时期的嘉礼、宾礼用乐歌辞创作上的特点,即随着这一时期仪式中嘉宾地位的变化,其歌辞在内容上由先秦时期歌颂赞扬嘉宾转向对统治者的歌颂,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风格上典雅庄重,与《诗经》的宴饮诗风格有所不同。第五章主要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乐。首先对军礼所包含的内容、军礼用乐的起源及其功能进行论述;其次讨论在各种军礼及军事活动中音乐的使用情况,分析并指出军乐在仪式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主要针对这一时期普遍施行的鼓吹乐进行讨论,指出鼓吹作为军乐,其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在军事活动中鼓舞士气、壮大军威,其赏赐军功和表明军事将领地位的作用日益明显。第六章论述魏晋南北朝凶礼中的禁乐与用乐。在经典中,凶礼是禁止用乐的,但在具体礼仪实践中却存在用乐。因此本章从凶礼禁乐与用乐两个角度展开,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凶礼中发生禁乐与用乐的具体礼仪形式、原因及作用。

孟鸥[7](2011)在《《文子》新探》文中认为《文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在汉代之后的思想史发展历程中,《文子》虽然历经真伪纠结,几度浮沉,但终究得到了学者们愈发理性的认知。《文子》承袭《老子》思想,不仅有着鲜明的解经色彩,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子》以“一”释“道”,援“气”入“道”,在道家关于宇宙本原的探索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子》又以“道”为最终依据,思考社会政治与生命价值,其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糅合之势,其对于“人”的关注,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思想史理性发展的进程。可以说,《文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鉴于《文子》之于思想史的重要地位,本论文将选题确定为“《文子》新探”,拟在总结、吸收前人宝贵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及思想研究对道家《文子》及其思想进行新的探研,并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达到创新的目的。其一,给予今本《文子》的文献价值以公正评价,通过对今本《文子》与竹简《文子》,今本《文子》与郭店简、上博简及帛书等相关出土文献的对证比较,论证今本《文子》内含的巨大文献价值,并最终为《文子》成书的时代提供有力证据。其二,给予道家之“道”一个完整的认知,即在中国文化中,“道”既是宇宙本根,又具有物质与精神属性,同时“道”还是充满德性的价值本源,更是生命的理想境界。其三,给予《文子》道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肯评价。《文子》的“道”即“一”,“道”即“气”,援“气”入“道”,有效解释了“道”生万物的疑问,并对《淮南子》最终解决矛盾的“道始于一”的思路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对本论文选题缘起的阐述,对学术界有关《文子》研究所做的综述,及对本论文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的说明。第二章为《文子》的文献考证,通过对今本《文子》与《老子》、与竹简《文子》、与郭店简、上博简、帛书等相关出土文献及今本《淮南子》的横向联系与纵深比较,分析《文子》是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的一部道家重要文献,它是不同于已发现的竹简《文子》和今本《文子》的、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一部着作。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宇宙论、社会政治、社会伦理的角度对《文子》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文子》之论“道”,除了承袭《老子》之“道”作为宇宙本原义项上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无限性与超越性特点之外,更多是增加“道”这一哲学范畴的可把握性。《文子》明确指出“道”即“一”,是空间的中心与时间的起点;“道”即“气”,以阴阳和合而化生万物,从而对《老子》道论予以进一步的完善。之后,《淮南子》于此基础上又提出“道始于一”,巧妙地将阴阳气论融入道论的阐释中,并最终化解了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根本矛盾。也正是因为“道”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依据,故而《文子》对于社会政治的思考也是凭依着大“道”而来,包括“执一无为”的政治策略,以“道”御“法”的法制思考,慎战、义战的军事谋略等等。同时,作为中国文化的“道”又不仅仅是抽象的精神,它还是充满德性的价值本源。它的这种属性就在逻辑和义理上为“仁”、“义”等具体德目的存在提供了依据。细观《老子》、《文子》、《淮南子》之于“道”、“德”、“仁”、“义”、“礼”的不同思考,可以窥见其在“太上之道”这一绝对的终极依据统摄之下,理论构架渐趋网络化、系统化,思想策略也渐由守柔处弱而刚柔并济。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通过对《文子》进行的文献考证与思想探究,本文指出,一方面《文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另一方面,《文子》思想在道家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马宁[8](2009)在《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与发展,对于西学的研究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位置。但西学有其自身发展的土壤,将其强行移植到中国本土,就会出现排斥现象。近年来“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人们开始对中国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这一举动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又拉回到传统文化上来,使我们重新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和考量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孟子独具特色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更是具有特殊的历史影响,其民本思想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充当了封建卫道士的角色,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君主的政治统治秩序能够得以维持和巩固。鉴于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以“政治合法性”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孟子的政治思想。通过分析得知,在孟子的政治思想当中蕴含着“政治合法性”理念。政治合法性基础、政治合法性危机、政治合法化途径等要素渗透于孟子政治思想当中。孟子从合法性基础出发来谈论君主统治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人们对于君子统治权力失去认同的原因,并从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秩序的角度,向君主提出了政治合法化的途径,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着手,采取一些争取民心的措施,消除百姓的政治不认同,以使百姓从内心深处对君主的统治给予认同、持久的忠诚与臣服。作为儒家着名的学者——孟子,正是由于其政治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致使中国无法走上西方国家的民主化道路。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相反必须正视传统文化,从中撷取精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魏慧[9](2002)在《“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君主从自我意识出发 ,自谓“予一人” ,表明自己是唯一的、区别一切人的“孤家寡人”。统治者为了巩固君权 ,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通过神化独尊或强化君权 ,使君权与独尊互为前提和手段 ,使其居于“人上人”的独尊位置 ,把握至高无上的专制君权

启良[10](1988)在《我国早期国家大一统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兼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文中提出古代世界其他各国,在文明社会之初,都经历了由村落到城邦,由城邦到王国的发展序列。而古代中国,一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就是一个版图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下,君权独尊、政教合一、分封制、宗法制乃是我国政权形式的主要特点。本文作者以古代希腊为参照系,认为形成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权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滚雪球”式的文明起源方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国古代社会不可能出现象其他文明圈那样的长老议事会和公民大会等民主因素。相反,部落联盟的首领和稍后的君主在滚雪球式的征服过程中,权力越来越大,遂形成了以君主专制为主要内容的大一统政权形式。

二、“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论文提纲范文)

(1)人在哪里?——张志扬对“天人合一”结构的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为一个人
二、问题意识的起点: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
    1.文化质疑:
    2.电影阅读:
    3.文化结构:
    4.“十字架”:
    5.“本体论差异”:
    6.“知识分子”议题:
    7.启蒙之蒙(批评形而上学史、语言的两不性):
    8.“理想”议题(对形而上学命题的逻辑质疑):
    9.汉语言(痛苦向文字转换为何失重?):
    10.语言哲学:(语言的两不性):
三、天人合一:儒家形上学的根基
四、暂停:思考一个问题
    一、早期:八十年代开始的着述,以《风从两山间吹过》《门》等为代表。
        (一)读书笔记-哲思-生命体验-对生命和意义的追问(以文学、电影、西方哲学等的阅读思考为基础)
        (二)对人的有限性、罪性的体悟与思辨
        (三)从“人的有限性”“罪性”出发对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结构的质疑、诘问、辩难
    二、中期:九十年代以后的着述,以《缺席的权利》《创伤记忆》等为代表。
    三、后期:2000年以后的着述,以《西学中夜行》《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阴影之谷”》等为代表。

(2)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有关《外传》与诗之关联的研究
        二、有关《外传》思想内涵的研究
        三、《外传》与《孟子》《荀子》及道家法家思想的关联
        四、有关《外传》政治思想史地位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政治学的方法论转向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秦汉鼎革儒法争鸣视域下的《韩诗外传》
    第一节 汉承秦制的制度沿革与革秦之弊的文化变革
        一、汉制对秦制的因袭
        二、汉初士人群体对秦之政治形象的型塑
        三、革秦之弊的政治文化变革
    第二节 汉初士人的问题意识及其对策
        一、汉代秦的政治合法性析论
        二、汉初政治思想中的求治、求一、求变特点
        三、韩婴及其《韩诗外传》
第二章 礼法同治
    第一节 《外传》礼治思想
        一、基于等级分化的一统秩序
        二、欲望的节制:治身心以礼
        三、君子人格的教化功用
    第二节 礼法合治的治理结构
        一、礼法关联
        二、国法与家礼的治理结构
    第三节 先秦秦汉时期礼之“义”的演绎理路
        一、道、德、仁、义、礼、法的演变
        二、《仪礼》到《礼记》的内在演绎理路
        三、礼通国家、社会、人心
        四、孔子之仁到礼之义
第三章 忠孝矛盾与道君张力
    第一节 忠君与孝亲间的结构性张力
        一、立处忠孝之间的《外传》
        二、忠孝矛盾的历史演进
        三、移孝作忠的政治逻辑分析
    第二节 尊道学与尊君间的张力
        一、士尊道义而不与富强
        二、身处道学与王权之间的士人
第四章 君臣一体
    第一节 君道思想
        一、政治价值的核心
        二、政治决策的主体
    第二节 臣体思想
        一、任贤与纳谏
        二、政治体系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第三节 民本思想
        一、政治系统的从属者
        二、社会资源的供给者
第五章 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模式
    第一节 《外传》中的天人关系
        一、天人二分思想
        二、天人合一思想
    第二节 “天人合一”比类逻辑析论
        一、天人相类与比类逻辑
        二、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消解人的主体性建构
        三、基于方法论反思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三节 重建天人关系与“春秋大一统”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观
        二、向“春秋大一统”的过渡
结语: 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灾异:汉代帝王强化皇权之借用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一借助灾异佐证汉家政权合法性
    1.“逐鹿”“天命”, 汉家政权合法性质疑
    2.“罪己诏”意在证明汉家政权合法性
    3.“罪己诏”的实质———帝王之术
二借助灾异维护皇权独尊
三借灾异整顿吏治, 稳固统治秩序

(4)班固着述中的谶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 谶纬概述
    1.1 谶纬称名与起源
    1.2 谶纬的内容
2 班固着述中的谶纬
    2.1 《汉书?五行志》中的谶纬
    2.2 《汉书》传记中的谶纬
        2.2.1 君王与谶纬
        2.2.2 臣子与谶纬
        2.2.3 百姓与谶纬
    2.3 《白虎通》中的谶纬
3 班固着述中谶纬材料的文学性
    3.1 浓烈的故事性
    3.2 丰富的艺术手法
        3.2.1 联想
        3.2.2 想象
        3.2.3 用典
        3.2.4 比喻
    3.3 多样的句式
4 班固运用谶纬的作用
    4.1 班固运用谶纬的背景原因
        4.1.1 统治者的倡导与推动
        4.1.2 士大夫对谶纬的趋奉
        4.1.3 班固的家学及个人经历
    4.2 班固运用谶纬的作用
        4.2.1 整理并保存了谶纬材料
        4.2.2 证明汉王朝的合法性、正统性与神圣性
        4.2.3 巩固皇权,鉴戒君王
        4.2.4 为建立符合儒家伦理要求的社会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史料基础、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晚清议院思想的变迁
    第一节、从富强到救亡
    第二节、从 “君民一体” 到 “人民代表”
第三章 :国会请愿运动的过程
    第一节、1907至1908年的国会请愿
    第二节、第一次国会请愿
    第三节、第二次国会请愿
    第四节、第三次国会请愿
    第五节、第四次国会请愿
第四章 :立宪派与清政府的分道扬镳
    第一节、立宪派与清政府关于立宪层次和立宪速度的分歧
    第二节、关于“人民程度”的分歧
第五章 :国会与君主:势不两立与两败俱伤
    第一节、立宪派“虚君”的努力——清末君主“不负责任”与“神圣不可侵犯”观念辨析
    第二节、国会与君主的势不两立:政府向谁负责
第六章 :民本的坍塌与民权的迷失
    第一节、追求富强与民本的衰落、民权的兴起
    第二节、人民程度与民本、民权的悖论——以“剪辫易服”为中心
    第三节、功利化的歧路与民权的迷失
第七章 :论国会请愿运动失败及其原因
    第一节、对国会请愿运动“失败”的新思考
    第二节、载沣:优柔寡断
    第三节、清政府:腐败无能
    第四节、立宪派:舆论暴力与制度迷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仪式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乐舞
    第一节 礼乐制度建立之前乐舞在仪式中的使用
    第二节 礼乐文化的建立及乐舞在礼仪中功能的新变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下的礼仪用乐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的发展与五礼制度的施行
    第二节 五礼制度下的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郊庙乐为主的吉礼用乐
    第一节 礼经中吉礼仪式用乐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乐舞在郊庙祭仪中的使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大动荡中的郊庙乐舞创作考论
    第四节 论魏晋南北朝郊庙歌辞的思想内容与乐歌形式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嘉礼、宾礼用乐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嘉礼、宾礼仪式的新变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嘉礼、宾礼中音乐的使用与沿革
    第三节 论魏晋南北朝嘉、宾礼用乐歌辞的创作倾向
第五章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乐
    第一节 军礼在魏晋南北朝的实施及军礼中音乐的使用
    第二节 作为军乐的鼓吹乐在魏晋南北朝的应用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凶礼中的禁乐与用乐
    第一节 凶礼所包括的内容及凶礼用乐与否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凶礼禁乐实践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礼用乐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7)《文子》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子》研究综述
        一 关于《文子》的真伪问题
        二 关于《文子》与《老子》、《淮南子》的关系问题
        三 关于文子其人
        四 关于《文子》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子》文献考证
    第一节 《文子》与《老子》
        一 《文子》引用并解读的《老子》章句
        二 《文子》承袭《老子》思想并有所发展
    第二节 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
        一 竹简《文子》对应今本《文子·道德》篇
        二 竹简《文子》相合于其它章者
        三 今本《文子》与出土文献相合者
        四 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之关系
    第三节 今本《文子》与今本《淮南子》
        一 今本《淮南子》资料驳杂
        二 今本《文子》书中保留有不见于《淮南子》的珍贵资料
        三 二者互见之文字应存在比较复杂的情况
    第四节 《文子》成书时代考辨
        一 关于《文子》成书时代诸家意见不一
        二 《文子》应成书于战国晚期
第三章 《文子》宇宙论
    第一节 《文子》论"道"
        一 "道生一":《老子》道论的特色
        二 "道"即"一":《文子》道论的新发展
        三 "道始于一":《淮南子》道论的完善
        四 《文子》道论的意义
    第二节 上善若水:《文子》的尚水思想
        一 中西不同的水文化
        二 本原之水
        三 德性之水
第四章 《文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一节 "执一无为":《文子》论无为
        一 "道法自然":《老子》"无为"论的理论前提
        二 "大道无为":《文子》"无为"论的价值依据
        三 "因":《文子》"无为"论的中心旨趣
        四 "因其自然而推之":《淮南子》"无为"论的离心倾向
    第二节 《文子》的法治思想
        一 "道法转关"的思想趋势
        二 因"道"立法
        三 《文子》"循道宽缓"的法治理念
    第三节 《文子》的军事思想
        一 "兵者不祥之器"
        二 "兵之胜败,习在于政"
第五章 《文子》的社会伦理思想
    第一节 《老子》、《文子》、《淮南子》关于"道"、"德"的探讨
        一 "上德不德":《老子》之"道"有大"德"
        二 "以道王者德也":《文子》的王道理想
        三 "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淮南子》的君道策略
    第二节 《老子》、《文子》、《淮南子》对"仁"、"义"的探讨
        一 "大道废,安有仁义":《老子》对"仁"、"义"的首肯
        二 "上有道德,则下有仁义":《文子》对"仁"、"义"的兼容
        三 "仁义立而道德迁矣":《淮南子》对"仁义"的讥讽
    第三节 《老子》、《文子》、《淮南子》关于"礼"的探讨
        一 "战胜,则以丧礼居之":《老子》对"礼"的接纳
        二 "敬者礼也":《文子》对"礼"的修正
        三 "体情制文":《淮南子》之借"礼"正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孟子思想中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一、君权天授:政治合法性的形上基础
    二、百姓接受:政治合法性的民意基础
    三、圣明君王:政治合法性的实质基础
    四、古远传统:政治合法性的历史基础
第二章 孟子思想中的政治合法化途径
    一、政治上重民意
    二、经济上重民生
    三、思想上重教化
第三章 孟子思想中的合法性因素判断
    一、政治合法性基础判断
        (一)、君权神授:强化君权,导致封建专制
        (二)、以民为本:实为尊君,区别于近代“民主”
        (三)、德化教育:期盼英主,产生“人治”思想
        (四)、古远传统:增加惰性力,造成政治僵化
    二、政治合法性危机原因判断
        (一)、征战连连、人心涣散
        (二)、暴虐统治、经济衰微
结语 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继承和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9)“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化独尊预设君权专制
二、君命独尊固守君权专制

(10)我国早期国家大一统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兼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君权至上
二、政教合一
三、分邦授土
四、大宗维翰

四、“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在哪里?——张志扬对“天人合一”结构的拆解[J]. 程平源. 关东学刊, 2021(02)
  • [2]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D]. 宋清员. 山东大学, 2019(02)
  • [3]灾异:汉代帝王强化皇权之借用工具[J]. 孙喆. 史学月刊, 2018(09)
  • [4]班固着述中的谶纬研究[D]. 王方钊.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5]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研究[D]. 丁业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研究[D]. 李敦庆.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 [7]《文子》新探[D]. 孟鸥. 山东大学, 2011(07)
  • [8]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 马宁. 天津师范大学, 2009(08)
  • [9]“予一人”的君权独尊与专制[J]. 魏慧.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 [10]我国早期国家大一统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兼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J]. 启良. 学习与探索, 1988(01)

标签:;  ;  ;  ;  ;  

“给一个人”的主权和专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