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Swain(1995,1998)提出的输出假设认为,目的语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距,从而能够注意到目的语输入中正确的语言形式,提高目的语输出的准确性,促进对目的语的习得。本研究考察口语输出的注意功能。由于国内外同类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者书面语输出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效果,而且样本偏小,所以,本研究试图通过一个较大样本来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目的语口头输出对语法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口语输出任务和传统听力理解任务,考察目的语的口语输出是否对学习者注意并习得英语过去假设条件句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口语输出活动会促进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注意到随后输入中的目标语法形式吗?2.输入一输出活动会改进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目标语法形式的口语输出吗?本研究的50名受试来自于兰州理工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两个平行班。根据实验开始前两周的前测成绩,从每个班级中抽取处于中等水平的25名学生,并随机将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实验步骤相同。每一个阶段的实验丌始前,都先将实验的步骤告知各组受试,并要求实验组在听力输入结束后马上进行复述,而控制组则要回答听力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首先,所有受试听同样的输入材料,并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对输入材料中的语言形式或内容用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好地完成随后的复述任务和理解任务。其次,实验组复述故事,对照组则完成听力理解问题。然后,所有受试再次接受与先前相同的听力输入,并再一次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就随后要进行的第二次复述或理解任务中可能会用到的语言形式或内容用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根据输出假设的注意功能,实验组的被试在第一次复述时会发现自己的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别,所以把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第一次所做的笔记和第二次的笔记进行对照,就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被试是否通过输出注意到表达所需要的语言形式。最后,实验组再次复述故事,对照组则再次完成听力理解问题。第一个阶段实验结束后,两组都立即进行后测。第二个实验阶段除了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的任务与第一阶段的实验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并在第二阶段结束两周后参加延时后测。本实验的数据来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两次输入中所做的笔记,实验组的两次口头输出,以及两组的四次测验,即前测,两次即时后测与延时后测。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分析。同时,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分析以支持数据。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实验第一阶段的笔记表明,实验组对目标形式过去假设条件句的注意与控制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两组在第二阶段中的差异较为显著,表明实验组在该阶段对该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超过了控制组。虽然第一阶段的差异不显著,但调查问卷和访谈都证明了实验组对目标形式的注意比控制组多。相比之下,控制组对内容的注意比对目标形式的注意更多。输出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实验组对目标形式的注意。2.实验组在正确应用目标语言形式方面,实验第一阶段中的两次故事复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第二阶段的两次故事复述问则显示出了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在第二次接受输入材料后能立即将目标形式应用于输出中。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Swain的假设:输出目标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二语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其语言问题,并促使他们在随后的输入中寻找解决的办法。3.延时后测的结果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口语输出对语言形式习得的影响是短期性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输出的注意功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输出机会,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并保持这种效果。同时,在输出后,教师应对其输出的内容和语法给以反馈,因为这可能是“教师干预的最佳点”(Izumi,2003)。另外,教师在给学习者任务时,应考虑一些因素,例如:交际语境,任务的认知要求,以及进行课堂语法教授的必要性,等等。
论文目录
中文部分致谢ABSTRACT摘要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总研究问题1.3 其余章节内容第二章 文献回顾2.1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与SLA2.2 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与SLA2.2.1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的提出2.2.2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的四个功能2.3 Schmidt的注意假设2.3.1 注意假设的提出2.3.2 Schmidt对注意力的定义2.3.3 Schmidt对SLA中注意/意识的观点2.4 有限容量理论与SLA2.4.1 容量理论2.4.2 SLA中的容量理论2.5 认知科学中的注意概念2.6 言语理解过程2.6.1 理解过程中的L2学习者2.6.2 关注形式与关注意义2.6.3 Vanpatten的L2输入处理模式及其实践2.7 输出假设的心理语言学程式2.7.1 理解和产出的认知区别2.7.2 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式第三章 前人对输出注意功能的研究3.1 国外的相关研究3.1.2 Izumi et al(1999)3.1.3 Izumi & Biglow(2000)3.1.4 Izumi(2002)3.1.5 Izumi & Izumi(2004)3.2 国内的相关研究3.2.1 实证研究——冯&黄(2004)3.2.2 对输出假设的理论研究3.3 输出假设的一些反证3.4 前人研究的总结3.4.1 优点3.4.2 缺点3.4.3 本研究的原创性第四章 研究设计4.1 研究问题与假设4.2 实验设计4.3 实验程序4.3.1 实验顺序4.3.2 两个阶段的教授顺序第五章 方法论5.1 受试5.2 工具5.2.1 目标形式5.2.2 输入材料5.2.3 语法判断测试(GJT)5.2.4 回顾性调查问卷5.2.5 访谈5.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5.3.1 数据收集5.3.2 计分系统5.3.3.1 笔记计分5.3.3.2 输出(复述故事)计分5.3.2.3 语法判断测试(GJT)5.3.3 统计分析5.3.3.1 注意5.3.3.2 即时习得5.3.3.3 习得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6.1 结果6.1.1 笔记结果:注意问题6.1.2 故事复述结果:即时习得问题6.1.3 测试结果:习得问题6.1.4 回顾性调查问卷6.2 讨论6.2.1 三个假设的结果6.2.2 与Izumi et al(1999)的比较6.2.3 原因探究6.2.3.1 注意6.2.3.2 即时习得6.3.3.3 习得6.2.4 其它因素6.2.4.1 目标形式6.2.4.2 累积效果6.2.4.3 受试的情绪第七章 结论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7.2 教学启示7.2.1 教学和学习中的输出7.2.2 反馈7.2.3 任务设计7.2.4 SLA中的形式习得7.3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7.3.1 注意的测量7.3.2 实验周期7.3.3 目标形式7.3.4 输入和输出方式ReferencesAppendicesAppendix 1 Story passage 1Appendix 2 Story passage 2Appendix 3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sAppendix 4 Post-task questionnairesAppendix 5 Interview questions英文部分ACKNOWLEDGEMENTSABSTRACT摘要Table of ContentsList of TablesList of FiguresList of Abbreviations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 Research Motivation1.2 General Research Question1.3 Content of the Remaining Chapters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1 Krashen's 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and SLA2.2 Swain's 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 and SLA2.2.1 The occurrence of CO Hypothesis2.2.2 The four functions of CO Hypothesis2.3 Schmidt's Noticing Hypothesis2.3.1 The proposal of Noticing Hypothesis2.3.2 Schmidt's definition of noticing2.3.3 Schmidt's view on noticing/consciousness in SLA2.4 Capacity Theory and SLA2.4.1 Capacity Theory2.4.2 Capacity Theory in SLA2.5 Conceptions of Attention in Cognitive Science2.6 Speech Comprehension Processes2.6.1 L2 learners in comprehension processes2.6.2 Attention to form versus attention to meaning2.6.3 Vanpatten's L2 Input Processing Model and its practice2.7 The Psycholinguistic Rationale of Output Hypothesis2.7.1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2.7.2 Levelt's Speech Production ModelChapter Thre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NOTICING FUNCTION OF OUTPUT3.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3.1.1 Swain and Lapkin(1995)3.1.2 Izumi et al(1999)3.1.3 Izumi and Biglow(2000)3.1.4 Izumi(2002)3.1.5 Izumi and Izumi(2004)3.2 Relevant Studies in China3.2.1 Empirical study—Feng & Huang(2004)3.2.2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 Hypothesis3.3 Some Counter Evidences to CO Hypothesis3.4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studies3.4.1 Strengths3.4.2 Weaknesses3.4.3 The originality of the present study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4.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4.2 Experimental Design4.3 Experimental Procedure4.3.1 The sequence of experiment4.3.2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of the two phasesChapter Five METHODOLOGY5.1 Participants5.2 Instrumentation5.2.1 Target form5.2.2 Input materials5.2.3 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GJT)5.2.4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5.2.5 Interview5.3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5.3.1 Data collection5.3.2 Scoring systems5.3.2.1 Note-taking scoring5.3.2.2 Output(story-retelling)scoring5.3.2.3 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GJT)5.3.3 Statistical analysis5.3.3.1 Noticing5.3.3.2 Immediate incorporation5.3.3.3 AcquisitionChapter Six RESULTS AND DISCUSSION6.1 Results6.1.1 Note-taking results:the noticing issue6.1.2 The story-retelling results:the immediate incorporation issue6.1.3 Test results:the acquisition issue6.1.4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6.2 Discussion6.2.1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hypotheses6.2.2 Comparisons with Izumi et al(1999)6.2.3 The possible reasons6.2.3.1 Noticing6.2.3.2 Immediate incorporation6.2.3.3 Acquisition6.2.4 Other factors6.2.4.1 The target form6.2.4.2 The cumulative effect6.2.4.3 The participants' emotionChapter Seven CONCLUSION7.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7.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7.2.1 Output in L2 teaching and learning7.2.2 Feedback7.2.3 Task design7.2.4 Formal instruction in SLA7.3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7.3.1 Measurement of noticing7.3.2 The term of experiment7.3.3 The target form7.3.4 Input and output modeReferencesAppendicesAppendix 1 Story passage 1Appendix 2 Story passage 2Appendix 3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sAppendix 4 Post-task questionnairesAppendix 5 Interview questions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用多种手段,促口语表达——浅谈语文课堂上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 品位经典 2019(11)
- [2].口语交际让低年级孩子爱说话、会表达[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2)
- [3].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广东蚕业 2019(09)
- [4].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外贸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
- [5].国内口语能力量表研究综述[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6].关于美国英语非正式口语连贯语流中的发音规律[J]. 中国新通信 2020(05)
- [7].开发课内外资源 提升口语交际能力[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8].探究培养学生乐于口语交际表达的策略[J]. 才智 2020(09)
- [9].论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 才智 2020(12)
- [10].浅议提升预科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J]. 品位经典 2020(05)
- [11].“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设计——以《口语(时事讨论)》课程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7)
- [12].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13].听读续说对学习者二语口语产出的影响[J]. 海外英语 2020(16)
- [14].拓宽口语交际途径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J]. 文学教育(下) 2019(02)
- [15].浅谈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 职业 2019(07)
- [16].影响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 农家参谋 2019(12)
- [17].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7)
- [18].浅谈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 汉字文化 2017(23)
- [19].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初探[J]. 教育现代化 2018(05)
- [20].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 现代交际 2017(13)
- [21].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职业技术 2018(07)
- [2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12)
- [23].学会更好地说话——谈谈“即兴口语表达”[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3)
- [24].探寻传播的另一种可能:口语与文字的相遇[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 [25].广电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 视听 2018(11)
- [26].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的现状和思考[J]. 才智 2018(33)
- [27].俄语口语的分析化趋势[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8].在线外教口语平台微语言获5000万A轮融资,着力扩大市场布局[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0)
- [29].浅谈高校法语口语教学的难点及交际能力的培养[J]. 现代交际 2017(01)
- [30].输入与输出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 海外英语 2016(19)
标签:口语输出论文; 输出假设论文; 注意功能论文; 语法习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