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被提上日程,城市化发展有望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引擎。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关系会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分裂的状态转变,各种社会矛盾也会更加突出。当城市的发展难以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时,便会引发各种“城市病”,从而间接导致犯罪现象的产生。反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犯罪变化情况,刑事发案率也在起伏波动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这种同步增长现象,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对于研究目前我国刑事犯罪的诱发因素从而抑制犯罪很有意义。因此,分析城市化变动对刑事发案率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内文献对于城市化和刑事犯罪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刑事发案率也随之不断上升;另一种则认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刑事发案率。所以本文大胆设想城市化水平与刑事发案率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即城市化发展初期,刑事发案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当城市化达到或超过某一水平时,刑事发案率又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减速上升或下降。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做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收集了1978-2009年的数据,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城市化变动对刑事发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并引入制度变量,构造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模型,考察城市化水平与刑事发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市化变动对我国刑事发案率的短期影响。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对城市化变动对刑事发案率的影响进行评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导言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1.1.3 研究意义1.2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 研究思路1.2.2 研究方法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 国外研究综述1.3.2 国内研究综述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2 犯罪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2.1 刑罚威慑理论2.1.1 刑罚威慑理论的内容2.1.2 严打的威慑效应2.2 犯罪原因理论2.2.1 理性选择理论2.2.2 紧张理论2.2.3 相对剥夺理论2.2.4 控制理论2.2.5 社会冲突理论2.3 小结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和刑事犯罪状况3.1 统计口径3.1.1 城市化统计口径3.1.2 刑事犯罪统计口径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状况3.2.1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城市化状况3.2.2 改革开放以来分地区的城市化状况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刑事犯罪状况3.3.1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刑事犯罪状况3.3.2 改革开放以来分地区的刑事犯罪状况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状况与刑事犯罪状况4 城市化变动对刑事发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4.1 提出假设4.1.1 假设一:犯罪门槛假设4.1.2 假设二:犯罪防御假设4.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4.2.1 变量选取4.2.2 数据说明4.3 模型设定4.4 模型估计与检验结果4.4.1 平稳性检验4.4.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4.4.3 协整检验4.4.4 Chow突变检验4.4.5 误差修正模型4.4.6 参数稳定性检验4.5 小结5 结论与政策建议5.1 结论5.2 政策建议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市化变动论文; 刑事发案率论文; 协整分析论文; 结构突变论文; 误差修正模型论文;
城市化与刑事发案率关系研究 ——基于犯罪门槛和防御效应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