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应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应措施分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00

摘要:目的探析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直接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风险管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风险管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丢,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外科护理;危险因素;应对措施

外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及时掌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外科护理中规避风险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势在必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18-83岁,平均年龄为(52.3±10.34)岁。观察组中有13例神经外科患者,11例颅脑外科患者,12例泌尿外科患者,9例其他外科患者。对照组中有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20-86岁,平均年龄为(56.2±11.23)岁。其中有12例泌尿外科患者,11例神经外科患者,15例颅脑外科患者,7例其他外科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年龄≥18周岁,接受外科临床检查符合外科诊断标准,且无认知障碍和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控护理干预,针对外科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外科护理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护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护患沟通不畅以及缺乏职业素养和责任心等。观察组护理应统一参加相关专业护理技术理论和实践培训。对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措施。观察组护理人员针对外科护理中存在危险因素的护理事项,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外科患者病情就有急危重特点,护理人员应加强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药物护理。及时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帮助,对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等。

1.3观察指标

对90例患者的不良事件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感染、跌倒、护理记录不当、仪器操作不当、意外拔管等事件的发生例数。与此同时,统计分析9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指标。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对随机选取的90例外科患者采取分组护理干预等方式,对比实施危险因素管控护理干预小组和常规护理干预小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从中总结出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3.1外科护理危险因素

(1)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外科护理工作中由于病患病情种类复杂,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疾病的护理方法,因此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常会导致护理失当等情况。如导致患者意外跌倒、护理记录不当、患者意外拔管等等。还有的护理人员不懂得处理护患矛盾,导致矛盾升级影响医院安定的治疗环境。所以,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外科护理危险因素之一。

(2)没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从而努力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所以,护理工作中应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若发现患者出现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应积极引导。但实际工作中常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干预,自然会产生矛盾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3.2外科护理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1)强化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是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直接导致患者不良事件的关键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护理工作能力、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熟练度、职业素养等方面展开系统培训。医院应多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活动,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心。

(2)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

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疾病种类、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发病史、症状等等。为了渗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还应适当了解患者性格、喜好、心理状态等等。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中能够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应早发现造预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其次,待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护理人员应对病人以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提是能够其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完善护理监管体系

护理工作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并学会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做好护理准备和应急措施。医院应结合外科科室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提升护理工作人员互相监督、指导和纠正的能力。如建立有关感染预防、质量监管和医疗安全管理等方米的小组,进一步优化轮班制度,充分保证护理人员以充足的精神面貌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总之,外科护理工作中应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渗透人性化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更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所以,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J].心理月刊,2019(13):132.

[2]邓贱凤.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系统医学,2019,4(10):173-175.

标签:;  ;  ;  

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应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