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其生化、细胞学特性分析 背景:血管瘤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属先天性疾患,为毛细血管扩张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畸形所致。血管瘤虽然是良性瘤,呈浸润性,且继续不断生长,范围较广,故它影响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造成畸形及容貌缺陷,而对正常组织往往破坏性较大,有的甚至会威胁生命。但由于对其组织发生、分化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甚少,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通过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培养及生化生物学分析,对血管瘤的发生、形成条件、消退机制等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为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发现更好的治疗药物、改善血管瘤临床治疗的现状;同时血管瘤为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发生的信号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模型,可为研究血管发育提供有益的线索。 目的:本课题旨在掌握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长规律,研究血管瘤及其内皮细胞与正常成人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在组织结构、生化及生物学特征、培养方法、生长曲线等方面有何异同,其中包括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和P53蛋白的存在和表达情况,为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课题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和染色方法制作血管瘤、正常成人血管及脐静脉的石蜡组织切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在其内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法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血管瘤细胞中荧光标记的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比不同标本的差异。以新鲜血管瘤为材料,用0.1%的胰酶消化血管瘤内皮细胞,用添加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含1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在含5%CO2、37C°、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两天换液,待长成单层细胞以后传代,建立血管瘤内皮细胞系,观察其生长、增殖特征。通过以上试验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化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将皮肤血管瘤组织制成石蜡组织切片后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发现细胞核呈蓝色,胞浆为淡红色,管腔内红细胞呈橘红色。组织局部核密集,说明细胞以该位置作为生发点,不断增生,向内侵袭,形成新的血管腔,小血管明显增生。 血管瘤组织切片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管瘤周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6(22)
- [2].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屏障功能[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1)
- [3].VE-statin/Egf17-siRNA抑制恶性胶质瘤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体外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3)
- [4].内皮细胞微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05)
- [5].Ang-Ⅱ通过AP-1调控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6].狼疮性肾炎患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35)
- [7].内皮细胞微粒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4)
- [9].小凹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转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10].基于聚乙二醇和不同多肽构建的生物涂层及其内皮细胞选择性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6(01)
- [11].以内皮细胞微粒为靶点治疗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12)
- [12].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医学 2015(05)
- [13].辛伐他汀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1)
- [14].内皮细胞微粒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3(01)
- [15].环氧化酶-2与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相关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0)
- [16].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1(02)
- [17].培哚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04)
- [18].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0)
- [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06)
- [20].内皮细胞微粒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04)
- [21].内皮细胞dNTP合成过程依赖脂肪酸碳源[J]. 生理科学进展 2015(04)
- [22].辛伐他汀对人肾小管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23].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预测玄参中的活性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3)
- [24].归龙汤对160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外周内皮细胞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7(07)
- [25].焦油、尼古丁和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影响[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04)
- [26].人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 [27].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3(01)
- [28].内皮细胞抗体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部分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10)
- [29].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9(11)
- [30].维、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细胞微粒表达与血脂的关系[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5)
标签:血管瘤论文; 血管瘤内皮细胞论文; 细胞培养论文; 第姗凝血因子相关抗原论文; 免疫组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