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模型论文-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

转台模型论文-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台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控转台,主成分分析法,粒子滤波算法,定位精度

转台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1](2019)在《PCA-RPF构成的数控转台精度衰退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转台精度衰退特性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控转台重复定位精度衰退趋势预测模型,该模型将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多维融合能力与正则化粒子滤波算法(Regularized Particle Filter,RPF)的状态跟踪与预测的能力相结合。将数据驱动的方法引入到数控转台精度模型中,提取采集到的振动数据的时域和时频域特征;通过PCA融合多维特征向量,建立转台精度衰退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RPF建立精度失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的剩余寿命(RUL)。模型计算与试验测量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数控转台精度失效的预测结果。(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9期)

姜云翔,王春喜,马玲,曹雪立,王茂[2](2018)在《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转台摩擦力矩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某型伺服转台在摩擦力矩干扰下引起的低速"爬行"问题,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并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摩擦补偿方法进行了lyapunov稳定性证明,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摩擦补偿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摩擦干扰的不利影响,提升了转台低速跟踪的平稳性,从而显着提高了转台的低速伺服精度。(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3](2018)在《基于HMM和优化的PF的数控转台精度衰退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转台精度衰退状态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控转台重复定位精度衰退趋势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隐马尔科夫(Hidden Markov Model,HMM)算法和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ing,PF)算法,其中粒子滤波算法使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了初始参数。选择了从数控转台精度衰退加速寿命试验中获得的振动信号作为研究数据。通过聚合经验模态与主成分分析(EEMD-PCA)算法对原始信号降噪,并提取含有故障特征的信号进行信号重构;使用统计特征量作为观察值训练获得HMM模型,对数控转台精度衰减做出早期诊断,并由此获得数控转台精度健康状态指标;使用粒子滤波算法建立数控转台精度衰退预测模型,并预测精度的剩余寿命。在以第50组数据为预测起始点时,预测的剩余寿命为21,实际测量的结果为17,相差4,比较接近。综合分析模型计算与试验测量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数控转台精度的变化趋势和剩余寿命(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6期)

叶超,郭绪猛,张倩,王群京[4](2018)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机驱动伺服转台切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平稳运行时相比,电机驱动伺服转台在过零或低速的工况下,会呈现出不良的系统特性。应用多个子模型分别描述伺服转台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输入输出关系,并基于切换系统理论建立整体的非线性模型。为辨识切换系统模型参数,构建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应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交叉验证实验比对说明了该切换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8年03期)

夏培培,邓永停,王志乾,李洪文,王显军[5](2018)在《2 m望远镜消旋K镜转台的模型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2 m望远镜消旋K镜转台,提出了一种基于Hankel矩阵奇异值分解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系统的参数和阶次进行辨识。首先,以正弦扫描信号激励转台并同步采集位置反馈信息,利用谱分析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其次,对系统的Hankel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了K镜转台的结构模型;最后,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Hankel矩阵进行辨识,得到了K镜转台的参数模型。实验结果显示:K镜转台相对均衡的最小阶阶次为6阶,在系统的中低频段获得幅度±0.31 dB和相位±0.87°的辨识精度,相对于参数递阶辨识方法,分别提高了50.7%和2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一个与系统外特性"等价"的相对均衡的最小阶状态空间模型,在辨识系统阶次和参数估计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郭远韬,闵斌,陈斌[6](2017)在《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转台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非线性摩擦对测试转台性能的影响,选用LuGre摩擦模型描述转台系统所受的非线性摩擦。根据转台直流电机系统数学描述,提出了非线性摩擦补偿方法。设计了双观测器结构估计LuGre模型中的不可测状态;考虑LuGre模型中3个参数的非一致性变化,设计了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算法,在线估计摩擦模型中的参数,并对非线性摩擦进行补偿。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采用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正弦波输入时,摩擦补偿后的位置跟踪误差(峰-峰值)较无摩擦补偿减小了1个量级,位置跟踪性能有较大改善,辨识出的摩擦模型参数能稳定收敛于真实值附近;叁角波输入时,自适应控制的位置跟踪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7年06期)

张东风[7](2016)在《搭建台阶,构建模型,变式增效——以水平“转台”模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物理的复习课中,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载体。但若一味的就题讲题,就题论题,只会让题目牵着走,导致思维僵化,不会变通,遇到背景或条件变化的同类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不会适应新局面,也无法形成较强的应试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发现:整合适量的习题,通过搭建台阶,构建模型,变式增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归一"是一条不错的选择。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学物理》期刊2016年12期)

董政伟[8](2016)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叁轴转台伺服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缩短研究水下机器人工作周期,减少实验成本,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水下机器人仿真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水下机器人半物理仿真平台中,水下机器人的传感器和姿态显示分别采用虚拟传感器和上位机叁维视景的方式进行模拟仿真,但虚拟传感器是根据控制系统的计算得出的输出量进行相关转化得来,这还是与有水下机器人真实传感器测得的实验数值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并且水下机器人姿态也是由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出的速度量与加速度量上传到上位机的叁维视景仿真上,而不能进行真实的水下机器人姿态仿真。这对于建立水下机器人仿真平台为达到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与真实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完全一致的初衷还有一定差距。为了达到水下机器人姿态的真实模拟,在小型水下机器人姿态模拟控制系统中应用了叁轴转台伺服控制系统来对水下机器人姿态进行模拟。本论文以中国科学院“小型水下机器人运动特性测试仪”(No.YZ201441)项目为依托,在水下机器人半物理仿真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升级。重点研究了叁轴转台的水下机器人姿态模拟,对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算法进行了设计和验证。本文首先研究了叁轴转台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叁轴转台直流电机模型和叁轴转台被控对象模型。并在此叁轴转台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所需的时变状态空间方程,并设定了 MPC最优目标函数,并对最优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此外,针对MPC控制算法中的动态模型预测分别采用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建模,并且在滚动优化环节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最终得到改进的新型模型预测算法。最后,通过大量实验分析了 MPC控制算法中的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控制器参数。重点对改进后的MPC控制算法在叁轴转台的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体现了改进后的新型模型侧控制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12-01)

孟影[9](2016)在《基于频域模型的光电测试转台伺服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缩短光电成像设备的研发周期,使用转台模拟载机的飞行速高比信息进行光电侦察设备的性能测试。论文以光电成像设备性能测试转台伺服控制为内容开展研究工作。在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开展转台系统的理论建模、实验辨识研究工作,仿真分析了摩擦力矩对转台建模的影响,并通过对辨识实验数据的优化处理,研究该摩擦的影响。对比理论模型和实验模型频率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两种方法获得模型在截止频率附近的频率特性是比较接近的,该差异不会对控制器设计产生太大的影响。基于获得的转台频域模型开展伺服控制器设计、软件仿真等工作。在基于频域模型的系统稳定性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相位校正控制器设计和参考模型校正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设计方法均可实现指定的性能要求。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代码编程,实现了转台的控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本文提出的基于频域模型进行转台伺服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11-01)

王昊,刘晶红,邓永停,张雪菲[10](2016)在《光电跟踪转台的控制模型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光电跟踪转台,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控制模型辨识方法。首先,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对白噪声测试系统进行了系统配置;其次,采用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分析方法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最后,通过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系统的马尔可夫参数进行了辨识,获得了光电跟踪转台的控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可以精确地辨识出光电跟踪转台的控制模型,该控制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为控制器算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转台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克服某型伺服转台在摩擦力矩干扰下引起的低速"爬行"问题,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并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该摩擦补偿方法进行了lyapunov稳定性证明,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摩擦补偿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摩擦干扰的不利影响,提升了转台低速跟踪的平稳性,从而显着提高了转台的低速伺服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台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PCA-RPF构成的数控转台精度衰退模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姜云翔,王春喜,马玲,曹雪立,王茂.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转台摩擦力矩补偿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8

[3].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基于HMM和优化的PF的数控转台精度衰退模型[J].振动与冲击.2018

[4].叶超,郭绪猛,张倩,王群京.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机驱动伺服转台切换模型[J].微特电机.2018

[5].夏培培,邓永停,王志乾,李洪文,王显军.2m望远镜消旋K镜转台的模型辨识[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6].郭远韬,闵斌,陈斌.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转台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研究[J].上海航天.2017

[7].张东风.搭建台阶,构建模型,变式增效——以水平“转台”模型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6

[8].董政伟.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叁轴转台伺服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6

[9].孟影.基于频域模型的光电测试转台伺服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王昊,刘晶红,邓永停,张雪菲.光电跟踪转台的控制模型辨识[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标签:;  ;  ;  ;  

转台模型论文-王刚,陈捷,洪荣晶,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