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二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均二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首先合成了7-苯基-1-氧杂-4,10-二硫杂-7-氮杂环十二烷(NS2O),10-苯基-1,4-二氧杂-7,13-二硫杂-10-氮杂环十五烷(NS2O2)和N,N-双(2-乙酰氧乙基)苯胺(DE)三个受体。然后通过Vilsmeier反应和Wittig-Horner反应最终合成了6个均二苯乙烯类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DMNS2O、DMNS2O2、DMDE和DPNS2O、DPNS2O2、DPDE,其中的DP和DM分别代表端位的N,N-二苯氨基和N,N-二甲氨基。培养了DMNS2O的单晶,用X射线衍射测试了其结构。发现均二苯乙烯荧光团的两个双键都是以反式结构存在,并且分子中的苯环并非完全共平面,相邻苯环之间的夹角分别为24.6°和37.5°。测试了探针分子在乙腈溶液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6个探针分子的最大单光子吸收都在460 nm左右,荧光发射在600 nm附近。用750~900 nm范围的光激发,在600 nm亦观测到荧光峰,形状与单光子激发荧光峰类似,只是强度较弱,说明探针分子在此范围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被激发。测试了不同金属离子对探针分子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一端是N,N-二甲氨基的3个探针DMNS2O,DMNS2O2和DMDE在加入过量的Ag+、Zn2+或H+后,600 nm的荧光峰淬灭,而在420 nm处出现新的荧光峰,强度是探针分子在600 nm处荧光强度的20多倍。含有N,N-二苯氨基的探针DPNS2O,DPNS2O2,DPDE加入金属离子或酸,420 nm处无荧光发射。推测N,N-二甲氨基参与了与金属离子的作用,与金属离子的作用使得分子由原来的D-π-A-π-D结构变为D-π-A-π-A或是A-π-A-π-A结构(D=donor,电子给体;A=acceptor,电子受体)。而具有A-π-A-π-A结构的分子能在短波处发射强烈的荧光,D-π-A-π-A结构的分子荧光发射红移,强度降低。对于DMDE,加入一定量的Ag+和Zn2+,600 nm和420 nm处的荧光峰同时增强,420 nm的荧光峰和460 nm的吸收峰存在叠合,认为发生了分子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总之,合成了6个以均二苯乙烯为荧光团的双光子荧光探针,测试了探针对金属离子的响应。DMNS2O,DMNS2O2和DMDE对Ag+和Zn2+具有选择性,在420 nm产生新的增强的荧光峰。通过结构比较,对识别的过程作了推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荧光探针的识别原理
  • 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Photon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 1.2.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 1.2.3 激基缔合物(Excimer)
  • 1.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 1.3 荧光团
  • 1.4 受体部分
  • 1.5 有机双光子材料
  • 1.5.1 双光子吸收过程
  • 1.5.2 常见有机双光子材料的结构
  • 1.6 双光子荧光探针
  • 1.6.1 双光子荧光探针的优势
  • 1.6.2 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发展概况
  • 1.7 分子设计思想及合成路线
  • 1.7.1 分子设计
  • 1.7.2 合成路线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2 主要仪器及型号
  • 2.3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1 N,N-双(2-乙酰氧乙基)苯胺(DE)的合成及表征
  • 2.3.2 DE的氢甲酰化
  • 2.3.3 2,2’-二溴乙醚的合成及表征
  • 2.3.4 2,2’-二巯基乙醚的合成及表征
  • 2.3.5 3,6-二氧杂-1,8-二巯基辛烷的合成及表征
  • 2.3.6 二乙醇苯胺二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 2.3.7 7-苯基-1-氧杂-4,10-二硫杂-7-氮杂环十二烷(NS2O)的合成及表征
  • 2.3.8 NS2O的氢甲酰化
  • 2.3.9 10-苯基-1,4-二氧杂-7,13-二硫杂-10-氮杂环十五烷(NS2O2)的合成及表征
  • 2.3.10 NS2O2的氢甲酰化
  • 2.3.11 二甲氨基磷酸酯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 2.3.12 二苯氨基磷酸酯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 2.3.13 探针分子的的合成及表征
  • 2.4 测试部分
  • 2.4.1 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
  • 2.4.2 探针储备液的配制
  • 2.4.3 测试的一般方法
  • 2.3.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试
  • 3.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讨论
  • 3.1.1 氮硫杂冠醚NS2O的合成讨论
  • 3.1.2 关于Wittig-Horner反应的讨论
  • 3.2 探针分子的光谱性质
  • 3.3 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 3.3.1 DMDE和DPDE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 3.3.2 DMNS2O和DPNS2O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 3.3.3 DMNS2O2和DPNS2O2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化合物结构表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平行因子分析法在太湖水体三维荧光峰比值分析中的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1)
    • [2].二维相关谱技术在荧光谱重叠峰解析中的应用[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04)
    • [3].不同产地常见琥珀品种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0(03)
    • [4].高叶绿素水体荧光峰位置变化响应关系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1)
    • [5].艾比湖流域地表水二维荧光峰值与水质指标关系初探[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02)
    • [6].三种多环芳烃混合溶液二维荧光相关谱解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02)
    • [7].水环境中腐殖酸的荧光参数及其与重金属络合常数特征[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8].大庆产防风水浸液和煮沸液的荧光光谱[J]. 高师理科学刊 2017(06)
    • [9].同分异构体菲与蒽三维荧光特征的比较[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12)
    • [10].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上覆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影响[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12)
    • [11].土壤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特征及其与铜的络合能力[J]. 环境科学 2016(06)
    • [12].保定府河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英文)[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2)
    • [13].辽河下游CDOM吸收与荧光特性的季节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 2014(10)
    • [14].不同固液相组分下土壤蒽的激光诱导荧光发射光谱特性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19(03)
    • [15].三峡水库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J]. 化学学报 2011(08)
    • [16].蒽芘混合溶液二维荧光相关谱解析[J]. 光散射学报 2015(03)
    • [17].几种常见农药的光谱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4)
    • [18].太湖不同叶绿素a浓度水体荧光特征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1)
    • [19].口服ALA在正常小鼠胃中的代谢[J]. 应用激光 2008(05)
    • [20].原油样品激光诱导荧光的时间分辨光谱特性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06)
    • [21].山梨酸钾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2].石化废水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9)
    • [23].浮游生物来源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征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 2008(02)
    • [24].黄酒的荧光光谱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0)
    • [25].食品色素日落黄与诱惑红荧光特性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4)
    • [26].荧光光谱法检测蜂蜜中腐霉利农药的含量[J]. 发光学报 2017(07)
    • [27].应用三维荧光光谱鉴别红酒中胭脂红色素[J]. 农技服务 2016(10)
    • [28].叶下珠稳定性同步荧光光谱分析[J]. 海峡药学 2009(09)
    • [29].三维荧光光谱用于成都沙河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的研究[J]. 生命科学仪器 2010(02)
    • [30].基于二维荧光相关谱的多环芳烃重叠峰解析[J]. 分析仪器 2016(05)

    标签:;  ;  ;  

    均二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