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

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

论文题目: 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赵东平

导师: 徐玖平

关键词: 一体化,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教育逐步向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将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体育也是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关怀,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但是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不再是由单一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它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因此目前教育界对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研究十分关注。 本文从当前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从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了一体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现状,探索性地提出发展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设想,它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笔者根据前人对一体化体育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首次提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基本特征、基本功能、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实施的途径、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与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本研究涉及面较广,既有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教育的四川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理论研究,也有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本文运用了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尝试性地给出了实施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途径,试图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实施。 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教育是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探索,既有对传统学校体育优秀思想的继承更新,也有面对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特点的新对策和新思路,其理论思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中进行的理论探索,其理论和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与广大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一起为建立我国的现代体育教育体系而努力。关键词一体化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逻辑分析法

1.4.3 专家访谈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有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有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2.2 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3 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概述

3.1 基本含义

3.2 基本特征

3.2.1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3.2.2 教育过程的系统性

3.2.3 管理的动态性

3.2.4 资源的共享性

4 一体化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分析

4.1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4.1.1 结合程度不够

4.1.2 系统示范缺乏

4.1.3 体育师资短缺

4.1.4 健康认识不足

4.1.5 教学模式未建立

4.2 家庭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4.3 社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4.3.1 宣传力度不够

4.3.2 指导力量薄弱

4.3.3 体育组织松散

4.3.4 与卫生部门结合不好

5 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5.1 必要性分析

5.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5.1.2 个体发展的需要

5.1.3 健康教育的需要

5.1.4 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5.1.5 体育社会化的需要

5.2 可行性分析

5.2.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5.2.2 外部条件

5.2.3 内部条件

5.2.4 认同度调查

6 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

6.1 几个基本概念

6.1.1 健康教育的概念

6.1.2 体育健康教育的含义

6.1.3 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含义

6.2 理论依据

6.2.1 现代健康观的提出

6.2.2 终身体育的提倡

6.2.3 大教育观的形成

6.3 基本原则

6.3.1 教育性原则

6.3.2.开放性原则

6.3.3 主体性原则

6.3.4 整体性原则

6.3.5 适应性原则

6.4 基本特征

6.4.1 教育的连续性

6.4.2 对象的全员性

6.4.3 途径的多样化

6.4.4 目标的综合化

6.4.5 过程的民主化

6.4.6 作用非平衡性

6.4.7 教育的和谐性

6.5 基本功能

6.5.1 时空的紧密衔接

6.5.2 资源的优势互补

6.5.3 功能的补充整合

6.6 发展目标

6.7 实施途径

6.7.1 成立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

6.7.2 开办暑期体育培训班

6.7.3 成立家长体育辅导班

6.7.4 开展亲子体育活动

6.7.5 开展“体育健康知识宣传周”活动

7 结束语

7.1 结论

7.2 建议

7.3 本文的创新点

7.4 后继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04-13

参考文献

  • [1].体育教育与现代人类进化研究[D]. 艾烜.武汉理工大学2009
  • [2].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D]. 王国忠.东北师范大学2004
  • [3].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价值研究[D]. 王宏.河北师范大学2006
  • [4].论学校体育的物化与人化[D]. 苗治文.辽宁师范大学2002
  • [5].学校体育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马新春.河北师范大学2011
  • [6].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D]. 何艳君.广西师范大学2005
  • [7].大课程视野下学校体育一体化研究[D]. 张恒.山东师范大学2012
  • [8].影响延边城市居民社会体育活动的学校体育教育因素分析[D]. 金首旭.延边大学2000
  • [9].闽北地区学校体育脚斗士项目开展的调查研究[D]. 黄伟雄.福建师范大学2017
  • [10].河南省高校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情况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佳坤.河南师范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转型时期大连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研究[D]. 姜广义.辽宁师范大学2007
  • [2].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 初少玲.山东师范大学2007
  • [3].对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D]. 姜海银.安徽师范大学2006
  • [4].现代家庭体育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操伊芬.安徽师范大学2006
  • [5].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调查研究[D]. 刘剑.华东师范大学2007
  • [6].河南省城市市区居民家庭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 尤双从.河南大学2007
  • [7].濮阳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冯燕.河南大学2007
  • [8].终身体育思想下家庭、学校、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理论研究[D]. 杨丹丹.东北师范大学2007
  • [9].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D]. 何艳君.广西师范大学2005
  • [10].学区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整合的新模式[D]. 张国柱.东北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健康教育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