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响分析

(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常州213012)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于我中心综合病区进行了中医理疗,康复运动,心理及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后效果较好。结论:将健康知识培训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刺激,避免产生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干预;焦虑;抑郁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种之一,特别在中老年人群中均有较高发病率[1]。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向后方突出或突至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麻木及发胀感,部分患者出现行走困难,卧床翻动困难,甚至难以卧床,这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是患者出现焦虑、紧张和抑郁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2-3]。有研究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超过35%,这对患者疾病恢复十分不利[4]。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响,取得较为满意结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患者均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部疼痛、下肢麻木等情况。本研究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内分泌系统及精神类疾病者,排除伴有腰椎结合、椎管狭窄及骨折病史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性27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39~85)岁,平均年龄(61.3±6.2)岁,病程时间范围(3~11)年,平均病程时间(5.7±3.2)年。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

1.2治疗情况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予以卧硬板床休息、腰椎牵引、针灸、拔罐、中低频刺激疗法、红外线疗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治疗。

2.护理

2.1健康教育向患者推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向患者介绍常规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告知可能导致疾病加重的诱因。超过90%的患者通过非手术保守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对于部分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及椎间盘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的优势。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应当绝对卧床,保证腰腿部舒适度,定期翻身必要时可以请护工进行协助,避免发生褥疮。在疾病缓解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腰背部肌肉的强度,巩固腰部的稳定性。家中选择硬板床休息,避免久站久坐、避免突然起身等不良习惯,保证腰腿活动的协调性,避免大幅度弯腰动作,提取重物应当量力而行,可以用热敷对腰背部进行保暖防寒。

2.2心理指导患者入院时,我们面带微笑,妥善安置,主动自我介绍,并通知医生,介绍病区环境,注意事项,使其消除焦虑抑郁。主管护士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了解其病情,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容易产生抵触、消极心理,这对患者的康复及日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变,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疏导,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虑,介绍典型成功病案提高患者信心,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嘱咐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保持良好睡眠及健康心态,树立积极治疗的心态,同时需要患者家属提供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生活的勇气及工作的热情,让患者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中来,转移注意力,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解除自责、恐惧、内疚等观念。

2.3体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严格卧硬板床一周,取仰卧屈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可以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使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少椎间盘后突的倾向,从而改善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减少疼痛。恢复期的患者可腰腿伸直,采取半坐休息位,长期直立行走、坐车前要佩戴腰围,以维持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稳定性。

2.4出院健康指导

出院时告知患者要注意腰部保暖,注意休息。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保持腰部的良好状态。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长期坚持卧硬板床,3个月内勿做急蹲急转身、急弯腰运动,长时间行走及坐车时佩戴腰围,1年内勿抬重物,加强腰背肌锻炼,坐时腰部贴紧椅背,站立时勿弯腰拱背,保持正常腰椎前凸,要注意定时改变姿势和体位,作简单的放松运动,以缓解对腰椎间盘的压力;

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患者多由抬东西或起身后腰部扭伤,或长期久坐久立、劳累等引起,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等不适,多数患者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病情反复发作[5]。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椎间盘炎症持续存在,这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7]。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转变,这就对患者的护理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对患者的身心状况有更加全面的掌握,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8]。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4例,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良好。结果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时间长,痛苦明显,患者伴有严重腰背痛、四肢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甚至对进一步治疗失去信心,这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也对疾病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造成负面影响。医护人员应当关注患者情绪改变情况,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给予相应的支持及鼓励措施,从而增强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通过采取健康知识培训使得患者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防治知识,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腰背部进一步损伤,并有效降低诱发因素的刺激,嘱咐患者平时注意对腰背部的保护,注意保暖防寒,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这对疼痛的改善和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的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健康知识培训,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熟悉度,使得患者能够配合进一步治疗,并掌握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解除患者不良情绪刺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健康知识培训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刺激,避免产生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3.

[2]陈龙梅,王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6):437-440.

[3]吴一梦,毛晓艳,毛书歌,等.腰痛方配合西药及牵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3):17-19.

[4]张莹.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进展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60-62.

[5]张兆振,杨豪,郭会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70-73.

[6]苗典中.牵引配合中药内服、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2-33.

[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4-125,131-132.

[8]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30-731.

标签:;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