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唯嘉[1](2020)在《齐墩果酸-C3位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之一。随着耐药病毒株的出现,迫切需要新型有效的抗IAV药物。针对病毒进入阶段研发药物可以在源头上抑制流感病毒的侵染,因此成为了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热点。流感病毒糖蛋白血凝素(HA)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HA是抗流感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这类五环三萜天然产物能与血凝素蛋白有效结合,抑制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然而,之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OA的C-28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而针对OA-C3位抗流感病毒构效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以OA作为母核,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对OA-C3位进行糖基化修饰,设计合成了24个化合物,并对合成的OA-C3糖缀合物进行了抗流感病毒药物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该类化合物抑制流感病毒的构效关系。我们发现化合物L6a,即OA-乙酰半乳糖缀合物,对MDCK细胞没有显着的细胞毒性,并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针对L6a的抗流感病毒分子机制研究表明,L6a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对鸡血红细胞的血凝作用,验证了L6a可能的作用靶点为HA蛋白。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了五环三萜衍生物作为流感病毒进入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基于天然产物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迪[2](2019)在《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type 1,DHAV-1)是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主要感染三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雏鸭的死亡率高达100%。国内外对于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对雏鸭进行弱毒疫苗的接种和高免卵黄抗体的注射,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3C蛋白是小RNA病毒保守的蛋白之一,参与病毒多聚蛋白的加工以及宿主蛋白的水解,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免疫逃逸和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DHAV-1 3C蛋白的功能尚无相关报道,因此本论文对3C蛋白的水解酶活性、细胞内定位及其对宿主细胞蛋白翻译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活性研究根据DHAV-1 X毒株(JQ316452.1)序列设计引物扩增3C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及其相应表达菌。将纯化的3C蛋白与荧光多肽底物Dabcyl-ASFMNQSKVRRFE-Edans进行体外酶切实验,结果显示DHAV-1 3C蛋白能够识别和水解病毒多聚蛋白中P2区和P3区之间的氨基酸序列FMNQ-S,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该蛋白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反应p H为7.0,最适Na Cl浓度为150 m M;根据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米氏方程,测得Km值和Vmax值分别为50.78μM和16.52 nmol/min。利用优化后3C蛋白的反应条件,检测到芦平曲韦(AG7088)对DHAV-1 3C蛋白水解酶活性有抑制作用。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水解酶活性关键位点的研究对DHAV-1的3C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具有由144位半胱氨酸、38位组氨酸和69位天冬氨酸组成的典型催化三分子结构和保守的Gx CG基序。进一步构建3C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和293T细胞,以原核表达的3C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3C基因的细胞中检测到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以及单独存在的EGFP蛋白和3C蛋白;而将3C蛋白的38位组氨酸或144位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只能检测到融合蛋白的条带,确定DHAV-1 3C蛋白的38位组氨酸和144位半胱氨酸为其水解酶活性的关键位点。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定位以及对宿主细胞蛋白翻译的抑制以3C蛋白多克隆抗体对DHAV-1感染和3C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转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DHAV-1感染和3C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转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3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均有分布;而将水解酶活性位点38位组氨酸或144位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3C蛋白会在细胞质中积聚,表明其水解酶活性能影响入核能力。Puromycin标记法检测结果显示DHAV-1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后可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但3C蛋白抑制剂AG7088能阻断病毒对宿主蛋白翻译的抑制作用,表明3C蛋白参与病毒抑制细胞的蛋白翻译过程。为进一步研究3C蛋白抑制宿主翻译的具体机制,在293T细胞中转染3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检测与翻译相关的宿主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e IF4G、e IF5B、PTB、hn RNP K和hn RNP M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PABP蛋白含量显着降低,表明PABP蛋白可能是3C蛋白抑制宿主翻译的靶点。4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PABP蛋白的水解收集DHAV-1感染不同时间点的鸭胚成纤维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AB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6 h,PABP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而在6~12 h蛋白含量逐渐增加。使用未感染病毒的鸭胚成纤维细胞总蛋白和原核表达的鸭PABP蛋白分别进行体外酶切实验,结果显示,3C蛋白可以水解PABP蛋白产生两个大小在37 k Da~40 k Da的裂解产物,表明3C蛋白对PABP蛋白的水解不需要其他病毒蛋白或宿主蛋白的协助。构建p ET32a-Flag-PABPWT-HA、p ET32a-Flag-PABPQ341A-HA、p ET32a-Flag-PABPQ367N-HA和p ET32a-Flag-PABPG368N-HA重组载体,原核表达鸭PABP蛋白和PABP突变蛋白进行体外酶切实验,结果显示3C蛋白可水解PABPWT、PABPQ341A和PABPG368N蛋白,而不能水解PABPQ367N蛋白,鉴定出3C蛋白能特异性水解PABP蛋白的WTAQ367-G368氨基酸序列。DHAV-1分别感染si RNA敲低PABP和过表达PABP蛋白的鸭胚成纤维细胞,q RT-PCR检测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PABP的敲低降低了病毒拷贝数;而PABP的过表达显着提升了病毒拷贝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表达PABPQ367N突变蛋白的细胞中DHAV-1拷贝数低于表达PABPWT蛋白的细胞,但均显着高于空载对照组;单独表达N端PABP1-367截短蛋白时,病毒的拷贝数没有变化;表达C端PABP368-557截短蛋白可降低病毒拷贝数。这些结果表明,PABP蛋白能促进DHAV-1的复制,其被3C蛋白水解后产生的N端产物不再具有促进病毒复制的作用,而C端产物可抑制病毒的复制。5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参与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分别收集DHAV-1感染后72 h和96 h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以及转染3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60 h的鸭胚成纤维细胞,抽提DNA ladder并进行电泳,结果显示DHAV-1的感染和3C蛋白的表达均能使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发生断裂,表明DHAV-1和3C蛋白均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DHAV-1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q RT-PCR检测了在不同感染时间点凋亡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在感染48 h开始显着上调,Cyt-c在60 h出现显着上调,均在72 h达到峰值,其中,caspase-8和Cyt-c m RNA上调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凋亡因子。这些结果表明DHAV-1感染60~72 h,细胞凋亡开始发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DHAV-1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12~84 h,细胞的RIPK1蛋白含量减少;3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转染致使鸭胚成纤维细胞中RIPK1蛋白含量降低,但体外酶切实验证明3C蛋白不能直接切割RIPK1,表明RIPK1蛋白的减少不是由于3C蛋白的直接水解,可能是3C蛋白抑制宿主细胞的翻译所致。综上,DHAV-1感染细胞过程中能够编码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的3C蛋白;3C蛋白的38位组氨酸和144位半胱氨酸是其水解酶活性位点;且3C蛋白能识别P1位为谷氨酰胺,P1’位为丝氨酸、甘氨酸或天冬酰胺,P4位为疏水性氨基酸如苯丙氨酸或色氨酸的底物。依赖于水解酶活性,3C蛋白在病毒感染和单独表达过程中能进入细胞核;能特异性水解真核翻译起始必需的PABP蛋白,水解位点是PABP蛋白的Q367-G368,从而参与DHAV-1抑制鸭胚成纤维细胞的蛋白翻译过程。此外,3C蛋白也是DHAV-1感染晚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因素。
欧旭敏[3](2019)在《鸭肝炎病毒致弱及诱导成鸭免疫发生机制初探》文中提出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感染雏鸭发生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典型病变为肝脏斑驳状出血或充血。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弱毒疫苗诱导免疫应答及其强毒致弱的分子机制尚未有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论文对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的致弱机制及诱导成年母鸭免疫发生机制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鸭肝炎病毒在鸡胚致弱机制分析测定了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CH60株)序列,结合NCBI数据库4株鸭病毒性肝炎鸡胚弱毒株和68株野毒株,以及人类、鸡和鸭的相关数据,应用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5‘UTR和3‘UTR二级结构预测比较、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等方法,试图能够解析鸭肝炎病毒在鸡胚致弱的机制。结果表明:(1)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野毒株在鸡胚传代过程中产生了61个一致性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其主要是同义突变。(2)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不同地理分布的鸭肝炎病毒野毒株在鸡胚传代后发生了明显的趋同进化。(3)相关性分析发现鸡胚弱毒株的密码子使用倾向于鸡的密码子使用偏性。(4)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鸡胚弱毒株的非结构蛋白在鸭肝脏和肾脏的表达量低于野毒株。2弱毒疫苗RNA在成年母鸭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成年母鸭免疫弱毒疫苗后,其RNA在各器官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免疫后一周内达到峰值(107.09.0 copies/g),在第二周达到平台期,在第三周开始急剧下降,但在免疫后56 d病毒RNA拷贝数再次升高;在免疫中后期,不同组织器官的病毒RNA清除速率存在一定差异,经过约200 d,免疫器官、内脏器官、消化道、生殖道以及血液中病毒RNA相继被清除。在免疫早期和后期,血液中病毒RNA拷贝数与其它器官趋于相同;但在免疫中期,血液病毒RNA拷贝数低于其它器官。3弱毒疫苗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成年母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弱毒疫苗衣壳蛋白在成年母鸭的器官中呈现泛上皮细胞分布的特点,如在肠道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肝脏和肾脏中主要分布于肝窦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生殖道中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在哈氏腺中主要分布于中央导管上皮细胞。非结构蛋白与衣壳蛋白的分布基本相同,但肠道除外,其非结构蛋白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细胞,而衣壳蛋白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的杯状细胞。在免疫早期,非结构蛋白在肝脏、法氏囊和胸腺中呈多细胞类型分布的特点,而晚期其分布的细胞类型逐渐减少;在肾脏等器官呈现明显的局灶性分布特点,如肾脏肾小管、大脑神经元细胞、哈氏腺中央导管上皮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4对成年母鸭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分析表明,在免疫后26 d,各器官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因子转录峰,如干扰素和白介素;但在不同器官中的转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如IFN-α在肝脏和肾脏中转录量最高,而在其它器官中较低。模式识别受体TLR7、TLR3、RIG-I和MDA5的检测结果表明,TLR7主要在免疫早期激活,且胸腺和肾脏中转录水平最高;TLR3在部分器官中检测到转录上调,但低于TLR7;此外,RIG-I和MDA5呈选择性的转录上调,主要在哈氏腺和胸腺。趋化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CCL21在大部分器官转录上调,但CCL19仅在胸腺和脾脏选择性转录上调。5对成年母鸭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成年母鸭免疫弱毒疫苗后,在免疫器官、消化道以及生殖道末段检测到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且后者是主要的阳性细胞,尤其是在肠道和脾脏,这提示成年鸭免疫后主要诱导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6对成年母鸭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的影响成年母鸭免疫弱毒疫苗后,血清IgM、IgG和IgA效价升高。其中IgG效价在免疫后第8 d升高,并维持到免疫后第224 d。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肠道、生殖道和免疫器官中检测到IgA及IgA+浆细胞,如在肠道组织中IgA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及黏膜固有层的IgA+浆细胞;在生殖道黏膜组织中IgA及IgA+浆细胞的分布特点与肠道相似。在免疫器官中IgA主要分布于法氏囊滤泡相关淋巴组织和哈氏腺中央导管上皮细胞。
刘燕[4](2019)在《交叉中和基因A型和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甲型肝炎(Duck hepatitis A,DHA)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根据其基因序列的差异,分为三个基因型(DHAV-A、DHAV-B和DHAV-C),目前我国主要流行DHAV-A和DHAV-C,两种基因型病毒缺乏有效的交叉中和作用,严重影响本病的防控。研究表明,针对保守中和抗原表位的广谱中和抗体是应对这种情况的新策略。本研究拟针对DHAV-A和DHAV-C共同保护性抗原的保守序列研制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进而筛选出针对这两种基因型DHAV的广谱中和抗体,取得如下成果:1研制出与DHAV-A和DHAV-C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根据DHAV-A和DHAV-C的VP1蛋白共有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筛选出评分最高的12条长度为14肽的抗原表位,人工合成各肽段,分别与KLH载体蛋白偶联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获得了12株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其中6株McAb(C1、C4、C7、C12、C13、C16)同时与DHAV-A和DHAV-C发生交叉反应,而不与鸭瘟病毒(DPV)、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反应,为广谱中和McAb的筛选奠定了基础。2筛选出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2.1 McAb在鸭胚中的交叉中和活性为评价McAb的中和活性,将具有交叉反应性McAb分别与200ELD50DHAV-A和DHAV-C等体积混,接种12日龄SPF鸭胚绒毛尿囊腔,0.2mL/胚,进行中和试验,每个处理组5枚鸭胚,以鸭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病毒荷载量,用2-△△CT法进行相对定量,评价6株具有交叉反应性的McAb对DHAV-A和DHAV-C的在鸭胚上的中和活性,并测定其中和效价。结果显示,6株McAb对DHAV-A和DHAV-C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C1(84.4%&82.69%)、C4(90.79%&75.34%)、C7(86.23%&99.83%)、C12(14.74%&25.26%)、C13(38.87%&2.06%)和C16(99.61%&100%)。鸭胚中和试验结果中,6株McAb对DHAV-A、DHAV-C的中和效价分别为:C1(1:3&1:5)、C4(1:3&1:3)、C7(1:10&1:11)、C12(0&0)、C13(0&0)和C16(1:9&1:9)。据此筛选出4株(C1、C4、C7、C16)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McAb。2.2 McAb对雏鸭的预防效果为了解4株对DHAV-A、DHAV-C具有交叉中和活性McAbs对雏鸭的交叉预防效果,1日龄雏鸭分组肌肉注射McAb,1mL/只,24 h后分别肌注DHAV-A、DHAV-C,100ELD50/只,每个处理组5只雏鸭。结果显示,4株McAb对DHAV-A、DHAV-C的保护率分别为:C1(30%&40%)、C4(40%&40%)、C7(70%&80%)、C16(100%&60%)。本研究结果显示,4株McAbs对两种不同基因型毒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预防效果,其中C7、C16对DHAV-A和DHAV-C的攻击具良好的交叉预防作用,保护率达60%以上。
李自雄[5](2018)在《乙肝病毒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促进HCC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基于全球的肿瘤登记数据,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肿瘤中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九位,而每年因HCC而死亡的患者,在男性和女性肿瘤中排列为第二位和第六位。中国每年新发HCC和因其死亡人数均约占到世界范围内的50%左右。我国HCC患者绝大部分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导致的;而且HBV慢性感染人群基数庞大,这是引起HCC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HBV large S基因(preS1/preS2/S)编码了病毒颗粒的表面蛋白,是病毒感染肝细胞、机体抗原识别表位和引起HCC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前期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基因片段preS区的相关变异是促进HC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但是何种preS变异序列,以及这些变异是通过何种机制导致了HCC的发生,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能够完全阐明。研究目的:证实影响HBV慢性感染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阐明何种HBV preS区的基因变异能促进HCC的发生;在体外实验中,发现这些变异序列所引起的癌症相关表型的改变和调控的下游基因与其作用机制;在体内实验中,验证large S序列及变异的致炎、致癌效果。为后续如何预防慢性HBV感染患者发生HCC和进行相应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应用纳入2114位HBV慢性感染者队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患者外周血中HBV基因组preS区片段,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序列比对后鉴定相关preS变异。纳入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一般信息和治疗信息等,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方法,促进HCC发生和患者肝病相关死亡的风险因素。应用HBV large S基因野生型和筛选出的三种变异型序列,构建相关慢病毒载体,转染HepG2细胞系;通过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裸鼠皮下荷瘤等表型,观察相关基因序列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测定不同细胞内RNA表达谱芯片,比较分析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调控的下游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CR,RT-q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将相关基因序列构建Sleeping Beauty相关载体,用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表达于小鼠肝脏。阐明变异型large S基因所致小鼠肝脏炎症状态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情况。通过小鼠肝脏RNA表达谱芯片的测定,比较分析large S基因及相关变异在动物体内的调控的基因及参与的信号通路。后续相关分子的免疫组化等实验来验证靶分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调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该研究第一部分,人群队列的研究结果显示,2114例HBV慢性感染患者队列,随访的中位时间为8.92年,总共随访18406人年。在随访期间内,共有209例患者发生HCC,发生率为9.89%(209/2114)。经COX回归分析后,我们得出男性患者、高年龄患者、肝硬化、HBV C2基因亚型、未使用抗病毒治疗、高直接胆红素(>7mmol/L)、甲胎蛋白阳性、低白蛋白水平(<35g/L)、低血小板计数(<100×109 g/L)是促进HC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HBV基因组preS区中C3116T和T31C突变促进了HCC的发生发展。在HBV慢性感染者体内,C2为主要基因亚型(73.1%),由C2基因亚型所引起的HCC发生,占83.3%(125/150)。HBV C2基因亚型相关preS变异,如G2950A、G2951A、A2962G、C2964A、A3054T、C3063G、T3069G和A3120T,均促进了HCC的发生。preS区相关变异的组合,如G2950A/G2951A/A2962G/C2964A(mutation 1),促进了HCC的发生(HR 2.51,95%CI,1.10-5.74;P=0.030);联合突变C3116T/T31C(mutation 2)变异也增加了HBV慢性感染患者HCC的发病风险(HR1.57,95%CI,1.07-2.31;P=0.022)。此外,preS2 deletion(>5bp)在使用抗病毒治疗的人群中,促进了HCC发生(HR 2.81,95%CI,1.27-6.22;P=0.011)。课题第二部分,体外实验结果显示,HBV large S基因deletion序列较wild type序列显着提高了细胞增殖能力、软琼脂克隆能力和裸鼠皮下荷瘤能力(P<0.05)。但三种变异型large S序列(mutation 1、mutation 2和deletion)对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细胞转移运动能力没有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染目的基因后,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野生型large S基因主要影响了细胞内基因转录、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进程。Mutation 1、mutation 2和deletion序列与wild type基因比较后发现,三种变异均降低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上调了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基因定量的结果也证实了促进凋亡的相关基因OLR和PMAIP1在变异组中低于wild type组,且抑制凋亡基因BIRC3和BIRC2则在变异组中高于wild type组。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如STAT3信号通路在deletion组中,其表达水平较wild type组高(P=0.027)。Western blot实验的结果显示,STAT3分子的表达水平在三种变异组中高于野生型large S组,但磷酸化后的p-STAT3蛋白表达量在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在STAT3分子抑制剂stattic作用下,各组间的细胞增殖趋于一致。而在STAT3信号通路激动剂IL-6作用下,各组间的细胞增殖能力有显着的提高,并增大了组间差异。相关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三种变异型large S基因与炎症因子,协同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了HepG2细胞的增殖。通过构建好的小鼠模型,发现3种变异型large S基因导致小鼠的生存期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三种变异型基因(mutation 1、mutation 2和deletion)引起小鼠肝脏肿瘤的发生率,较wild type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6.4%(4/11)、57.1%(4/7)、66.7%(4/6),(Ptrend=0.023)。肝脏实物图和H&E染色镜下可见表达HBV large S基因的小鼠肝脏炎症状态明显,肝细胞呈现出水肿、变性;在严重挤压状态下,肝脏特征性结构不明显。肝癌相关特异性分子CK18、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PCNA的免疫组化评分,在mutation 1、mutation 2和deletion组中均较vector组或wild type组显着提高(P<0.05)。小鼠肝脏的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野生型large S基因的表达,调节了细胞凋亡、免疫应激,以及癌症相关相关信号的激活。Mutation 1、mutation 2和preS2 deletion序列的表达后与野生型large S基因比较,这些相关均进一步的上调了小鼠肝脏细胞内炎症与癌症相关基因集,以及癌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小鼠外周血中相关分子ELISA结果显示,炎-癌转化相关细胞因子IL-5、IL-6和IL-12均表现为,wild type组中的表达较vector组高,而三种变异型组较wild type组高。此外,表达三种变异型large S基因的小鼠肝脏中,STAT3和p-STAT3分子的表达评分均较vector组与wild typ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三种large S基因变异,尤其是preS2 deletion可与小鼠体内的炎症状态,共同通过激活IL-6/STAT3相关信号通路,进而促进了HCC的发生发展。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队列研究证实了众多临床指标和HBV基因preS区相关突变是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关preS区的组合突变(G2950A/G2951A/A2962G/C2964A,C3116T/T31C和preS2 deletion),具有促进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CC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三种变异型large S基因,尤其是preS2 deletion序列可通过上调STAT3分子的表达,激活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促进了HCC的发生发展。小鼠模型中,也证实了三种变异型large S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小鼠肝脏炎症、癌症的作用。本课题充分解释了HBV large S基因preS区相关突变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防控HCC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蒋莉[6](2017)在《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地域差别较大。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区之一,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3位。肝癌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已达到共识的病因包括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和丙肝病毒感染(hepatitis C virus,HCV)、黄曲霉毒素的暴露、酒精摄入过多及个体遗传因素等。广西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某些肝癌高发地区存在肝癌家族聚集现象,即在一个家族中发生肝癌的病例数达到2人或2人以上。目前,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肝癌家族聚集与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饮用不洁水源等外因的研究较多,而对内在的遗传因素则所知较少。HLA-G是机体一个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能够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发挥免疫抑制的功能。HLA-G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HLA-G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的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前期研究表明,HLA-G参与了肝炎病毒感染的转归和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广西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选择无癌家族家庭成员作为对照,拟从HLA-G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角度,探讨其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从遗传学角度去寻找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预测指标。2.方法(1)样本收集:以来自广西肝癌高发区11个县区的35个肝癌高发家族中140名家庭成员作为实验组。其中,HBs Ag(+)35名,HBs Ag(-)105名。一级亲属57名,二级亲属39名,三级亲属44名。为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以相同性别、年龄±5岁、相同民族、相同生活环境、相同生活习惯作为配对条件,以140名无癌家族家庭成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IV和肝功能等的检测。排除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排除甲肝、丙肝、戊肝及HIV感染者。所有受试对象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收集完整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外周静脉血10m L,分别注入抗凝(EDTA)管(6ml)和有盖普通无菌干燥管(4ml),进行分装,并保存于-80℃冰箱中。抗凝血用于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干燥管血样离心后留取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s HLA-G抗体的浓度。(2)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测序法检测HLA-G基因多态性:采用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聚合PCR和测序技术对HLA-G基因3’UTR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3142C/G、+3187A/G以及位于HLA-G基因第三外显子的HLA-G*0105N等位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比较不同位点基因型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 HLA-G的水平: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中说明书要求操作,对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中可溶性HLA-G(solube HLA-G,s HLA-G)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与无癌家族家庭成员s HLA-G水平的差异。3.结果(1)HLA-G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检测结果显示:对于HLA-G3’UTR区而言,14bp插入/缺失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和无癌家族家庭成员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69,P=0.01)。相对于+14bp/+14bp基因型来说,-14bp/-14bp基因型可能增加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OR=4.00,95%CI=1.38-11.61,P=0.01);而+14bp/-14bp则不能增加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OR=2.54,95%CI=0.87-7.43,P=0.09)。两组的+14bp、-14bp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c2=7.88,P=0.01),-14bp等位基因与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增加有关(OR=1.70,95%CI=1.17-2.46,P=0.01)。而在本研究中,对于HLA-G+3142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和无癌家族家庭成员组中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c2=2.08,P=0.35;c2=0.28,P=0.60)。+3187A/G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c2=3.35,P=0.19;c2=0.01,P=0.93)。而对于位于第三外显子的HLA-G*0105N的多态性分析发现,在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中,只检测到HLA-G*0105NC/C和C/-两种,并没有发现-/-基因型。在分析HLA-G*0105N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时,发现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并没有显着性差异(c2=0.88,P=0.19;c2=0.73,P=0.39)。(2)s HLA-G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检测结果表明,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血清s HLA-G水平显着高于无癌家族家庭成员(22.83U/ml vs 15.45U/ml,P=0.00)。为排除HBV感染的混杂因素,进一步分析,HBs Ag(+)的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的s HLA-G水平高于HBs Ag(+)的无癌家族家庭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6U/ml vs21.96U/ml,P=0.04);HBs Ag(-)的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的s HLA-G水平高于HBs Ag(-)的无癌家族家庭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U/ml vs12.93U/ml,P=0.00)。而在高发家族中,s HLA-G浓度在HCC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二级亲属和三级亲属中分别为39.84U/ml、19.87U/ml和20.96U/ml。与二级亲属、三级亲属相比,一级亲属的s HLA-G水平显示升高(P=0.00,P=0.00)。s HLA-G的水平在家族中有2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家族中有3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以及家族中有>3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分别为25.89U/ml,27.66U/ml以及22.38U/ml,s HLA-G在三组中浓度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98)。(3)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水平的关系,分析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中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对于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s HLA-G水平在基因型-14bp/-14bp、+14bp/-14bp和+14bp/+14bp个体中的分别为31.41U/ml,24.14U/ml和17.69U/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对于HLA-G+3142C/G位点,s HLA-G水平在基因型C/C、C/G和G/G个体中的分别为34.45U/ml,23.64U/ml和23.93/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对于HLA-G+3187A/G位点,s HLA-G水平在基因型A/A、A/G和G/G个体中的分别为24.14U/ml,27.35U/ml和35.69/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HLA-G*0105N,s HLA-G水平在基因型C/C和C/-基因型分别为27.35U/ml和25.87U/m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7)。4.结论(1)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性有关。而HLA-G+3142C/G、+3187A/G位点和HLA-G*0105N可能不是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2)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外周血中s HLA-G水平升高可能是促进肝癌家族聚集性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3)在本次研究所纳入的人群中,未发现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陈国琪[7](2012)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谢佳新[8](2012)在《乙肝病毒变异及STAT3基因多态性在肝细胞癌发生中交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重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宿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多因素参与的渐进过程。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慢性感染是HCC最主要的危险因素,HBV基因型、HBVDNA滴度、HBeAg状态及HBV基因组变异等都与HCC发生相关。我国HBV感染者占全世界1/3,但是HCC发病数占全球50%以上,以及世界各地华人人群中HCC患病率普遍较高都提示中国人遗传易感性在HC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在HBV致癌和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 STAT3)是重要炎症信号通路JAK/STAT中的关键分子,其基因多态性通过该通路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与HCC的发生相关。HBx蛋白可能通过miRNA激活并影响STAT3的水平,HBx与STAT3在HCC的发生中可能是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HCC相关的HBV变异和STAT3基因多态性及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目的:探讨HBV基因组EnhII/BCP/PC和preS区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B, 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HCC的关系,以及STAT3多态性(rs4796793, rs2293152, rs1053004)与HCC易感性间的关系。分析HCC相关HBV变异与STAT3基因多态性在乙肝阳性HCC发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在群体水平揭示HCC的病毒和遗传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其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并为HCC的病因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12例健康对照、990例非肝癌HBV感染者(316例ASCs、316例CHB、358例LC)及1021例HCC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PCR法鉴定ASCs、CHB、LC、HCC样本的HBV基因型。使用巢式PCR法对四组样本HBV基因组EnhII/BCP/PC和preS区进行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用MEGA5.0和Bioedit7.0进行序列分析比对,检测各位点突变情况。利用荧光探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五组样本的STAT3基因多态性(rs4796793, rs2293152, rs1053004)。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在Internet上进行(http://ihg.gsf.de/ihg/snps.html)。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变异、STAT3多态性与HCC的关系及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相乘交互作用。结果:共有252例ASCs、172例CHB、224例LC、512例HCC样本获得EnhII/BCP/PC区序列。共有130例ASCs、164例CHB、194例LC和460例HCC样本获得preS区基因序列。1. HBV基因组EnhII/BCP/PC和preS区变异“热点”:EnhII/BCP/PC区的nt.1652、nt.1653、nt.1673、nt.1674、nt.1719、nt.1726、nt.1727、nt.1730、nt.1753、nt.1762、nt.1764、nt.1799、nt.1846、nt.1896共14个位点,preS区的preS deletion、preS2start codon、nt.2857、nt.2875、nt.2931、nt.2946、nt.2964、nt.3026、nt.3051、nt.3054、nt.3060、nt.3063、nt.3066、nt.3069、nt.3116、nt.3120、nt.3186、nt.3191、nt.1、nt.7、nt.10、nt.31、nt.49、nt.52、nt.53、nt.76、nt.105、nt.109、nt.135及nt.147共30个位点在HBV B或C型样本中变异频率≥20%,作为本次研究的变异“热点”。2. EnhII/BCP/PC和preS区变异与CHB、LC、HCC的关系:(1)以ASCs作为对照,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在基因型B中,A1762m、G1764m及preS2区12个位点的变异均能增加患CHB、LC、HCC的风险。在基因型C中,G1719m、A1762m、G1764m、A1846m、G1896m、A1m、C7m、C10m、A31m、T49m、A52m、G105m、C109m、A135m、G147m及preS2start codon变异增加患CHB、LC、HCC的风险,而A1652m、C1673m、C3051m、C3063m则能降低ASCs发展为CHB、LC、HCC的风险。(2)以CHB作为对照,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C1673m、A1726m、A1727m、C1730m、G1764m、C1799m、T2857m在C基因型中增加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在B基因型中,C3051m、C76m、preS2start codon变异降低CHB发展至LC的风险。(3)以CHB作为对照,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在C型HBV感染者中,C1653m、T1674m、G1719m、T1753m、A1762m、G1764m、preS deletion、T2857m、C2875m、C2931m、A3120m、A3186m、G3191m、T53m能增加CHB进展为HCC的风险。而nt1726变异在基因型B和C中都降低患HCC的风险。(4)以LC作为对照,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在C型中,C1653m、T1674m、G1719m、T1753m、A1762m、C2875m、C3026m、A3120m、C76m与LC进展为HCC的危险性显着相关。在B和C型中,nt.1673、nt.1726、nt.1727、nt.1730四个位点的变异均能降低LC进展至HCC的风险。(5)以ASCs和CHB作为对照分析HBV变异与LC的关系:发现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在B和C型中,nt.1652、nt.1719、nt.1726、nt.1727、nt.1764、nt.1896及preS2区除preS2start codon、nt.53、nt.76外所有位点变异均是LC的危险因素。(6)以ASCs、CHB、LC作为对照(non-HCC)分析HBV变异与HCC发生的关系: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在C型中,C1653m、T1674m、G1719m、T1753m、A1762m、G1764m、A1846m、G1896m、preS deletion、T2857m、C2875m、C3026m、A3186m显着增加患HCC的风险。除preS2start codon、nt.7、nt.53外,preS2区其他位点上的变异在B和C基因型中均增加HCC的发生风险,而nt.1652、nt.1673、nt.1726、nt.1730、nt.1799五个位点上的变异均降低患HCC的风险。(7)在HBeAg阴性状态下,在HBV C型中,nt.1653、nt.1719、nt.1762的变异增加LC进展为HCC的风险。而nt.1652、nt.1673、nt.1726、nt.1730的变异降低患HCC的风险。HBeAg阴性HCC在nt.1653、nt.1674、nt.1846、nt.1896四个位点的变异频率显着高于HBeAg阳性HCC (P=0.000)。3. HBV变异与HCC和LC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性别、HBeAg阴性、基因型C外,EnhII/BCP/PC区的T1674C/G (AOR=2.03,95%CI=1.34-3.07)、A1762T/G1764A(AOR=2.74,95%CI=1.91-3.94)、G1896A (AOR=2.05,95%CI=1.44-2.92)及preS区的preSdeletion (AOR=1.82,95%CI=1.14-2.91)、preS2start codon变异(AOR=1.99,95%CI=1.20-3.30)、C2875A (AOR=1.98,95%CI=1.17-3.36)、C7A (AOR=4.96,95%CI=2.78-8.84)、C76A(AOR=11.40,95%CI=4.80-27.06)是HCC的独立危险因素。(2)应用相同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LC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除年龄外,EnhII/BCP/PC区的A1762T/G1764A (AOR=2.37,95%CI=1.44-3.91)、G1896A(OR=2.75,95%CI=1.64-4.60)及preS区的preS deletion (AOR=4.96,95%CI=2.20-11.19)、T2857C (AOR=6.98,95%CI=2.47-19.72)、T3026C (AOR=2.15,95%CI=1.12-4.11)是LC的独立危险因素。4. STAT3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间的关系(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携带rs2293152GG基因型显着增加HCC的发病风险(OR=1.30,95%CI=1.02-1.6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携带rs1053004CT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CT+CC)显着增加HCC的发病风险(OR=1.26,95%CI=1.04-1.53; OR=1.22,95%CI=1.02-1.45),同时也显着增加患非肝癌HBV相关肝脏疾病的风险(OR=1.33,95%CI=1.10-1.61; OR=1.26,95%CI=1.05-1.51)。(2)按性别进行分层以后,在男性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携带rs4796793GG基因型显着增加患HCC和非肝癌HBV相关肝脏疾病的风险(OR=1.38,95%CI=1.01-1.88; OR=1.40,95%CI=1.00-1.9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携带rs1053004CT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CT+CC)显着增加男性患HCC的风险(OR=1.27,95%CI=1.03-1.57;OR=1.27,95%CI=1.04-1.55),同时也显着增加患非肝癌HBV相关肝脏疾病的风险(OR=1.33,95%CI=1.07-1.68; OR=1.29,95%CI=1.05-1.60)。在女性中,与健康对照比较,携带rs2293152GG基因型增加HCC的发病风险(OR=2.43,95%CI=1.38-4.29),与非肝癌HBV感染者比较,携带rs2293152GG基因型也增加HCC的发病风险(OR=1.92,95%CI=1.12-3.3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携带rs1053004CC基因型降低女性HCC的发病风险(OR=0.48,95%CI=0.23-0.97)。但是由于女性HCC病例少,此结果还需在大样本中进行验证。(3)按HBV基因型进行分层以后,在C型样本中,以rs2293152CC基因型作为对照,与非肝癌HBV感染者比较,携带GG基因型增加HCC的发病风险(OR=1.67,95%CI=1.17-2.36)。5. STAT3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变异及基因型的交互作用(1) rs2293152多态性与EnhancerII/BCP/PC区HBV变异交互作用:经年龄、性别等因素校正后,分别以rs2293152CC及T1674C/G、A1762T/G1764A、G1896A的野生型作为对照,发现rs2293152GG分别与C/G1674、T1762/A1764、A1896变异同时作用在C型HBV感染者中显着增加HCC发病风险(OR=3.27,95%CI=1.26-8.44;OR=7.61,95%CI=3.02-19.13; OR=4.63,95%CI=2.01-10.66),但是rs2293152多态性与T1674C/G、A1762T/G1764A、G1896A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2) rs1053004多态性与EnhancerII/BCP/PC区HBV变异交互作用:经年龄和HBV基因型校正后,分别以rs1053004TT与T1674C/G、A1762T/G1764A、G1896A野生型作为对照,发现rs1053004CT分别与C/G1674、T1762/A1764变异同时作用在男性中显着增加HCC发病风险(OR=2.17,95%CI=1.17-4.03; OR=2.91,95%CI=1.67-5.06),且rs1053004多态性与T1674C/G在HCC发生发展中具有相乘交互作用(OR=2.53,95%CI=1.10-5.78)。在女性中,rs1053004CT分别与C/G1674、T1762/A1764、A1896变异同时作用显着增加HCC发病风险(OR=2.97,95%CI=1.06-8.33; OR=4.54,95%CI=1.76-11.72; OR=2.79,95%CI=1.21-6.43),但是不存在交互作用。(3) HBV基因型与STAT3基因多态性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以HBV基因型B和rs4796793CC作为对照,经年龄、性别和HBeAg状态校正后,HBV C型与rs4796793GG共同作用显着增加HCC风险(OR=1.77,95%CI=1.04-3.01);以基因型B和rs2293152CC作为对照,HBV C型与rs2293152GG共同作用显着增加HCC风险(OR=3.22,95%CI=1.79-5.81);以基因型B和rs1053004TT作为对照,HBV C型与rs1053004CT共同作用显着增加HCC风险(OR=1.79,95%CI=1.14-2.82)。但是,HBV基因型与rs4796793、rs2293152、rs1053004之间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1.年龄、男性、HBV基因型C、HBeAg阴性、T1674C/G、A1762T/G1764A、G1896A、preS deletion、preS2start codon变异、C2875A、C7A、C76A是HBV相关HCC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A1762T/G1764A、G1896A、preS deletion、T2857C、T3026C是LC的独立危险因素。3.携带rs2293152GG基因型增加HCC患病风险,rs1053004CT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与HBV慢性感染相关。在男性中,STAT3-1697GG基因型及rs1053004CT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与HBV慢性感染相关;在女性中,携带rs2293152GG基因型增加HBV慢性感染及感染后致HCC的风险,但是需要更大样本量验证。4. rs2293152GG基因型增加C型HBV感染者发生HCC的风险。5. T1674C/G变异与rs1053004多态性在男性HCC发生过程中存在显着的相乘交互作用。
陈国琪[9](2009)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赵文利[10](2008)在《Th极化关键基因TBX21和TIM-1与甲/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我国肝病临床资源丰富。与西方国家以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为主的慢性肝病谱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相关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肝病类型。同时,丙型、甲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不容忽视,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的优势疾病资源。同时,随着诊断方法和重视程度的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就诊率和诊断率不断上升。自身免疫疾病存在显着的种族差异(发病率、临床表现),如中国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其他系统自身免疫疾病者少见,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易感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鉴定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的认识并不充分。对于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这类常见复杂疾病,基于病例-对照设计的遗传关联研究的广泛使用,通常根据生物学功能选择候选基因进行遗传变异与疾病关联的检测。T辅助细胞(Th)极化在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T-bet(由TBX21基因编码)和TIM-1分子是Th细胞极化的关键分子,在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发病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bet属于T-box转录因子家族,是调节Th细胞分化的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也是CD8+初始T细胞分化为CTL的关键调节因子。T细胞T-bet蛋白水平的下降与机体对一些病毒感染的反应性降低有关,例如HIV感染以及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WHV)感染;而T细胞T-bet蛋白水平的升高与炎症反应的结局相关,例如Th1介导的肠炎及肝损伤。人类T-bet蛋白由TBX21基因编码,其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位于启动子区。T-1993C位点变异影响TBX21基因的转录活性。T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黏蛋白样结构蛋白1(T cell immunoglob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1,TIM-1)是一种膜表面糖蛋白,表达于CD4+T辅助细胞表面,影响CD4+T辅助细胞发生Th1/Th2极化的关键时期。其在活化的Th2细胞表面高表达,作为共刺激分子,诱导Th2活化增殖。与此同时,TIM-1也是目前已知的甲型肝炎病毒进入细胞的唯一受体。人群中TIM-1基因存在多态性,其外显子4编码的粘蛋白结构域存在插入缺失变异。目的:TBX21和TIM-1基因遗传变异与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关系值得探讨。本研究基于医院和社区收集病例对照,采用生物学功能候选基因-遗传关联策略,进行Th细胞极化关键基因TBX21和TIM-1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有:1.在本单位以前的样本库基础上,新收集到1758份人群样本,其中包括男性1241人,女性517人,涵盖了正常对照人群、慢性HBV感染者/自限性清除者、甲型肝炎显性感染患者、隐性感染者、HAV标志物全阴性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等临床分组,成功提取DNA。完成新收集到的1758份样本相关病史资料查阅和资料的录入,并对我所前期工作中收集到的4700余例病人病史资料进行完善。对上述病史资料进行整理,剔除重复,获得包括完整病史资料、血DNA和血清的样本4181人份,完成了DNA提取及Panel制作。2.对dbSN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的TBX21基因的8个SNP位点,T-1993C、T-1514C、G-1499A、C99G、T1298C、G6547A、T7725C、T9903C,在我们的代表性样本中进行了测序验证及分型方法探索。3.对TIM-1基因外显子4多态性进行了克隆-测序发掘,构建了单倍型,并摸索了157MVTTT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GeneScan分型方法。4.选择了TBX21基因T-1993C和TIM-1基因157MVTTTP插入缺失多态位点,对正常对照人群、慢性HBV感染者/自限性清除者、甲型肝炎显性感染患者、隐性感染者、HAV标志物全阴性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了基因分型及疾病关联分析。结果:主要研究结果有:1.重庆人群中,TBX21基因外显子区和启动子区的最高频多态位点是T-1993C,国外报道的G-1499A和T9903C位点频率极低(等位频率< 1%)。2.重庆人群中,TIM-1基因外显子4有高度多态性,主要单倍型有4种。3.以无症状携带者为对照,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慢性HBV感染疾病进程无显着关联。以隐性感染者为对照,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HAV感染疾病状态无显着关联。4.以慢性HBV感染者为对照,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HBV自限性清除存在显着的关联(χ2 = 20.4, P = 0.0000063);启动子区单倍型-1993T-1514T显着降低慢性HBV感染的风险(P = 0.000017, OR = 0.46, 95% CI 0.32~0.65)。5.以献血员为对照,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存在显着关联,-1993T等位与自身免疫性肝炎显着相关(χ2 = 13.7, P = 0.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1993T/T纯合子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风险度显着升高(P=0.00043,OR=0.26,95%CI=0.12~0.55)。6. TIM-1基因157MVTTTP插入缺失多态位点对HBV感染、HA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风险度没有显着影响。结论:我们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HBV自限性清除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联。根据文献报道,疾病关联的T-1993C位点是TBX21基因启动子的潜在调节性SNP位点,其遗传变异影响TBX21基因的转录活性,-1993C等位的转录活性较强。有关TBX21基因T-1993C位点与HBV自限性清除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及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甲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齐墩果酸-C3位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及缩略语说明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流感及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
1.1.1 流感的流行性及危害 |
1.1.2 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命名 |
1.1.3 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及突变机制 |
1.2 流感的预防与治疗 |
1.3 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
1.3.1 RNA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2 H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天然产物五环三萜抗病毒研究进展 |
1.4.1 五环三萜的分类 |
1.4.2 五环三萜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齐墩果酸-C3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主要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分析测试条件 |
2.3 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
2.3.1 设计思路 |
2.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4 实验结果 |
2.5 实验讨论 |
2.5.1 环加成反应 |
2.5.2 官能团保护与脱保护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抗流感病毒活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主要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
3.3.1 设计思路 |
3.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A/WSN/33(H1N1)流感病毒的滴度测定 |
3.4.2 化合物对MDCK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3 化合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初筛结果 |
3.5 实验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齐墩果酸-C3糖缀合物抗流感病毒机制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主要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设计思路及方法 |
4.3.1 设计思路 |
4.3.2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血凝抑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合成并制备了24种OA-C3糖缀合物 |
5.2 抗流感病毒活性评价 |
5.3 机制研究及靶点验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合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 |
(2)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RNA病毒的研究概况 |
1.1 小RNA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1.2 小RNA病毒的生命周期 |
2 小RNA病毒3C蛋白的研究概况 |
2.1 3C蛋白的结构和生物特性 |
2.2 3C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
3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概况 |
3.1 鸭肝炎病毒的分类 |
3.2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和基因组结构 |
3.3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 |
3.4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
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活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病毒与菌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引物 |
1.4 试剂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
2.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酶活性检测 |
2.4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抑制剂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重组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表达 |
3.4 重组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活性检测 |
3.5 重组3C蛋白的抑制剂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翻译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药物抑制试验 |
2.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2.3 瞬时转染真核表达载体 |
2.4 SUnSET嘌呤霉素标记法检测蛋白合成 |
2.5 细胞活性检测 |
2.6 3C蛋白兔抗血清的制备 |
2.7 3C蛋白鼠抗血清的制备 |
2.8 免疫印迹实验 |
2.9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兔抗血清的制备 |
3.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鼠抗血清的制备 |
3.4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真核表达 |
3.5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在细胞内定位 |
3.6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水解活性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
3.7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 |
3.8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宿主翻译所需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的水解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引物 |
1.3 实验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鸭PABP蛋白的表达 |
2.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鸭PABP蛋白的水解 |
2.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鸭PABP蛋白水解位点的鉴定 |
2.4 PABP蛋白对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
3 试验结果 |
3.1 重组PABP蛋白的表达 |
3.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与PABP蛋白的相互作用 |
3.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对PABP蛋白水解位点的鉴定 |
3.4 PABP蛋白对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参与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引物 |
1.3 实验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DNA ladder检测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
2.2 qRT-PCR检测凋亡因子的mRNA水平 |
2.3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与细胞凋亡 |
3 试验结果 |
3.1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
3.2 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诱导细胞凋亡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鸭肝炎病毒致弱及诱导成鸭免疫发生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鸭肝炎病毒概述 |
1.1.1 病原学分类 |
1.1.2 流行病学 |
1.1.3 鸭肝炎病毒的培养特性 |
1.1.4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
1.1.5 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
1.2 微RNA病毒在宿主细胞的生活史 |
1.2.1 微RNA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1.2.2 病毒衣壳蛋白与细胞黏附 |
1.2.3 IRES介导的病毒基因组翻译过程 |
1.2.4 多聚蛋白的切割机理 |
1.2.5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机制 |
1.3 微RNA病毒的非结构蛋白介导的免疫损伤 |
1.3.1 微RNA病毒对先天性免疫反应的损伤 |
1.3.2 微RNA病毒对蛋白转运和抗原递呈的抑制作用 |
1.3.3 微RNA病毒抑制宿主细胞基因的表达 |
1.4 病毒诱导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
1.4.1 先天性免疫应答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
1.4.2 免疫细胞类型 |
1.4.3 免疫应答发生机理 |
1.4.4 细胞因子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鸭肝炎病毒在鸡胚致弱机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毒株基因序列及宿主基因序列 |
2.1.2 野毒株和弱毒株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
2.1.3 弱毒株RSCU偏性与鸡和鸭tRNA基因拷贝数、RSCU相关性分析 |
2.1.4 野毒株和弱毒株多重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2.1.5 野毒株和弱毒株5'UTR和3'UTR二级结构预测 |
2.1.6 野毒株和弱毒株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1.7 强毒株和弱毒株非结构蛋白在鸭肝脏肾脏的比较分析 |
2.1.8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HAV强毒株在鸡胚传代的过程中密码子偏性分析 |
2.2.2 强弱毒株密码子偏性及SNPs位点分析 |
2.2.3 弱毒株RSCU偏性与鸡和鸭的tRNA基因拷贝数、RSCU相关性分析 |
2.2.4 鸡和鸭的ADAT_2在外显子、一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上的差异分析 |
2.2.5 DHAV野毒株5'UTR而非3'UTR发生了明显的二级结构变异 |
2.2.6 DHAV野毒株和弱毒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三级结构差异分析 |
2.2.7 强弱毒株在鸭肝脏和肾脏中的蛋白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2.3.1 DHAV弱毒株密码子偏性改变与宿主密码子使用频率相关 |
2.3.2 DHAV弱毒株5'UTR和3'UTR二级结构变异对病毒适应的影响 |
2.3.3 DHAV弱毒株氨基酸替换在病毒适应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弱毒疫苗在成年母鸭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DHAV基因组的提取和鉴定 |
3.1.2 DHAV-3D基因片段的扩增 |
3.1.3 pGEM-T-3D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3.1.4 pGEM-T-3D体外转录获得RNA模板和纯化 |
3.1.5 DHAV检测标准曲线的构建 |
3.1.6 成年母鸭免疫方案 |
3.1.7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 |
3.1.8 组织样本RNA提取与qPCR检测 |
3.1.9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方法的建立 |
3.2.2 在血液、大脑和内脏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
3.2.3 在消化道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
3.2.4 在生殖道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
3.2.5 在免疫器官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
3.2.6 在各器官的动态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弱毒疫苗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成年母鸭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毒株、抗体 |
4.1.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4.1.3 组织采集和处理方法 |
4.1.4 组织包埋及切片 |
4.1.5 间接免疫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弱毒疫苗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最优免疫组化条件的确定 |
4.2.2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肝脏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3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脾脏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4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肺脏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5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肾脏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6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脑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7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胰腺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8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哈氏腺中动态分布规律 |
4.2.9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胸腺中动态分布规律 |
4.2.10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法氏囊中动态分布规律 |
4.2.11 衣壳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在回肠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12 衣壳蛋白在消化道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13 衣壳蛋白在生殖道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2.14 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规律 |
4.3 讨论 |
4.4 小节 |
第五章 弱毒疫苗对成年母鸭血液、内脏及免疫器官的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5.1.2 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 |
5.1.3 组织cDNA模板的制备 |
5.1.4 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各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
5.1.5 免疫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弱毒疫苗对血液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2 弱毒疫苗对肝脏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3 弱毒疫苗对脾脏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4 弱毒疫苗对肺脏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5 弱毒疫苗对肾脏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6 弱毒疫苗对哈氏腺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7 弱毒疫苗对胸腺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8 弱毒疫苗对法氏囊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5.2.9 弱毒疫苗诱导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比较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弱毒疫苗对成年母鸭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抗体 |
6.1.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6.1.3 组织采集和处理方法 |
6.1.4 组织包埋及切片 |
6.1.5 间接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检测DHAV衣壳蛋白与成年母鸭T细胞的相互作用 |
6.1.6 DHAV衣壳蛋白和CD4~+或CD8~+检测的判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弱毒疫苗诱导免疫器官中T细胞免疫的规律 |
6.2.2 弱毒疫苗诱导成年母鸭内脏器官及大脑T细胞免疫的规律 |
6.2.3 弱毒疫苗诱导成年母鸭消化道T细胞免疫的规律 |
6.2.4 弱毒疫苗诱导成年母鸭生殖道T细胞免疫的规律 |
6.2.5 弱毒疫苗诱导成年母鸭T细胞免疫的规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弱毒疫苗对成年母鸭体液免疫和黏膜IGA免疫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胆汁IgA的提取 |
7.1.3 胆汁IgA免疫球蛋白纯度鉴定 |
7.1.4 兔抗鸭胆汁IgA的IgG制备 |
7.1.5 兔抗鸭胆汁IgA的IgG粗提 |
7.1.6 兔抗鸭胆汁IgA的IgG纯化 |
7.1.7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7.1.8 血清和组织采集及处理方法 |
7.1.9 检测抗DHAV特异性SIgA、IgG和IgM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胆汁IgA的分离鉴定 |
7.2.2 兔抗鸭胆汁IgA的IgG分离鉴定 |
7.2.3 弱毒疫苗诱导血清IgM、IgG和IgA动态变化规律 |
7.2.4 弱毒疫苗诱导消化道IgA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 |
7.2.5 弱毒疫苗诱导生殖道IgA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 |
7.2.6 弱毒疫苗诱导肺脏IgA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 |
7.2.7 弱毒疫苗诱导免疫器官IgA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 |
7.2.8 弱毒疫苗诱导黏膜组织及免疫器官IgA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全文总结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交叉中和基因A型和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鸭甲肝病毒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1 鸭甲肝病毒的分类及流行情况 |
1.1 鸭甲肝病毒的分类 |
1.2 鸭甲肝病毒的流行情况 |
2 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3 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3.1 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
3.2 McAb在 DHAV诊断中的应用 |
3.3 McAb用于DHAV感染机制的研究 |
3.4 McAb用于DHAV防治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材料 |
1.1 病毒株及血清 |
1.2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仪器设备 |
1.5 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抗原表位肽的设计 |
2.2 抗原表位肽的合成和偶联 |
2.3 免疫抗原制备及动物免疫 |
2.4 细胞融合 |
2.5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6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
2.7 杂交瘤细胞株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
2.8 小鼠腹水的制备 |
2.9 腹水抗体效价的测定 |
2.10 腹水中Mc Ab活性的鉴定 |
2.11 McAb体亚型鉴定 |
2.12 McAb特异性鉴定 |
2.13 McAb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鉴定 |
3 结果 |
3.1 设计合成的抗原肽 |
3.2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结果 |
3.3 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效价 |
3.4 McAb交叉反应性鉴定结果 |
3.5 McAb亚型鉴定结果 |
3.6 McAb的特异性 |
3.7 McAb杂交瘤细胞稳定性鉴定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交叉中和DHAV-A和DHAV-C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1 材料 |
1.1 病毒株和细胞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DHAV半数致死量(ELD50)的测定 |
2.2 McAb的制备 |
2.3 McAb对 DHAV-A和 DHAV-C在鸭胚中增殖的影响 |
2.4 McAb中和效价的测定 |
2.5 McAb对 DHAV感染雏鸭的预防效果测定 |
3 结果 |
3.1 DHAV半数致死量的计算 |
3.2 McAb对 DHAV在鸭胚中增殖的影响 |
3.3 McAb的中和效价 |
3.4 McAb预防效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乙肝病毒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促进HCC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
慢性HBV感染人群队列中large |
S基因相关变异与患者HCC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相关研究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
HBV |
large |
S基因及变异在体内体外实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
(6)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
HL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 背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方法 3. |
结果 4.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
HLA-G蛋白表达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 背景 1 |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
方法 3 |
结果 4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
HLA-G基因多态性对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sHLA-G表达的影响 背景 1.研究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
(8)乙肝病毒变异及STAT3基因多态性在肝细胞癌发生中交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
材料与方法 一、 |
实验材料 二、 |
研究对象 三、 |
研究方案 第三章 |
结果 一、 |
预实验结果 二、 |
乙肝病毒变异与乙肝相关肝脏疾病的关系 三、 |
STAT3 |
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四、 |
STAT3 |
基因多态性与 |
HBV |
变异及其基因型的交互作用 第四章 |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一、 |
结论 二、 |
创新点 三、 |
下一步研究计划 前期研究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一、 |
发表论文 二、 |
获奖情况 三、 |
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
(10)Th极化关键基因TBX21和TIM-1与甲/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Th 极化关键基因TBX21 和TIM-1 与甲/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TBX21 和TIM-1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 |
第一节 乙型肝炎样本的收集、整理及模板的制备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TBX21 基因多态位点筛选、分型方法建立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重庆人群TIM-1 基因外显子4 多态性发掘、单倍型构建及分型方法建立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节 TBX21 和 TIM-1 基因多态性与HBV 感染的关联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TBX21 和TIM-1 基因多态性与甲型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TBX21 和TIM-1 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病毒性肝炎的遗传因素研究及遗传关联分析方法学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英文论着 |
四、甲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墩果酸-C3位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D]. 李唯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3C蛋白的水解酶功能研究[D]. 孙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鸭肝炎病毒致弱及诱导成鸭免疫发生机制初探[D]. 欧旭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4]交叉中和基因A型和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D]. 刘燕.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乙肝病毒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促进HCC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 李自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6]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D]. 蒋莉.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7]《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2(12)
- [8]乙肝病毒变异及STAT3基因多态性在肝细胞癌发生中交互作用的研究[D]. 谢佳新. 第二军医大学, 2012(09)
- [9]《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12)
- [10]Th极化关键基因TBX21和TIM-1与甲/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遗传关联研究[D]. 赵文利.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