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偃麦草属是小麦的近缘属种,该属含有抗小麦白粉病,锈病,黄矮病等多种抗病基因,并且抗逆性好,繁殖能力强,是小麦的优质基因库,广泛用于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小麦谷蛋白是重要的储藏蛋白,对小麦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小麦优质品种选育与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对76份来自世界各地偃麦草材料的谷蛋白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过与中国春和川育12做比较,实验材料谷蛋白亚基条带不是很丰富,与小麦相比类型上有变异,大致可以分为9种类型,其中最多的亚基类型是2*,占29.3%。根据材料来源最多的温带大陆型气候分析,亚基类型最多的是1*,占29.8%。除此之外产生了一些新的亚基组合方式,比如5*+12*,2*+10*等。并且无高分子谷蛋白的材料比例也很多,高达15.8%。这些遗传的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多元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基因组重复序列pDb12H作探针,对来自于中东的伊朗、土耳其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以及北亚的俄罗斯等国家10个中间偃麦草居群材料进行了原位杂交分析。探针pDb12H在中间偃麦草居群的14条Js染色体,其中8条染色体上除端部和着丝点以外的所有区域有很强的杂交信号,6条染色体在着丝粒周围也有强烈的信号。我们发现在供试10个中间偃麦草居群中,7个居群有14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均有杂交信号,说明虽然在不同地区生长中间偃麦草Js染色体组具有一定保守性。相比之下,来自伊朗的材料变异最大,原位杂交显示材料PI401177的杂交信号在13条染色体上还有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具有杂交信号。PI440048则在15条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其中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有信号。PI401228有14条有信号,但其中有一条染色体的短臂有杂交信号,这些单个染色体臂上具有pDb12H杂交信号说明中间偃麦草在基因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组。结果表明位于禾谷类植物起源中心的中间偃麦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选择作为小麦远缘杂交和牧草育种的供体种质资源。E染色体组是偃麦草属的基础,由此基础上生成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十倍体的物种,在这个属种中,六倍体中间偃麦草在育种方面的应用最有价值。现多认为认为六倍体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基本组型是Js,J,St组成或者是Ee,Eb,St组成。本研究通过建立二倍体fosmid文库,筛选出含有类似玉米反转录反转座子CRM的单克隆3个,NO41,NO73和NO97。将NO41和NO73制成探针,分别杂交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十倍体得,二倍体和四倍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有杂交信号,而在六倍体中,42条染色体有信号的有28条,其中,含有强信号14条。这可能是因为St和E组可能在进化中存在相互协调整合。在十倍体中,有28条染色体有信号,其他没有,这说明十倍体偃麦草可能的来源不是六倍体中间偃麦草而是示六倍体灯芯偃麦草。综上,偃麦草属无论从蛋白质水平还是基因组水平上看都有丰富的多样性,是适合用作小麦改良的优良品种。中间偃麦草的和十倍体偃麦草的基因组形成还有一定的争议,本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可能来源的推测验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偃1号偃麦草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 [2].中间偃麦草种质改良及基因组学育种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6)
- [3].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中233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4].毛稃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原与草坪 2011(05)
- [5].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08-738的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6].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07)
- [7].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J]. 作物学报 2013(06)
- [8].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5)
- [9].偃麦草属3种植物种子形态解剖结构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20(02)
- [10].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小麦中长穗偃麦草的基因[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1)
- [11].中间偃麦草苗期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12].牧草新品种农菁7号偃麦草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4)
- [13].旱盐胁迫对10份偃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4].中间偃麦草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1)
- [15].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5)
- [16].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代换系的鉴定与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3)
- [17].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业科学 2011(07)
- [18].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 草业科学 2009(08)
- [19].百萨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1)
- [20].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5)
- [21].不同盐胁迫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1)
- [22].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 种子 2016(10)
- [23].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交种抗旱性评价[J]. 草业科学 2010(12)
- [24].简单重复序列(AAG)_5在百萨偃麦草染色体上的分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6)
- [25].基于RNA-seq技术开发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 [26].基于RNA-seq的百萨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6)
- [27].偃麦草冬季非质体蛋白抗冻活性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1)
- [28].小麦抗赤霉病利器——他山之石[J]. 植物学报 2020(02)
- [29].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和SSR标记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30].毛偃麦草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