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五里铺小学744399
摘要: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学习认真踏实,积极主动,上课注意力集中,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反之,学习上不思进取,懒于作业,旷课逃学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通过调查每一个个案,深入分析形成不良学习态度的各种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策略,解决小学生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良好学习态度策略
一、什么是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学习认真踏实,积极主动,上课注意力集中,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反之,学习上不思进取,懒于作业,旷课逃学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二、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更对学生正确价值观、良好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旨在解决学生厌学、懒于作业、不爱读书等问题,培养学生乐学、勤学、爱读的良好学习态度,以此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他们日后独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与学生自身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及行为密不可分。所以,应首先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问题。学生认识到良好态度对学习的重大作用,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种积极情感作用下容易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慢慢就会克服掉不良的学习情绪,形成新的良好的动力定型。好的态度形成了,学习成绩必然随之而得到提高,也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做好支持,打好基础。
四、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1.激发兴趣,树立自信,从爱学到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首先要对学习产生兴趣,才可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另外,自信也很重要,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关键。曾有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很不理想,对自己和数学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导致态度消极,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经班主任老师引导,从树立自信开始,从简单的基础知识辅导开始,慢慢地有了进步,从不及格到及格,从及格到优秀,最后也被同学选为数学科代表。现在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数学也有了兴趣,学习态度显然改变了好多,爱学习了,从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严格要求,动之以情,从良好习惯抓起。“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主要是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三方面展开,抓住小事进行训练,让学生一点一滴地感受成功的喜悦。其次,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从按时上下课入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小事不请假等,让学生准确把握作息时间。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3.强化训练,循序渐进,从课堂常规做起。首先,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做好笔记;不懂就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同学发言时要仔细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其次,做到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做到: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今日功课今日毕,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洁净;作业前看清楚题目要求,复习有关内容,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错题及时订正。这些课堂常规要求在课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多指点,多引导,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规范的课堂学习态度。
4.善于阅读,激励上进,在榜样和学习中改变。读书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学习榜样,提高上进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书籍中模仿名人,学习榜样,如闻鸡起舞、悬梁刺骨等勤学故事,足以激励学生向其看齐。其次,有了读书积累,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数学审题和语文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从而影响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有意指导学生阅读,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习惯,从书中学,在读中想,在想中提高,树立理想,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意义,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不甘落后,美好的理想方可实现。
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需要教师每天持之以恒地督促和引导。同时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相信只要双管齐下,每一位学生都会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峦重视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J].广东教育,1983,12。
[2]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