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文摘要

人类自从进入政治社会以来,政治社会化就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赖以传承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及维持政治体系的重要的现实政治过程。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向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扩张,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对上网者一网民这一新的人类社群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带来深刻影响。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接触不到的政治信息在网络中影响着网民的政治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社会化的成果,影响到网民对主流政治文化信息的选择性内化、吸收和认同。随着国内学术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日益活跃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网络政治社会化的问题。本文在对比了其他群体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后,运用定性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并结合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知识先是界定了互联网和网民的含义及其特征,然后重点界定了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并分析了网民政治社会化的特征。本文既看到了互联网给网民政治社会化带来的机遇,同时也看到了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并给予负面影响的成因分析。在论文的最后,针对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从积极引导网民的政治信息获取、创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虚实结合规范网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传统政治思想教育方法与网络媒介形式相结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规范网民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是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政治社会化理论与时俱进的体现,这不仅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同时也关系到当今政府能否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否更好的在网络社会中引导网民的政治行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
  • 1.2.2 网民的界定
  • 1.2.3 网民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性分析方法
  • 1.3.2 文献研究方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难点
  • 第2章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分析
  • 2.1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及内容
  • 2.1.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 2.1.2 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 2.2 网民的含义及现状
  • 2.2.1 网民的含义
  • 2.2.2 网民的现状
  • 2.3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 2.3.1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 2.3.2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 2.4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分析
  • 2.4.1 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交流媒介和平台
  • 2.4.2 网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时空聚缩
  • 2.4.3 网民政治社会化中网民主体性特征突出
  • 2.4.4 网民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 2.4.5 网民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以潜移默化的引导为主
  • 第3章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 3.1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 3.1.1 互联网激发网民的参政意识
  • 3.1.2 互联网促进网民政治社会化的持续进行
  • 3.1.3 互联网有助形成新的政治文化
  • 3.1.4 互联网促进全民性参政议政的进程
  • 3.2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
  • 3.2.1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 3.2.2 网民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4章 规范网民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对策
  • 4.1 创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
  • 4.1.1 严密监控网络政治类信息动向
  • 4.1.2 加大对网络政治文化的监督力度
  • 4.1.3 完善网络法规规范网民的政治参与活动
  • 4.2 积极引导网民的政治信息获取
  • 4.2.1 丰富和优化网络信息资源
  • 4.2.2 积极宣传主流政治文化
  • 4.2.3 加强主流政治文化的网上传播优势
  • 4.3 探索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工作方法的结合点
  • 4.3.1 建立电子政府引导网民政治社会化进程
  • 4.3.2 正确利用各种网络政治媒介形式促进网民政治社会化
  • 4.4 增强网民的自身素质,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 4.4.1 增强网民政治知识学习,加强政治鉴别力
  • 4.4.2 引导网民政治心理和政治人格的健康发展
  • 第5章 结论
  • 5.1 网民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成果
  • 5.1.1 对网民政治社会化内涵的界定和特征分析
  • 5.1.2 分析了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 5.2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教育探究 2011(04)
    • [2].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 区域治理 2019(40)
    • [3].政治社会化视域下课程改革的伦理诉求[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1)
    • [4].宗教、政治社会化失灵与东亚政治转型:对韩国的个案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 新西部 2018(36)
    • [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作用探析[J]. 黑河学刊 2019(01)
    • [7].浅析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危害及应对路径[J]. 现代交际 2019(06)
    • [8].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涵、现状及优化路径[J]. 青少年学刊 2019(02)
    • [9].新媒体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及其应对[J].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 [10].传统科举制度化对当代政治社会化的启示[J]. 新西部 2019(14)
    • [11].陆地边疆地区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02)
    •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优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13].“数字之道”: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化路径[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7)
    • [14].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化路径[J]. 新西部 2018(17)
    • [15].我国政治社会化的新特点及其调适机制的构建——基于904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 [16].“全员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2)
    • [17].身份认同与制度制定权:反政治社会化行为的解释机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8].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基于武汉三所高校的调查[J]. 黑河学刊 2018(05)
    • [19].个体政治社会化——教育政治功能新视角[J]. 林区教学 2017(07)
    • [20].中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比较研究[J]. 林区教学 2017(12)
    • [21].在新一代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J]. 当代传播 2016(06)
    • [22].政治社会化与“中国体验”[J]. 社会科学论坛 2016(11)
    • [23].社会治理视野下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研究[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 [24].“互联网+”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范式革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5].少先队组织中的同伴群体对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 商 2016(05)
    • [26].政治社会化:关于大学教育功能的若干思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7].浅析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机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3)
    • [28].论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激发[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 [29].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对策[J]. 科技展望 2014(20)
    • [30].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05)

    标签:;  ;  ;  

    互联网对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