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脊柱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护士工作站前移,脊柱外科,优质护理服务
脊柱前移论文文献综述
董秋萍[1](2015)在《护士工作站前移在脊柱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站前移在脊柱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实施护士工作站前移前、后专科护理质量监控指标的不良例数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后脊柱外科护理质量监控指标的不良例数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工作站前移显着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27期)
刘熹,刘浩,赵小丹[2](2012)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矫正少儿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初步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 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向方会,廖灯彬,左建容[3](2007)在《10例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进行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做好心理康复指导、饮食及用药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术后体位训练、脊髓功能观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及详尽的出院指导。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员早期康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07年01期)
脊柱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 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柱前移论文参考文献
[1].董秋萍.护士工作站前移在脊柱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
[2].刘熹,刘浩,赵小丹.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矫正少儿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初步结果[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
[3].向方会,廖灯彬,左建容.10例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伴严重后凸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华西医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