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1000
摘要:工程的施工管理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价成本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工程的施工。另外,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应该构建出完善的管理方案,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正确分析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而构建出精细化的方案,采用相应的策略,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监管
建筑工程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管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还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各个施工环节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要有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一定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施工流程,比方说,推迟施工时间、对建筑主体结构安全产生威胁等。因此,为了防止此种现象出现,建筑企业应该要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提高本身的责任意识,落实好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统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以此来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而且还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其中,如何基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与服务质量来减少负面影响是重中之重,因此,应该与资源以及成本管理模式相结合来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增强其适应性,并合理应用文化、技术与智慧精华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工程的管理效率,就应该将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仍然较低,从而不仅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缺乏管理意识
由于建筑行业比较特殊,因此,一旦施工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低,未能充分了解此项工作,就可能大大降低工程的管理水平。一般来讲,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基本都从事过建筑施工工作,相对来说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再加上有关工作的管理意识较低,因此,造成了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进而难以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由于工程的管理者并未充分了解各项施工技术,因此,加大了管理难度,从而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有关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未全面落实监理工作
就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言,要想保证工程能够按时施工,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就一定要对施工监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监理在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却往往会出现监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从而既延长了施工周期,同时还降低了施工管理效率。另外,尽管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中构建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将其得以全面落实,从而影响到了监理水平。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建筑工程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建筑领域的迅猛发展,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化成了建筑工程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招聘、培训和留住人才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建筑工程人员,从而能够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构建出与实际相符合的奖励制度;并针对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在施工中为其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这样既能够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能够提升其精细化管理意识,进而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效率;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人员本身的能力。
2.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材料的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所以,建筑单位应该立足于材料管理的每个环节来实施精细化管理,通常情况下,施工材料主要涉及到选购、现场保存和适时应用这三个流程。首先,材料采购精细化管理就是指精细选取材料,应该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且在保证其材料选取与施工以及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前提下,符合材料价格与工程预算要求,最后根据材料审批的有关流程来作出批示。这些精细化措施既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采购成本,以防浪费。再次,材料专员应该按照工程需求来核算材料用量,根据各个施工环节的材料用量来采购,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不堆积材料,以此来确保材料的安全性能,减少材料的管理支出。最后,在施工阶段,应该按照施工技术的特点,安排相应的人员负责管理收发、保管和投放使用材料。必须精细安排上述工作环节,才能够确保材料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使用,进而为工程质量提供了质量保证。
3.施工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设备直接决定着各项施工技术能否在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得以顺利实施,是施工单位的核心。由于施工设备体积非常大,成本较高,因此,有关部门在采购,维修以及保管维护施工设备时,应该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以此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进而能够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精细化的设备管理流程体现如下:首先,将每台设备的采购时间、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和使用参数进行详细记录;其次,妥善保管设备的维修时间,元件更换的具体事宜和设备使用说明等方面的资料,从而能够为工程人员的后续使用查证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还应该事先将有关批示工作落实好,审批通过后才可以正式在施工现场使用。此外,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还涉及到了各种设备小件的管理,例如:用料具,工器具等。工程部统一负责购置和保管这些小件设备,如果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使用,就应该向工程部递交申请。就设备的租赁而言,精细化管理规定工程部必须详细记录各种设备的进出,要是个人需要租赁设备,就应该附上租赁协议,并标明归还时间和设备损坏赔偿等有关事项。由施工队伍收取的租赁和赔偿费用,一定要出具相关凭证,每月由财务部门来核实和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来管理以上环节,统一设备使用流程,不仅确保了设备的安全使用,而且还节约了设备方面的施工成本。
4.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质量不仅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根本目标,而且还是施工单位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最终成果。确定完工程施工图纸后,施工和技术负责人应该组织全部施工人员来解读和分析图纸,必须确保每名施工人员均能够对图纸的设计意图、要点和施工技术难点加以理解。一定要事先布设好这些关键点。掌控施工材料,设备的安全以及合理使用。针对较易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风险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在施工阶段,还应该落实好材料的巡查以及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工作,以防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前加以防范,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查,施工结束后加以归纳才是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实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当代建筑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应该针对管理机制、人员技能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另外,采用此种管理模式还能够弥补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不仅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赵琨.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31):115+127.
[2]侯威.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203.
[3]张海刚.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