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

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

一、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冒卓影[1](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王轶伦[2](2018)在《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批判性研究 ——以近十年来成都郫都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都平原农村住宅的建设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都较为缓慢,直到21世纪初期,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这近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涌现出的农民新宅为成都平原新农村建设留下了不可抹灭的一笔,为我国今后的乡村复兴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当然,在新农村住宅飞速建设发展的良好时期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建设实践长期滞后于理论指导;2、快速建设显现导致对农民居住生活的适应性考虑有所欠缺;3、受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成都平原独特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正在被冲淡。围绕这些矛盾,笔者就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将研究时间锁定在2006到2016年这一新农村住宅建设大发展时期,针对新农村住宅建设现象做一个初步的分析、总结以及设计反思。首先,从地域物理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方面进行影响分析,得出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建设特点,并结合政策发展方向和导则要求回溯近十年来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建设回应,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及经验。其次,在基于新农村相关概念和相关设计思想的前提下,从客观批判的角度对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适应性做出设计思考。以成都郫都区新农村住宅为研究重点,从规划布局、形态风貌、功能空间、生活实态方面总结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的现状特征。从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融合、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两个方面,对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与生活生产以及传统延续方面的矛盾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政策导则、生产生活状态、场所营造、现代居住需求的转变等因素进行设计反思。最后,对未来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发展态势和方向进行展望,总结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近十年来建设的传承与创造经验,探索符合新时代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法途径和浅显的建议,为今后研究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的设计类问题留下一份初步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建议的参考。

仝晓晓[3](2017)在《徐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庭院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容整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之一,也是当今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曾指出,在新农村发展进程中,要关注乡村传统风貌的留存,尽量在村庄现有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确指出了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的方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庭院式农宅是构成乡村肌理最基本的细胞,农家小院不仅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积淀,还能揭示出时代变迁中村庄与农宅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出一个地区农民特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和经济基础,对乡村的经济与农业发展构成深刻的影响。因此,适用美观、设计合理的新农村农家庭院式住宅不仅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点,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田园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农民对居住条件的追求缺乏正确引导和监管,导致农民自建房规划建造的混乱,加之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欠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建筑空间秩序。农宅建设中的高耗能、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和文脉断裂等问题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农村地区更为严重。以前对于苏北地区新农村农宅设计方面的研究大多以文字性研究为主,关注点多集中在建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等方面,对农宅的规划设计关注较少,尤其忽略对农宅设计中乡村建筑文脉的传承研究。而目前国内对于新农村农宅建筑的形式选择和创新设计研究尚在摸索之中,无论是仿古还是现代都难以服众。鉴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其他地区较为成功的农宅设计形式无法为苏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模式。现有的苏北地区新农村建筑作品主要是基本功能性的体现,添加一些节能技术和材料,忽略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在建筑设计上普遍发映出在空间形态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和生态理念等三个方面的缺失。结合苏北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探索“自主设计”成为当地新农村农宅建筑设计的唯一途径。相较以往研究的片面性,本研究所提出的新农村农宅创新设计思路和方法将更科学有效。本文选择地处苏北的徐州地区农家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代建筑美学、生态住宅设计和景观建筑学等相关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学习与研究,结合徐州地区新农村住宅研究与建设的现状,探索出一套科学理性的新农村建筑与庭院景观设计模式,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由以下5个部分构成:1.了解国内外农宅建设实践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支撑理论并进行研究整理,总结出我国新农村农宅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明确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对徐州地区样本村庄环境特征、人文民俗、乡村景观、农宅建筑等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总结出当前该地区传统农宅、农民自建房和新农村公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形、风貌、经济等角度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徐州地区新农村庭院式建筑与景观优化研究的样本村庄。3.基于农宅建筑的本质,从形态与功能、环境、健康、经济、生产生活等几个方面对作为研究背景的样本村庄农家建筑进行现状的剖析和评价,同时将样本村庄各时期农宅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优缺点。结合评价结果提出新农村农宅优化模式的思考。4.以“农家生活博物馆”为角度,探讨运用多元化的设计思维模式,提出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徐州地区新农村庭院式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从建筑的本质出发,探索在徐州地区新农宅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类型学和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及原则,寻求将当地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住宅设计理念进行优化整合的可行性。设计出形态与功能并存、传统与时代融合的新农村住宅方案,从而实现当代设计对乡村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总结出更适应徐州地区乡村发展的农宅与庭院设计模式,进一步完成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案,创造出土生土长的新时期徐州地区农家小院与建筑。5.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新农村庭院式建筑创新设计方案成功验证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致力于重建村民正在消逝的传统生活方式。相较徐州地区现有农宅,新农家庭院式建筑更适应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并可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生长。本文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为农民自建房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建筑设计指导,以期为十三五时期徐州地区打造“个性乡村”和新农村农宅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参考案例,同时也为苏北地区乡村建筑文化的承继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蓉芳[4](2017)在《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关中地区乡村住宅设计与改造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去1。乡村建设不是只停留在乡村富裕和村容村貌的整洁,而应该将乡村生态、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协调起来共同发展。当今中国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这就意味着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美丽中国远大目标,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2。全面建设和发展乡村,目前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美丽乡村”的概念,并将其设定为奋斗目标,要求整治乡村生活生产环境、进行生态建设、提高村民居住水平、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建立在“新农村”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它的定义既包含“新农村”建设目标,还包括国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乡村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关中地区乡村已经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3”的二十字方针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生态性”和“地域性”加入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中。因此在“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关中乡村住宅设计,应着重关注其生态性和地域性。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主要针对适合关中地区的乡村住宅生态性和地域性设计表达方式进行探索。与以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美丽乡村”在“新农村”定义上更突出了乡村对“美”的要求。在新形式下,关中乡村住宅之“美”不仅体现在规范整洁,形式优美上,更体现在住宅空间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性和地域文化性。“美丽乡村”是生态宜居的乡村。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应该合理运用生态学理论,遵守乡村绿色生态法则。建筑的生态性不仅体现在建筑环境上,也体现在建筑材料应用和空间规划上。在进行关中农宅生态性建设时,要合理规划住宅内外空间,尽可能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关中地区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联系,让能源利用更加高效,将乡村住宅变成真正低能耗、零污染、可持续的建筑。乡村住宅不应是独立的存在,它要求建筑与使用者、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互惠共生。在进行关中地区“美丽乡村”住宅设计时,要注重乡村建筑的可持续性。乡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必然导致生活和生产方式变化,乡村住宅的功能需求也有可能随之改变。一些空间,其使用周期不长却又是生产所必须,反复重建,费时又不经济。这就要求乡村住宅在设计之初应考虑到空间灵活性,可变性,使其稍作改动甚至不改就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譬如一些储物空间,闲置时可以作为停车库。再如在建筑设计之初,建筑室内隔墙可尽量采用非承重墙,以便日后拆除,满足因需求变化而对空间的新要求。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不同,必然导致住宅形式的差异。关中乡村住宅应该是具有关中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要兼顾时代精神和传统地域性,充分发掘关中地区乡村建筑特色、避免生搬硬套造成的“千村一面”。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相关要求和关中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住宅特点及人居习惯进行研究总结,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乡村住宅建筑设计理论成果,同时通过对现有关中地区乡村住宅进行实地调研,针对乡村住宅建筑的生态性和地域性设计方法予以深层次的探讨。总结出关中乡村住宅的生态性空间的设计需要,并与材料性能和新型建造技艺相结合,在让建筑空间本身低能耗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清洁能源。同时,对于“千村一面”的乡村住宅建设现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表达。本文通过对现下流行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进行分析,结合关中地区区位条件和住宅特点,为关中乡村制定出适合其地域性表达的设计方法。为“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关中农民,量身定做出适合其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建筑空间,将生态性、地域性和对农宅的功能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关中农民提供生态、文明、美观的居住环境。

刘秘[5](2017)在《天津近代里弄住宅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天津近代里弄住宅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上海、武汉近代里弄住宅的研究较多但对天津近代里弄住宅研究较少,且缺乏从形态学角度细致深入解读天津近代里弄住宅形态演变的现状,本研究旨在通过形态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并认知天津近代里弄住宅演变研究过程及形态演变的特征,为里弄住宅价值评定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首先,论文对“里弄住宅”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在整理现有里弄住宅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里弄住宅的平面类型对天津里弄住宅进行分类。论文主体研究内容着眼于里弄住宅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演变,从里弄住宅内部巷弄与外部街道之间关系以及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关系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通过对不同类型里弄住宅的巷弄空间私密等级、住宅单元与外部街道之间空间层级的分析,概括出建筑组群布局的形态演变特征,并指出里弄住宅内部巷弄与外部街道的关系呈现出从开敞性高向私密性逐渐增高的演变趋势。第二,从院落、客厅以及门三个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概括建筑单元平面形态的演变特征,指出里弄住宅的建筑空间对外部空间的关系呈现出从封闭性强向开敞性逐渐增高的演变趋势。最后,综合上述两方面结果,总结天津近代里弄住宅形态演变的特征,并指出近代里弄住宅形态演变的过程是传统居住文化和西方殖民居住文化交汇碰撞的过程,反映出的是中国近代居住文化结构的混杂性、转译性和兼容性。论文立足当下城市开发热潮使历史遗产保护面临问题的现状,希望通过本研究提供的视角,对天津里弄建筑演变过程研究进行补充,为天津近代里弄居住形态的保护提供依据和补充。

黄亚[6](2016)在《晚明苏州地区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住宅室内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明作为我国传统住宅室内艺术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室内空间呈现出颇具一格的风格,涵泳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文人阶层广泛参与到室内设计中,造就了众多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陈设艺术品,营造了古朴雅致的室内氛围,推动了文人住宅室内艺术的发展,使独树一帜的文人住宅脱颖而出,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本文以晚明苏州地区文人住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史料、刻本绘画及实地考察,对文人住宅室内空间展开论述与分析。从地域环境、经济文化、技术背景等方面入手,概述了晚明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的客观影响因素。并全面地分析了住宅室内空间和而不同的整体布局特征,进而具体阐述了厅堂、卧室、书房的基本空间特色:厅堂严谨宽敞,卧室幽雅舒适,书房宁静雅致。通过对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的围合方式与装饰艺术分析,结合苏州地区特有的民俗、历史文化及文人特性,概述了室内空间中地面、顶面、墙面等界面简洁质朴的装修特征,门窗、隔断等种类丰富的装饰形式以及题材多样、独具个性的装饰文化。着重研究了文人住宅室内空间中家具、琴棋书画、瓶花盆景等具体陈设的布置方式与特点。探究了厅堂、卧室、书房等主要室内空间的家具种类及陈设特征,分析出文人在陈设方式上极为讲究,室内空间中家具精丽秀雅、陈设清新明朗,整体营造了和谐统一、雅致的艺术格调。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室内环境中家具与空间、家具与陈设、陈设与空间等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总结出晚明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的基本特征,使其在当今传统室内空间设计中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借鉴。

王慧[7](2015)在《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可持续发展和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住宅品质,实现住宅的人性化设计,从根本上实现住宅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现阶段住宅产业的首要任务。住宅的人性化设计首先应从居住者的需求出发,本文主要从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角度来探讨如何满足居住者的多样化、动态化需求,引入SI住宅体系的理念与技术,探究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空间灵活性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国外住宅产业化普遍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关键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从本质层面理解SI住宅体系的内涵与优势。其次,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态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以及对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具体设计方法,并建立支撑体基本模型,针对生活方式差异和家庭结构演变造成的不同空间需求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最后,从支撑体和填充体以及二者结合的层面,分别对SI住宅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解读,并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SI住宅体系所面临的阻力,提出发展建议。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能够满足因生活方式差异或家庭结构演变等原因形成的对于住宅套型的不同需求。区别于传统集合住宅,SI住宅具有强大的适应性,更加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市场推广潜质,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目前在我国,SI住宅体系还处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期,全国只有少数试点项目,各方面研究还不尽完善。希望本研究对于SI体系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能设计出更加人性化、长寿化、灵活性的高品质住宅贡献绵薄之力。

金熙[8](2014)在《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普及和深入,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并建造出满足农民居住需求的农村住宅,是目前可持续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许多农村居民都有着丰富的城市生活、工作的经历,因此在农村建房时,有着迷信照搬城市住宅建造方法的倾向,同时受制于经济条件,他们对自己的居住需求其实并不完全清楚,同时也不能正确地表达给建筑师;另一方面,建筑师不理解村民的审美需求,功能需求和经济条件约束,提出的节能设计方案往往难以被村民接受,这就产生了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核心矛盾:方案的预期节能效果和建造可行性之间的矛盾,方案的预期节能效果由建筑师提出,可行性则必须由村民决定,这二者是节能设计中最重要,但同时又相互矛盾的因素。因此,需要为解决这对矛盾提供理性的方法和程序,让建筑师和村民明白他们应有的需求及其表达方式,同时也能给予他们在设计方案决策中表达自己各自需求的机会。论文以湘北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将价值工程引入到节能设计中,在“被动优先、主动优化、新能源补充”的核心节能设计原则下,进行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住宅节能设计的评价研究。该评价体系不以具体节能措施和技术的挖掘为研究目标,而是提出将这些技术系统地作为评价和优化的重要指标,作为建筑师和村民的评价和决策的导向,为这些技术的提炼应用起引领作用,同时以湘北适用节能技术为例,进行评价体系的示范。论文首先对价值工程(V=F/C,其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论证了价值工程引入建筑设计的可行性,接下来,通过对农村住宅成本泛化和外延的分析,将价值工程传统的“功能—成本”思维转换为“功能—效益”的思路,重新解读并推导出新的价值工程公式V=F×S,表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价值由功能系数F和效益系数S的乘积决定,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以功能系数和效益系数组合为指标的二元复合评价体系,来指导农村住宅节能设计,功能系数F表示预期节能效果,由建筑师提出;效益系数S表示节能设计的建造可行性程度,由村民决定。然后,论文根据二元复合评价体系的因子组成,对湘北农村住宅进行了针对性调研,包括功能系数所涉及到的自然通风、遮阳、天然采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可持续能源利用等因素,在总结湘北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和应变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价值为核心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按照价值工程功能分析的方法,整理出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系统化功能分析技术(FAST)图,得出二级功能指标6项,三级功能指标17项,并利用结合专家打分的层次分析(AHP)法,得出每项功能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功能系数的计算清单。接下来,论文阐述了绿色、生态的社会语境赋予了当今农村住宅更多的内涵,包括设计、技术、经济和生态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二元复合评价体系当中的效益系数S,即技术效益、设计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了节能设计的建造可行性程度。按照价值工程综合评价的方法,对4个效益进行评价,算出其几何平均数,即为节能设计方案的效益系数S。居民通过对效益系数的评价,才能全面、直观的了解方案,决定方案是否可以实施。最后,论文综合前面的研究,建立了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工程,指导节能设计。同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出相应的评价软件,使二元复合评价体系更易于推广,运用更为便捷。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体系将功能和效益一起考虑,同时加入农村居民(业主)的意见,为建筑师进行节能设计方案的科学评价和优化提供了平台,对于农村住宅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高武洲[9](2014)在《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澳门回归后开放赌权,随即经济获得迅猛的发展,而伴随着外地和本地资金大量涌入澳门、外地雇员和本地人口增加,住宅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于澳门是陆地面积仅31.3平方公里的小城,无法象其它地区或城市一样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土地,以大量大量地增加住宅。住宅价格在供求失衡的状况下高速上升,工薪阶层难以购置房屋,居住和住宅问题逐渐严重。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对澳门住宅的研究、居住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此时针对澳门特有的社会、经济情况,对澳门住宅进行一定深度、广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和实际意义。通过在澳门多年的工作、生活和研究,对澳门住宅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针对研究的内容对澳门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利用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深入每一个住宅区,对住宅楼宇进行实地研究和分析,得到了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最终获得客观的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澳门住宅发展的内在问题,认为澳门住宅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澳门住宅的研究需要由澳门的住宅价值研究开始。论文通过先了解事物的本质后推导出解决方法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澳门住宅价值的研究,论文从建筑学的角度首次提出澳门住宅价值模型的概念,以此作为解读澳门住宅价值判定的方式;然后,论文提出了以高地积比的方式为澳门提供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最后,论文提出实现高地积比的方法和建议。论文并不深入涉及澳门住宅具体设计层面的建筑细节研究,而是面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城市管理的政策取向、使用者的体验、开发者的行为目标等进行探讨。住宅价值模型则以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简练地归纳住宅价值的各因素和相互关系,尽管不是严格的数学方程式,但能为后继住宅价值量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论证了澳门住宅发展走高地积比的道路是现实的选择。实行符合社会和居民需求的高地积比住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法律制度的修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专业的规范和指标、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和开发者的投入。论文谨希望为城市建筑领域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包振宇,朱喜钢,金俭[10](2012)在《城市绅士化进程中的公民住宅权保障》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绅士化带来的住区隔离和贫困集中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外来人员和低收入市民群体实现住宅权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看,绅士化现象是政府住宅与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及政策实施的结果。针对城市绅士化过程中涌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其对低收入居民住宅权的负面影响,应树立住宅权保障的理念,防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对公民住宅权的侵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保障公民住宅权的责权,在普遍、和谐和包容的城市绅士化进程中保障和促进各个阶层公民住宅权的实现。

二、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范围界定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广州都市边缘
        1.3.2 乡村住宅
        1.3.3 更新改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小结
    2.2 共生理论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2.3 新陈代谢理论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6 触媒理论
        2.6.1 触媒理论释义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5.1 项目概述
        5.1.1 实践案例概况
        5.1.2 项目定位分析
        5.1.3 项目现状调研
        5.1.4 居民意愿需求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批判性研究 ——以近十年来成都郫都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起源
        1.1.1 成都新农村政策背景
        1.1.2 成都新农村住宅建设情况
        1.1.3 问题起源
    1.2 国内外新农村住宅建设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新农村住宅建设研究
        1.2.2 国外新农村建设研究
        1.2.3 总结性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新农村住宅
        2.1.1 概念解析
        2.1.2 新农村住宅的指导思想
    2.2 建筑批评学
        2.2.1 概念解析
        2.2.2 建筑批评学的功能性理论
        2.2.3 批判性研究的意义
    2.3 建筑的批判性理论
        2.3.1 批判的地域主义发展
        2.3.2 批判性的人体测量学研究
        2.3.3 应用于新农村住宅中的意义
    2.4 住宅的适应性理论
        2.4.1 支撑体住宅理论
        2.4.2 住宅的适应性
        2.4.3 人体需求理论
        2.4.4 应用于新农村住宅中的意义
第3章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建设回溯
    3.1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的宏观背景分析
        3.1.1 地理与气候
        3.1.2 产业与经济
    3.2 成都新农村住宅建设阶段性分析
        3.2.1 新农村住宅建设第一阶段
        3.2.2 新农村住宅建设第二阶段
        3.2.3 新农村住宅建设第三阶段
        3.2.4 小结
    3.3 成都新农村住宅建设经验与成果
        3.3.1 形成多种新农村发展建设模式
        3.3.2 促进新农村住宅建设方式的优化发展
        3.3.3 取得新农村住宅风貌控制成效
第4章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发展调研分析
    4.1 新农村住宅发展演变规律
        4.1.1 农村住宅规划布局的演变
        4.1.2 农村住宅形态风貌演变
        4.1.3 住宅功能布局演变
    4.2 成都郫都区调研的选择
    4.3 新农村住宅基本概况
        4.3.1 住宅建设基本情况
        4.3.2 住宅家庭基本情况
    4.4 新农村住宅规划布局现状
        4.4.1 新农村住宅布局类型
        4.4.2 新农村住宅外部空间环境
    4.5 新农村住宅形态风貌现状
        4.5.1 新农村住宅单体形态
        4.5.2 新农村住宅风貌展示
    4.6 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现状
        4.6.1 新农村住宅功能组成特点
        4.6.2 功能面积使用状况
    4.7 新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实态
        4.7.1 农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
        4.7.2 农民居住感受和住房改善意愿
第5章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问题剖析与思考
    5.1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之规划布局
        5.1.1 新农村住宅规划布局问题剖析
        5.1.2 新农村住宅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考
    5.2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之形态风貌
        5.2.1 新农村住宅形态风貌问题剖析
        5.2.2 新农村住宅形态风貌的设计思考
    5.3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之功能空间
        5.3.1 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问题剖析
        5.3.2 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的设计思考
    5.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之场所营造
        5.4.1 新农村住宅场所营造问题剖析
        5.4.2 新农村住宅场所感的设计思考
    5.5 新农村住宅问题反思小结
        5.5.1 认识新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差异性
        5.5.2 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5.5.3 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匠心缺失
第6章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探索
    6.1 未来新农村住宅建设发展态势
        6.1.1 新农村住宅的发展契机
        6.1.2 现代与传统的动态发展
        6.1.3 成都平原新农村住宅传承与创造的反思
    6.2 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方法途径
        6.2.1 建筑技术层面的方法探索
        6.2.2 构建人文环境层面的方法探索
    6.3 未来新农村住宅建设思考
        6.3.1 住宅设计原则要求
        6.3.2 新农村住宅规划布局设计建议
        6.3.3 新农村住宅形态风貌控制建议
        6.3.4 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设计建议
    6.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3)徐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庭院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成果与实践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徐州地区农家建筑与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2.1 徐州地区辖区概况
        2.1.1 发展条件和环境
        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2 徐州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2.2.1 自然环境
        2.2.2 徐州地区村庄聚落概述
        2.2.3 村庄空间布局特征
    2.3 徐州地区传统乡村建筑与景观空间形态分析
        2.3.1 乡村景观环境
        2.3.2 乡村建筑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样本村庄选取原则与方法
        2.4.2 样本村庄的确立
        2.4.3 样本村庄情况概述
    2.5 小结
第3章 徐州地区现有农家建筑与庭院景观分析评价
    3.1 样本村农宅建筑分析方法
    3.2 样本村农宅建筑调研结果与分析
        3.2.1 朱前村
        3.2.2 杨场村
        3.2.3 张李庄村
        3.2.4 圣沃村
    3.3 评价原则
        3.3.1 美观性原则
        3.3.2 适用性原则
        3.3.3 经济性原则
        3.3.4 文化性原则
        3.3.5 时代性原则
        3.3.6 生态性原则
    3.4 评价内容
        3.4.1 形态与功能
        3.4.2 环境
        3.4.3 健康
        3.4.4 经济
        3.4.5 生产生活
    3.5 评价结果
        3.5.1 现有农宅设计建造中存在的问题
        3.5.2 庭院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5.3 徐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对农宅模式的思考
    3.6 小结
第4章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
    4.1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原则与策略
        4.1.1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原则
        4.1.2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策略
    4.2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方案
        4.2.1 带状式朱前村
        4.2.2 多点分散式--杨场村
        4.2.3 块状式-张李庄村
        4.2.4 分散组团式--丘陵型村庄圣沃村
    4.3 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用未来的传统,做当代的设计,构筑新时期“农家生活博物馆”
    5.2 基于传统生态理念的农居设计是农家庭院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5.3 多元化、系统化的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体系是重塑乡村个性风貌的核心
    5.4 “自主设计”是解决徐州地区新农村农宅建设困境的唯一途径
    5.5 徐州地区农家庭院建筑与景观创新设计模式的总结与评析
    5.6 新农村建设中对农家庭院式住宅发展的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关中地区乡村住宅设计与改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
        1.1.2 关中乡村住宅的发展概况
        1.1.3 项目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限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乡村住宅发展概况和建设现状
        1.4.2 关中地区乡村住宅建设现状
        1.4.3 国外与关中乡村住宅建设发展对比分析
    1.5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结构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村住宅设计的发展概况
    2.1 发达国家乡村住宅设计概况
        2.1.1 欧洲乡村住宅发展概况及其现状分析
        2.1.2 美国乡村住宅发展现状分析
        2.1.3 日本乡村住宅发展概况及其现状分析
    2.2 关中乡村住宅发展概况及其现状分析
    2.3“美丽乡村”视角下关中乡村住宅的欠缺和不足
        2.3.1“美丽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2.3.2 关中乡村住宅目前存在的问题
    2.4 对发达国家乡村住宅建设经验的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乡村住宅特点
    3.1 关中传统民居
        3.1.1 关中传统民居特点
        3.1.2 关中乡村传统民居空间构成
        3.1.3 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热工性能
        3.1.4 关中传统民居的装饰特点
    3.2 现代关中乡村住宅构成
        3.2.1 村庄概况
        3.2.2 人口构成
        3.2.3 用地现状
        3.2.4 住宅建筑现状
        3.2.5 一类建筑——新建砖混住宅
        3.2.6 二类建筑——80 年代到2000年之间的砖混住宅
        3.2.7 生土住宅形式
    3.3 关中乡村住宅设计手法的生态性体现
        3.3.1 关中传统住宅维持室内热工性能的一般做法
        3.3.2 关中乡村住宅的采光与通风
        3.3.3 关中乡村住宅内庭院及宅前空地
    3.4 关中乡村住宅立面色彩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关中美丽乡村”住宅设计及改造方法研究
    4.1“美丽乡村”建设的依据
    4.2“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
        4.2.1“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生态的要求
        4.2.2“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地域文化性的要求
    4.3 关中地区的自然及人文环境
        4.3.1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
        4.3.2 关中地区气候特点
        4.3.3 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
        4.3.4 关中地区人文环境
    4.4 乡村住宅功能的多样性及基础特征
        4.4.1 乡村住宅功能的多样性
        4.4.2 乡村住宅的一般特征
        4.4.3 乡村住宅功能及空间演变
    4.5 关中乡村住宅生态性设计与改造
        4.5.1 关中乡村住宅建筑热环境质量
        4.5.2 关中乡村住宅设计与改造思路
        4.5.3 关中乡村住宅生态性设计方法
        4.5.4 关中乡村住宅生态性改造方法
    4.6 关中乡村住宅地域性设计
        4.6.1 地域性建筑创作典型模式
        4.6.2 各创作手法对应的关中住宅形式
        4.6.3 三种乡村住宅地域性表达手法对比分析
        4.6.4 关中乡村住宅地域性建设的必要条件
    4.7 对乡村既有住宅的地域性改造
        4.7.1 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色提取
        4.7.2 对住宅的地域性改造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平县荆川村“美丽乡村”住宅建设
    5.1 荆川村基本概况
        5.1.1 荆川村区位分析
        5.1.2 荆川村用地现状
        5.1.3 荆川村周边道路
    5.2 荆川村住宅建筑整治目标及方法
        5.2.0 住宅建筑风貌引导及整治目标
        5.2.1 住宅建筑风貌引导及整治原则
        5.2.2 地域建筑要素提取
        5.2.3 新建住宅设计引导
    5.3 荆川村住宅地域风貌建设
        5.3.1 荆川村住宅现状
        5.3.2 荆州村住宅地域性风貌改造
        5.3.3 荆州村新建住宅地域性风貌引导
    5.4 荆川村生态人居建设对策
        5.4.1 对荆川村冬季采暖方式的规划设计
        5.4.2 生活用气改造方案
        5.4.3 住宅庭院环境整治
        5.4.4 宅前街巷空间整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天津近代里弄住宅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代里弄住宅概况
        1.1.2 代表性城市
        1.1.3 天津近代社会背景的独特性
        1.1.4 天津里弄住宅的产生
    1.2 研究领域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的综述
        1.4.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天津里弄住宅的类型
    2.1 里弄住宅的概念
        2.1.1 概念整理
        2.1.2 里弄住宅的特点
        2.1.3 里弄住宅特征的补充
    2.2 里弄住宅类型的分类研究
        2.2.1 以历史发展进程分类
        2.2.2 以住宅原型分类
    2.3 类型划分
        2.3.1 花园式里弄住宅属于新式里弄住宅范畴
        2.3.2 公寓式里弄住宅
        2.3.3 里弄住宅的类型划分
    2.4 发展时序与分布规律
        2.4.1 发展时序
        2.4.2 分布规律
    2.5 研究对象
第3章 巷弄空间结构演变
    3.1 巷弄空间结构特征
        3.1.1 巷弄空间私密等级计算方法
        3.1.2 各类型里弄巷弄私密等级分析
        3.1.3 小结
    3.2 巷弄的空间层级
        3.2.1 巷弄空间层级计算方法
        3.2.2 合院式里弄住宅
        3.2.3 新式里弄住宅
        3.2.4 公寓式里弄住宅
        3.2.5 小结
    3.3 小结
第4章 建筑单元平面形态的演变
    4.1 院落空间的演变
        4.1.1 从传统合院式住宅到合院式里弄住宅
        4.1.2 新式里弄住宅
        4.1.3 公寓式里弄住宅
        4.1.4 公寓式住宅
        4.1.5 小结
    4.2 客厅空间的演变
        4.2.1 从传统合院式住宅到合院式里弄住宅
        4.2.2 新式里弄住宅
        4.2.3 公寓式里弄住宅
        4.2.4 公寓式住宅
        4.2.5 小结
    4.3 门的演变
        4.3.1 从传统合院式住宅到合院式里弄住宅
        4.3.2 新式里弄住宅
        4.3.3 公寓式里弄住宅与公寓式住宅
        4.3.4 小结
    4.4 天津里弄住宅平面单元形态演变过程
第5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里弄住宅图片资料来源
附录2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图志》里弄住宅资料整理
附录3 里弄住宅图像数字化
附录4 2015年天津日、英、法旧租界区近代里弄住宅遗存分布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晚明苏州地区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有关晚明文人住宅社会环境的研究
        1.3.2 有关晚明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5.1 “晚明”的范畴
        1.5.2 “晚明文人”的概念
        1.5.3 地域范围
        1.5.4 “住宅室内空间”的概述
2 影响晚明住宅室内空间的客观因素
    2.1 地域环境
    2.2 经济背景
        2.2.1 经济文化的发展
        2.2.2 海外贸易的发展
    2.3 技术背景
        2.3.1 香山帮的组织特色
        2.3.2 香山帮的文化特色
        2.3.3 香山帮的技术特色
    2.4 文雅风尚
        2.4.1 交友聚会
        2.4.2 鉴赏收藏
        2.4.3 品茗风尚
    2.5 本章小结
3 文人住宅的空间布局总则及特征
    3.1 住宅总体空间布局
    3.2 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关系
    3.3 室内空间类型及特征
        3.3.1 厅堂空间
        3.3.2 卧室空间
        3.3.3 书房空间
    3.4 本章小结
4 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界面装饰艺术分析
    4.1 基本界面的装饰艺术分析
        4.1.1 地面的处理
        4.1.2 墙面装饰
        4.1.3 顶面装饰
    4.2 室内装折的装饰艺术分析
        4.2.1 室内门窗装饰
        4.2.2 空间隔断装饰
    4.3 文人住宅室内装饰文化
        4.3.1 题材种类的多样性
        4.3.2 独具个性的精神文化内涵
    4.4 本章小结
5 文人住宅室内空间陈设的分类及特征
    5.1 主要空间家具陈设
        5.1.1 厅堂家具陈设
        5.1.2 卧室家具陈设
        5.1.3 书房家具陈设
    5.2 琴棋书画陈设
    5.3 摆件陈设
        5.3.1 瓶花、盆景
        5.3.2 石玩
        5.3.3 台屏
    5.4 其他陈设
    5.5 本章总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选题背景
        1.1.2.1 住宅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高
        1.1.2.2 城镇住宅普遍短寿化
        1.1.2.3 城镇住宅空间适应性较差
        1.1.2.4 城镇住宅产业化水平较低
    1.2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住宅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
        1.3.1.1 住宅工业化
        1.3.1.2 住宅产业化
        1.3.1.3“住宅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的区别和联系
        1.3.1.4 本文概念界定
        1.3.2 住宅空间的灵活性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外住宅产业化进程及住宅空间灵活性探索
    2.1 住宅产业化的萌芽阶段(19 世纪末——20 世纪上半叶)
        2.1.1 阶段要点——工业化主张的提出
        2.1.2 关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早期探索
        2.1.2.1 柯布西耶与“多米诺”型住宅
        2.1.2.2 密斯与“流动空间”理念
        2.1.3 阶段特征总结
        2.1.3.1 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方面
        2.1.3.2 空间灵活性研究方面
    2.2 住宅产业化的起步阶段(20 世纪 50——60 年代)
        2.2.1 阶段要点——工业化向产业化过渡
        2.2.2 关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进一步探索
        2.2.2.1“酒架体系”与马赛公寓
        2.2.2.2“新陈代谢论”与中银舱体楼
        2.2.3 关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关键成果之“SAR理论”
        2.2.3.1 SAR理论的形成
        2.2.3.2 SAR理论的解读
        2.2.3.3 SAR理论的意义
        2.2.4 阶段特征总结
        2.2.4.1 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方面
        2.2.4.2 空间灵活性研究方面
    2.3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70——80 年代)
        2.3.1 阶段要点——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发展
        2.3.2 关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关键成果之“开放建筑体系”
        2.3.2.1 开放建筑的核心思想
        2.3.2.2 开放建筑的发展
        2.3.2.3 开放建筑的意义
        2.3.3 阶段特征总结
        2.3.3.1 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方面
        2.3.3.2 空间灵活性研究方面
    2.4 住宅产业化的成熟阶段(20 世纪90年代以后)
        2.4.1 阶段要点——产业化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2.4.2 关于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关键成果之“SI住宅体系”
        2.4.2.1 日本传统住宅文化对现代住宅空间的影响
        2.4.2.2 SI住宅体系的形成
        2.4.2.3 SI住宅体系的概念
        2.4.2.4 SI住宅体系的特征
        2.4.2.5 SI住宅体系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住宅空间灵活性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3.1 国内住宅空间灵活性的研究现状
        3.1.1 传统木构架建筑
        3.1.2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零星探索(1949 年——1978 年)
        3.1.3 住宅空间灵活性的早期研究与实践(1979 年——1994 年)
        3.1.4 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的后续研究与实践(1994 年以后)
    3.2 住宅空间灵活性的调研现状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内容
        3.2.3 调研概况
        3.2.4 调研数据分析
        3.2.4.1 家庭人口及住宅概况
        3.2.4.2 居住现状及居住需求
        3.2.5 调研结果总结
    3.3 住宅空间灵活性的需求分析
        3.3.1 基于居住者普遍需求的分析
        3.3.1.1 基本居住功能需求
        3.3.1.2 私密性与领域感需求
        3.3.1.3 邻里交往需求
        3.3.2 基于生活方式差异的需求分析
        3.3.3 基于家庭结构演变的需求分析
        3.3.4 基于文化精神表达的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策略
    4.1 SI住宅灵活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4.1.1 支撑体层面
        4.1.1.1 套型的组合与拆分
        4.1.1.2 套型的变换
        4.1.2 填充体层面
        4.1.2.1 空间的微调
        4.1.2.2 空间的合并
        4.1.2.3 空间的分割
        4.1.2.4 空间的变换
        4.1.2.5 模糊空间的设置
    4.2 SI住宅灵活性设计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4.2.1 基本模型的建立与适应性分析
        4.2.1.1 基本模型的建立
        4.2.1.2 基本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4.2.2 基于生活方式差异的灵活性设计
        4.2.2.1 生活方式分类
        4.2.2.2 以三开间套型为例的灵活性设计
        4.2.3 基于家庭结构演变的灵活性设计
        4.2.3.1 家庭结构分类
        4.2.3.2 以三开间套型为例的灵活性设计
    4.3 厨卫空间的灵活性设计
        4.3.1 整体厨房
        4.3.1.1 位置优化
        4.3.1.2 布局形式
        4.3.1.3 SI体系整体厨房的适应性
        4.3.2 整体卫生间
        4.3.2.1 位置优化
        4.3.2.2 布局形式
        4.3.2.3 SI体系整体卫生间的适应性
    4.4 居住者参与形式
        4.4.1 菜单式参与
        4.4.2 半自主式参与
        4.4.3 完全自主式参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的SI技术体系构建
    5.1 支撑体
        5.1.1 支撑体结构选型
        5.1.1.1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5.1.1.2 预应力板柱体系
        5.1.1.3 钢筋混凝土巨型结构体系
        5.1.2 公共管线及设备
    5.2 填充体
        5.2.1 架空地板体系
        5.2.2 灵活隔墙体系
        5.2.3 吊顶体系
        5.2.4 户内管线及设备
    5.3 支撑体和填充体的对接
        5.3.1 对接的基础——模数协调
        5.3.2 对接的载体——住宅部品
        5.3.3 对接的关键——综合设计与实施
    5.4 我国发展SI住宅体系的阻力与发展建议
        5.4.1 我国现阶段发展SI住宅体系面临的阻力
        5.4.2 发展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北地区
        1.2.2 价值工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住宅节能研究现状
        1.3.2 价值工程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文章结构
第2章 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二元复合评价体系的建构
    2.1 价值工程概述
        2.1.1 价值工程的定义及目标
        2.1.2 价值工程的特点
        2.1.3 价值工程的工作计划流程
    2.2 价值工程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2.2.1 可行性研究
        2.2.2 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与优势
    2.3 二元复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2.3.1 农村住宅的成本构成分析
        2.3.2 农村住宅成本的泛化
        2.3.3 价值工程公式的解读
        2.3.4 新价值工程公式的推导
    2.4 二元复合评价体系的建构
        2.4.1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2.4.2 评价体系的组成因子分析
        2.4.3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2.4.4 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湘北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3.1 调研背景
    3.2 湘北农村自然通风现状调查
        3.2.1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3.2.2 通风走廊的形成
        3.2.3 庭院的拔风
        3.2.4 阁楼通风屋面
    3.3 湘北农村住宅遮阳现状调查
        3.3.1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3.3.2 自遮阳
        3.3.3 绿化遮阳
        3.3.4 调研结果分析
    3.4 湘北农村住宅能源结构和能耗现状调查
        3.4.1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3.4.2 问卷调查内容
        3.4.3 能源结构及能耗分析
        3.4.4 湘北农村住宅的用能特点
    3.5 湘北农村住宅热环境现状调查
        3.5.1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3.5.2 测试方案
        3.5.3 测试结果分析
    3.6 湘北农村住宅应变分析
        3.6.1 人文环境的应变
        3.6.2 自然环境的应变
        3.6.3 建筑师在农村住宅节能设计中的定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功能系数计算
    4.1 价值工程中的功能分析
        4.1.1 功能的定义
        4.1.2 功能的分类
        4.1.3 功能的整理
    4.2 农村节能住宅技术原型的认知
    4.3 农村节能住宅的功能组成
        4.3.1 被动式技术应用
        4.3.2 新能源利用
    4.4 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功能系数计算
        4.4.1 节能设计系统化功能分析技术(FAST)图的生成
        4.4.2 功能权重值的确定
        4.4.3 功能系数(F)的评价与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效益系数计算
    5.1 农村住宅建造的可行性认知
        5.1.1 设计因素
        5.1.2 技术因素
        5.1.3 经济因素
        5.1.4 生态因素
    5.2 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效益系数计算
        5.2.1 总体评价思路
        5.2.2 技术效益评价
        5.2.3 设计效益评价
        5.2.4 经济效益评价
        5.2.5 生态效益评价
    5.3 效益系数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节能设计的应用与验证
    6.1 设计流程分析
        6.1.1 设计对象简介
        6.1.2 多方案的生成
        6.1.3 多方案的评价
        6.1.4 设计方案的优选
        6.1.5 优选方案的优化
    6.2 评价软件的开发
        6.2.1 软件的编制内容
        6.2.2 软件的界面设计
        6.2.3 软件的实际操作
    6.3 方案效果验证
        6.3.1 模拟验证
        6.3.2 实例验证
        6.3.3 增量成本验证
    6.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工作和结论
    创新点
    对后续工作的期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B 住宅基本信息及全年能耗调查表
附录 C 节能设计的功能调查问卷
附录 D 节能设计的效益调查问卷
附录 E 节能软件开发的编写程序

(9)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澳门地少人多经济发展迅猛
    1.1.2 经济发展使澳门住宅价格急速上升
    1.1.3 澳门特有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住宅价值的重要性
    1.2.2 需要确立住宅价值模型为研究基础
    1.2.3 研究澳门高地积比住宅的重要性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住宅价值和高地积比的定义尚没有统一
    1.4.2 缺乏澳门住宅价值和地积比方面的专着
    1.4.3 国内外曾出现少量关于澳门住宅的文章
    1.4.4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
    1.5.1 综合性理论的研究
    1.5.2 数据收集、统计和评估
    1.5.3 调查法
    1.5.4 人物专访
1.6 研究框架
1.7 主要创新点
    1.7.1 论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首创性
    1.7.2 建立新的研究基础—住宅价值模型
    1.7.3 以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1.7.4 完整的覆盖面和独到的观点
1.8 相关概念以及辨析
    1.8.1 澳门住宅的划分
    1.8.2 地积比及相关内容的内涵
    1.8.3 本文研究的高地积比住宅类型分级
    1.8.4 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1.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与居住问题
2.1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
    2.1.1 明清时期华人住宅
    2.1.2 明清时期葡萄牙人住宅
    2.1.3 工业港口经济时期住宅
    2.1.4 旅游博彩经济时期住宅
2.2 澳门住宅类型及高地积比住宅的现状
    2.2.1 私人住宅
    2.2.2 公共房屋
    2.2.3 高地积比住宅的分布
2.3 澳门的居住问题
    2.3.1 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经济总量增大
    2.3.2 经济总量和购买力的增加影响住宅价格
    2.3.3 澳门住宅土地十分有限
    2.3.4 澳门人口不断增长
    2.3.5 澳门新建住宅量少
    2.3.6 对住宅价值的判定持续增高
2.4 城市发展面对的矛盾
    2.4.1 法律制度与发展的矛盾
    2.4.2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2.4.3 澳门住宅市场泡沫严重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澳门住宅价值研究
3.1 住宅价值的内涵
    3.1.1 价值与住宅价值
    3.1.2 广义的住宅价值--人的需要
    3.1.3 包含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3.1.4 包含主观价值理论的内容
    3.1.5 住宅价值具有多元性
    3.1.6 成交价格反映住宅价值
3.2 使用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2.1 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使用价值
    3.2.2 促进资产增值的投资价值
    3.2.3 受文化影响的居住价值
    3.2.4 使用者的高层次居住体验
3.3 开发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3.1 实现经济收益的工具
    3.3.2 通过满足使用者需求来实现目标
    3.3.3 实现最小的消费者剩余和最大的生产者剩余
3.4 城市公共管理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4.1 能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财产
    3.4.2 实现财政收入和调控投资的功能
    3.4.3 实现城市管理的手段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4.1 住宅成本 C-COST
    4.1.1 土地成本(C1)
    4.1.2 设计与工程顾问费用(C2)
    4.1.3 建造成本(C3)
    4.1.4 交易成本(C4)
    4.1.5 维护成本(C5)
4.2 需求的满足 R –REQUIREMENT FULFILMENT
    4.2.1 建筑密度与容量越高(r1)满足程度越低
    4.2.2 城市管理的法律制度(r2)影响着需求的满足
    4.2.3 使用者的居住需求(r3)
    4.2.4 满足基本舒适度(r4)的需求
4.3 投资价值 I - INVESTMENT VALUE
    4.3.1 法律制度与政策(i1)确保了住宅投资价值的地位
    4.3.2 经济环境(i2)强化了住宅投资价值持续增长的预期
    4.3.3 投资意欲(i3)支撑住宅投资价值的实现
    4.3.4 套型设计的配合(i4)有利于增加住宅投资价值
4.4 文化价值 C – CULTURE VALUE
    4.4.1 特有的城市形象(c1)产生独特文化价值
    4.4.2 不同的建筑形式(c2)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
    4.4.3 文化认同(c3)决定住宅文化价值的形成
    4.4.4 文化保护(c4)保护了文化价值抑制了土地价值
4.5 愉悦价值 H – HAPPINESS VALUE
    4.5.1 居住环境品质主导着愉悦价值
    4.5.2 基本品质因素(h1)满足基本的生理感受
    4.5.3 中层次品质因素(h2)注重住宅的良性延续
    4.5.4 高层次品质因素(h3)把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
    4.5.5 劣品质(h4)带来负面价值
4.6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V = RICH * C
    4.6.1 住宅价值的数学模型的组成
    4.6.2 住宅价值模型的运用
    4.6.3 住宅价值模型中的系数比
    4.6.4 从住宅价值系数获得的资讯
    4.6.5 住宅价值模型的应用范例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住宅价值解读高地积比住宅的必要性
5.1 高地积比提高成本(C)效益
    5.1.1 整体成本上需要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5.1.2 利用高地积比改良城市空间的效益
    5.1.3 扩充街道(小投入)能有效提高地积比(大产出)
    5.1.4 资源共享驱使选择高地积比
5.2 高地积比促进需求获得满足(R)
    5.2.1 满足住宅数量需求最直接的选择
    5.2.2 高地积比与离岛都市化的轨迹相吻合
    5.2.3 高地积比住宅能与服务设施相协调
5.3 高地积比抑制投资价值(I)的增加
    5.3.1 新法律提高土地价值降低投资价值
    5.3.2 高地积比使单位住宅投资价值降低
    5.3.3 高地积比有利于抑制投机
5.4 高地积比推动文化价值(C)的演进
    5.4.1 有利于维持 15~45 分钟生活圈的文化
    5.4.2 促进新现代文化价值的产生
    5.4.3 推动法律建设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育
5.5 高地积比以提高生活品质增加愉悦价值(H)
    5.5.1 交通疏导能力达到便利性要求
    5.5.2 高地积比令更多的住户获得中层次环境品质
    5.5.3 参与住宅管理获得高层次环境品质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如何通过适度高地积比实现住宅价值最优化
6.1 适度高地积比降低各项资源利用的成本
    6.1.1 以城市规划管控土地成本
    6.1.2 适度规划高地积比区提高土地效益
    6.1.3 调控土地价格避免堕入高地价怪圈
    6.1.4 发挥新填海区的作用
    6.1.5 以高地积比优化住宅建造成本
    6.1.6 以“住宅发展密度区”均衡社会设施和资源
6.2 满足各方面需求达到更高的价值
    6.2.1 高地积比的选址
    6.2.2 综合配置区域设施
    6.2.3 保证使用功能达到舒适度标准
    6.2.4 优化道路宽度
    6.2.5 更新航空设施规划
    6.2.6 以公共房屋满足基层需求
6.3 维持稳定的投资价值
    6.3.1 增加住宅数量抑制投资价值增长
    6.3.2 高地积比率与低覆盖率相配合
    6.3.3 大幅提高公共房屋数量平抑投资价值
    6.3.4 加重交易成本抑制投机行为
    6.3.5 延续以税务调节私人住宅交易
6.4 保证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发展
    6.4.1 以法律保护文化价值
    6.4.2 维持原有人文文化的住宅分布模式
    6.4.3 为文化保护区域注入生命力
    6.4.4 平衡文物保育和私产发展
6.5 提高品质获得更大的愉悦价值
    6.5.1 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有效管理
    6.5.2 以专业标准提高住宅品质
    6.5.3 制定综合措施控制高地积比区域的空气污染
    6.5.4 城市空间与空气流通
    6.5.5 高地积比住宅区的环境保护规划
    6.5.6 制定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6.6 适度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的制度化与指标化
    6.6.1 推动建筑法理发展
    6.6.2 从亚洲城市地积比指标中获取经验
    6.6.3 建立符合住宅环境品质的区域管理
    6.6.4 以宜居为住宅环境的宗旨
    6.6.5 建立指标化管理的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
6.7 小结
参考文献 总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批判性研究 ——以近十年来成都郫都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为例[D]. 王轶伦.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徐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庭院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D]. 仝晓晓.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4]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关中地区乡村住宅设计与改造方法研究[D]. 刘蓉芳. 长安大学, 2017(03)
  • [5]天津近代里弄住宅演变研究[D]. 刘秘. 天津大学, 2017(09)
  • [6]晚明苏州地区文人住宅室内空间研究[D]. 黄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SI体系的产业化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研究[D]. 王慧.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8]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与优化研究[D]. 金熙. 湖南大学, 2014(09)
  • [9]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D]. 高武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10]城市绅士化进程中的公民住宅权保障[J]. 包振宇,朱喜钢,金俭. 城市问题, 2012(03)

标签:;  ;  ;  ;  ;  

住宅建设应体现“住宅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