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基于学生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丁海科

从教10余年,对于听课评课感觉常有的事。可是,当一位年轻教师问我:“如何评价一节课?”我愕然了,到底如何评价一节课?我的脑海里呈现出:评教学目标、评教师语言、评课堂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评价一节课,必须有一个标准,宛若断案的法律条文,丈量的米尺,评课就要这样的“规和距”。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是有效的课、还是流畅欢快的课。其实,教学面对的是充满生机的学生,不需要“锱铢必较”客观条文及标准,只要一个“观其大略”质性标准,这个质性标准又是什么[1]?

我们看看教育教学专家的观点:

余文森教授: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就是好课。于永正老师:成功的课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

依据这些标准,我们来对照身边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呢?

一、“顺”与“不顺”

每个学期,开学初,区教研室总会分年级召开教学研讨会议。我参加初三年级的研讨会议,先听了两节课。其中一节课《一元二次方程》,我记忆犹新。老师设计了情境引入,初步认知,总结定义,巩固训练,各个环节秩序井然,学生训练有素,最后,学以致用,用方程解决问题(根据问题列方程)。评课时,这节课大家给予“过多”表扬:教师引导到位,敢于放手,教师微笑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我想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体现。总而言之,这节课堂各环节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双边活动充分,这节课太“顺”了。在褒扬声中,我不禁思索: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轻松而且高效的课,课堂问题应该是有深度的,不是简单的问答,应该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去设计,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再一次对照刘金玉校长《从“顺”与“不顺”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3],这节课,太“顺”!太顺,就会有简单和无用充斥其中,太顺就会有事前过多课前预习和问题前置,无形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本来,一节浅显的概念课,学生根据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就可以认识并理解,过多的强调情景引入,过多注重课堂形式和流程,就会冲淡学生学习的过程。太顺意味着做作,意味着含有表演色彩。至今,我还记得以往的公开课中,问题回答时出现的一幕“老师,回答‘苹果’的那个同学没有来!”公开课,我们赋予它表演色彩是错误定位,然而定位于示范课、展示课,又是赋予其太多额外价值和功能[4]。此时,公开课的本性就会错位。公开课还是课。因为,我们的老师平时不是这样上课的!这是非“常态”的课,故此,缺乏真实和真高效!太顺,从根本上来说,忽视学生,学生第一的思想未曾树立。

工作以来,听过太多的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不是那些所谓的“好课”,而是那些最为平常的课堂,真实、真味,在那里可以找到一两个原生态的闪光处,而不是处处可见的亮点。在那里,学生是有收获的,是自由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者。

二、“完美”与“缺憾”

2011年10月16—17日江苏省初中数学优质课大赛在宿迁举行,我有幸府参加观摩学习。听课学习宛若一顿饕餮大餐,从未有过的快乐,因为这是我本人工作以来最高级别的听课学习,各个大市的选手,各展所能,对于同一个课题,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独特的解读。同课异构,而又独具个性。至今还记得无锡张珉老师的课设计新颖,教学的各个环节可谓“完美”无瑕,引入自然概念处理简单,尤其在处理数据时设计了EXCEL表格,简化计算,为课堂探讨节约时间,使研究更深入。最为惊叹之处,最后环节设计——CPI新高是被“猪”拱上去的!紧抓住本节课核心“权”来解决问题。还有招聘环节,范先生与赵老板,配以插图,让学生来分析,没有引导和提示,学生竟然独立把问题完美解决。教师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凸显在学习、讨论、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我听了之后,被震撼了!感觉太完美!最终,这节课毫无争议的成为小组第一名!对于这节课的视频,我反复揣摩了好多遍,感触颇多!整节课,学生是参与者,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闲庭信步,不经意中,学会了知识!还记得,下课后我私下问了几位同学,“对着节课,你觉得怎么样?”“太给力了!课堂上我们自己可以学好一切,棒!”学生第一,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评价就是最佳答案!

听过一节徐州市大市级优质课,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听起来很舒服,就想溪流漫过心田。遗憾的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其他一切都很好。当时,很为这位青年老师感到可惜:“唉,一等奖失之交臂。”专家评价时,给予他许多赞美,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黄晓学博士是评审专家之一,提出一节课的效果看什么?是学生的是否有学习收获?学生学习时是否是快乐的?让学生快乐的有收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而这节课就做到了!一节课教学任务是每一位执教者根据学情指定的,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变化的,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些“缺憾”是美丽的,犹如断臂的维纳斯!不管“完美”与“缺憾”,一切基于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的发展的课堂教学,都是一节好课!

三、从学生出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教学成效的指示剂。从学生出发,让学生来评价一节课,才是公正的、正确的。不知您是否注意到,3—5岁的孩子,总是把鞋子穿错左右脚,我女儿是这样,身边好多老师的孩子也是这样!作为大人,总是以为孩子不知道左右脚而已,可以你真正了解吗?我问过许多许多孩子,有很多答案。答案到底是什么?“这样穿跑得快”,因为家长买的鞋子不是那样合脚,反穿就会合脚,所以跑得快!一节课,学生的感受、收获就是那只“脚”,老师的设计就是“鞋子”,好多时候不一定“合脚”。听了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课》,老师设计的思路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感觉这节课热热闹闹,心里没有多好的评价,就觉得是在作秀而已。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到听学生的心声:“以往的复习课,由老师讲我们听,许多同学根本不听,课后作业也不认真做,有些是抄袭的。今天,老师课前让我们自己对于本章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大家都认真进行复习整理,还查阅参考资料,进行了讨论……”“以前只是做题,没有思考这些问题间的联系与规律,今天,我们编制并展示解决问题,就知道了规律和联系,我们觉得问题很简单了。”“老师,以后的课我们都这样上,好吗?”学生喜欢这样的复习课,我不禁感到我又错了。我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评价这节课,忘却了学生,他们才是最为权威的批评家。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5]因此,一切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发展,应该根据学生而改变,课堂就会多几分绚丽,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就会有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余文森等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P253;

[2]《试谈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与实践》[J]杜飞荣《数学通报》2000(10);

[3]《从“顺”与“不顺”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刘金玉《新课程周刊》2007年12月B版;

[4]《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余文森等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P256;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P2.

标签:;  ;  ;  

基于学生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