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

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律

作者: 阮凯凯

导师: 薛进展

关键词: 聚众斗殴,犯罪形态,转化

文献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聚众斗殴罪是从1979年刑法规定的流氓罪中分解出来的一个罪名。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聚众斗殴罪的罪状是简单罪状,在理论界或司法实践中,有关聚众斗殴罪的认定、未完成形态、转化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本论文针对存在的争议,结合我国刑法理论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聚众斗殴罪的认定主要对聚众斗殴罪概念和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其中第一节论述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列举了我国刑法学者关于该罪概念的不同表述,然后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是指基于私仇宿怨、争霸一方或者其他藐视法纪的动机,纠集二人以上进行或积极参加结伙斗殴,从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第二节是关于聚众斗殴罪的客体。有人认为本罪是单一客体,有的认为是复杂客体。笔者认为是单一客体,而非复杂客体,即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即人们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共同生活准则,既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也包括非公共场所秩序。第三节是关于聚众斗殴的客观方面,即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如何理解聚众行为,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斗殴双方都不得必须聚众,有的认为只要斗殴的一方聚众即可,有的认为只到双方加起来的合计人数达到三人以上即可,笔者认为聚众行为具有单方性,只要斗殴的一方达三人以上即符聚众斗殴罪的聚众要求,不必要求斗殴各方都达三人以上;斗殴行为具对合性,双方均有斗殴故意,是认定斗殴行为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主观要素。第四节是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应是直接故意,即对破坏公共秩序这一后果所持的态度。第五节是聚众斗殴罪的主体,笔者认为该罪的主体一般主体,即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第二章论述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形态。其中第一节是关于聚众斗殴罪的预备。笔者认为,在聚众斗殴的故意下实施聚众行为,聚众基本完成时即为聚众斗殴罪的实行行为着手。并以此划分聚众斗殴犯罪的预备和实行阶段;聚众斗殴罪存在犯罪预备,但一般情况下因社会危害性小,可不认为是犯罪。第二节是聚众斗殴罪的未遂。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是行为犯,在聚众斗殴的故意下着手实施聚众行为,聚众基本完成到双方斗殴之间,可以存在犯罪未遂。第三节是聚众斗殴罪的中止。根据中止自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分析影响聚众斗殴罪中止的因素和对首要分子和参加者不同的认定要求。第四节是聚众斗殴罪共犯犯罪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对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不同犯罪形态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第三章论述聚众斗殴罪的转化。其中第一节是聚众斗殴罪转化定罪的原因。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的转化是行为人主观内容和客观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化,或者具有其他法定的转化条件。第二节是对聚众斗殴罪转化基础的分析,认为聚众斗殴罪的转化应以基础罪的成立和既遂为必要。第三节讨论的是聚众斗殴罪转化的主观故意问题,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转化罪的犯罪故意是否转化不能一概而论,犯罪故意不一定转化,可能存在过失。而且故意内容与实际犯罪结果存在冲突。第四节讨论的是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共犯问题,笔者认为以共同犯罪的主观故意作为转化犯罪共犯成立的依据,更具合理性。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聚众斗殴罪的概念与构成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概念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客体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

一、聚众行为

二、斗殴行为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的主体

第五节 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

第二章 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的预备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未遂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的中止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共犯犯罪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 聚众斗殴罪的转化

第一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定罪的原因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基础问题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罪过问题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共犯问题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10-26

参考文献

  • [1].聚众斗殴罪研究[D]. 凌一.黑龙江大学2018
  • [2].聚众斗殴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 薛立刚.河北大学2017
  • [3].聚众斗殴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 王习习.贵州民族大学2018
  • [4].互殴案件中有关正当防卫的界限思考[D]. 淡臣.西南政法大学2016
  • [5].论聚众斗殴罪积极参加者及犯罪转化问题的认定[D]. 梅亚兵.兰州大学2017
  • [6].聚众斗殴罪转化犯认定[D]. 王丹.苏州大学2017
  • [7].聚众斗殴罪的刑法规范考察与判例分析[D]. 邓卓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 [8].聚众斗殴罪认定中的两个实践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D]. 李曼曼.西南政法大学2016
  • [9].聚众斗殴罪疑难问题研究[D]. 魏京武.烟台大学2016
  • [10].浅析聚众斗殴罪[D]. 裴亮.西南政法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D]. 葛为国.苏州大学2006
  • [2].论聚众斗殴罪[D]. 王延永.中国政法大学2007
  • [3].聚众斗殴罪若干形态问题研究[D]. 赵海生.华东政法学院2007
  • [4].从一件典型案例看聚众斗殴罪的定罪量刑问题[D]. 卢中伟.上海交通大学2007
  • [5].聚众斗殴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李树林.华东政法学院2005
  • [6].聚众斗殴罪:理论与实践探讨[D]. 党进.华东政法学院2004
  • [7].聚众斗殴罪研究[D]. 林皎.西南政法大学2005
  • [8].论聚众斗殴罪[D]. 柯武松.武汉大学2004
  • [9].聚众斗殴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D]. 苏雄华.西南政法大学2006
  • [10].聚众斗殴罪实务研究[D]. 朱毅.苏州大学2002

标签:;  ;  ;  

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