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兴起发展,不同国家的企业和机构之间开展的交易及经营活动越来越多,使得企业外币业务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问题日渐突出。但是,由于世界范围内会计实务的多样性,目前国际上在外币折算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如折算汇率的选择、折算差额的处理等,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使得外币折算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会计实务的主要差异之一。随着外币折算问题研究的深入,外币折算的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各国先后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或制度对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实务问题进行规范。我国最早有关外币业务的规定出现在从1985年开始施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随后,我国又在陆续颁布的一系列会计制度和法规中对外币折算问题作出规定,但是一直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对我国外币折算实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直到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才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采用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对我国新颁布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我国新颁布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与原外币折算会计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纵向比较,分析了我国新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和美国会计准则中外币折算准则的相关规定从横向上与我国新外币折算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比较中可以发现新准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新准则中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第三部分,在参考国际和美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分析新准则的相关规定,指出新准则在外币交易、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以及如何判断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期能对继续完善我国外币折算准则尽绵薄之力。本文所进行的外币折算准则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外币折算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务工作,涉及到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本文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今后还需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