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为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其树皮纤维品质优良,自古就是造纸的优良原料;而且它的环境适应性强,是迅速绿化荒山、荒滩和盐碱地的理想树种。对构树这些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现实意义。为了探讨构树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和木质素合成代谢的规律,本论文开展了抗逆转录因子和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工作,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分子水平改良构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目前,取得如下的研究进展:1.采用RACE的克隆方法,从构树中克隆到一个DREB类转录因子,将其命名为BpDREB。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384bp,编码一个由33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序列分析表明:BpDREB基因具有DREB转录因子所特有的核定位信号、DNA结合域以及转录激活域;它与其他已知的DREB基因除了在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外,在其它的区域同源性不高。利用Southern杂交证实该基因是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于构树基因组DNA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BpDREB基因的表达受高盐、干旱环境逆境的诱导,而不受低温胁迫所诱导,并且其表达不依赖于ABA的调控。2.构建两个在酵母中表达的重组载体pAD-BpDREB和pLexA BD-BpDREB,通过两个独立的酵母单杂交试验验证构树DREB蛋白的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将这两个融合表达载体分别转入酵母菌株JM4271和酵母菌株EGY48,并分别在SD/-His + 10 mM 3-AT和SD/ -Leu-Ura-His的平板上筛选转化子,同时进行显色鉴定以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定量测定,从而检测2个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构树DREB蛋白具有DREB转录因子的两大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与转录激活域,能够特异地识别DRE元件,并能激活下游目标基因的表达。3.构建在植物中正向过量表达的双源表达载体p3301-121-BpDREB,将其转入农杆菌EHA105中。通过沾花法直接转化拟南芥,获得T1代转BpDREB基因植株。用PCR和Gus染色的方法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转基因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缩写表第一章 引言1 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1.1 植物逆境应答中的转录因子1.1.1 AP2/EREBP 转录因子家族1.1.2 DREB 亚家族转录因子1.2 转录因子与植物抗逆途径2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调控机制2.1 木质素的组成与分布2.1.1 木质素的组成2.1.2 木质素的分布2.2 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机制2.2.1 起始反应2.2.2 羟基化反应2.2.3 甲基化反应2.2.4 连接反应2.2.5 还原反应2.2.6 木质素单体的聚合2.3 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的多样性2.4 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2.4.1 起始反应的生物调控2.4.2 羟基化反应的生物调控2.4.3 甲基化反应的生物调控2.4.4 连接反应的生物调控2.4.5 还原反应的生物调控3 构树分子改良的重要意义3.1 构树生物学特性3.2 构树的用途3.2.1 环境适应性强3.2.2 纤维品质优良3.3 构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子改良的重要意义第二章 构树中编码 DREB 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植物材料培养及胁迫处理1.1.2 菌株1.1.3 克隆载体1.1.4 酶与试剂1.1.5 溶液1.1.6 培养基类1.1.7 主要仪器1.2 方法1.2.1 构树DREB基因3′端cDNA的克隆1.2.2 构树DREB基因5′cDNA 的克隆1.2.3 构树BpDREB 基因全长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2.4 构树BpDREB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1.2.5 Southern 杂交检测构树BpDREB 的同源基因1.2.6 Northern 杂交分析BpDREB 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2 结果与分析2.1 构树DREB 转录因子基因的全长cDNA 的克隆2.1.1 BpDREB 基因3′端序列的克隆2.1.2 BpDREB 基因5′端序列的克隆2.1.3 BpDREB 基因的全长cDNA 的克隆2.2 构树BpDREB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2.2.1 BpDREB 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预测2.2.2 BpDREB 蛋白的空间结构预测2.2.3 BpDREB 蛋白与其它 DREB 类蛋白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2.3 构树BpDREB 基因的基因组DNA 的结构分析2.4 构树BpDREB 基因的拷贝数分析2.5 构树BpDREB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2.6 构树BpDREB 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3 讨论第三章 构树 DREB 转录因子 DNA 结合域与转录激活域的验证1 前言2 材料和方法2.1 菌株与质粒2.2 酵母培养基2.3 酵母单杂交系统中使用的溶液及缓冲液2.4 酵母单杂交2.5 其他的试验方法3 结果与分析3.1 构建能在酵母中表达的pAD-BpDREB 和pLexA BD-BpDREB 两个重组载体3.1.1 重组质粒pAD-BpDREB 构建3.1.2 重组质粒pLexA BD-BpDREB 构建3.2 构树 BpDREB蛋白与DRE元件相互作用的研究3.3 构树 BpDREB蛋白的转录激活能力的研究4 讨论第四章 构树 BpDREB 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表达及其耐逆性分析.1 前言2 材料和方法2.1 材料2.1.1 植物材料2.1.2 菌株及载体2.1.3 试验中所用试剂盒与药品2.2 方法2.2.1 各种酶切、连接反应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过程2.2.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2.2.3 拟南芥的转化2.2.4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2.2.5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 检测2.2.6 转基因拟南芥的GUS 染色检测2.2.7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分析2.2.8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冻性分析2.2.9 转基因拟南芥的ABA 依赖性分析2.2.10 转基因拟南芥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3 结果与分析3.1 表达载体p3301-121-BpDREB的构建3.2 含表达载体p3301-121-BpDREB农杆菌的检测3.3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检测3.3.1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3.3.2 转基因拟南芥T1代植株PCR检测与Gus检测3.3.3 转基因拟南芥T2代植株RT-PCR 检测3.4 转基因拟南芥 T3代植株抗逆性分析3.4.1 转基因拟南芥T3代植株耐盐性分析3.4.2 转基因拟南芥T3代植株耐冻性分析3.4.3 转基因拟南芥T3代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分析4 讨论第五章 构树 CCoAOMT 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1 前言2 材料和方法2.1 材料2.1.1 植物材料2.1.2 菌株及载体2.2 方法2.2.1 构树中编码CCoAOMT 基因的克隆2.2.2 各种CCoAOMT 的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构2.2.3 构树BpCCoAOMT 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位点分析2.2.4 构树BpCCoAOMT 基因编码蛋白的同源建模2.2.550 uthern 杂交分析构树BpCCoAOMT 基因的拷贝2.2.6 构树BpCCoAOMT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构树BpCCoAOMT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3.1.18 pCCoAOMT 基因3′端序列的克隆3.1.28 pCCoAOMT 基因5′端序列的克隆3.1.38 pCCoAOMT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3.2 构树BpCCoAOMT 基因的结构特征分析3.3 构树CCoAOMT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3.4 构树CCoAOMT 蛋白的功能结构位点与功能结构域的预测3.5 构树CCoAOMT 蛋白的空间结构分析3.6 构树BpCCoAOMT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3.7 构树BpCCoAOMT 基因的拷贝数分析4 讨论第六章 构树 F5H 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1 前言2 材料和方法2.1 材料2.1.1 植物材料的培养2.1.2 菌株、载体和试剂2.2 方法2.2.1 构树F5H基因的克隆2.2.2 构树F5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构建2.2.3 构树 BpF5H 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位点分析及功能结构域的预测2.2.4 构树BpF5H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2.2.5 Southern 杂交检测构树BpF5H 基因的拷贝数2.2.6 BpF5H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构树 BpF5H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3.1.1 BpF5H 基因3′端序列的克隆3.1.2 BpF5H 基因5′端序列的克隆3.1.3 BpF5H 基因的全长cDNA 的克隆3.2 构树BpF5H基因的结构特征分析3.3 构树BpF5H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3.4 构树 F5H 蛋白的功能结构域的预测与功能结构位点的分析3.5 构树F5H蛋白的三级空间结构3.6 构树BpF5H基因的拷贝数分析3.7 构树BpF5H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4 讨论第七章 杂交构树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1 前言2 材料和方法2.1 材料2.1.1 植物材料2.1.2 主要试剂2.2 方法2.2.1 愈伤组织的获得2.2.2 不定芽的形成2.2.3 不定芽伸长、生根和移栽2.2.4 数据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2,4-D的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3.2 两种培养基对三种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3.3 不同BA 的浓度对不定芽形成的影响3.4 不定芽的生根和移栽4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相关论文文献
- [1].欧李DREB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20(03)
- [2].普通烟草DREB转录因子的序列鉴定与表达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7(01)
- [3].银中杨DRE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4].小麦DREB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8)
- [5].野生大豆DREB基因cDNA的克隆与分析[J]. 草业科学 2009(08)
- [6].向日葵逆境应答转录因子DRE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5(07)
- [7].谷子DRE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 [8].苹果DREB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3)
- [9].小麦DREB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2)
- [10].植物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7)
- [11].独行菜种子DREB类转录因子家族及LaDREB表达对幼苗冷胁迫响应[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6)
- [12].DREB转录因子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10)
- [13].抗逆相关DRE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 2008(01)
- [14].DREB转录因子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3)
- [15].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5)
- [16].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胁迫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6)
- [17].小麦DREB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9)
- [18].胡杨中两个新DREB类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转录激活功能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5)
- [19].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14(10)
- [20].转录因子DREB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抗逆中的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 2013(04)
- [21].DREB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逆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8)
- [22].大白菜DREB类转录因子cDNA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09(01)
- [23].植物DREB转录因子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4)
- [24].海岛棉DREB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25].DREB转录因子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J]. 大豆科技 2008(04)
- [26].小叶杨DREB同源基因内SSR的发现及群体结构分析[J]. 植物学报 2010(05)
- [27].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紫花苜蓿DREB基因的方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8].DREB类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应用进展[J]. 北方园艺 2010(20)
- [29].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蔗抗逆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糖料 2020(03)
- [30].紫大麦草中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Hvi917DREB2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序列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标签:构树论文; 转录因子论文; 酵母单杂交论文; 转基因拟南芥论文; 木质素论文; 愈伤组织诱导论文; 不定芽分化论文; 植株再生论文;
构树DREB转录因子及木质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