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纠正

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纠正

一、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论文文献综述)

孙婉茹[1](2020)在《中学生“假阅读”现象探析》文中提出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然而现实中,中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却是薄弱的。那么,中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什么薄弱?阅读课堂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学语文课堂中隐藏着学生“假阅读”的现象。于是对“假阅读”现象的破解,就成为提升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本论文选择了中学生“假阅读”现象探析这一课题。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及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做了详细的梳理,证实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阅读,强调的都是真阅读。因此,笔者归纳并总结了广义真阅读的基本特征:一,阅读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行为;二,阅读是人类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三,阅读强调阅读主体主动的感知、理解、获得意义。随后,笔者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假阅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及反思,发现“假阅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粗浅,对纠正学生的“假阅读”现象没有实际意义。综合以上内容,笔者为判断学生的“假阅读”行为确立了三条标准:一,在课堂教学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不是阅读的主体;二,学生没有在这一阅读活动中进行个性化的感知和理解;三,学生在阅读后没有获得对其成长有意义的信息。第二部分,笔者就现阶段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展开,发现中学生确实普遍存在着“假阅读”现象。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学生不是主动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个性的理解、学生阅读后没有获得意义三个层面。就此,笔者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与阅读教学行为存在误区;二,学生对阅读意义的错误理解以及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第三部分,为纠正学生的“假阅读”现象,笔者认为教师的引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提出了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真阅读状态的实践策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应深刻理解阅读的本质。首先,教师应从阅读本质出发,理解阅读教学。其次,教师必须真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第二部分,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进入积极的阅读阅读状态。从树立长久阅读目标、创设情境、创办阅读活动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一些可行性措施;第三部分,教师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教师选择恰当切入点、设计有效问题、运用拓展链接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学生真阅读的具体举措。第四部分,师生同步真阅读,共同成长。提出了师生相互推荐阅读书目、共同阅读一整本书、相互交流阅读心得的措施,指引学生走向真阅读。

白露[2](2020)在《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发展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内容与途径,但快捷节选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整本书阅读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新重点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明确了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开展,向教师指导提出了要求。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整本书阅读急需相关研究提供实施经验。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哈尔滨市四所中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整本书阅读开展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原因,试图总结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有益经验。全文共分五章:绪论,主要阐明问题的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梳理了国内外针对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入手,阐述了整本书阅读的应然状态;第三章,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和展现了受访学校情况、整本书阅读开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学生阅读基础情况、家庭阅读支持情况等实然状态。第四章,指出整本书阅读开展中尚存在缺乏学校制度支持、学校资源利用不足、教师指导相对乏力、学生阅读阻碍较多、缺少家庭阅读榜样、家庭与学校沟通不畅等问题,从而深入分析了这是学校支持度不足、教师专业性相对较弱、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家长时间投入不足与家校沟通单向化等原因导致。第五章,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入手,提出学校对教师有效指导的支持、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提高、学生阅读基础的提升、家庭提供阅读协作等策略与建议。本研究认为,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提升,不能仅探讨教师层面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指导离不开学校的充分支持、学生的良好基础和家庭的积极协作。学校的充分支持提供资源和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心和动力;学生的良好基础提供根基和可能;家庭的积极协作提供环境和保障。只有四者相辅相成,才能使整本书阅读的应然状态成为可能。

薛思琪[3](2017)在《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语文阅读的核心。但目前初中生受升学、家庭、学校等的影响,面临着阅读时间少、阅读文本缺乏以及不会选择、利用文本等问题。本论文主要依据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等理论,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论题进行探究。文章首先采取抽样的方式对现今初中生的课内外阅读状况进行调研,以发现目前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为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策略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其次,根据现状中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应从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阅读能力、语文情意素养三方面进行,并提出了阅读内容整合时应遵循的三链接: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外阅读目标的链接;阅读内容与学生阅读心理的链接;阅读材料与“语文性”的链接。最后,根据学生的阅读现状,并结合这三大原则以及群文阅读、拓展阅读等相关阅读理论,笔者提出了 “主题式”和“议题式”两种阅读内容整合策略,以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性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拓展学生阅读的领域,提高他们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田甄[4](2017)在《交互式阅读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处于固化学习方式的阶段,可塑性较强。从心理机制方面探究学生阅读心理,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阅读模式研究、青少年阅读研究、团体训练研究的文献综述为理论基础,研究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芜湖市某中学初二学生为被试,采用2x2因素设计实验,划分4个实验组(即a组进行无团体训练、无交互式阅读的教学;b组进行无团体训练、有交互式阅读的教学;c组进行有团体训练、无交互式阅读的教学;d组进行有团体训练、有交互式阅读的教学),分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实验,并对各组学生的成绩进行前测和后测,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青少年阅读成绩影响显着(P=0.046<0.05);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影响显着(P=.00<0.05);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之间存在互补式交互作用(P=.033<0.05);采用无团体训练时,有无交互式阅读的差异边缘显着(P=.032>0.05);采用团体训练时,有无交互式阅读的差异并不显着(P=.276>0.05)。因此得出结论:单独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青少年阅读成绩有提高作用,且交互式阅读模式效果优于无交互式阅读模式;单独采用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有提高作用,且团体训练效果优于无团体训练;在团体训练教学中,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与无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青少年阅读成绩都有提高作用,但二者间影响效果的差异不显着;在无团体训练教学中,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青少年阅读成绩影响效果显着,且交互式阅读模式效果优于无交互式阅读模式。研究结果对交互式阅读模式在中文阅读教学领域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运用团体训练对学习心理干预提供借鉴意义。

张红娇[5](2016)在《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阅读方式越来越难以负荷时下仍处于增长状态的超额信息量,如何快速有效的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二战以来,视觉阅读在国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开设了有关视觉阅读的课程和学校,也培养了大批的速读人才。19世纪之后我国也逐步开始视觉阅读的研究,进行了许多探索了和实践,发展非常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通过对银川市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提高,阅读方式需要改善。视觉阅读作为一种“眼脑直映”式的科学运用眼力和脑力的阅读方法,将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小学课堂中,发挥其优势,势必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方式转变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视觉阅读生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以构成视觉阅读能力的要素和影响视觉阅读的因素为出发点,设计开发了视觉阅读训练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在小学四年级开展视觉阅读教学实践,旨在探讨视觉阅读训练对其阅读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且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提出建议。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选取小学四年级两个语文成绩接近的班级,按是否参加视觉阅读训练将其随机指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因变量为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率,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经过视觉阅读训练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率都得到了显着提升。最后得出结论:①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②视觉阅读训练给学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表现为视觉阅读训练改善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效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③视觉阅读训练与学校课程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胡文生[6](2016)在《面对新高考,语文教学更应紧抓阅读环节》文中指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这必将引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变革。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和核心,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性阅读思维将不能适应新的高考形势,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和采用多种形式阅读等方面紧抓阅读环节,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董旭午[7](2014)在《合理辅导:拓成生活化语文体系的必选课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相当于一个球状环形体。其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核心层,向外再依次环层拓展为"生活化总结对接""生活化合理辅导""生活化自主历练"。"生活化合理辅导"是拓展、建构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最为关键的一层,它充分发掘学生课内外生活中最有益于学生学好语文的资源,同时也为建构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最合理地选择好资源,进而为建构起一个更为广阔、富有"营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活化语文教育场"打造好最关键的一环。语文教师则更要切实作为,层层尽心尽力,努力建构好这个生活化的语文教育场。

王乐钧[8](201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民工子女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作为案例展开研究。该校是由温州市政府、教育局创办的专门接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初级中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就学年龄跨度大(同一个班中相差4—5岁),风俗习惯、家庭背景千差万别,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均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语文教师在备课、讲课、阅读练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阅读水平提升成效不尽如人意。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阅读障碍的定义,本文采用逐层筛选的方法,结合校情自制民工子女语文阅读习惯和能力的现状调查问卷,以学校61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语文阅读困难和障碍是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致命原因。阅读障碍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和提升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也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发展。于是课题组分析形成原因,寻找克服问题的积极对策,推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构建切实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这是新温州人子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广大师生多年渴盼的语文教育教学理想。本论文通过系列方法,诸如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以2008年9月入学的191名七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从中发现问题,寻找阅读障碍的归因,把研究结果在下一级新生中实践应用。学校提出“让孩子慢慢来”的阅读教学口号,采用小步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同时辅以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能,有效克服阅读障碍。

秦芳芳[9](2013)在《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学名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反映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科学、伦理,渗透人类的文明与智慧。文学名着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名着导读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名着阅读对于高中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供给,文学名着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文学名着对学好语文,对开发高中学生的智力,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目前高中名着导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文章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写作思路。将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调查与相关理论紧密结合,同时兼顾一般情况,注重体系思想的可移植性。本文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以笔者所在的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有关教学案例,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和名着导读教学层面的合理化的建议,力求对今后高中名着导读的教学实施和改进有所借鉴与启示。文章首先调查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的现状,接着从高中学生名着阅读和高中语文教师名着导读教学两方面分析了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的建议和完善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实施策略。名着导读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培养学生的个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课题虽然是以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名着导读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但处处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情况加以分析,目的就是为了使所设计的体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该体系只是提供了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的一般思路和大致情况,在实践中还要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深化与创新。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阴国恩,陈燕丽[10](2013)在《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度和集中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课外书籍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度和集中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小学和初中是一个发展阶段,高中和大学是另一个发展阶段。其中,初中年龄段至高中年龄段是青少年课外阅读发展的突变期。

二、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假阅读”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应具备独立阅读能力
        (二)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薄弱
    二、研究意义
        (一)倡导教师从阅读本质出发,理解阅读教学
        (二)引领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真阅读状态
        (三)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假阅读”研究概述
    一、对广义阅读的基本阐释
        (一)“阅读”的词源含义
        (二)《阅读史》中的“阅读”
        (三)广义真阅读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课程中“阅读”的本质内涵
        (一)语文课程重视学生的书面阅读
        (二)语文课程强调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
        (三)语文课程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长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是真阅读
        (一)阅读教学指向引领学生进入真阅读
        (二)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要求的分析
        (三)中学语文新课程指向引领学生进入真阅读
    四、“假阅读”研究概述
        (一)“假阅读”的由来
        (二)对“假阅读”阐释的概述
        (三)对“假阅读”现象研究的反思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数据统计
        (一)中学生阅读行为的总体情况
        (二)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行为调查
        (三)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行为调查
    三、中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假阅读”现象普遍存在
        (二)“假阅读”现象带来的危害
    四、中学生“假阅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的阅读教学存在误区
        (二)中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第三章 教师引领中学生进入真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师应深刻理解阅读的本质
        (一)教师应从阅读本质出发,理解阅读教学
        (二)教师必须真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二、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进入积极的阅读状态
        (一)教师指导中学生树立长久的阅读目标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中学生沉淀阅读的心境
        (三)教师创办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师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一)选择恰当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二)设计有效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三)运用拓展链接,激发学生长久阅读
    四、师生同步真阅读,共同成长
        (一)师生、生生相互推荐阅读书目
        (二)师生、生生共同阅读一整本书
        (三)师生、生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附录2 哈师大附中高三学生作文
    附录3 哈师大附中高一学生演讲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整本书阅读
        (二)教师指导有效性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三)教育统计法
第二章 整本书阅读的应然思考
    一、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内涵
        (一)网络时代的消极影响
        (二)整本书阅读的积极内涵
    二、整本书阅读的应然状态
        (一)指导背景完善
        (二)教师专业发展
        (三)学生阅读期待建立
        (四)家庭环境协作
第三章 整本书阅读教师指导现状
    一、受访学校情况
        (一)哈尔滨市两所初级中学
        (二)哈尔滨市两所高级中学
    二、整本书阅读开展情况
        (一)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展随机性强
        (二)整本书阅读课外活动开展频率较高
    三、整本书阅读教师指导情况
        (一)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认同度较高
        (二)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形式丰富
        (三)整本书阅读教师指导形式多样
        (四)不定时监控学生阅读情况
        (五)能够参加教师整本书阅读培训
    四、学生阅读基础情况
        (一)具有良好阅读习惯
        (二)具有基础阅读技巧
        (三)具有良好阅读期待
    五、家庭支持阅读情况
        (一)家长认可度较高
        (二)能够督促阅读
第四章 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校制度支持
        (二)学校资源利用不足
        (三)教师指导相对乏力
        (四)学生阅读阻碍较多
        (五)缺少家庭阅读榜样
        (六)家庭与学校沟通不畅
    二、整本书阅读指导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支持度不足
        (二)教师专业性相对较弱
        (三)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四)家长投入时间不足
        (五)家校沟通单向化
第五章 整本书阅读教师指导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学校对教师有效指导的支持策略
        (一)安排整本书阅读课程
        (二)提供整本书课程资源
        (三)增强整本书阅读师资培训
    二、教师指导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专业提升策略
        (二)教师指导环节完善策略
        (三)跨学科教师结合指导策略
    三、学生阅读基础提升策略
        (一)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策略
        (二)学生阅读期待建立策略
        (三)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策略
    四、家庭阅读协作策略
        (一)合理安排课后阅读时间
        (二)做到阅读陪伴
        (三)加强家校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二 :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三 :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发展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五 :整本书阅读中家庭支持情况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现状概述
    第一节 初中生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现状
        一、课内阅读内容
        二、课外阅读内容
        三、课内外阅读内容衔接度
    第二节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目标定位层面
        二、阅读文本选择层面
        三、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层面
    第三节 问题归因分析
        一、升学压力的束缚
        二、阅读文本与学生阅读心理的断层
        三、教师阅读素养和教育素养的亟待提升
第二章 课内外阅读整合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课内外阅读整合的内容构成
        一、语文知识的整合
        二、语文阅读能力的整合
        三、语文情意素养的整合
    第二节 内容整合时应遵循“三链接”
        一、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外阅读目标的链接
        二、阅读内容与学生阅读心理的链接
        三、阅读材料与“语文性”的链接
第三章 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主题式”阅读内容整合
        一、“主题式”阅读内容整合的基本含义
        二、“主题式”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途径
        三、“主题式”阅读内容整合的教学设想
    第二节 “议题式”阅读内容整合
        一、“议题式”阅读内容整合的基本含义及实施价值
        二、“议题式”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途径
        三、“议题式”阅读内容整合的教学设想
    第三节 内容整合后学生阅读价值的实现
        一、阅读面的扩大
        二、阅读品质的提升
        三、个体阅读体系的构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交互式阅读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4.1 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1.4.2 实践层面的可行性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交互式阅读综述
        2.1.1 阅读模式的理论基础
        2.1.2 交互式阅读的相关研究成果
        2.1.3 交互式阅读研究的问题与本研究的出发点
    2.2 青少年阅读研究综述
        2.2.1 青少年阅读的影响因素
        2.2.2 青少年阅读模式
        2.2.3 青少年阅读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2.2.4 青少年阅读的干预研究
    2.3 团体训练
        2.3.1 团体训练的概念界定
        2.3.2 团体训练的应用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与材料
        3.2.1 阅读专项测试卷
        3.2.2 7-9 年级语文成就测验
        3.2.3 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
        3.2.4 实验阅读材料
        3.2.5 数据处理工具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假设
        3.3.3 实验设计
        3.3.4 变量的控制
    3.4 实验程序
        3.4.1 实验过程
        3.4.2 实验具体操作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以前后测差值为因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
    4.2 以 7-9 年级语文单科标准化成就测验前后测差值为因变量的方差分析
        4.2.1 交互式阅读模式的主效应检验
        4.2.2 团体训练的主效应检验
        4.2.3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间主效应检验
    4.3 以阅读专项测验前后测差值为因变量的方差分析
        4.3.1 交互式阅读模式的主效应检验
        4.3.2 团体训练的主效应检验
        4.3.3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间主效应检验
        4.3.4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间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4.4 以 7-9 年级语文单科标准化成就测验中阅读理解分测验前后测差值为因变量的方差分析
        4.4.1 交互式阅读模式的主效应检验
        4.4.2 团体训练的主效应检验
        4.4.3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间主效应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对提高青少年阅读成绩的有效性分析
        5.1.1 运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
        5.1.2 采用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
        5.1.3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
        5.1.4 交互式阅读模式与团体训练影响的有效性分析
    5.2 实验对象选取的有效性分析
    5.3 实验教学阅读材料选取的有效性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7-9 年级语文阅读成就测验A卷(节选)
附录2 7-9 年级语文阅读成就测验B卷(节选)
附录3 阅读专项测试卷(节选)
附录4 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附录5 团体训练单元计划表
附录6 团体训练活动场景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5)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1.1.2 信息化社会来临
        1.1.3 读图时代的来临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阅读
        1.2.2 视觉阅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设计
    2.1 视觉阅读训练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2.1.1 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现状
        2.1.2 视觉阅读的优势
        2.1.3 对视觉阅读的错误认识
    2.2 视觉阅读训练系统设计的依据
        2.2.1 视觉阅读的理论基础
        2.2.2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
        2.2.3 构成视觉阅读能力的要素
        2.2.4 影响视觉阅读的因素
    2.3 视觉阅读训练系统设计的内容
        2.3.1 呼吸训练
        2.3.2 视觉机能训练
        2.3.3 节奏训练
        2.3.4 文章训练
        2.3.5 趣味训练
    2.4 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呈现
        2.4.1 登陆界面的实现
        2.4.2 系统模块的设计
        2.4.3 训练内容的呈现
第三章 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应用
    3.1 视觉阅读训练系统应用思路
        3.1.1 实践对象
        3.1.2 实践时间
        3.1.3 实践方法
    3.2 视觉阅读训练教学实践方案
        3.2.1 视觉阅读训练的目标
        3.2.2 视觉阅读训练的原则
        3.2.3 视觉阅读训练的课程框架
        3.2.4 视觉阅读训练的教学策略
        3.2.5 视觉阅读训练的教学评价
    3.3 视觉阅读训练的教学实践过程
        3.3.1 训练前测
        3.3.2 训练过程
        3.3.3 训练后测
第四章 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应用效果
    4.1 实验结果分析
        4.1.1 训练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阅读指标比照
        4.1.2 训练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阅读指标比照
        4.1.3 实验班学生训练前后阅读指标比照
        4.1.4 实验班学生训练过程中阅读指标的发展变化
    4.2 视觉阅读训练对学生的影响
        4.2.1 改善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效率
        4.2.2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量
        4.2.3 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4.2.4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3 老师、学生对视觉阅读的评价
        4.3.1 老师对视觉阅读训练的态度
        4.3.2 实验班学生训练后的感受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对本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5.3 对今后视觉阅读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6)面对新高考,语文教学更应紧抓阅读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学生阅读状况和原因探究
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和核心
    (一) 广泛的阅读可培养语文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二) 广泛的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养成读书习惯,可提高个人修养,受益终身
三、阅读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 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
    (三) 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
    (四) 阅读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7)合理辅导:拓成生活化语文体系的必选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学习必备知识积累系列
二、学生语文学习基本素养积淀系列
三、学生语文学习健康心理指导系列

(8)中学语文教学中民工子女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一、学校民工子女阅读现状
    (一)研究背景
    (二)民工子女阅读存在问题
二、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三、阅读障碍有效矫治策略研究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阅读心理障碍
    (二)探求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诵读障碍
    (三)采用小步训练,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技能
    (四)利用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能
    (五)学会欣赏同名影视作品,激发阅读名着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
    (六)利用书法教学矫治书写障碍,提高阅读水平
    (七)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温州三十九中学生(七年级)阅读情况调查表
    附录 2 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表

(9)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案例研究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中生提高阅读水平的策略研究
        二、关于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研究
        三、关于高中语文教师在名着导读方面准备的研究
第二章 高中阶段名着阅读与名着导读
    第一节 高中阶段名着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一、高中阶段名着阅读的意义
        二、高中阶段名着阅读的要求
    第二节 高中“名着导读”教学要求
        一、高中阶段名着导读教学目标
        二、高中阶段名着导读教学内容
        三、高中阶段名着导读教学方式
        四、高中阶段名着导读教学检测
第三章 官渡区第五中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
    第一节 调查情况及统计数据
        一、调查情况
        二、统计数据
    第二节 官渡区五中高中名着导读教学的特点
        一、师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
        二、分文体进行导读
        三、立足于心灵与名着对话
    第三节 官渡区第五中高中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阅读名着缺少动机和兴趣
        二、近三分之二学生很少读完整本的书
        三、名着导读教学和名着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
        四、教师导读要点和学生需求不相吻合
        五、名着导读方式较为单一
    第四节 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名着导读目标的功利性
        二、名着导读方式的随意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四、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第四章 官渡区五中高中名着导读教学改进建议
    第一节 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一、教师要加强文学名着的阅读
        二、教师要提高名着鉴赏的能力
    第二节 构建多样化的校园阅读平台
        一、探索名着导读的有效策略
        二、激发阅读兴趣,展开丰富多彩的对话
        三、给予方法,引导高中学生学会研读文学名着
        四、多种指导,促进主体阅读
        五、搭建新的阅读平台,深化名着阅读活动
    第三节 探索名着导读的有效策略
        一、陌生化导读策略及案例
        二、熟悉化导读策略及案例
        三、对比式导读策略及案例
        四、开放式导读策略及案例
第五章 建立科学的高中名着阅读导读评价体系
    第一节 更新高中生文学名着阅读教学评价理念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名着阅读的要求
        二、增强语文高中语文教师文学教育意识
        三、改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考核反馈方式
    第二节 制定高中生名着阅读效果考核反馈方案
        一、基础性测验:阅读基础和兴趣问卷
        二、形成性考核反馈:档案袋评定
        三、总结性考核反馈:阅读考核表
        四、匹配性考评方案: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度和集中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方 法
    2.1 被试
    2.2 调查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 果
    3.1 青少年学生读过的印象深刻的课外书的广泛度和集中度
    3.2 青少年学生最喜欢的课外书的作者的广泛度和集中度
4 讨 论
    4.1 青少年阅读行为的发展阶段
    4.2 广泛度和集中度的计算
5 结 论

四、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假阅读”现象探析[D]. 孙婉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研究[D]. 白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整合研究[D]. 薛思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交互式阅读团体训练对青少年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D]. 田甄.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5]小学四年级视觉阅读训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张红娇. 宁夏大学, 2016(02)
  • [6]面对新高考,语文教学更应紧抓阅读环节[J]. 胡文生. 基础教育研究, 2016(05)
  • [7]合理辅导:拓成生活化语文体系的必选课程[J]. 董旭午. 江苏教育研究, 2014(19)
  • [8]中学语文教学中民工子女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为例[D]. 王乐钧.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秦芳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 [10]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度和集中度的研究[J]. 阴国恩,陈燕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标签:;  ;  ;  

中学生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及其纠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