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不应只是语文课堂的点缀

朗读,不应只是语文课堂的点缀

——当前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黄蒙梁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25600

摘要:目前不少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与文本解读脱离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或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或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成了一种与阅读隔离的课堂教学形式。本文从认识朗读意义、关注情感融入及注重有效指导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真正走进文本,让朗读作用真正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朗读教学文本解读问题透视策略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区别的一个标志就是书声琅琅。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

朗读,既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朗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朗读水平还是衡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语文课上,朗读仅仅是一种点缀,往往是为朗读而朗读,没有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一、存在问题透视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朗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脱离,成了一种与阅读隔离的课堂教学形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朗读时间不够充分,只是走过场。

教师拿到课文,总是按照“整体朗读——局部分析——收束总结”的程序进行教学,朗读成为一种程式却并没有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有位老师在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把这样一篇优美的童话读完,并马上说说读后的感觉,目的似乎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短短的5分钟内即使扫读一遍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出声朗读了。这样的朗读,不能起到整体感知的作用,所谓的读后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2.朗读目的不明确,为朗读而朗读。

有人在上《岳阳楼记》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完后再让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揣摩一下,自己再读一遍。教师虽然使用了范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看起来形式多样,课堂上似乎也很热闹,但是,对每一次朗读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们看不出教师要学生一遍遍读的目的是什么,也很难看出每次朗读会起到何种作用。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安排朗读时并不考虑为什么要安排这一教学环节,且不论文体特点,不管是整体感知还是局部品读,动不动就集体朗读。有的时候,朗读甚至成为调节课堂教学时间的一种手段——教学时间比较宽余,就多读几遍;没有时间,就少读甚至不读。

3.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

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一味地要学生“大声地读”,笼统地要求“读出感情”。而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既没有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合理的建议、巧妙的点拨、具体的指导和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重复。上面提到的那位上《岳阳楼记》的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齐读课文以后,教师说“老师觉得刚才大家的朗读和范读比还有一些差距”,差距到底在哪里?却不明白地指出来,而是要学生自己“揣摩一下”,要学生“自己再读一读”。学生读的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然没有具体的朗读指导,只是笼统地说一句“通过几次朗读,相信大家应该可以读得更好”,再请大家一起读课文。这样的朗读,结果必然是和第一次读没有多大区别,必然会让学生读得“意兴阑珊”。

4.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和阅读两张皮,朗读并没有真正为阅读服务。

朗读,不仅仅依靠技巧,更要基于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位老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重音和停顿。读后教师和学生热闹地讨论如何处理相关语句的节奏、语气、快慢、重音等。乍一看,教师非常注重朗读,也注意到了朗读的指导,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朗读真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吗?真的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文章蕴涵的内涵吗?

二、解决策略引导

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原因在于老师没有真正明白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没有把朗读作为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缺乏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朗读,首先必须认识朗读的目的意义。

朗读,不是有口无心的“念经”。2011版课标指出,朗读的目的是“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朗读是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文章意义的作用。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学生一遍遍的朗读,就是在与文本及其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对话”,一步步地深入文本。

课堂朗读教学,不是随意地安排,想到读就读,而是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精心设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哪个教学环节需要朗读,要发挥朗读的哪种功能,试图达到什么目的,用哪种方式朗读,都需要教师认真考虑。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有位老师先请学生流畅响亮地朗读课文,要求读清楚、读准字音、节奏分明。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巡回作指导。接下来,老师请学生像古人一样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语句流利,读出音韵。学生逐渐放开,有模有样地朗读课文,有的还摇头晃脑地读。然后老师点名两位学生为大家朗读,读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接着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学生译读课文。所谓译读,就是请学生边读课文边结合注释,释词解句,翻译课文,并把无法解决的语句圈出来,全班交流解决。学生小声朗读课文,一边圈点勾画;有的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读译文。教师巡视,不时点拨指导。10分钟后,师生交流,教师指正、评价。最后请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以体味桃花源优美的景色、淳朴的人情。

这个教学案例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教师安排朗读不是为读而读,课堂上教师不但给了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而且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在反复朗读中,不但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而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文本、体味文本。

2.朗读,还必须关注情感的融入,让琅琅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

文章的语言,既是认知的符号,也是情感的符号。朗读时,只有“披文入情”,对作品的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进入朗读的境界。

2011版课标中“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要“有感情地朗读”,这“感情”不是教师“要求”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体悟出来的。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用了“蹒跚”一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的怜悯及未能尽孝的愧疚。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对这个看上去用得很平常的词语所蕴涵的感情潜心体验,才能朗读出那种“淡淡的哀思”。

关注学生情感的融入,首先要注意定准全文的感情基调,这是朗读感悟的基础。而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往往须借助于与之协调的课堂氛围。有位教师在上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仔细读读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和画面,圈划出喜欢的词句,说说喜欢的理由。在师生讨论交流中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时让学生边读边体验。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通过对学生讨论的引领,很成功地创设了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朗读,学生“如沐春风”,会很容易感受到春天欢快的旋律。

关注并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联想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还原课文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使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活的画面。在教授《桃花源记》时老师要求学生朗读时脑子里再现桃花源优美的景色和淳朴的人情,在教授《春》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在母亲怀抱中的感觉来领悟春风的柔和等等,都能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氛围。

3.朗读,还必须注重有效的朗读指导。

有效的朗读指导,不能只着眼于朗读技巧,只重声音形式而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技巧而不重语言环境下的内涵,而是要把朗读技巧指导与阅读理解和体验感悟揉为一体。2011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语言。要通过不同的读法,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品味语言,不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有声有色地朗读,让学生领略作品语言的音韵、气势、节奏,领略汉语独特的魅力。

有位老师在上朱自清的《春》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读法”,在比较中体悟作品用语的精当,体味原文的妙处,从而获得思想的顿悟、情感的熏陶、语感的提升。如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偷偷地”改成“一下子”,“钻”改成“长”,让学生进行比较体味。学生回答:“改了不好,‘一下子’虽然能写出小草生长得快,但缺少了‘调皮’的神情。而原文把小草写成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他正跟我们捉迷藏呢。‘长’字也无法表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学生体悟到原句的妙处后,老师趁机追问:“你觉得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学生回答:“我觉得要读出小草的俏皮,‘偷偷’可以读得轻一点,‘钻’可以读得重一点,读出一种欣喜。”然后让这个学生读,再全班齐读。这样的朗读,才能“得他滋味”。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走进本文,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趣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让学生这一主体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来,让朗读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而不只是课堂的点缀。

参考文献

[1]沈伟主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沈伟伟《向琅琅书声要效率》.《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3]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  ;  

朗读,不应只是语文课堂的点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