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其相关基因148C/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其相关基因148C/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增高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不少研究提示Fg水平的增高受某些基因位点的调控,其中β-148C/T被认为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医证候与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以Fg作为切入点,通过Fg及其相关基因β-148C/T多态性探讨缺血性中风证候的实质目前鲜有报道。目的:通过了解广东汉族人群Fg及其相关基因β-148C/T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与缺血性中风证候的关系,初步探讨不同基因型患者与缺血性中风的易感性、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损伤程度的关系,试图寻找中医证候的实质,从而为将来制定个性化缺血性中风预防及治疗方案,有效地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LP)对5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55例正常者进行β-148C/T基因多态性分型,测定Fg水平、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血小板(PLT)等水平,并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GCS量表、NIHSS量表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损伤程度。结果:1、108例受检者中Fg148C/T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氏平衡(X2=0.071,P>0.5),其中TT型占优势(46.3%),而以CT型最少(25%)。C等位基因频率为0.412,T等位基因频率为0.588。正常组与缺血性中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以CC型为主,C等位基因占优势,缺血性中风组以TT型为主,T等位基因占优势(P<0.05)。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显示我国各地区人群在遗传背景大致相似的基础上很有地区特色。将本研究资料与其他国家同类资料相比,则显示出Fg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在不同地区及种族有明显差异。2、无论是从各Fg148C/T基因型间Fg水平的比较,还是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Fg水平相关因素的结果来看,均表明Fg水平受Fg148C/T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影响,TT型携带者拥有更高的Fg水平(P<0.001),且影响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更为显著。3、正常组与缺血性中风组间Fg148C/T基因的三种基因型及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148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P>0.5)。4、风痰阻络型分布频率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风痰阻络型、肝阳暴亢型患者T等位基因占优势(P<0.001)。结论:1、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风痰阻络型患者占优势(57.5%),阴虚风动型患者次之(18.5%)。风痰阻络型分布频率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其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0.407。风痰阻络型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2、Fg148C/T基因多态性在广东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以TT型占优势(46.3%),而以CT型最少(25%):而正常组中以C等位基因占优势,缺血性中风组以T等位基因占优势(P<0.05)。3、Fg水平受Fg148C/T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影响,TT型携带者拥有更高的Fg水平(P<0.001),且影响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更为显著。4、Fg148C/T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在不同地区、种族间有明显差异:中国人群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日本及北美一些地区明显增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Fg的基因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 1. Fg的基因结构
  • 2. Fg的生物学特性
  • 二、Fg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 三、Fg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 1. β-148C/T
  • 2. β-455G/A
  • 3. β-854G/A
  • 4. 各多态性位点间的关系
  • 四、证候与基因多态性
  • 五、缺血性中风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六、缺血性中风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七、缺血性中风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研究的展望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对象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实验方法
  • 三、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四、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
  • 三、基因多态性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
  • 1、正常组与缺血性中风组基因多态性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
  • 2、正常组与缺血性中风组相关因素分析
  • 3、缺血性中风患者三种基因型间不同程度病情患者分布的比较
  • 4、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的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Fg148C/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Fg水平的关系
  • 1、Fg148C/T基因多态性的概念及其分布频率
  • 2、Fg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
  • 二、Fg148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
  • 三、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β-148C/T多态性位点的关系
  • 四、β-148C/T多态性位点对Fg水平调控的可能机制
  • 第四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缺血性中风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04)
    • [2].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间周期性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 2020(11)
    • [3].太仓地区具有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11)
    • [4].3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特点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5].溶栓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08)
    • [6].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形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7(09)
    • [7].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效果的评价[J].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1)
    • [8].4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08)
    • [9].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致残因素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01)
    • [10].缺血性中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调查[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 [11].参芪龙藤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02)
    • [12].血府逐瘀汤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6)
    • [13].步长脑心通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缺血缺氧的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1(11)
    • [14].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光明中医 2013(02)
    • [15].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7)
    • [16].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22)
    • [17].优质护理对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32)
    • [18].探讨老年性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护理体会[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21)
    • [19].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5)
    • [20].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2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24)
    • [21].分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05)
    • [22].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管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8)
    • [23].糖耐量异常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阴阳类证特点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0(08)
    • [24].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7(12)
    • [25].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6(04)
    • [26].益气散瘀汤在进展型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 2020(08)
    • [27].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4)
    • [28].益气活血祛瘀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光明中医 2018(02)
    • [29].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4)
    • [30].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支架植入最佳时机的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5)

    标签:;  ;  ;  ;  

    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其相关基因148C/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