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即互联网的发展,然而,如今深入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网络早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网络社会的形成,使其不仅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也具有自身的一套运作体系。在此环境中,网络用户即网民的种种意识和行为——尤其是公民意识和行为,促成了一种新民主形式——网络民主的兴起,它不仅对互联网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形成力量影响着现实的社会。由此而来,对人的关注,回归人本精神,才能实现网络民主可持续的发展。交往活动与身份认同促成了网民的结构组合,由于这种组合,网民会结成各种群体。一个或多个群体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信息形成力量,从而形成一定的意见气候(舆论),配合意见领袖的引导和催化,形成意识促成行动最终作用于网络民主和现实社会。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事件,是这一力量的有力佐证,同时在现实社会中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效,如《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出台等等。这是一个由信息、意识、行为三者相互影响并升华的过程,也是网民逐渐成熟的过程。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各种恶性网络群体事件,网络中的隐形权力,各种虚假信息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等,为网络民主的进程添加了杂音,影响了网络民主正常的发育过程。简单地把网络看成是社会民主的解决之道,就网络的现状来说还过于乐观。对网民结构合理化的探讨以及完善网络民主制度是有效改善民主局限、有助社会整合的策略之一。而通过将提升素养,尤其是媒介素养来促进人的民主化,是结构优化的基础和治本的解决办法。因此,有了成熟的用户才有可能有成熟的互联网,才能从质提升民主,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惠及非网民的路径选择[J]. 领导科学 2020(04)
- [2].网络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制[J]. 区域治理 2019(48)
- [3].四川在线:强化互动,纾解网民情绪助战“疫”[J]. 中国记者 2020(03)
- [4].新时代高校好网民培育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7)
- [5].重大疫情信息传播中“部分青年网民”的缺位风险及应对策略[J]. 理论研究 2020(04)
- [6].网民的时间都去哪了[J]. 支部建设 2019(09)
- [7].论新时代网民自律的培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6)
- [8].网民生活方式探讨[J]. 互联网天地 2019(06)
- [9].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研究综述[J]. 传播与版权 2017(10)
- [10].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分析[J]. 传媒论坛 2018(05)
- [11].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网民”概念[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5)
- [12].李彪:中国网民“动嘴”趋势增长[J]. 新闻论坛 2016(06)
- [13].里约奥运会网民观众关注点发生变化的动机解析[J]. 视听 2017(07)
- [14].“掌声”“嘘声”与“无声”——从快播审判看如何引领网民情绪的表达[J]. 传媒观察 2017(07)
- [15].移动中的网民[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4)
- [16].中国网民向“高低两端”延伸[J]. 新闻论坛 2017(04)
- [17].中国网民的进化[J].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7(10)
- [18].依法治网视域下维护我国网民尊严探析[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 [19].独家数据:年轻网民如何看待2015年“两会”?[J]. 南风窗 2015(07)
- [20].H5页面“用户使用说明”[J].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6(Z1)
- [21].青少年网民素质提升的价值和途径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 2015(02)
- [22].中国网民爱国主义的实证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3].网民参与政府治理的创新实践[J]. 网络传播 2020(05)
- [24].田丽:网络文化内容既来自平台也来自网民[J]. 文化月刊 2020(07)
- [25].为“云”站岗的人:剑指乱象,守护网民[J]. 网络传播 2020(07)
- [26].增强六个意识 做新时代中国好网民[J]. 网络传播 2018(02)
- [27].中国好网民: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石[J]. 网络传播 2018(02)
- [28].把警察和凶犯弄反这个网民咋想的?[J]. 当代工人 2018(13)
- [29].7.51亿网民上网都干啥?[J]. 视界观 2017(06)
- [30].中国网民大数据[J]. 新民周刊 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