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松潘—阿坝盆地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火成岩及变质岩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与新进展:1、松潘—阿坝盆地存在4个重要区域不整合,相应地构造演化分为:基底形成、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复合被动大陆边缘、三叠纪被动大陆边缘至前陆盆地和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5个主要演化阶段。2、提出在晋宁运动期间,松潘—阿坝古地块由北向南与扬子古板块碰撞、形成的岛弧型火山岩变质后成为本区刚性基底,若尔盖附近基底的刚性强于周缘地区。基底自形成以来,一直与扬子板块保持一体。龙门山造山带中的彭灌杂岩体是晚印支运动中被推出地表的基底,并提出了相应的运动模式。3、造山隆起带构造样式较复杂,发育大量的逆冲断裂与断块体;坳陷带构造样式相对简单,构造样式表现出较大的层次性,总体为盖层滑脱式逆冲褶皱型,滑脱面为三迭系与晚古生界之间的界面和震旦系与前震旦系界面。4、早古生代,本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了高质量的烃源岩;晚古生代盆地主体为稳定克拉通盆地,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形成了性能良好的储集岩,进入三叠纪,本区为克拉通盆地至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由碳酸盐岩台地转换为海槽,形成逾万米浊积岩,是本区有效区域盖层;三叠纪末的晚印支运动形成现今地质格架并使本区抬升成陆;从侏罗纪开始本区进入受印支期断裂控制的陆内盆地演化阶段,推测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构造格架的影响较小。5、提出二叠纪末期阿尼玛卿断裂带以南发生重力滑覆,在盆地主体部位形成收缩构造。计算了三叠系剥蚀厚度和残存厚度,并提出本区烃源岩的高成熟度受控于三叠系原始埋深、火成岩活动与地层层间滑动摩擦热能,三叠系变质作用类型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变质作用程度极低。6、本区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有过多次排烃过程,现今的油气状态以干气为主。两套生储盖组合中,三叠系封盖能力优于志留系,三叠系覆盖区的油气远景较好。二叠纪末期的重力滑覆运动形成圈闭,能够较早捕获油气,有利于本区油气成藏;三叠纪末期的晚印支运动对早期油藏有改造作用,但同时也为油气的再次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提出摩天岭下组合是可供勘探的现实区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阿坝州中藏药产业推进暨培训会在松潘召开[J]. 阿坝科技 2016(01)
- [2].松潘泉点断流原因分析及保护地震观测环境建议[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1)
- [3].松潘路上(三首)[J]. 椰城 2018(12)
- [4].最美乡村 情系松潘 主题征文大奖活动[J]. 散文诗世界 2019(03)
- [5].我在美丽而忧伤的松潘[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6].松潘饮 组诗[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7].“最美乡村 情系松潘”征文大奖获奖名单[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8].阳光下的松潘大地[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9].在松潘,我有写不完的人间 组诗[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10].松潘行 组诗[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11].松潘采集之行[J]. 唐山文学 2017(04)
- [12].松潘神韵[J]. 现代艺术 2016(02)
- [13].甘川古道上的河州松潘客[J]. 丝绸之路 2017(17)
- [14].人焉廋哉——松潘城隍庙杂记[J]. 草地 2017(04)
- [15].记住松潘的可能[J]. 四川文学 2016(10)
- [16].记住松潘的可能[J]. 草地 2016(05)
- [17].松潘姑娘[J]. 歌曲 2013(06)
- [18].老师,您让我们懂得了奉献——献给安徽赴四川松潘支教老师的歌[J]. 小学生导读 2008(09)
- [19].浅析“松潘大轰炸”的原因[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3)
- [20].明帝国松潘经略嬗变——以洪武朝为研究对象[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8(03)
- [21].诗画松潘,自然与乡愁的物语 节选[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22].松潘:山水之上,我该如何描述[J]. 散文诗世界 2019(08)
- [23].松潘(外二篇)[J]. 草地 2016(05)
- [24].红色沃土——松潘[J]. 中国西部 2015(28)
- [25].松潘,我要来见你(外一题)[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4(05)
- [26].屹立不倒的高原古城——松潘[J]. 百科知识 2009(02)
- [27].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支援松潘作品选[J]. 工程与建设 2011(01)
- [28].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支援松潘作品选[J]. 工程与建设 2010(06)
- [29].四川松潘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延续转换[J].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5(04)
- [30].松潘藏猪现状与保种利用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