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新建三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李正名[1](2021)在《从南开化学衍生出来一个具有特色的奇葩——农药化学》文中研究说明热烈祝贺南开化学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来我校化学学科所历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步从弱到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面对蝗虫、稻飞虱、小麦锈病等诸多病虫灾害和疟疾、霍乱、鼠疫、寄生虫等流行病施虐,国内根本无药可防,束手无策。尤为重要的是国家的粮食生产是立国之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当时杨石先校长率先带领一批有机化学青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当时国家急需的农药开发中去,一方面当时国情急需,另一方面杨老发挥了独特的历史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到南开大学化学系视察刚自建的简陋农药车间,这样南开农药学科就应运而生了。为了满足国家的长远需要,南开化学培养了大批农药学科研究生并承担不少国家硬核攻关任务,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此文简单回顾了南开有机化学学科支持农药学科的崛起,交叉跨界、融合发展的历史。农药学科博大精深,提高了我们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通识教育的水平,她的发展反哺和丰富了有机化学的视野和研究范围,形成了有机化学走向生命科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着力点。南开农药在半个世纪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是南开化学执行中央"四个面向"科技方针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现将此文敬献给曾全力以赴建立农药学科的先驱们,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丰功伟绩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贾佳[2](2021)在《全球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基于学科布局及热点研究、潜在研究趋势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研究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围绕全球主流国家/地区的主要基金资助机构的基金项目,将项目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贯通分析,(1)通过统计分析考察不同国家/地区政府的学科布局重点;(2)引入综合研究强度指标,综合运用资助项目数、资助项目的学术生产力以及资助项目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参与机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能力;(3)结合共现分析,引入主题热度指标,多维度考虑研究主题的共现主题数、共现总次数、词频,分析人工智能领域资助项目所产生的研究主题分布、研究热点、潜在研究等。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领域是学科交叉的汇聚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最广;在地球与环境科学的应用价值最高;在商业/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最热。不同学科共同参与促进了对人工智能的更加广泛的研究,研究主题呈多样化趋势。基于上述发现和分析,拟为我国在该领域科技政策的制定、研究布局的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石国柱[3](2021)在《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处于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它们通常有较大β衰变能和较小的粒子分离能,更多β延迟粒子发射的衰变道被打开,其缓发粒子将成为重要的实验观测量,而近滴线核的奇特衰变研究不仅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核结构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深入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奇特核结构及其衰变性质不仅有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模型还将不断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及元素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本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极端丰质子核26P,27P与27S的β衰变实验,能量为80.6 Me V/u的主束32S16+通过轰击1581μm厚的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产生感兴趣的目标核素,碎片及反应产物经RIBLL1在束分离和净化,利用磁刚度–能损–飞行时间(Bρ–ΔE–To F)方法对次级束粒子进行鉴别。在连续束模式下将一定比例目标核注入厚度分别为142μm、40μm和304μm的三块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s)中,以兼顾对带电粒子的低能探测阈值与高能探测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并测量随后衰变信号的能量、位置和时间关联信息。在束流上下游分别放置不同厚度的四分硅探测器(QSDs)实现各种重离子、轻粒子以及电子的符合测量,管道外安装五个Clover型的HPGe探测器测量γ射线。同时采用循环酒精冷却、前沿定时甄别、双面硅条探测器的正背面符合等一系列测量技术提高信噪比,实现在高探测效率、低探测能量阈值下对衰变事件的直接精确测量。本次26P实验中,获得了符合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包括半衰期、带电粒子能谱、衰变分支比、log ft、Gamow-Teller跃迁强度、γ射线谱与衰变纲图等。其中给出26P的半衰期43.6±0.3 ms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基于p-γ射线符合测量鉴别各种衰变成分,并结合注入硅探测器的26P粒子总数可计算其衰变分支比。对前人工作中部分质子的衰变路径进行重新指认,确认了26Pβ延迟发射的两质子峰1998(2)ke V,4837(7)ke V对应的新初末态能级。首次发现来自26Pβ延迟衰变的能量为4205(11)ke V和7842(6)ke V两个新质子峰。其中能量为7842(6)ke V质子远高于从子核26Si的同位旋相似态(IAS)布居至25Al基态发射的质子能量,确认此峰源于IAS之上的激发能级发射的质子。而基于p-γ符合表明能量为4205(11)ke V质子峰可与1367 ke V的γ射线符合,进而指认它是来自26Pβ延迟质子衰变至24Mg第一激发态[Ex=1369(1)ke V,Jπ=2+]发射的双质子。通过计算子核26Si的激发能发现两个质子峰来自同一激发能级,其激发能为Ex=13357(12)ke V,分支比和log ft值为0.78(5)%和3.78(6),其log ft值在容许Gamow-Teller跃迁中是非常小的,深入理解强跃迁的来源将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观测布居至到IAS的Fermi延迟双质子发射不同,一种新的衰变模式Gamow-Teller延迟双质子发射被确认。利用多种哈密顿量的壳模型计算结果,新观测的激发态的分支比出乎意料的强。通常情况下单质子发射比双质子发射具有更大的衰变能,实验上却得到比单质子发射大许多的双质发射分支,超强的G-T跃迁概率和大分支比均表明目前的理论可能在全部核区内低估了GT2p发射的概率,将为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并合作开展了一些壳模型理论计算,更详细的定量分析正在进行中。本次实验中27P与26P伴随产生,由于27P具有极低的β延迟质子衰变分支以及在低能区较强的β叠加本底,将会对低能质子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次实验并未观测到可识别的质子峰。而连续束模式下有足够时间长度扩大拟合范围以准确地进行半衰期拟合,利用指数衰减加常数本底的方式拟合27P衰变时间谱得到比之前文献更精确的半衰期263.1±10.9 ms。并计算了27P与镜像核27Mg相似能级跃迁的δ值,在误差范围内未发现27P与27Mg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同时本论文为研究27S的β2p发射机制开展了双质子角关联的测量工作。在5 Me V以上27S衰变带电粒子谱上发现一个由27P的IAS跃迁至25Al基态的能量为6372(15)ke V,分支比为2.4(5)%的双质子峰,在实验上首次得到了双质子发射的角关联。基于实验结果和Monte Carlo模拟对比,发现27S的β2p发射的主要为级联发射机制。
邱乐泉,汤晓玲,汪琨,李彤彤,吴石金[4](2021)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反哺专业知识教学,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化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该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建设在线教学资源等手段,深入挖掘提炼出多方面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高思[5](2021)在《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婕[6](2021)在《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文中指出
苏佳琳[7](2021)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评价 ——以广西“高校百人计划”为例》文中认为
李瑞花[8](2021)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山西参与科技合作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亚超[9](2021)在《大学与国家、地方的互动 ——以贵州国立院校的探讨为中心(1937-1949)》文中提出
陈家明[10](2021)在《清季民国岷江上游地区体育的民族志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新建三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新建三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2)全球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基于学科布局及热点研究、潜在研究趋势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分析方法 |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工具 |
2.3 数据源及数据采集 |
2.3.1 数据源 |
2.3.2 数据采集 |
3 全球主要基金资助机构资助概况 |
3.1 资助趋势 |
3.2 相关学科的布局 |
3.3 交叉学科的布局 |
4 受资助机构的基金项目学科分布及科研能力 |
4.1 获得NSF CISE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的表现 |
4.2 获得NSF ENG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的表现 |
4.3 获得ERC&EC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的表现 |
4.4 获得EPSRC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的表现 |
4.5 获得JSPS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机构的表现 |
5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进展分析 |
6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
6.1 主要研究发现 |
6.1.1 概况 |
6.1.2 受资助机构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所 |
6.1.3 各国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分布各异 |
6.1.4 热点和潜在研究主题 |
6.2 结论 |
6.3 局限和不足 |
(3)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发展及意义 |
1.2 奇特核的衰变 |
1.3 β衰变的特性 |
1.3.1 β衰变的基础知识 |
1.3.2 β延迟质子发射 |
1.3.3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
1.3.4 注入-衰变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核素的研究综述 |
2.1 ~(26)Pβ衰变研究 |
2.1.1 M.D.Cable的研究(1982) |
2.1.2 J.Honkanen的研究(1983) |
2.1.3 M.D.Cable的研究(1984) |
2.1.4 J.C.Thomas的研究(2004) |
2.1.5 D.Perez-Loureiro的研究(2016) |
2.1.6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
2.2 ~(27)Pβ衰变研究 |
2.2.1 J.Aysto的研究(1985) |
2.2.2 T.J.Ognibene的研究(1996) |
2.2.3 Y.Togano的研究(2011) |
2.2.4 E.McCleskey的研究(2016) |
2.3 ~(27)Sβ衰变研究 |
2.3.1 V.Borrel的研究(1991) |
2.3.2 G.Canchel的研究(2001) |
2.3.3 (?).Janiak的研究(2017) |
2.3.4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探测器刻度 |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
3.1.1 装置综述 |
3.1.2 结构和特点 |
3.1.3 RIB的粒子鉴别 |
3.2 探测器阵列 |
3.3 电子学设置与数据获取系统 |
3.4 HPGe探测器的刻度 |
3.4.1 能量刻度 |
3.4.2 探测效率刻度 |
3.5 硅探测器的刻度 |
3.5.1 低增益信号的刻度 |
3.5.2 高增益信号的刻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6)P数据分析与结果 |
4.1 次级束离子的鉴别 |
4.2 衰变时间谱 |
4.3 带电粒子能谱 |
4.4 衰变分支比 |
4.5 γ射线谱 |
4.6 衰变纲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7)P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
5.1 次级束离子鉴别 |
5.2 衰变时间谱 |
5.3 带电粒子能谱 |
5.4 γ射线谱 |
5.5 同位旋非对称性参数的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7)S数据分析与结果 |
6.1 带电粒子能谱 |
6.2 双质子发射角关联的计算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修订教学大纲,体现课程思政 |
2 认真梳理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 |
2.1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课堂教学 |
2.2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实验课堂教学 |
2.3 结合混合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元素 |
3 发挥新媒体特点,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线上教学资源 |
4 实际成效 |
5 总结与展望 |
四、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新建三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南开化学衍生出来一个具有特色的奇葩——农药化学[J]. 李正名.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18)
- [2]全球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基于学科布局及热点研究、潜在研究趋势的分析[J]. 贾佳. 科学观察, 2021(05)
- [3]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D]. 石国柱. 兰州大学, 2021(01)
- [4]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邱乐泉,汤晓玲,汪琨,李彤彤,吴石金. 生命的化学, 2021(07)
- [5]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机制研究[D]. 高思.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6]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D]. 张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7]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评价 ——以广西“高校百人计划”为例[D]. 苏佳琳. 广西大学, 2021
- [8]“一带一路”视域下山西参与科技合作的模式与路径研究[D]. 李瑞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9]大学与国家、地方的互动 ——以贵州国立院校的探讨为中心(1937-1949)[D]. 杨亚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清季民国岷江上游地区体育的民族志考察[D]. 陈家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标签: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