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所在,探讨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危险因素防范对策实施后)165例和对照组(危险因素防范对策实施前)145例,对比两组的风险防范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21%<4.14%)、并发症发生率(2.42%<6.90%)以及复发率(2.42%<6.90%)相对更低(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96.36%>81.38%)以及心内科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针对性防范,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危险因素;防范对策

心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安全隐患,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患者恢复进程中的干扰因素[1]。该过程中,需要了解心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所在,具体分析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寻找缺陷和不足,通过对其的改进和完善,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危险因素,达到良好的风险防范效果,进而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所在及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10例患者,根据危险因素防范对策实施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实施后)165例和对照组(实施前)14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87例和78例,最高龄82岁,最低龄50岁,平均年龄(62.59±4.63)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81例和64例,最高龄83岁,最低龄52岁,平均年龄(62.83±6.7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范,具体对策如下:

①规范护理操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对其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专业技能方面,护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各种心内科疾病的疾病特点,掌握其治疗和护理方法,并能够娴熟、精细的进行临床操作,认真遵循心内科医疗操作规程。对于违规操作的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与此同时,心内科应不定期对进行专业技术进行考核,及时发现不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新的理念、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职业素养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保持良好的专注度。

②心理护理:增进护患沟通,便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提高其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成功治疗病案,利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影响因素、临床症状等知识进行讲解,介绍治疗方法。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减少其对于自身病情的担忧和顾虑,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更加乐观、自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心患者的感受,问询其想法,耐心听取患者主诉,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其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增加其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

③环境管理:心内科患者需要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环境因素对其治疗恢复的干扰和影响。病房内需要保持安静,营造出轻松、温馨的氛围,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获得良好的休息。病房内的物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保持良好的卫生,经常更换衣物、床单和被褥。护理人员则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提高其手卫生水平,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患者床旁需设置护栏,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的情况。患者下床活动时,需要由护理人员进行陪护,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积水和杂物,避免患者在行走时摔倒。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并发症以及病情复发情况

表1两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并发症以及病情复发情况[n(%)]

3讨论

加强心内科护理中风险因素的防范,是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该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心血管疾病特点,从病情监护、护理操作以及环境管理等工作环节中找寻不足,具体包括护理操作失误、病情监护疏忽、患者不配合等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护理操作未遵循相关规程,护理过程中不够认真、精细,以上因素均会导致护理操作失误[3]。

为了避免出现风险事件,需要对护理人员更加严格,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护理操作水平和职业素养,规范、精细的进行护理操作,减少失误和差错。在病情监护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足,其工作中存在疏漏,对于患者体征的异常改变,未能引起重视,不能及时予以处理,容易导致治疗的延误。而在安全防护中出现疏漏,则会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对于风险因素更加敏感,及时采取防控措施[4]。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感受,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改善其情绪状态。通过环境管理,患者能够获得安静、卫生、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5]。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防范,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干扰因素,全面维护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的探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1):252-253.

[2]于君.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6):66-68.

[3]田亚茹,马霞,张秀芹.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对策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4):85-86

[4]袁爱丽.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3):197-198.

[5]雷肖红.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150-151.

标签:;  ;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