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东西方近现代的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中国与西方服饰文化因为不同的历史积淀原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而产生了宗教、审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服装上各有特色,风格迥然。服装总是以它独特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反映着它所依存的一定时期社会历史的某些方面,服装的发展也不能超越它的社会基础。起源于黄河文明的中国服饰文化深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追求精神层面。服装款式上不露曲线,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透露出一种婉约、端庄、优雅、含蓄的东方情调;而以地中海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服饰文化深受古希腊基督教哲学思想、艺术文化思潮、科学技术等方面影响,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追求科学层面。服装款式上依附于人体形态的穿用,因此服装曲线明显,呈现出从实用中来的优美、大胆与雅致。西方服饰文化以其先进性、人文化、科学化,成为国际服装文化体系发展的主线。但在同一个时间轴上,中西又多有交流借鉴,服装上也出现互融现象。服饰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冲撞与共融也是人类服饰史中必须被重视的环节。中西服饰史的演进也正是融入“互进”才得以兴盛不衰,延续不止本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人类服饰文化发展的规律,归纳性地介绍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服饰文化已经被完全西化,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国内的服装设计正跟在国外的流行后面亦步亦趋,而国外的设计师正在大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其次,通过对色彩审美心理、民族性着装观念以及服饰展现与表现形式的深入分析,阐释中西服饰文化着装理念的差异。实践证明中国的服装设计应该立足于本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本土服装被今天乐于接受时尚、善于接受融合的中国大众所接受,被世界所接受。再次,通过对样式及结构、面料与装饰设计形式、地域人文化与服饰配件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中西服饰在设计造型方面的异同。优秀的设计作品绝不是对传统服饰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民族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本论文通过对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希望从事服装设计的工作者能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珍视本民族的传统和独创文化,从而引领服饰发展走向一条既“与国际接轨”又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为丰富全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概况
  • 2.1 人类服饰文化发展规律
  • 2.2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
  • 第三章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着装理念
  • 3.1 色彩审美心理
  • 3.2 民族性着装理念
  • 3.3 服饰展现与表现形式
  • 第四章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的设计造型
  • 4.1 样式及结构特征
  • 4.2 面料与装饰设计形式
  • 4.3 地域人文化与服饰配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溯本寻源 传承创新 北京服装学院成立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J]. 纺织服装周刊 2019(38)
    • [2].让大兴机场成为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窗口[J]. 北京观察 2020(08)
    • [3].中国服饰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崇善尚美意识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9)
    • [4].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近现代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J]. 西部皮革 2016(10)
    • [5].试论中国服饰文化的符号化[J].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7)
    • [6].《说文解字》中的服饰材料[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7].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服饰文化”探究活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12)
    • [8].中国服饰文化语境下的民族元素的继承与创新[J]. 作家 2014(16)
    • [9].以点线面结合研究中国服饰文化的轮廓和细部——评《中国服饰文化》[J]. 纺织导报 2017(08)
    • [10].北京服装学院院长 刘元风: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中国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的交流融合[J]. 纺织服装周刊 2016(11)
    • [11].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23)
    • [12].礼治与轮回——读诸葛铠《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J]. 服饰导刊 2014(04)
    • [1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J]. 艺术百家 2012(S1)
    • [14].中国服饰文化的审美特征[J]. 咸宁学院学报 2009(01)
    • [15].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基于历史视角的考察[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9(04)
    • [16].中国服饰文化设计的传统影响[J]. 飞天 2009(06)
    • [17].礼治背景下的先秦服饰文化[J]. 艺术设计研究 2020(01)
    • [18].中国服饰文化单元教学策略研究初探[J]. 读写算 2018(36)
    • [19].服饰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6)
    • [20].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美术文献 2020(07)
    • [21].试论中国吉祥图案在现代职业服设计中的应用[J]. 宿州学院学报 2014(12)
    • [22].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国服饰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37)
    • [23].浅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7)
    • [24].第五单元:文化艺术与时装的方向 万国衣冠拜冕旒重塑中国服饰文化文明[J]. 时尚北京 2009(07)
    • [25].中国服饰文化的意大利之旅[J]. 华人时刊 2012(01)
    • [26].浅析绍剧服饰的现代发展[J]. 山东纺织经济 2015(11)
    • [27].述而作——谈谈当前中国服饰文化的突围[J]. 科技资讯 2009(31)
    • [28].浅谈中国服饰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 品牌(下半月) 2015(10)
    • [29].以北京为起点影响世界[J]. 时尚北京 2016(07)
    • [30].汉字与中国服饰文化[J]. 青年文学家 2014(20)

    标签:;  ;  ;  ;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