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是基本建设领域内的两大建设投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投资的管理比较宽松,而对政府投资的管理却十分严格。政府投资项目与企业投资项目不同,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人与业主通常为同一主体,而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人通常为纳税人,业主往往为建设单位,二者割裂,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滋生腐败现象,同时缺乏监管机构对工程的监管与约束等问题。公众参与,特别是受影响群体的参与能够有效弥补投资人缺位的问题,解决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公众参与越来越被认为是体现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地方政府和社区团体来鼓励推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建立系统的公众参与有利于评估政府投资项目环境资源价值;有利于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有利于深化和推动行政机制的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全面阐述了政府投资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公共项目管理体制的区别,并提出了对策;在系统归纳公众参与的发展与衍变的基础上,阐释了公众参与的理论来源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公众参与,探讨了公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途径和特征,并从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在我国建立系统的工程项目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开展有效的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包括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第三部门的参与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 政府投资项目及其管理模式2.1 政府投资项目的界定及特征分析2.1.1 政府投资项目的分类及其范围2.1.2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征2.2 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2.2.1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类型2.2.2 政府投资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弊端2.3 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2.3.1 美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2.3.2 英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2.3.3 我国香港地区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2.3.4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征及启示第三章 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机理与途径3.1 公众参与的发展与衍变3.1.1 国际组织公众参与的内容及形式3.1.2 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的内容及形式3.2 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公众参与机理3.3 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途径3.3.1 直接参与模式3.3.2 间接参与模式3.3.3 约束层3.4 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特征第四章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4.1 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4.2 公众参与的社会实践4.3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现状4.4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公众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4.4.1 机制原因4.4.2 法制原因4.4.3 意识原因4.5 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作用第五章 改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公众参与的途径5.1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5.1.1 加快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制度化进程5.1.2 提高公众的法律素质5.2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5.3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5.3.1 明确公众参与的内涵5.3.2 加快培育公民文化5.3.3 营造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氛围5.3.4 普及公众参与的优势5.3.5 培养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5.4 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5.4.1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5.4.2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5.4.3 举行公开听证会5.4.4 建立公民请愿与公民投票制度5.5 第三部门的参与5.5.1 第三部门的概念及作用5.5.2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5.5.3 制约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原因分析5.5.4 第三部门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政府投资项目论文; 公众参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非政府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