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痢疾杆菌免疫及温度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遗传学
作者: 应天翼
导师: 黄翠芬,黄留玉,王恒梁
关键词: 痢疾杆菌福氏,双向电泳,免疫蛋白质组学,比较蛋白质组学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痢疾杆菌是一类通过侵袭入肠道上皮细胞并进行复制从而导致人类出现腹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由于感染剂量极低(10-100个菌),所以最长见的扩散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每年的感染人数约1.647亿,发展中国家有约1.632亿人次。每年死亡人数有110万。在发展中国家中福氏痢疾2a血清型占大多数。由于人们对痢疾杆菌的致病机理和宿主的免疫保护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所以迄今为止仍未研究出能有效控制痢疾较为理想的疫苗。 本文首先使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手段对痢疾杆菌福氏2a 2457T株可能存在的抗原进行筛选和鉴定。分别提取了全菌体蛋白、膜蛋白、外膜蛋白以及胞外分泌蛋白,进行了不同pH梯度的双向电泳。对于痢疾杆菌的外膜蛋白建立了双向电泳参考图谱,通过软件分析在pH4-7 18厘米胶上计算出共126个点,其中109个进行胶内酶切并MALDI-TOF鉴定出87个,代表55种蛋白。结合根据基因组预测的外膜蛋白对鉴定的所有蛋白质点的等电点/分子量吻合程度、分布以及功能分类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使用免疫家兔的血清,对不同组分的蛋白样品进行免疫印迹的研究,共找到23种蛋白质抗原,其中8种是已知抗原,15种为新抗原。有一个假想蛋白YaeT,功能未知,序列与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表面抗原D15以及Pasteurella multocida的oma87基因同源,免疫反应很强。有报道该基因在模拟的体内环境中转录水平提高,推测可能与痢疾杆菌的侵袭能力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痢疾杆菌毒力的表达是温度相关的。当在37℃培养时痢疾杆菌表现出完整的毒性以及对Henle细胞的侵袭力,但是在30℃培养时则明显减毒及丧失侵袭力。本实验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改进方法,对30℃及37℃培养时菌体蛋白进行了双向电泳的比较,找到59个差异蛋白点,对应于53种蛋白质。结果显示,在30℃培养时检测到42种蛋白上调,12种蛋白下调(TufB既上调又下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推测庄30℃培养时细菌的乙醛酸循环增强,蛋白质合成加强以及嘌呤合成的增加。其中庄免疫蛋白质组学工作中检测到的假想蛋白YaeT表达量也出现增加。 由于在电泳图谱上ArgT的变化十分显著,而在大肠杆菌中人工强制表达时不论在30℃还是37℃培养时均可以获得高表达,但是在痢疾杆菌中表达时则只有在30℃时可获得高表达。因此我们使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argT失活的突变体,在30℃和37℃培养条件下分别与原始的2457T株进行双向电泳图谱的比较并得到了一些差异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第一部分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结果1
讨论1
结果2
讨论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论著
浅谈双向电泳的一些注意问题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痢疾杆菌福氏2a 301株基因组学研究[D]. 张笑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2].痢疾杆菌侵袭HeLa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D]. 黄留玉.第三军医大学2007
- [3].大鼠痢疾杆菌感染后PAR-2-AP诱发的结肠舒张和肠系膜传入神经敏感性的改变及其机制研究[D]. 罗彦.山东大学2010
- [4].痢疾志贺菌A1型IroN、ShuA单、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D]. 宾文.沈阳药科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盐胁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亓苏伟.中国农业大学2004
- [2].比较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D]. 于雁灵.复旦大学2004
- [3].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 袁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4].革兰氏阳性中度嗜盐菌响应渗透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冯德芹.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肝癌的亚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兴.重庆医科大学2005
- [6].急性肺栓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圣青.第四军医大学2005
- [7].蛋白质组学分离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D]. 许雪姣.复旦大学2005
- [8].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 冯钜涛.复旦大学2005
- [9].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多样性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贺治国.中南大学2005
- [10].百日咳杆菌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针对百日咳的新抗原和药物靶点[D]. 朱泳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