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长期效果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短期存在与作物竞争养分的弊端。前人研究秸秆还田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都是涉及土壤养分的研究,在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至于对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接茬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更鲜有报导。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接茬麦田土壤微生物碳氮量的研究,探讨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微生物效应,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6年~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作物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品种为西农2000,玉米品种为陕单902。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四种秸秆还田模式(A去玉米秸秆及残茬;B玉米秸秆6000kg/hm~2;C玉米秸秆9000kg/hm~2;D玉米秸秆15000kg/hm~2)和四个施氮水平(0尿素0kg/hm~2;1尿素300kg/hm~2 ;2尿素600kg/hm~2 ;3尿素900kg/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接茬冬小麦生长发育指标、冬小麦产量、土壤碳氮和土壤微生物碳氮量,得出如下结论:1、玉米秸秆还田会影响到接茬冬小麦前期出苗和冬生分蘖,但对春生分蘖和成穗数有着积极作用,适宜的氮肥与秸秆配施(玉米秸秆:6000kg/hm~2、9000kg/hm~2、15000kg/hm~2分别与尿素:300kg/hm~2、600kg/hm~2、900kg/hm~2)效果更加明显。2、冬小麦花前,未经过秸秆处理的干物质积累较大;花后,适宜的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干物质积累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且决定籽粒的重量及产量。3、单施用氮肥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而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配施一定比例的氮肥效果更好。秸秆还田缓解了土壤全氮的下降,适量的秸秆不仅对接茬麦田土壤氮素的供应起者积极的作用,还起着固定氮肥的作用,且对土壤硝态氮有内敛效应。4、适量秸秆还田能较大地提高接茬麦地土壤微生物碳氮量,能很好地为下一茬作物储备土壤碳氮养分,增加肥料的利用率;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原有种群分布,增加了C/N较大的微生物量,这样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矿化碳的分解,提高土壤供肥水平;对土壤BC/TC及BN/TN的研究表明,适宜的秸秆与氮肥配施利于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可利用碳增多,有机质稳定性降低也就是说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利用性变大,对土壤碳转化和贮藏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 6000kg/hm~2的秸秆还田量配施尿素300kg/hm~2较为适宜;9000kg/hm~2的秸秆还田量配施尿素600kg/hm~2较为适宜;15000kg/hm~2的秸秆还田量配施尿素900kg/hm~2较为适宜,综合作物产量、土壤培肥保肥、化肥的使用量三个因素,本文推荐6000kg/hm~2的秸秆还田量配施尿素300kg/hm~2 ,该处理即对作物有增产作用又避免了化肥的过度使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及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 2019(08)
- [2].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3].玉米秸秆还田模式及效果试验结果分析[J]. 现代农业 2020(04)
- [4].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9)
- [5].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筛选试验初报[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3)
- [6].资本禀赋、政策工具对农户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意愿与行为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0(03)
- [7].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前景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6)
- [8].宽甸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模式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03)
- [9].吉林玉米秸秆还田田间查定与分析[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4)
- [10].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10)
- [11].玉米秸秆还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1)
- [12].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与探索[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12)
- [13].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及其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1)
- [14].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具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4)
- [15].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J]. 农业与技术 2019(05)
- [16].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19)
- [17].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4)
- [18].山西新绛县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17)
- [19].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8)
- [20].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J]. 农业与技术 2018(10)
- [21].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浅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0)
- [22].玉米秸秆还田技术[J]. 农家参谋 2016(11)
- [23].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22)
- [24].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需“三防”[J]. 农村新技术 2016(10)
- [25].浅探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2)
- [26].玉米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7(02)
- [27].东北区玉米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J]. 农机科技推广 2017(01)
- [28].浅谈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及作用效果[J]. 农业与技术 2017(09)
- [29].浅谈推进农村玉米秸秆还田[J]. 现代农业 2017(06)
- [30].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效应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