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五个统筹,并将城乡统筹放在首位。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新古典主义或者发展经济学都从不同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城乡统筹的本质和关键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鉴于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转变的决定性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造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其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基础的,没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城乡统筹发展就失去了支撑。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产业分割,需要在保存城乡产业特色的前提下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产业关系,尤其是要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在城乡产业之间形成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适应城市与产业的动态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城乡产业布局。论文将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成都市既是西部地区具有跨省域意义的中心城市之一,也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典型区域空间背景,对成都而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在城市发展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以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农村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关键还在于应当紧紧围绕成都中心城区,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产业优势,找到城乡产业的链接点,优化城乡产业布局。论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路径、研究角度进行了梳理,并试图从在经济发展中联络各方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角度去探寻其对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实现的可能性与意义,并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线性方程的实证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正相关和促进作用的结论。最后,结合国内和成都市现阶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现状,对如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在成都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