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国内外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许多研究领域,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证层面,都还存在很大分歧,因而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流入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6.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针对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集中在国家和企业层面,而产业层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由此,笔者针对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现有理论的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前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基于上述考虑,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简单地概括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论文中的第1、2章,主要为研究背景介绍,选题的依据,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既有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述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引出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3、4、5、6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之间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笔者重点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增长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市场结构效应,并分别给出了简要的结论。 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7、8、9章。针对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出现的问题,同时借鉴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笔者在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的意义
  • 1.2.1 选题的依据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1.3.1 农业投资问题研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 1.3.2 农业利用外资问题研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 1.3.3 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中的农业
  • 1.3.4 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 1.3.5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分析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内容安排
  • 1.4.3 分析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2 理论研究回顾及评述
  • 2.1 引言
  • 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的理论研究
  • 2.2.1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
  • 2.2.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
  • 2.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2.3.1 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经济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
  • 2.3.2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双缺口”模型
  • 2.3.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 2.4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理论研究
  • 2.5 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结构效应方面的理论研究
  • 2.6 简要评述
  • 3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的增长效应分析
  • 3.1 全球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历史回顾及趋势
  • 3.2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农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1 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积累效应
  • 3.2.2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
  • 3.2.3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
  • 3.2.4 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 3.2.5 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 3.2.6 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效应
  • 3.3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总体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3.4.1 模型设定
  • 3.4.2 数据来源
  • 3.4.3 估计结果及分析
  • 3.5 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
  • 3.6 简要结论
  • 4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分析
  • 4.1 引言
  • 4.2 当前世界农业技术的供给形势分析
  • 4.3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和途径
  • 4.3.1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
  • 4.3.2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途径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 4.4.1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直接作用机制
  • 4.4.2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间接作用机制
  • 4.5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 4.5.1 农业技术本身的内在制约因素
  • 4.5.2 来自东道国的制约因素
  • 4.6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转移效果实证分析
  • 4.6.1 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4.6.2 计量检验及结果
  • 4.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4 简要结论
  •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5.3 数据、变量与研究方法
  • 5.3.1 数据和变量
  • 5.3.2 研究方法
  • 5.4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现状的一般描述性分析
  • 5.5 计量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5.1 计量检验结果及分析
  • 5.5.2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6 简要结论
  • 6 外商直接投资农业及涉农产业的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 6.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 6.1.1 外商直接投资与市场集中度
  • 6.1.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品产异化
  • 6.1.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进入壁垒
  • 6.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结构的影响
  • 6.2.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传统垄断性产业进入壁垒的不断突破
  • 6.2.2 外商直接投资将改变中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集中度
  • 6.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文献回顾
  • 6.3.2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计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 6.3.4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6.3.5 简要结论
  • 7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分析
  • 7.1 引言
  • 7.2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理论研究进展
  • 7.2.1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量及其测度
  • 7.2.2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变量的相关因素
  • 7.3 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7.3.1 有关中国的实证研究
  • 7.3.2 有关农业和食品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 7.4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 7.4.1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特点
  • 7.4.2 变量、模型与数据
  • 7.4.3 计量检验方法及估计结果
  • 7.5 对计量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及讨论
  • 7.6 简要结论
  • 8 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8.1 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
  • 8.1.1 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 8.1.2 部分发达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
  • 8.2 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
  • 8.2.1 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 8.2.2 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
  • 8.3 国外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8.3.1 跨国公司对农业及涉农产业的支配
  • 8.3.2 转移不适宜的农业技术
  • 8.3.3 造成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
  • 8.3.4 对环境的极大破坏
  • 8.3.5 造成农业劳动力失业
  • 8.4 国外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趋势
  • 8.5 简要结论和启示
  • 9 结论性评述及政策建议
  • 9.1 结论性评述
  • 9.2 政策建议
  • 9.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投资政策
  • 9.2.2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技术政策
  • 9.2.3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配套的外贸政策调整
  • 9.2.4 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竞争政策
  • 9.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涉农人才短板如何补[J]. 人民论坛 2019(36)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互动机制构建初探——以黑龙江省为例[J]. 商业经济 2020(02)
    • [3].涉农平台经济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5)
    • [4].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9)
    • [5].要发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聚集优势[J]. 中国合作经济 2020(06)
    • [6].乡村振兴视域:涉农学校高品质课程建设的现实价值与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21)
    • [7].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5)
    • [8].涉农中小企业创新成长与产业兴旺耦合机制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9].陕西城固: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出成效[J]. 中国财政 2018(20)
    • [10].涉农影视减少下的乡土文艺亟待复兴[J]. 农村工作通讯 2019(04)
    • [11].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省涉农传播现状研究——一项基于湖北省3个市县农村的调查[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8)
    • [12].涉农媒体共商融合发展[J]. 城市党报研究 2019(05)
    • [13].在涉农资金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商讯 2019(13)
    • [14].涉农电商减贫机制与未来发展方向[J]. 农业展望 2018(01)
    • [15].涉农资金监管须严把村级财务关[J]. 农村财务会计 2018(04)
    • [16].涉农资金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纳税 2018(21)
    • [17].基层涉农资金问题不容小觑[J]. 农村财务会计 2016(11)
    • [18].贵州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5)
    • [19].江苏省公办涉农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及成效的现实考察[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0)
    • [20].强化责任追究 严查涉农资金腐败——关于广西涉农资金领域腐败案件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国纪检监察 2015(19)
    • [21].全日制涉农院校和专业生源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11)
    • [22].加强涉农资金审计监督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02)
    • [23].创新涉农保险与涉农信贷互动机制 促进金融服务“三农”——以黑龙江省涉农保险与涉农信贷互动机制为例[J]. 吉林农业 2016(10)
    • [24].我国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6(02)
    • [25].基于涉农电商背景下农资电商的未来发展模式探究[J]. 商 2016(11)
    • [26].深化涉农资金供给侧改革 助力“三农”绿富美发展[J]. 宁波通讯 2016(11)
    • [27].涉农矛盾纠纷现状及化解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1)
    • [28].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金融经济 2016(14)
    • [29].宁波农民涉农旅游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市场 2016(34)
    • [30].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 理论与当代 2015(07)

    标签:;  ;  ;  ;  ;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 ——理论与中国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