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的精神,将黑格尔哲学作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的主要对象,并且以黑格尔哲学为枢轴,将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黑格尔、黑格尔和后黑格尔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合称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阶段,而第三个阶段则是消解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阶段。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本文所阐述的马克思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实体和主体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并且围绕感性和活动两个原则加以展开。首先阐明感性和活动原则在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各个阶段的表达方式,然后考察这些表达方式在作为形而上学之完成的黑格尔哲学中如何成为被超越的环节,最后,通过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获得对完成了形而上学自我完成道路的本真的领会。在前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中,实体原则一脉抓住的是作为抽象个体的个别存在者,而主体一脉抓住的是作为抽象个体的个体意识,两者的共同基础就是抽象个体的形式。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角度出发,把握的乃是这个形式的质料的因素(感性),而从“主体的或者活动的”角度出发,把握的则是这个形式的能动的因素(活动)。显然,由于两者的共同基础都是形式,因此无论是“感性”还是“活动”都仅仅得到了片面的发挥。黑格尔看到了这种片面性,但他只是在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自身之内将这种片面性看作思辨逻辑的未完成性,并要求在概念中完成两者的统一;而在马克思的观点看来,问题的要害在于形式本身,因此要真正超越抽象个体,必须将感性原则和活动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对现实的个人的正确领会。以笛卡儿为枢轴可以将实体原则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笛卡儿之前的哲学。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存在者同存在者的存在未经区分,这种未经区分表现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还保持着直接的同一性。在这个阶段,感性确定性得到直接的肯定,人以经验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黑格尔将直接同一性看作最早的质朴的思辨形式,然而在主体与客体尚未明确区分的阶段,这种看法事实上就将事后要求着的事先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在了原始的个体经验之上,这可以被看作是形而上学超验本质的来历。在马克思看来,问题在于存在者同存在者的存在的未经区分应当被领会为人的存在同一般存在者的存在的未经区分,因而在原始的个体经验中就已经包含了抽象。这个抽象就是对存在的一般抽象,由建立在一般抽象之上的个体的经验得出的直接的感性确定性,显然还不是真正的感性。第二个阶段是笛卡儿哲学。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存在者同存在者的存在的区分被经验到了,并且这个区分被表达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区分。笛卡儿的“我思”是个体经验的结果,因而主体实质上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被表象的第一个客体。黑格尔认为笛卡儿只是在个体的意义上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但是思维与存在统一需要作为在两者之外的第三者的完满性(上帝)提供保证,因而存在尚不是思维自身的规定。马克思的看法正相反,认为笛卡儿是通过作为个体意识的自我意识的直接确定性来保证完满性(上帝),因而肯定了有限事物的真实存在。问题只是在于有限事物已经被作了抽象个体的理解,因此仅仅是形式的真实性。第三个阶段是斯宾诺莎哲学。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彻底分离,并且都丧失了现实性的存在。斯宾诺莎将有限事物看作完满性(实体)的否定形式,而完满性(实体)则否定了这种否定,从而获得对自身的绝对肯定,即唯一现实性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这个实体是由经验得出的定义,是单纯的自身肯定,因而不是真正的思辨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驳难的积极意义在于作为被规定的存在,实体中不可能有生成的位置;但是黑格尔看不到的是:有限事物是实体范畴产生的经验前提,而实体范畴的完成则使得作为抽象个体的个体意识和个别存在者成为了彼此完全脱离的单纯的抽象形式。以康德为枢轴可以将主体原则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亚里士多德经过笛卡儿到康德。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原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主客同一的立场上将形式看作本质,将质料看作实存,而运动则是存在者从实存到本质的实现过程;二是在主客分离的立场上将外部存在看作自身同一的实体的个别规定,即定在,而将运动看作是定在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后者就是机械运动。而康德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将外部世界的规定纳入主体内部,将活动理解为主体对表象的综合,这就是思辨活动。黑格尔认为康德没有将活动原则贯彻到客体中去,而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不过是将思辨逻辑当作了自我意识同外部存在的共同本质。第二个阶段是从康德到费希特。康德以先验的方式在作为个体意识的自我意识中建立了普遍性、必然性意义上的客观性,并且使得主体脱离了笛卡儿“我感知”意义上的“我思”,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原则(先验统觉)。黑格尔按照费希特方向发展了康德的活动原则,要求取消先验的假设(物自体),并将范畴活动变成现实的活动。马克思则指出康德的问题在于仅仅从外在性的角度来对待感性,而黑格尔的要求仅仅是以作为客观精神的普遍意识来超越作为个体意识的自我意识,真正现实的活动应当是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先验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指出了人的世界(或者说类存在)相对于现实的个人的先在性。黑格尔哲学是之前一切形而上学的完成,因此黑格尔哲学直接就是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自身。在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的发展道路上,黑格尔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这个贡献概括地来说就是:突破了个体意识的樊篱,达到了客观的思想,从而摆脱了狭隘的主观性,并且将现实看作主体活动的过程。但是黑格尔对感性活动仍然缺乏真实的了解,这使得他的贡献仅仅是体现在意识的范围内超越了个体,却无法从现实的角度突破思维的抽象。比照之下,马克思从感性活动的原则出发,才真正达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起点。具体说来就是:黑格尔通过否定之否定,将差别保持在同一之内。原先个体意识的自我完成,不过是“形式在自身内的发展”,黑格尔则将形式同样看作是世界的本质,具体的存在物不过是形式在世界内的展开,这就使得原先在斯宾诺莎那里具有不可穿透性的实体成为了具有了创造的原则。个体意识在自身内的运动变成了自我意识通过外化而达到对象,又扬弃了对象回到自身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否定的不是任何一种作为定在的环节(无论是作为个体意识的自我意识,还是自我意识的对象),而是自我意识的外化和对象的扬弃这一过程。先前的形而上学的症结就在于将过程看作彼此分离的两个在自身内保持单纯同一的环节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完全照搬了来自于经验的机械运动的模式,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则在自我意识外化和回归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保持着对立统一。这一从外化到返回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自我实现过程,这里的“主体”,当然就不再是作为抽象个体的个体意识,也不是作为抽象个体的定在,而是绝对精神。就这种绝对精神在意识自身之内而言,它叫做普遍意识,就其外化并扬弃外化返回自身的过程而言,它叫做客观精神。因此,的确可以说黑格尔哲学克服了抽象个体,而达到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思辨统一。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对抽象个体的克服是虚假的。因为黑格尔破除抽象个体的方式并不是破除抽象形式,而相反加深了这一抽象,将个体意识内的片面的抽象变成了普遍的抽象、绝对的抽象,并且通过将一切个体意识和定在都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抽象形式而将两者统一起来。这事实上就将需要揭示的原初经验的异化当作了理论的起点,将作为辩证法的思辨的形式运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生命,从而在扬弃个体意识的同时也扬弃了人的真正的感性,将主体表达为纯粹活动的同时也就消灭了真正现实的个人。通过马克思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不同领会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在原初经验中被当作自身与自身的对象的持立状态,因而是直接的自身同一;黑格尔则将观念与自然保持为外在性中的对立统一,这就使得对外化的扬弃成为对外化的确证,从而对抽象个体的克服成为对这种抽象个体的现实性的论证。费尔巴哈恢复了感性的原则。感性的原则之被埋没,一方面是因为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站在物质存在论的立场上,将人等同于生物性的存在物,因而无法说明文化世界;一方面是因为黑格尔哲学的巨大综合将意识与感性对象的对立纳入了理论内部,感性成为了纯粹抽象的形式。费尔巴哈之前的形而上学对感性有三种理解:感受性、受动性和异在性。感受性局限于人的感觉,因而其对象只能是定在;受动性局限于人的需要,因而缺乏能动的原则;异在性贯穿于前二者之中,或者作为抽象个体间的彼此外在,或者作为意识与对象的彼此异质,最终被黑格尔表达为外在性,并与外在的对象一同被扬弃。费尔巴哈将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同作为自我意识的人统一起来,同时将自然存在物同人的存在统一起来,不是将人与自然的这种统一并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的感性之上。因此马克思赞扬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但是费尔巴哈仍然将感性当作人的既定的类本质,即作为既定的自然存在物的人的类意识的实体,他仅仅将人当作感性客体而不是感性活动。因此,他无法为类意识找到真正的感性来源,从而无法走出普遍意识,在历史的领域内又倒回了唯心主义。在原初经验中,作为抽象个体的个人是意识与存在的单纯的自身同一。一种理解将这种同一看作万物有灵论,也即将一切抽象个体看作是神性和物性(人性)的同一体,其结果是将人看作唯灵论的存在;另一种理解将抽象个体的实存看作是潜能,即可能性的存在,而将抽象形式看作是本质,即现实性的存在,从潜能到本质就是抽象个体的实现,这种理解被作了片面的发挥,即将实存当作了质料,其结果之一是将人看作物质性的存在,另一个结果则结合前者,将个体看作是神(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的中介。无论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唯灵论的存在都不能揭示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马克思提出现实的个人来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加以批判。批判的目的有二:其一就是揭示出现实的个人就是被完成了的形而上学所遮蔽和遗忘的本真的关联。其二就是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自身发展和实现的真实动力。因此,这个批判既不能满足于对形而上学问题的任何既定的回答,同时却片刻不能丢弃追问的努力本身。存在论讨论的是存在者的存在之根据,而形而上学则将这一根据归于超验之结果。近代形而上学则将知识论同存在论合并为为一,将存在者的存在根据问题等同于存在者的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因此,要领会现实的个人,就必须突破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论样式,根本摈弃知识论路向。在存在论的角度看来,现实的存在者就是对象性的存在者。现实的个人绝不是从前任何意义上的个体,而从一开始就是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对象性关系意义上的全体。抽象个体只能是定在,而真正意义上的实存,绝不是定在的实在性,而是对象性的存在之间的对象性的关系。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而社会并不是对个体的否定,而是对抽象思维的否定。现实的个人对抽象个体的超越同时也就是对客观精神的超越。从生存论的立场来看,对象性的存在直接就是对象性的活动本身。现实的个人不是要求找到一个新的思辨逻辑前件或者给出一种新的对世界的解释,而是要求越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总体建制——因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就以异化作为起点——去领会存在。马克思通过区分主体和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来消解既定的主体,并将主体看作是活动的产物。这就真正实现了感性活动原则。站在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界限上看来,对象性的存在就是人的有限性存在。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就是那种寓无限于有限的对象。通过概念的无限性,现实的个人经验到他自身的存在并不是抽象个体的存在,而是通过这样的无限所向自身呈现出来的现实的无限;而通过对象性活动的产物自身的有限性,作为特殊的个体的现实的个人又经验到他自身的有限性。作为全体的现实的个人虽然是有限性的存在,但不是有缺陷的存在。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现实的个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不是假设或者纯思主体。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需要是肉体组织决定的,但同时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绝非仅仅是肉体的需要,因为人不仅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还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在其中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意识不是有生命的个人,而是被现实生活决定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的要点在于揭示出感性意识相对于纯粹意识的优先性。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的生存论表达。在后黑格尔的时代,最早的批判是抓住黑格尔的片段来反对黑格尔的整体,而后来则将黑格尔的范畴世俗化。但是,单独从实体和自我意识出发的任何哲学决不可能脱离出黑格尔的体系,最多能达到的也就是某种斯宾诺莎主义。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在逻辑范畴对现实的统治的合法性问题上态度相对,但都认同逻辑范畴是现实的主宰。这也就实际上肯定了异化而不能触动真正的现实。正统马克思主义或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观点仅仅将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的区别看作是学科范围的区别,而将辩证法看作外在的添加。在不触动存在论基础的前提下,作为外在附加的辩证法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这就将马克思的思想倒回到以物质存在论为基础的机械唯物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们则反对前者的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倾向,强调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并且将阶级意识或革命意志当作批判现实的力量或者说主体的推动原则。但总体的存在论基础仍旧局限于思辨逻辑的模式,不外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或者变相的绝对者、上帝。总之,以上两派都没有真正突破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从而未能揭示出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意义。非(反)理性主义,包括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和法国存在主义,其特征在于一方面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由于放弃了理性的领域而在暗中分享了敌人的前提,因而仍旧被保持在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自身范围之内,并且在其遥远的理论结果上同实证主义媾和。由于对黑格尔哲学的反对表现为对个体意识的复辟,因而成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自我完成道路上的一种反动。达到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界限的是尼采和胡塞尔。尼采的主体是与黑格尔的纯思主体完全不同的感性主体,物作为意志的对象而存在。这就否定了客观精神,打击了黑格尔的主观性哲学。其哲学意义还在于使得黑格尔哲学或者说完成了的形而上学走出自身的理论样式而成为我们可以经验到的现实。但由于他仍然将生命意志看作先在的类本质,所以没有脱离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当代哲学(主要是海德格尔)将马克思同尼采并列是肯定同时也是误解。胡塞尔现象学用意识纯粹化来将黑格尔放进意识中去的现实性归还给对象,并通过意识内在性的阐明,达到意识自身的界限,从而给出对外部世界的存在。为了解决内在的和超越的之间的分立,胡塞尔提出了意向性活动原理。胡塞尔现象学积极的地方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情境设想为一个自为存在并自行选择其对象的主体,但局限在于将意识纯粹化只能导致先验后果。胡塞尔的本质直观要求消除任何形而上学的假设,而“面向事情本身”,这是当代生存论路向的表达方式,也是马克思历史科学所采用的方法。黑格尔将“作为观念的观念”和“作为物性的物性”统一为纯粹的抽象形式,这本身已经是对现实的异化的表达。绝对精神的哲学其实就是将思辨逻辑运动看作是人的真实的生命表现,当绝对精神扬弃外在性而回到自身,其实也就是回到了异化之中,从而外在性的扬弃仅仅是这种异化的确证。而从外化的角度来说,对外在性的扬弃也就实际上没有任何批判现实的意义。这就是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实证主义。技术表现为无条件的制造和安排自己,表现为强制和控制,表现为全球化,其实质是近代形而上学。技术是这种形而上学完成了的样式。只有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扬弃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黑格尔的理性自由是虚假的。基于共同的生存论基本境域和对当代技术形而上学的性质的批判意义,马克思具有了与当代哲学对话的可能。从现实的个人来看,将个体看作是全体,同时将现实的看作是个体的,这是现实的个人须臾不可相失的两个方面,正如此在和在世彼此不可或缺一样。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结构与马克思的历史运动都将个体表达为全体。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和自我异化的扬弃走着同一条道路,海德格尔则认为形而上学是存在的天命,也就是说两人都认为异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一点思考:在西方形而上学进入无出路的状态中时,东方智慧成为一条可能的自我救赎的路径。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马克思思想与形而上学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总路径
  •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批判的主要对象和形而上学史的枢轴
  • 第二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给出的批判原则与路径
  • 第二章 马克思对前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抽象个体批判
  • 第一节 前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概述
  • 第二节 实体-笛卡儿枢轴:抽象个体的感性原则
  • (一) 直接的自身同一性
  • (二) 笛卡儿:主客分离以及感性确定性的否定与恢复
  • (三) 巴门尼德-柏拉图:主客分离前的直接的感性确定性
  • (四) 赫拉克利特:瞬间性的存在与对象性的设定活动
  • (五) 亚里士多德:形式的实现活动与实体原则的建立
  • (六) 斯宾诺莎:实体的完成及人与自然的彻底分离
  • 第三节 主体-康德枢轴:抽象个体的活动原则
  • (一) 亚里士多德-康德:从机械运动到思辨活动
  • 以感性确定性为基础的机械运动
  • 以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思辨活动
  • (二) 康德-费希特:活动原则的确立和个体意识的界限
  • 客观性和活动原则
  • 个体意识的界限
  • 先验哲学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马克思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客观精神批判
  •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概述:实体即主体
  • 第二节 客观精神对抽象个体的超越
  • (一) 普遍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超越
  • 否定之否定:主体真正的思辨活动
  • 从普遍意识到客观精神
  • (二) 客观精神批判
  • 第三节 费尔巴哈:感性原则的恢复和历史唯心主义
  • (一) 以往形而上学对感性原则的三种理解方式
  • 感受性
  • 受动性
  • 异在性
  • (二) 感性原则的抽象恢复及其局限
  • 第四节 现实的个人
  • (一) 马克思之前对人的存在的两种理解
  • (二) 阐释现实的个人的方式
  • (三) 对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论阐释:作为个体的全体
  • (四) 对现实的个人的生存论阐释:作为现实的个体
  • (五) 现实的个人与有限性
  • (六) 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 第四章 后黑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状况及其批判
  • 第一节 完全局限于黑格尔哲学的反运动
  • (一) 早期黑格尔哲学反运动的局限
  • (二) 正统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
  • (三) 非(反)理性主义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包含突破可能的黑格尔哲学的反运动
  • (一) 尼采与马克思思想的异同
  • (二) 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历史科学的方法
  • 第三节 马克思与当代哲学的对话
  • (一) 黑格尔哲学的实证主义后果与当代技术形而上学的性质
  • (二)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互读
  • 现实的个人与此在在世
  • 自我异化的扬弃道路与形而上学天命
  • 结语:一种可能的出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辩护到批判——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动因[J]. 湖湘论坛 2020(02)
    • [2].论黑格尔的伪善概念及主观性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 [3].重思黑格尔辩证法[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3)
    • [4].黑格尔艺术哲学重述[J]. 哲学研究 2020(02)
    • [5].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比较——关于禅宗哲学世界化的反思[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黑格尔柏林时期(1818-1831)的首次美学讲课(1820/21冬季学期)[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1)
    • [7].再回到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论霍耐特对不同承认观念的重构与融合[J]. 世界哲学 2020(04)
    • [8].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自由”在其美学中的两个回响[J]. 艺苑 2020(03)
    • [9].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整体主义[J]. 世界哲学 2020(05)
    • [10].论黑格尔法权自由的伦理本质及其生成性[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5)
    • [11].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J]. 现代交际 2019(11)
    • [12].霍耐特对黑格尔家庭理论的批判与重构[J].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5)
    • [13].黑格尔与启蒙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4].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视野中的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04)
    • [15].黑格尔婚姻观的伦理实体性[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5)
    • [16].“黑格尔在耶拿”会议综述[J]. 哲学动态 2016(12)
    • [17].黑格尔的自由意志理论在国家中的现实体现[J]. 法制博览 2017(03)
    • [18].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差异[J]. 延边党校学报 2017(02)
    • [19].《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简介[J]. 理论建设 2016(06)
    • [20].今天为什么要重读黑格尔的法哲学——意大利哲学家多米尼克·洛苏尔多访谈录[J]. 探索与争鸣 2017(05)
    • [2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本)的翻译理念[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1)
    • [22].从黑格尔“贱民”到马克思“无产阶级”的逻辑变革——现代自由的困境与出路[J]. 哲学动态 2017(03)
    • [23].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概念之重构[J]. 哲学研究 2017(04)
    • [24].《历史哲学》中的世界历史观之绪论解读[J]. 理论观察 2017(01)
    • [25].黑格尔现代性思想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6].“黑格尔与马克思”国际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 2017(07)
    • [27].马克思究竟颠倒了什么?——析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J]. 求是学刊 2017(02)
    • [28].黑格尔命题内涵及其意义[J]. 泰山学院学报 2017(04)
    • [29].马克思与黑格尔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究[J]. 江汉论坛 2017(03)
    • [30].爱·生命·精神——黑格尔辩证法的“三部曲”[J]. 理论月刊 2017(05)

    标签:;  ;  ;  ;  ;  

    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