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 支愧云

导师: 张文新

关键词: 菏泽市,青少年,危险行为,人格特质,聚集性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危险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或潜在地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并可能导致否定性后果的行为。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而常常被视为危险行为的主体,逐渐成为流行病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学者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对青少年危险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且缺乏系统性、综合性。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和艾克森人格问卷,对随机分层抽样的菏泽市1699名初中、高中、中职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意外伤害行为、暴力行为、离家出走与自杀、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不安全的性行为、不适当的减肥、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缺乏体育活动等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普遍性。菏泽市青少年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普遍较高。表现为乱穿马路、骑车闯红灯或逆行、乘车不系安全带、曾经吸烟和饮酒、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最高,其次表现为财产损失、曾经想离家出走、近期饮酒、锻炼减肥和节食减肥等方面。这些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既普遍高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普遍高于美国。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表现为城乡差异、学校类型差异、性别差异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在城乡差异方面,来自城市和郊区的学生在意外伤害行为和暴力行为上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不合理饮食上则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城市初中生在离家出走、自杀和减肥行为上显著高于农村初中生,农村初中生在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不合理饮食上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城市高中生在减肥和缺乏锻炼上均显著高于农村高中生,农村高中生在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杀、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和不合理饮食上则显著高于城市高中生。学校类型差异方面,初中生在意外伤害行为和暴力行为上极显著高于大学生,在性行为上显著高于高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在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和缺乏锻炼上显著低于高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在离家出走与自杀、减肥行为和不合理饮食上显著低于高中生;高中生在离家出走与自杀、吸烟、饮酒与其他药物使用、减肥、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著高于初中生,在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著高于中职生,在意外伤害行为、暴力伤害行为、离家出走与自杀、减肥、不合理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学生。在暴力行为上低于初中生和中职生,在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上低于大学生;中职生在吸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和缺乏锻炼上显著高于初中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危险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 危险行为的界定

(二) 危险行为的种类

(三) 危险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研究

(一) 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研究

(二) 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研究

(三) 青少年学生吸烟现状的研究

(四) 青少年学生饮酒及其他药物使用的现状研究

(五) 青少年学生性行为的现状研究

(六) 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

三、与危险行为相关的因素研究

(一) 生物遗传因素

(二) 心理因素

(三) 社会文化因素

(四) 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

四、问题提出

(一)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研究工具

(一)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测查工具

(二) 人格特质测量工具

三、施测方法与程序

第三部分 结果

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学校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

(一)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

(二)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学校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城乡差异

三、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

四、青少年学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五、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一、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 青少年学生部分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二)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

(三)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的聚集性

二、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第五部分 结论

附表一:危险行为调查问卷

附表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

附表三: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

注释与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8-08

参考文献

  • [1].青少年宽恕心理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 郭年新.石河子大学2018
  • [2].英国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马园园.陕西师范大学2018
  • [3].青少年移动互联网学习行为及影响研究[D]. 王慧洁.北京邮电大学2018
  • [4].青少年厌学相关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 田敏.青岛大学2016
  • [5].青少年学生家庭满意度的结构和相关研究[D]. 郑玉萍.重庆医科大学2009
  • [6].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孙小云.辽宁大学2017
  • [7].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 王晓刚.西南大学2007
  • [8].农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调查及干预研究[D]. 高丽娜.山西大学2012
  • [9].青春期发育对青少年情绪易感性的影响[D]. 张蜀.西南大学2017
  • [10].精神分裂症攻击暴力行为的结构磁共振研究[D]. 付相帅.皖南医学院2015

相关论文

  • [1].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D]. 冯东林.陕西师范大学2011
  • [2].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D]. 白洁.山西大学2007
  • [3].高职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危险行为的关系[D]. 张丽丽.山东师范大学2008
  • [4].深圳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实证研究[D]. 吴浩生.中南大学2007
  • [5].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林琴.苏州大学2005
  • [6].职专生危险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 高小淼.山东师范大学2006
  • [7].技校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自我统合危机的关系研究[D]. 侯秀芬.山东师范大学2006
  • [8].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家庭各因素、压力自尊及人格的相关研究[D]. 孙果.陕西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