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克赞
湖南省财贸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取48例,对其手术治疗优良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1.25%,其中,23例为优,16例为良,9例为无效;其住院时间为15—32天,平均住院时间(23.57±1.24)天。结论: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在老年人群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发病率,占骨折的2—6%。伴随老龄化的发展,及老年人的机体特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病死率,约为15—20%,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呈不稳定型、粉碎性骨折,且没有明确手术禁忌症。其中,男21例,女27例;患者年龄为71—90岁,平均年龄(80.53±1.17)岁;分析患者受伤原因:40例为自行车摔伤,8例为交通伤;依据Evans分型法对其进行分型:21例为Ⅲ型,27例为Ⅳ型;根据对侧股骨近端Singh指数分级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级:10例为Ⅲ级,18例为Ⅳ级,20例为Ⅴ级。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措施进行麻醉,对于不能积极配合硬膜外麻醉措施进行麻醉的患者,应通过气管插管麻醉措施进行麻醉。待麻醉成功后,为患者取健侧卧位,选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为入路,切口长度为13—16厘米,沿患者臀大肌实施钝性分离,将短外旋肌肌群切断,并用“U”型形式将髋关节关节囊切开,保护同骨折块相连的筋膜组织。对于新鲜骨折患者,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恢复股骨上端形状,对内侧股骨距外形进行有效保留,用大小转子对骨折进行复位,之后用钢丝对其进行固定,并在小转子上方1厘米处实施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医护人员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时,应对患者髋臼进行常规处理,并安放臼杯。用小粗隆为标志前倾15°锉进行扩髓,依据骨水泥型假体或是骨水泥型技术安放适宜的股骨柄假体。依据患者具体状况安装股骨头假体,有效恢复髋关节,并对关节松紧度和头臼匹配状况进行测试,术后对术野进行冲洗,并安置常规负压引流管。
实施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指引患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并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其出现感染现象,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4—48小时后,应将其负压引流管拔出。并通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气压式促循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其出现深静脉血栓现象。通过抗酸剂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其出现应激性溃疡现象;指引患者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口服钙剂和阿仑膦酸钠等,进而有效纠正患者出现的骨质疏松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第2天,医护人员指引患者实施患肢肌四头肌主动舒缩锻炼,同时依据患者具体状况,在手术治疗3—7天后实施下床活动,促使其早日康复。
1.3疗效判定[2]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对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将其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其中,优,是指患者实施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0—100分;良,是指患者实施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0—89分;差,是指患者实施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70分。临床治疗优良率=(治疗效果为优患者例数+治疗效果为良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观察指标[3]
观察本次研究下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
2.结果
2.1分析患者治疗优良率
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1.25%(39/48),其中,23例为优,占47.92%,16例为良,占33.33%,9例为无效,占18.75%。
2.2分析患者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住院时间为15—32天,平均住院时间(23.57±1.24)天。
3.讨论
在骨科中,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临床研究证明,非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髋内翻不良症状,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可有效避免非手术治疗出现的弊端,降低患者出现髋内翻不良症状发生率,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该手术方法具有患者术后可负重下地活动等优点,进而避免其出现肺部感染和褥疮等不良反应,便于患者早日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采用该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股骨距和股骨粗隆具有重要地位,其中,股骨距为患者股骨上端承载结构,在患者负重时具有承受压应力、弯矩及扭矩等作用;股骨粗隆为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附着部,其对人工关节假体柄具有重要支托作用,高度重视股骨距和股骨粗隆在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4]。综上所述,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良好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选取的4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后,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81.25%,住院时间为15—32天,该研究结果同陈永龙、张怡五及王晓勇等学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疗效分析》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值得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降低患者出现髋内翻及骨折延迟愈合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倪锋,魏广奇,黄世超.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04):352--354.
[2]莫刚.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24):47--48.
[3]王培信,曾波,秦辉等.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08):718--719.
[4]樊健,俞光荣.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06):494--495.
[5]陈永龙,张怡五,王晓勇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08):93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