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东南塌陷区废石结拱条件与危害防止技术研究

弓长岭东南塌陷区废石结拱条件与危害防止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弓长岭铁矿东南区为沉积变质矿床,包含上、下两条含铁带,目前上含铁带由露天(大砬子采区)开采,采场坑底标高在460m水平;下含铁带由井下(中茨采区)应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已开采到152m水平。两采区垂直高差达308m。下含铁带超深开采的结果,使露天台阶的一部分进入地下开采的错动带内。现今井下回采的采空区已冒透地表,而露天排岩场设置在塌陷区附近,并不断地向塌陷区排岩。东南区的上、下含铁带的回采顺序与常规相反,这种新的回采方式简化了露天排岩方式与排岩成本,但能否保障安全生产?为回答这一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塌陷区废石散体的流动规律。分析得出,塌陷坑散体属于非理想的松散介质,其重要特征是松散性和流动性,但是它们又与决定其内部结构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影响散体流动特征的因素较多,需抓住其中能充分反映散体流动特征及其规律性的主要因素,加以研究,得出所需结论。对于弓矿东南区的塌陷区而言,主要危害在于陷落危害,而陷落危害源于散体下移过程中废石结拱和结拱后的突然垮落。根据弓矿东南塌陷区的实际情况,废石散体的块度和边界条件,是造成废石散体可能结拱与流动卡堵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塌陷坑边界条件观察与废石散体块度测定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散体流动结拱实验。实验研究得出,弓矿东南区塌陷坑内的散体,流动中结拱的可能性很小,现行开采方式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但为确保生产安全,需将平底出矿的浅孔留矿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以增加扰动频率与减小散体移动落差。同时增大露天向塌陷坑排岩的强度和控制排岩块度,确保塌陷坑散体流动的连续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散体流动性理论
  • 1.2.2 散体流动性实验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步骤
  • 第2章 东南塌陷区现状调查
  • 2.1 塌陷区形态
  • 2.1.1 塌陷区概况
  • 2.1.2 地表塌陷区
  • 2.1.3 下含铁带采掘现状
  • 2.2 岩体冒落块度分析
  • 2.2.1 地质概况
  • 2.2.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2.2.3 工程地质
  • 2.2.4 结构面调查
  • 2.2.5 岩体结构面调查结果
  • 2.3 废石块度调查统计
  • 2.3.1 中茨露天调研内容
  • 2.3.2 中茨井下152m水平出矿口调研
  • 2.4 块度评估
  • 2.4.1 数据及调研资料分析
  • 2.4.2 评估结果
  • 2.5 废石散体描述
  • 第3章 物理实验模拟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过程
  • 3.2.1 实验描述
  • 3.2.2 基础实验
  • 3.2.3 塌陷坑内废石流动模拟
  • 3.3 实验结果
  • 第4章 散体结拱侧压力分析
  • 4.1 散体结拱理论简介
  • 4.2 无限长缝隙型断面的结拱
  • 4.3 圆形断面的结拱
  • 4.4 任意形状断面的结拱
  • 第5章 塌陷区结拱危害及防止方法
  • 5.1 塌陷区废石结拱危害
  • 5.1.1 废石结拱的影响
  • 5.1.2 废石结拱对露天的影响
  • 5.1.3 废石结拱对中茨井下采矿的影响
  • 5.2 中茨152m水平采场安全评价
  • 5.3 塌陷区废石结拱防止方法
  • 5.3.1 放矿结拱防止经验
  • 5.3.2 塌陷内废石结拱防止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Google Earth Pro的采煤塌陷区历史影像分析——以济宁市典型采煤塌陷区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3)
    • [2].铅硐山矿山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中新技术的应用[J]. 金属世界 2020(03)
    • [3].残生[J]. 青春 2017(05)
    • [4].粉煤灰充填塌陷区复垦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0)
    • [5].毛集区非稳沉塌陷区土地动态复垦治理[J]. 煤炭工程 2013(S1)
    • [6].矿山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7].探究煤炭能源基地塌陷区经济开发潜质——以安徽淮北市为例[J]. 企业导报 2016(08)
    • [8].浅谈冷水江市锡矿山宝大兴塌陷区的综合治理[J]. 国土资源导刊 2012(03)
    • [9].矿井塌陷区综合整治研究——以山东菏泽陈蛮庄矿井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S2)
    • [10].高危空区群下地下转露天协同开采技术研究[J]. 金属矿山 2020(05)
    • [11].哈拉沟煤矿的地面塌陷与塌陷区的治理[J]. 山西煤炭 2011(07)
    • [12].浅析宿州市塌陷区水产养殖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2)
    • [13].淮南市煤矿开采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14].多波束探测技术在采矿塌陷区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3)
    • [15].旅游业促进煤矿塌陷区治理的模式研究——以安徽省颍上县迪沟镇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10)
    • [16].层次分析法在采矿塌陷区植物组合优化模式选择上的应用[J]. 园林科技 2008(02)
    • [17].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矿山塌陷区范围预测[J]. 黄金科学技术 2019(02)
    • [18].矿区塌陷区开发建设用地的稳定性分析[J]. 金属矿山 2019(10)
    • [1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塌陷区治理方案优选[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9(11)
    • [20].煤炭开采塌陷区土地资本化运作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09(02)
    • [21].基于“3R”理念的景观修复设计在采煤塌陷区的应用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9)
    • [22].崩落法开采对塌陷区回填体沉陷影响的数值分析[J]. 金属矿山 2012(01)
    • [23].基于数值模拟的北氵名河塌陷区预测与治理[J]. 金属矿山 2009(12)
    • [24].济源市克井煤矿塌陷区治理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06)
    • [25].采矿塌陷区耕地破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05)
    • [26].采矿塌陷区遥感提取方法研究[J]. 智能城市 2019(09)
    • [27].浅谈塌陷区公路桥施工中抗大变形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4(22)
    • [28].采矿塌陷区矸石回填建村模式探讨[J]. 中国煤炭 2008(09)
    • [29].兖州矿区开采塌陷区的综合治理途径[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02)
    • [30].济宁地区煤炭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08(12)

    标签:;  ;  ;  ;  

    弓长岭东南塌陷区废石结拱条件与危害防止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